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阳新区总体规划,汉阳复兴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详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一、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建设西咸新区是适应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关中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陕北、陕南丰富的后续加工产品也迫切需要延伸链条、提升转化的生产和科技支撑基地。西咸两市结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 第二,建设西咸新区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 重大举措。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是经济区规划的主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关系经济区的建设全局与功能提升。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突破体制障碍,尽快设立西咸新区,并予以实质性推动,这样做既是实施《规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能为经济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构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三,建设西咸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力抓手。西咸一体化 涉及交通、信息、市场、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西安和咸阳两市所有县区,范围大、领域广,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同时,必须选择重点区块,示范推进,核心突破。通过设立西咸新区,将渭河两岸、西咸结合部的几个园区连接为一个整体 板块,统筹规划,联动建设,既可以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空 间支持,又可以有效整合这一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第四,建设西咸新区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按照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 人口将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高起点打造西咸新区,使其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渭河成为大西 安的中心水带,可以加快两市同城化发展,促进城市重心北移,构建 西咸两市新的产业集聚区和人口集中区,进而形成南融北跨、东拓西接、山水城塬一体、渭河横贯城中的西安大都市发展新格局。 第五,建设西咸新区条件具备、时机成熟。西咸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两市按照“八同”(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发展思路,咸阳主动融入西安,西安充分接纳咸阳,西咸接合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 融合步伐加快,合作开发建设机制初具规模,西咸一体化已由“打基础”转入“求突破”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在区域发展上谋划新亮点,取得新成效。目前,该区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沣渭新区等几个共建板块发展势头较好;区域内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环境容量较大,宜于打造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 ?? ??? 经济? ???2030年GDP达2700亿? ??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2011~2015年(近期),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中期),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GDP 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21~2030年(远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兰白核心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 ??? 人口? ????2030年新区人口达百万? ????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2015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202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0平方公里的用地。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布局? ????两带一轴?打造功能型城市?

武汉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

XX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 第一部分:XX、XX新区和新区土地储备分中心简介 XX简介 XX省省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是华中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特大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XX综合实力雄厚,全市人口约831万,国土面积8494平方公里,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6位,科教实力位居全国第3位,是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增长级,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 在XX这座华中特大中心城市的西南部,XX新区的开发建设已拉开了辉煌序幕。开发新区是XX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XX新区 位于XX三镇之一的汉阳,由长江、汉水和京珠高速公路围合的扇形区域,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涵盖汉阳区、XX经济开发区、蔡甸区的一部分。 为实现两江俱进、三镇齐飞,XX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建设XX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XX新区区域内湖泊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制造业初具规模,按照XX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标准开发建设,规划打造成为辐射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独具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商住新城,形成市级城市副中心。 为实现高效率的运作机制,XX新区实行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成立了决策层面的XX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李宪生市长任

组长;组建了管理协调层面的XX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市长涂勇任指挥长。在操作实施层面上,组建了XX新区建设开发投资XX和XX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XX新区分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 在XX新区这片热土上,将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XX新区愿成为广大海内外客商投资、创业、生活的沃土和家园! XX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XX新区分中心 XX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XX新区分中心是经XX市人民政府和市国土管理局批准、市财政出资组建的独立事业法人,是XX新区土地整理储备的主体。XX新区开发实行土地和资金封闭运作的模式,由分中心负责四新片区土地的征用转用及收购、拆迁、安置和整理工作。四新片区的X围为南起三环线,西至龙阳大道,北抵墨水湖,东临拦江堤路的围合区域,面积17.43平方公里。四新片区规划建设成为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居住新城。 第二部分:XX新区◆四新片区出让地块简介 地块现状 1、地块X围。地块位于四新片区中心区,梅子路、三环线交叉口西北边,东临梅子路,西至四新总港,北接四新南路,南抵三环线,规划净用地面积为21.01公顷(合315.15亩)。 2、土地现状。该地块地势平坦, 无建筑物和构筑物,少量的地面附着物已铲除,已完成土方回填和场地平整。 3、供应条件成熟。完成了该地块的土地收购,已接收土地。完成了该地块的农用地报批,取得国土部、国土厅批文,现正在向市国土局办理批后审批手续,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

武汉沌口未来的发展情况

武汉沌口未来的发展情况 一、片区介绍 沌口片区,位于汉阳区西南部,1991年5月,沌口开发区动工兴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1992年,神龙公司在沌口破土动工,如今,法国PSA,日产,本田,东风等知名企业都已行至沌口。7家整车企业,160多家海内外零部件企业纷纷进驻。新区构成:由汉阳区,东湖开发区(四新农场),经济开发区,蔡甸区部分地区组成,行政区东道长江西岸,北到汉江南岸,西以后管湖东岸,南到军山环线内。六湖连通:一零年底前完成,六湖包含(龙阳湖/墨水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烂泥湖/后官湖)。“五纵五横”是指纵向的十升路,芳草路,梅子路,拦江堤路,滨江大道,横向的琴台路,汉阳大道,二环线,三环线,沌阳大道。 汽车贸易服务业:现有奔驰、沃尔沃、凯迪拉克、雷诺、奥迪、福特、本田、丰田、别克、现代等品牌样板站30余家,各类汽车销售维修公司45家,经营中高档次品牌110余种,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名车展示区域。 医药物流业:现拥有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九州通药业、国药控股新龙药业、民生医药配送中心等企业17家,全国众多大型医药物流企业均在此设立总部,已形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港。 都市工业:现已形成包括玻璃深加工、包装印刷、服装加工、交通附属设施加工等为主的工业集群。 商贸服务业:现有武汉摩尔城、顶琇广场、欧亚达家居广场、好美家、二十一世纪购物中心、家乐福、国美电器等大型商贸项目,为王家湾商圈重点发展区域。 交通服务业:以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依托,开发区内以高速公路开发建设、设施配套加工、服务为主的交通类企业已达到11户,其工程建设业务覆盖全省延伸全国。 从交通上来讲,沌口位于武汉市区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毗邻长江,距离市中心1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发展腹地宽阔,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2004年“亚洲第一穹顶”之称的武汉沌口体育馆开建。沌口开发区从此也凸现了越来越强的文化氛围,以及以此带来的片区活力与人气。沌口经济开发区

汉阳旧城风貌改造规划

汉阳旧城风貌区总体规划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868274.html,/pc-15509-71-0.html旧城风貌 2005-09-09 来源:《楚天都市报》2005.9.8 地处鹦鹉洲地区的汉阳旧城风貌区是武汉最古老的城区,也是汉阳建成的起始地,千百年来一直是汉阳府的城邑所在地,周边有古琴台、归元寺、晴川阁等,历史文化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此外,风貌区紧邻城市内环线,交通十分便利,拥有良好的城市区位优势。 汉阳旧城风貌区北起汉阳大道,南至拦江路,东临滨江大道,西沿鹦鹉大道,总用地面积72.45公顷,其主导性质为商业、历史文化步行街和居住。规划通过充分挖掘该地区老汉阳的历史遗存,延续历史文脉,追寻历史记忆,再现历史风貌,复兴城市文化,打造都市文化旅游品牌,同时通过对本地区的开发建设,改造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激发城市的经济活力。 规划确立以西大街和显正街为主轴线,规划展现历史风貌的文化步行街和历史街区,西起鹦鹉大道,东至滨江大道,总长度1.3km。主轴线串连4个主要节点,分别为翠微主入口广场、汉阳树—天主堂中心广场、显正街—共勉街传统古城展示区、朝宗门广场。其中,主入口以古典牌坊和开场空间为标志,与拟规划的归元文化旅游区入口广场相对应;汉阳树和天主教堂中心广场是主轴线的高潮部分,依托保留的汉阳树和天主教堂,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显正街-共勉街传统古城展示区则为昔日汉阳古城的核心区域,通过规划恢复主庙、县衙、正街等老汉阳特有的元素体现汉阳悠久的历史人文风貌;朝宗门广场以反映长江码头文化,再现近现代商业文化为主题,设立与入口广场相呼应的古典牌坊,与拟规划的长江汉江江滩共同形成主轴线尾声。 滚动投资30亿重塑历史文化汉阳旧城风貌区年内动工 2005-05-23 来源:《长江日报》2005.5.22 杨菁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调整规划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调整规划 规划内容介绍 (一)概况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西南,蔡甸区境内,四周分别为南太子湖、三角湖、后官湖、珠山湖、烂泥湖、西北湖、汤湖、万家湖及长江、东荆河所环绕。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为90.7平方公里。距汉阳中心区钟家村约14公里,距汉阳十里铺约8公里,是武汉市西南门户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3年的开发和建设,已基本建成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造纸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多元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新区,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的窗口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先行区,有力的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 (二)调整思路 1、适当增加开发区建设用地特别是产业用地 考虑开发区现状建设用地特别是产业用地不足的现实,对开发区用地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和不影响开发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调减非建设用地比例,增加建设用地特别是产业用地比例。 2、妥善处理违背规划开发的建设用地 对侵占绿化违背规划开发的建设用地,在规划中将根据实际情况甄别处理。对于根据相关法规已办理清查补办手续的项目用地,在此次规划中将根据项目用地类型进行相应调整。对于未办理相关手续,对规划用地布局和开发区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项目,此次规划将不作调整。 (三)规划结构 本次规划调整综合考虑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都市发展区轴向拓展要求,在空间布局结构上依然遵循原规划“中心主轴线+综合组团”的格局,以开发区主导产业基地和开发区的行政商务中心区为核心,各功能组团沿主要交通轴线向周边展开,组团之间布局绿化带。

(四)主要调整内容

构建真实的城市梦境_武汉新区四新生态新城_方岛_区域城市设计方案解读

构建真实的城市梦境 —武汉新区四新生态新城“方岛”区域城市设计方案解读 ■ 杨 明 ■ Yang Ming 作者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 200002)收稿日期:2010-12-28 Constructing a Real Urban Dream: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signing Plan for the 'Square Island' of Sixin Ecological New Town in the New Zone of Wuhan 人类为什么建造城市?对于这个城市设计师的终身命题,我们可以从2010年下半年的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Inception)》中得到一些有意思的侧面回答。影片模拟了人类心灵底层的梦境与现实的反差与关联,通过颇显离奇的情节暗示出城市其实正是人类自身梦境的现实映射。在对城市意象的塑造中,人类发现和展示出自身的欲望与潜能,并把它们演化成自身环境的一部分。对梦想的追求,推动着我们城市的发展,延伸着我们心灵的空间。 而如今,作为城市设计师,我们将为武汉构建新的生态梦境。 一、武汉梦境:四新生态新城 武汉历来就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城市,渴望在中国的行政版图中成为前列的领导者。近年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其城市冲动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想要构建稳固和谐的城市梦境,平衡三镇是武汉必须遵从的基本策略。由于历史沿革,汉阳一侧没有像汉口的金融商业和武昌的人文科技那样具有核心凝聚力的城市级产业聚集区,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城市持续发展的弱势区域。不过,就地域条件而言,汉阳同其他两镇一样都拥有武汉最独特的湖泊河川资源,甚至在城市中心的二、三环间分布得更为均匀、天然。因此,抛开“汉阳造”的工业历史羁绊,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强烈人工印记的 空间意象是建立汉阳城市特色的关键。这就是四新生态新城。 四新生态新城占地17.43km 2,占据了新成立的武汉新区中最重要的滨江区域,是具有与汉口王家墩、武昌鲁巷、杨春湖同等地位的城市副中心,规划人口25万,将担负起塑造汉口新型低碳产业、重建武汉长江大桥以南地区沿岸面貌的重任。二、四新梦境:运河方岛 四新生态城中心区5.36km 2,为区别于其他两镇曲折周转的自然地貌街道体系,由来自荷兰的总体规划师高柏伙伴公司打造了一个巴塞罗那式的理想几何梦境,用充满诗意的直线运河网络连通了墨水湖和太子湖之间的洼地区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1 方岛总平面图

武汉四新新区中心区近期规划 21页

四新中心区的规划和近况 2004年武汉市决策开发“武汉新区”。所谓“武汉新区”,是指由长江、汉江和京珠高速合围而成的扇形区域,既包括了汉阳区、沌口开发区,也包括了蔡甸区和汉南区的一部分,只是个概念,不是行政区划。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概念没有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现在很少有人提了。 武汉新区有三个核心组团,分别是汉江、四新、沌口。四新地区的准确边界我也说不清楚,总之是汉阳区和经开区之间的未开发区域吧。这么一大块区域,又划分出一个“四新中心区”,作为发展的重点区域,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长江和龙阳大道,南北边界分别是三环线和二环线,如下图:

四新地区的规划从2005年左右开始做,到现在过了6年了,变化有多大呢?让我们看看google earth的卫星图,反映的是半年前的模样。我稍微转了一下方向,让图片垂直于长江,并不是准确的上北下南。 从卫星照片可以看到: 1)几条主干道已经成型。 东西向的道路:与三环线平行的分别是四新南路、四新大道、四新北路,再往上的二环线尚未出现(二环线的四新段于2011年1月开工)。 南北向的道路:与长江平行的分别是滨江大道(尚未正式形成)、拦江堤路(需要改造)、连通港路(雏形)、江城大道(已通车)、四新中路(雏形)、芳草路(已通车)、龙阳大道。

2)水系连通还未完成,但已有大概模样。 3)具体项目: 最东边的博览中心一期很快就要竣工了; 三个开工的项目:金地澜菲溪岸、绿地新都会、武汉市中医院异地扩建(具体情况我在后面说); 江城大道西边那一个规整的小区是高农集团的还建房。 “升官渡”三个字所在的规整小区是汉城村的还建房。 图片左下角的成片楼房,其实是属于经开区的,不属于四新区; 地铁六号线的两个站已开工。 4)其他进展: 博览中心二期(酒店、海洋乐园等)正在做规划设计; 方岛在做方案; 韩国的乐天集团打算在四新大道入口公园综合贸易区建大型综合商业中心; 香港招商地产签订了墨水湖南岸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总的来说,四新中心区只有博览中心一个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他方面都还只是雏形。博览中心今年秋天的开展将是一个引爆点,将大大提升四新的知名度。我估计很多武汉人现在还不知道四新到底在哪,但下半年应该都知道了。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本规划是武汉市第7轮总体规划,上一轮是1996-2020。由市规划院完成,2004年就开始编制了,这个版本也不算是最终版本,毕竟发展形势太快,比如轨道交通又重新修编了。最终版本应由市人大通过,再报国务院通过。 文中的黑体字是强制性规划。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5)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绿化等重要的生态资源,建立空间管制体系,构建科学安全的生态格局。 (6)突出滨江滨湖特色,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彰显武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个性和文化魅力。 (7)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8)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协调近远期发展要求,增强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规划的依据、期限与范围 4.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依据是:

武汉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

武汉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武汉新区◆四新片区土地出让招商简介第一部分:武汉、武汉新区和新区土地储备分中心简介 武汉简介 湖北省省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是华中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特大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武汉综合实力雄厚,全市人口约831万,国土面积8494平方公里,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6位,科教实力位居全国第3位,是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增长级,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 在武汉这座华中特大中心城市的西南部,武汉新区的开发建设已拉开了辉煌序幕。开发新区是武汉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 武汉新区 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由长江、汉水和京珠高速公路围合的扇形区域,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涵盖汉阳区、武汉经济开发区、蔡甸区的一部分。 为实现两江俱进、三镇齐飞,武汉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发建设武汉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新区区域内湖泊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制造业初具规模,按照武汉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标准开发建设,规划打造成为辐射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独具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商住新城,形成市级城市副中心。 为实现高效率的运作机制,武汉新区实行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成立了决策层面的武汉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李宪生市长任组长;组建了管理协调层面的武汉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市长涂勇任指挥长。在操作实施层面上,组建了武汉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