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的关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诗与画——《春江花月夜》与《游春图》《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游春图》北周末隋初—展子虔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所以,这首《春江花月夜》无论从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是美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称为“孤篇横绝”。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又以月为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汀、天空、枫树、花林、飞霜、高楼、鸿雁、思妇、游子等一系列的形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闻一多先生赞美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认为“这首诗有憧憬与悲伤,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诗中的所有意象经由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诗意渲染和一系列动态的转换后,无疑构成了一幅幅动态流转的画面。月华笼罩下的春江月夜,不失典雅,不失隆重,一幅纯净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体现出的是清幽的意境之美。

诗中的每一联都可以是一幅绝妙的丹青,都可以讲述一个动情的故事。诗,从不束缚人们想象的步伐,一千个人就可以有一千幅春江花月夜。诗给人们的美是想象的,动态的,流转的,无穷的。所有可看得见的意象有序排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看不见得意境之美是诗歌美的典范。很多的时候,诗的美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即所谓的“感觉”。例如《春江》中,春、江、花、月、夜这本都是具体的事物,然而它们一起所构成的意境之美却是妙不可言。

《游春图》是北周末隋初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湖山佳境,意境十分优美。人称此画是: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画给人们的美往往是直观形象的。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对象,虽然欣赏绘画也同样需要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是受固有的画面所束缚的。《游春图》中所表现的春意盎然的景象靠的是画家的画笔、线条、色彩的勾勒渲染,在给人们直观形象的同时,又不能完全表现春天的动态之美以及画中游春人物的内心活动(或喜悦或激动)。因此,绘画在反映事物的发展及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莱辛主张绘画“就要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刻,使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宋朝诗人晁以道曾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与画的区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古人喜爱为画题诗了。

附:《春江花月夜》原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谈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中国画论(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论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中国文人书画,书中当有画意,画中当又诗意。 ————黄宾虹见陈柱尊《与黄宾虹教授论画书》 大家都知道书法、题跋、图章是画家不可缺少的。诗书画印四个方面相得益彰,才能成一幅好画。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这在西洋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诗、画、印这三门艺术,用书法的语汇统一于“一画”之内。它们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绘画形式感更加完美,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我们要注意诗书画的结合,中国画家都是文人,都能赋诗书法,所谓诗书画三绝。中国画史上有不少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诗、书、画、印这四者的结合,是逐渐的在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宋代以前,是很少在画上题字的,只是在角落里,写着作者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芽。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有名称,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到了元代,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形影不离,这一艺术形式一出现,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到了明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 书与画 书画同源,能以书法通于画法,为古往所来独创者,则有陆探微。 ————黄宾虹《中国画史馨香录》 书法是世界上唯一能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曾把书法艺术称之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这是对书法美学特征既准确又深刻的概括。线的最高的艺术形式就是书法,古人把草书中的线条所表现抽象的意义观念用到了绘画之中,有一笔书,便有一笔画了。书画是同源的。画,借力于书法;书法又兼顾画的造型美。书画都是用用毛笔着同一工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书画用笔同法,这体现了中国画艺术形式的一种客观规律。且作画的人不能光学一种字体。画家为了从笔韵墨趣中多得借鉴,就要多临字体。例如泼墨画写意画,就要豪放,要临草书,临张颠狂草。 刘海栗曾说过,以书为画,其实境界相同,不为三点: 一是气韵生动,这是前提; 二是气魄厚重,这是功力; 三是气势磅礴,这是面目。 要做到这三点,需要艺术家的艰苦劳动和聪明才智,更需要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 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 程 论 文 学号: 2015年11月25日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和日本都地处亚洲东部;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日本为中国之东邻,隔海相望,有史以来,日本即以吸取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的活力,从而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因而中日两国的交往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中日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 在中日关系史上,既有2000多年的中日两国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友好交往史,也有70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幸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日本独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两国正式开始平等交往的新起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日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蕴含着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的根源和两国关系巨大发展潜力的源泉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从古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时期:一

是在2000多年中占主流地位的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时期;二是近代日本侵华70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三是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行来时期。 (一)古代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古代的中国文明不仅仅是东亚的文明中心,在近代西方文明兴起之前,也是世界上最先进且具有影响力的文明。作为近邻,日本曾经不断接受中国文明的洗礼。很早以前就有徐福东渡的古老传说,据考古发现,远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日两国已有交往的关系,这都说明中日两国人民交往历史的悠久。 在约2000年间,日本需将学习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列为国家事业。尤其隋、唐时代。中日往来比较频繁,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遗隋使”“迢唐使”、学问僧等到中国学习,从中国吸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甚至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一些制度、规章,亦被日本照搬、借用或参考、借鉴。此后,宋、明时代,中日两国的通商往来也比较频繁。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日两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截至现代西方文明进军亚洲前,日本一方面从属于中国的文明圈,另一方面,又作为岛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近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标志着两国的历史进入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内容的近代史时期。近代发端,中日两国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但是由于西方帝国主义侵略重点不同,由于中日两国的当政者面对西方侵略的措施有异,两国的发展道路却截然相反,中日两国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2)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列强的重要成员之一,妄图灭亡并独吞中国。 (3)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闰,中日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三)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往来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渐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后,进行了历史性的民主改革,特别是制定了和平宪法,保证了日本的和平发展。中国的变化亦翻天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宣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苏小平 一、书法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书法,从广义讲,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的起源 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辞”以外,还有用笔写的“书辞”。西周的金文(铜器铭文)在铸造之前,先要写好字迹。其中有好些作品字体美观,可以说出于当时无名的书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使文字艺术化,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春秋末年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作为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或者错金银)美术字体。它和当时的草率字体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画上加些圆点,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应有的笔画之外附加鸟形的装饰。这就是“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战国时代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以外,许多重要铜器铭文都用工整的篆书,讲究美观。例如战国初期韩国制作的编钟,所有铭文都先划好方格,在方格内写着工整的篆书,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器铭文也都是工整的篆书。这就是书法的起

源。 书法的发展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相传李斯就是个书法家,“号为工篆”,许多刻石和十二“钟鐻金人”的铭文都出于他的手笔(《水经?河水注》引卫恒《叙篆》)。从这时起,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和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分别遵循着各自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此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张芝、蔡邕、崔瑗、史游。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比较深。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

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春江花月夜》与《游春图》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游春图》北周末隋初—展子虔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所以,这首《春江花月夜》无论从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是美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称为“孤篇横绝”。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又以月为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汀、天空、枫树、花林、飞霜、高楼、鸿雁、思妇、游子等一系列的形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闻一多先生赞美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认为“这首诗有憧憬与悲伤,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诗中的所有意象经由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诗意渲染和一系列动态的转换后,无疑构成了一幅幅动态流转的画面。月华笼罩下的春江月夜,不失典雅,不失隆重,一幅纯净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体现出的是清幽的意境之美。 诗中的每一联都可以是一幅绝妙的丹青,都可以讲述一个动情的故事。诗,从不束缚人们想象的步伐,一千个人就可以有一千幅春江

花月夜。诗给人们的美是想象的,动态的,流转的,无穷的。所有可看得见的意象有序排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看不见得意境之美是诗歌美的典范。很多的时候,诗的美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即所谓的“感觉”。例如《春江》中,春、江、花、月、夜这本都是具体的事物,然而它们一起所构成的意境之美却是妙不可言。 《游春图》是北周末隋初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湖山佳境,意境十分优美。人称此画是: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画给人们的美往往是直观形象的。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对象,虽然欣赏绘画也同样需要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是受固有的画面所束缚的。《游春图》中所表现的春意盎然的景象靠的是画家的画笔、线条、色彩的勾勒渲染,在给人们直观形象的同时,又不能完全表现春天的动态之美以及画中游春人物的内心活动(或喜悦或激动)。因此,绘画在反映事物的发展及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莱辛主张绘画“就要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刻,使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宋朝诗人晁以道曾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与画的区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古人喜爱为画题诗了。 附:《春江花月夜》原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中 国 和 日 本 的 比 较 经济121班 1223150101 蒙娜

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一、社会制度的区别 (一)、总体社会制度区别 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本:资本主义 (二)、政治制度差异 中国: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日本: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 (三)、政治文化的差异 中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国际主义思想。国际主义体现在外交上,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日本:日本主义作为日本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国际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日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实质是强调大和民族的优越性,主张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不仅排外,且为了本国利益不惜侵略他国。 二、经济体制的区别 中国: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 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 日本:第一,政府通过规制对经济实行干预是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政府在工业部门的规制逐渐被弱化。第三,金融系统作为资源集中动员的工具,服务于赶超战略。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 (一)、发展模式差异 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2.从传统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3.在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下形成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社会。 日本: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 (1)技术进步:吸收和创新使得日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力 (3)企业家精神:日本的企业家除了盈利之外,还积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这使得日本的经济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 (4)政策与制度:日本政府扶植私人企业。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摘要] 从艺术最终的目的来说,艺术本来就是人类自由心灵、人类创造力最完整、最伟大的表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受书法的影响较大,其绘画技法延用了书法的书写形式。众多画家都在探索以书法入画的各种可能。为此从“书画同源”的角度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国画与书法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书画的当代性何以创新、发展。 [关键词] 书画同源字的造型线条性笔墨 在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国绘画和书法应认真加以呵护和继承,并使其成熟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得以创新发展,以民族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千百年来,说者甚多,但大都语焉未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论题是一个因时而异的概念,在书画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外延和内涵。若执着已见,作出结论,就难免以偏概全,从而也就无法理清其间的关系和头绪了。 中国艺术审美形式,延续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中国山水画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展了自然美,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是文明的进步发展。中国绘画其特殊材料和欣赏习惯,在用笔和表意上,同中国的书法和字的造型有很多相通之处,有“书画同源”之说。 一、早期的汉字与绘画的关系 我们知道,绘画的前提是“应物象形”,也就是对具体物象的模拟;书法的前提则是可供书写的汉字,而汉字的结构原则乃是“六书”。“六书”以象形为首,次为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转注、假借其实是用字的方法并不是构字的原则,而指事、形声、会意,实在也带来某种象形的成分。因此,论书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文字的起源与绘画的关系密切,自无可怀疑。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古代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之中,每有象形的符号,既是文字,又是图画,我们可以看一些象形文字是怎样组成的: 例如: 日,像已升起的太阳。 月,像上弦月形。 雨,像雨滴自天空而降之形。 山,像山峦起伏之形。 目,像眼睛之形。 口,像人口之形。 羊,像羊头、弯角、两目或耳形。 人,人的侧视形,像头臂身腿之形。 这些象形文字,足以说明画的结构跟书法是很有渊源的。而上古图画,如彩陶、岩画、青铜纹饰等等中,每有近乎符号的形象,即是图画,又是字。 二、中国画与书法用线性 前面说到字的组成是由大自然的一切物象形成的,那么推到魏晋以后,“书画同源”的命题将进入到画法等同于书法。 因为,这一段时期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不仅仅需要通过书写的诗文内容来说明问题而更需要通过点画的使转如轻重、疾徐、顿挫、提按等所谓“用笔”的节奏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诗画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诗与画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相互影响。二者在艺术精神、内容、意境、审美情趣上都有着交融性。 中国最早的文学成就是编纂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中国诗画开始联系起来是因为刘褒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了二幅图。到晋代的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至晋末陶潜开始创作田园山水诗,并出现一批山水画家。自此以后山水田园诗逐渐发展起来。这些诗人画家,虽然不曾有意识的将诗画结合起来,但却同时向山水田园诗画发展,使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再者,这些诗人画家的道佛思想极其浓厚,在审美最求上也大体相同。所以他们的诗画创作思想也有相似之处。到唐代时,是诗歌的辉煌时期,诗画结合也已明朗化,诗人画家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可见诗画结合在唐代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各种形式都已具备。而宋代的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已经相当明显了,而且也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并由于苏轼提出总结性的“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美学原则,成为千古定论。自此以后,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导致诗配画和画配诗及画上题诗、自画自题,成为普遍的诗画创作的美的形式和标准。 绘画史一般把王维看成“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后人评价苏轼,说他“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画上题诗题款,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人们面对一幅写意山水或写意花鸟画,有时就很难看懂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诗的取材时非常广泛的,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这也是诗的一大特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从而全面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诗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幅社会的风情画,也正是这样,促使中国画与诗紧密联系。当画家意识到一位画家可以像诗人那样乘兴之所至而记录下自己情绪状态以及这美景时,绘画就开始诗化了。诗除了可以影响画家的情绪之外,还可以用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影响绘画的审美趣味,而中国画之所以情感丰富,也无疑受到了诗歌美学的启示。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 与画的关系 一 倘要谈宋诗,我们还得提一下它与唐诗的关系。因为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但唐诗相对说比较容易谈,宋诗则不容易谈。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议。这争议不仅指现在,而且早在南宋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前后达七百年之久。宋诗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高是低?便随着朝代的更迭常常起变化,甚至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南宋严羽是首先出来非难宋诗的。他说:“唐人与本朝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稍后是刘克庄。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宋诗“皆为文之有韵者尔”。1到明朝的前后七子则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连杜甫以后的诗都不看。在他们的眼睛里压根儿没有宋诗的地位。2杨慎还说:“宋诗信不及唐”,“唐诗人主情,去三百篇近;宋诗人主理,去三百篇远。”3更为偏激的莫过于屠隆。他说:“读宋而下诗闷矣,其调俗,其味短。”4但是明人对宋诗的评价也并非完全一致。后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贞便是从抑宋到伸宋,晚年才悟到“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6从而肯定了宋诗的成就。都穆的态度更为鲜明,他说:“予观欧、梅、苏、黄、二陈至石湖、放翁诸公,其诗视唐未可便谓之过,然真无愧色者也。”7晚明公安派袁宏道还认为宋诗不比唐诗差,苏轼也并不比李白逊色。8袁宏道对宋诗的评价

这样高,那是因为他看到明人尊唐却又写不出自己的特色来的一种革新要求。但这革新要求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自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我们从袁氏兄弟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的确写得很有生气。可谓清新流丽,却嫌空疏不够深厚。尽管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还是无法纠正明诗的弊端。 那么,清朝的人对宋诗的评价又是怎样呢?一句话,仍然争议不休。素负盛名的王士祯虽则推许宋诗,还赞扬过王安石,说他是宋代诗坛巨擘。可是他还是尊唐的。他为自己的神韵派张目,专取冲和淡远的唐诗编了一部《唐贤三昧集》,目的就是提倡唐诗。格调派沈德潜也是尊唐抑宋的。他主张写诗古体宗汉魏,新体宗盛唐。你翻一翻《唐诗别裁》,便知道他尊唐的倾向了。吴之振编《宋诗钞》,那是很有魄力的行动,他通过编选本来驳斥尊唐派。他在这部书的序中说:“黜宋者日腐,此未见宋诗也。今之尊唐者,目未及见唐诗之全。守嘉隆间因陋之本,陈陈相因,千喙一倡,乃谓腐也。”另外,则有厉鹗编《宋诗纪事》、陆心源编《补遗》、曹廷栋编《宋百家诗存》、张景星等人编《宋诗百一钞》等(选本不一定好,还是方便了读者)。叶燮大约是尊宋的。他说:“自不读唐以后书之论出,于是称诗者,必日唐诗。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唾骂。噫,可怪矣。”9他这一“噫”很有见识。这样一来,清朝好像是宋诗的天下了。其实不然,尊唐与尊宋两股力量,仍然是旗鼓相当,纷争不休。清初黄宗羲诸人从民族思想出发,对宋代的爱国诗评价很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后

论中国与日本未来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与日本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隋朝,日本派遣“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后来唐朝建立,日本又派遣大量的“遣唐使”,意味学习中国文化。但是在唐朝经历了两国第一次战争“白江之战”后,两国关系就开始有了变化,在后来发生了元日战争(1274年和1281年)、万历朝鲜战争、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到20世纪30年代。中日关系 已经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但在建国初期经历了一段蜜月期,之后中日关系就如同现在一样,摩擦不断。 关键词:中日邻国摩擦主权和平 从古代来思考中日 中日交流,在汉代就有,只是那时候的日本尚未完成统一。在公元三世纪,日本兴起了一个以大和为中心的大国,史称大和国。当时时值我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兴起以后,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等国遣使朝贡,请求册封,应该说在这个时候,中日就已经形成朝贡关系。 统一后的日本,在隋朝,日本就派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后来唐朝建立,日本又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唐朝时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密切的原因就是,日本为了学习唐王朝先进的政治模式、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邦交最高最密切的时期是隋唐时期。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以日本官方派出20余次遣隋唐使为表征,两国的交往出现一个高潮.日 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动机不排除学习隋唐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深层 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岛国心态的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 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现形式. 明朝时期,双方交流更为频繁,设计面更光。出科学文化外,还有民间交流和经济交流。 中日战争,在公元659年,中日因为朝鲜半岛三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爆发了第一次战争,之后虽然唐朝始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日本方面担心唐朝对日用兵,未能主动发起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本天武天皇登基后派遣规模更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公元16世纪末,日本由丰臣秀吉统一,统一后他妄自尊大,竟要求朝鲜臣服(朝鲜一直为中国藩国)。于是中日在朝鲜展开了一系列会战。后来德川幕府建立后,中日又重现开始建交,而由于中国闭关锁国的关系,中日交往逐渐中断。 到了后来,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而中国仍然在封建主义踏步,日本开始了侵略中国的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农历甲午年),包括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日的关系已经是你死我活。而中日关系也是有如万年玄冰,万年不化。 中日的发展心态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首先我们应正视中日关系。自古

云南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D、柏拉图 C、王尔德 2、贺拉斯写作了(B) A、《诗学》 B、《诗艺》 C、《为诗辩护》 D、《诗学艺术》 3、朗吉弩斯论崇语言的来源是(D) A、一个 B、三个 C、六个 D、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界限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C) A、诗歌的节奏美感优于绘画 B、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C、诗歌的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D、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C) A、夏多布里昂 B、波德莱尔 C、维柯 D、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B) A、亚里士多德 B、尼采 C、叔本华 D、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C A、白日梦与认夜梦没有区别 B、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C、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D、诗人的创作与其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A )。 A、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C、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B、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D、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B)。 A、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的文献 B、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C、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 D、讨论表现主义美学的文章 11、泰纳是(B ) A、英国文论家 B、法国文论家 C、德国艺术理论家D美国文学批评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A A、兰波 B、罗兰·巴尔特D、萨特 C、英伽登 13、在讨论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时,用梵高的《一双农鞋》阐述存在主义文论的是(D) A、达芬奇 B、利奥塔 C、马尔库塞 D、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A) A、萨特 B、瑞恰兹 C、卢卡契 D、尧斯 15、尧斯是(C) A、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 B、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 C、接受美学的代表 D、新批评的理论家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中国诗与中国画

中国诗与中国画 【中国诗与中国画】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中国诗书画自古是相辅相成的,诗有“题画诗”,画 也有“诗画谱”,笔者藏有一部明代“集雅斋”雕版《唐诗画谱》,都是依照诗境而作的画,其中不乏名家手笔,但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太过于写实,纤毫丝缕都要表现到,其结果是破坏了诗的意境之美,少了深幽,辽远,剥夺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是诗画相生的论断。中国诗与画皆 重写意,而不求一笔一画的写实。中国画追求的是“传神”与“意似”而在中国画众多的表现“意”的手法,有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我们称它为“诗境入画”通过表现画中的某一特定的 景象,创造一种富有诗情的境界,这种以诗境入画的表意,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中,都可以看到。另外,还有一种表“意”,画家是运用了象征、借喻、拟人等等方法,所以这类 表意其寄寓性和曲折性是很强的。六朝时王微在他的《叙画》

中所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就是强调绘画应该以诗情为境,而在北宋晚期的苏轼更提出“诗画本一律。”他认为诗和画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这种共性,也就是都具有表“意”的共性。但要认识本质则必须从区别入手,我们写诗,必须要知道诗的本质,这可以通过诗与近邻的艺术形式作比较方能表现出来。那么诗和画在意境上有何共性呢?首先是“意境”上的相同。画要注重“虚与实”的结合,诗也不例外。我们这里举个例子:这原是一则笑话段子,说某地社区举办了一个由家庭妇女参与的业余诗歌创作班,老师出了一道题,要求每个学员写段文字,表现一种十分浪漫的情境。许多学员都写了灯光摇曳的晚会,华丽绝伦的服装,优美的音乐,美酒佳肴……而只有一位学员写道:星期天的清晨,丈夫出差了,孩子们去了姥姥家……。乍一看,这段文字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仔细一回味,我们发现,里面有令人惊奇的想象的空间- 意境。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是周一的早晨,做母亲的还不为孩子上学,丈夫上班忙得不亦乐乎?而此时不同,清晨,独自一人,少了家务的烦恼和凌乱,心可以静静地想自己的心事,那或许是很久以前的一次邂逅?抑或是一次让人措手不及的一见钟情?清晨的阳光温暖而清新,空气中似有似无地飘着淡淡的薄荷的味道?总之,这段文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十分值得回味的。要说这段文字的成功之处,那就是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相比之下,那些描写灯红酒绿,

日本与中国发展的历史关系概要

日本与中国发展的历史关系概要 钓鱼岛事件从去年的九月份发生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这短短的一个时间区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的曲曲折折,作为在亚洲一个区域发展的两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究竟什么才是它的主题或者说是主流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要对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脉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白事物发展的趋向,就需要了解一个事物发展的来龙及其现在的状态.在这样一个理论建立的前提上,事物是历史的一种联系的关系,现在的决定未来,过去的决定现在,也就是因果论,也就是说,事物发展是在绵延在因因果果之间的横向联系之中.当然,特殊因素的介入,是否会是事物的发展脱离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这样地规律就是正确的,这也同样是一个疑问,可是我们姑且假设认为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论述有什么价值呢,是不是臆想主义呢?可我相信,有人会明白这样事物存在的价值,当然这是题外话。下面我们进入主题。笔者从中日之间历史探究某种事物存在的联系,为了探究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关系的因素,也许笔者不会遵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发生的时间。当然即使这样,你也会发现我们所论述的主线在哪,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中国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孕育,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统一纷争格局的局面,开启了中国的大一统时代.经过当政者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社会已经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而同时期的日本处于怎么样的一种社会状态呢?从历史教课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进入封建社会是在大化革新之后,应该是在中国唐玄宗时期,正逢中国社会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 那么我们就推测日本诸岛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各地区之间正处于纷乱的战争状态.从中日历史上来看,秦汉时期,由于使用工具的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虽然有,但毕竟不太频繁,因此隔海相望的中日之间发生发生深刻的联系,两个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文化,经济甚者是制度上的交流是不现实的,仅仅出现了’徐福东渡扶桑”的传说故事. 也就是说,在政治制度上,中国比日本先进很多,同时也以为着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上也远远领先于日本.为什么要论述这样的一个问题呢?笔者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地区政治的组织形式代表着本地区社会生产调整的状态的最佳模式,请大家记住这个观点,后面笔者还会再次论述这样的一个问题.进入唐朝时期的中国,在法律儒家化上达到了技术了思想体系的成熟,并且这样的成熟不仅仅体现在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上的影响,而且对人们日常的经济生活的行为方式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乃至整个国家机器及国家政治组织形式,统治思想也深受其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力量的变革完全源自于内部力量的发展推动的结果,中国社会是一个内源性的社会.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孕育,从秦汉封建制度的建立,到隋唐封建制度的全面完善,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治制度的全面地成熟完善的内源性发展模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笔者再次考察基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从荷兰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启蒙,到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建立,或者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全方位推广,也经历了五百年的时间,当然科技的进步导致人类文明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多样化,是在封建社会无法比拟的.笔者再次比较英美的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是一个内源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从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到19世界建立世界霸权,用了也近两百多年的时间.而美国来说,我们从制度起源来说,美国应该是一个外源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不是靠本身地区力量发展成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的国家,其实依靠英国的制度移民,参考法国资本主义学家的理论建立的一个国家,它的政治制度的行为模式的开端沿袭了英国的传统,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来设计自己政治模式,所以美国是一个外源性的国家.从英国和美国的发展史来看,外源性和内源型的国家究竟是否会强大,是不是内源性的依靠本土力量发展起来的政治制度就会有越于外源性靠移植它国政治制度的国家呢?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搞明白,因为它在研究中日之间关

哲学-西方文论笔记

导语 ·思想与智慧的挑战 ·听课、读书、思考、论辩 一、关于本课 ·“西方文论”课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西方文艺美学” 将涉及到文学理论、美学问题、哲学问题。 ·“西方文论”是指从古希腊罗马到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的西方文艺理论思想 西方主要指欧洲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法、英、德 ·西方古典文论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 2.中世纪神学美学时期 3.文艺复兴时期 4.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 5.启蒙运动时期:莱辛、狄德罗 6.德国古典美学时期:康德、歌德、席勒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人民文学出版社;陈忠梅, 贺拉斯:《诗艺》 莱辛《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商务印书馆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 二、学习研究西方文论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学艺术问题,诗集上常常是对古人所思考与阐述的问题的一种重新的思考,以古为鉴,我们也许可以获得阐释今天的文学艺术问题的更好的方式与能力 ·古典理论家对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审美思考,总是体现着他们坚定的信念与理想,总是体现着他们密切关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致力于文艺在真、善、美向度上的提升,以此实现文艺对于人性的合理发展与社会的合理构建的重要作用的强烈愿望 ·深刻的思想毕竟比精明的方法重要 第一讲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亚、北非、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 ·大约公元前11世纪~9世纪:荷马时代(荷马史诗) 约公元前6世纪~4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力彼得斯和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三大雕塑家、 ·亚斯贝斯: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 时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之前300年间 标志: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终极关怀的觉醒”,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轴心时代,以前的所有的思考都在向这个时代凝聚,此后的时代都在反思与回望这个时代。·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真正意义上的文论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是随着哲学思维的出现而出现的。研究者首先都是哲学家。 ·前柏拉图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里斯、德谟克利特、智者学派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而中国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其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国画(宣画)是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它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 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 中国画的墨,包涵着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以墨色为易象达到静境,这是儒、释、道皆倡导的境界。道家提倡恬淡的修养,由彩色的绚烂之极归于墨色的平淡,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的阴阳交替为宇宙的根本规律,黑为阴,白为阳,墨色的两极正合自然之性。中国画由汉唐发展至宋元,文人画的形成使得笔墨达到极高之境界。文人画之高妙正在于此,笔墨的高妙全在善用画中之虚白处,画面空灵境界的营造,又全在于精湛的笔墨运用。 中国画是意象艺术,是用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不似之似”高度的内涵和丰富的笔墨结构塑造出来的。过去,对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认识主要是从笔墨形态要服从表现对象的刻画,笔法用于体现对象的形廓、质感、定向感或笔墨的形态具有审美价值,而对强烈反映主体审美意识的笔墨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气韵”是主体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它们的形成和创造有赖于笔墨结构和形态的运用和创造。唐代王昌龄首先提出“意境”的概念。其后“意境”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特征的高度概括,成了中国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 中国画在视觉艺术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中国得以长存的精神支柱。

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719.html, 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探析 作者:金晨鹭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除绘画本身外还包含诗词、书法和印章,这些元素构成 了中国画的显著特点。中国字,最早是来源于画的象形字,以画达意。故字或画,多少都含有诗意,皆离不开意境。传统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审美理念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中国画文学性的主要内容。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分支,其文学性作为中国画的养分使中国画成为一朵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落的独秀之花。文章以古代诗词和中国画间的相互交融为主题,来逐一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画;诗词;文人画;诗画 一、诗画的产生 中国诗歌最早起源于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西周时期,继《诗经》之后,《楚辞》成为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二个丰碑。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纷纷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并借此创作,“山水田园诗”也就顺势而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单从出现的图案而言,直到汉代以来一直都偏重实用性。它们或为政教服务,或为宗教服务。魏晋以后,绘画才开始走向实用性。到了宋代,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国工笔花鸟绘画达到了顶峰。 然而真正将诗、画联系起来的是刘褒。他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图二幅。后发展到晋代,顾恺之又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东晋末期,由于朝代的更迭动荡,大批的士大夫决心归隐田园,由此涌现出一批山水画家。他们无意识地将诗与画结合起来,有时以诗为画,有时为画赋诗。唐代时,诗画结合已经十分明朗。因而王维还提出了千古定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后,越来越多的诗人画家把此作为目标,想要达到此种境界。 二、诗画同源 国画和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虽然在技法上有所别,但追根究底,还是同源。自秦国统一六朝以来,儒家文化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同时还有老庄之道、佛学易经等文化,对中国画与古代诗词的结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画与古代诗词的兴起中,由于画家和诗人所接受的文化思想大体一致,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所以他们所描绘的景象或是所创作出的诗句皆有着相似的意韵。 在古代中国画的创作中,大多都是在描绘客观对象。先秦时期的象形图案是为了能够记录当时人们生活所需的一种方式;发展到唐代,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画家以宫廷中贵妃侍女

诗与画的界限——读《拉奥孔》有感

诗与画的界限 ——读《拉奥孔》有感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其美学著作主要有《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拉奥孔》、《汉堡剧评》等。她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拉奥孔》中对画与诗的界限及两者和美的关系的论述上,表现在《汉堡剧评》中市民剧的创立上,体现着浓烈的启蒙气息。 首先,莱辛从三个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界限:一是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诗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此,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二是摹仿的对象不同,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形体的符号,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运用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而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因而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画表现静态的美,诗表现动态的美。静态美包括人体美和精神美,动态美包括思想感情与故事情节,他认为诗人追求动态美,是因为动作包含的动机,愈错综复杂,愈互相冲突,也就愈完善,静穆是一种忍耐克制精神在艺术上的表现,在封建专制压迫下,不应提倡以静穆精神来克制忍受生活的痛苦,不怨不,荀安偷活,诗应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真实的表情,这是莱辛民主革命精神和侧重实践行动的人生观在艺术上的反映。三是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诗作用于人的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共同点

在于都是摹仿的艺术,但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成为各具特征的艺术,混淆二者界限,也就否定了他们的特殊性。 其次,莱辛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认为诗与雕塑艺术也明显不同。指出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因为绘画和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它只宜描写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或某一瞬间的表情,擅长表现静态事物,这就决定了它应着力描写的是事物的形态美或美的表情,因此美便成了绘画,雕塑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而诗作为时间艺术,运用的是语言符号,所以在直接描写事物的形态美方面不如绘画,雕塑,但它却有比造型艺术更自由的空间,它善于描写动态的事物,描写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人类心灵世界,所以诗的目的在于真实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现实,所以真实是诗创作的最高美学原则。 莱辛运用“美”和“真”原则对雕像拉奥孔与诗拉奥孔的差异作了分析比较和解释:“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苦痛的情况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而诗要真实表现痛苦,所以尽情地真实地描写拉奥孔被蛇绞住时的哀号,以突出内心的苦痛。同样的道理,维吉尔的诗描写拉奥孔被蛇缠腰三道,绕颈两道,而雕像只表现蛇缠住腿部;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穿的是祭司的衣帽,而雕像中的人物均是裸体。这些解释是符合情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