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内容体系

合集下载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32学时,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文版(32学时,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政学课程编码:学分:2 总学时:32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实践学时:0开设实验项目总数0 个;其中:必修(0 )个,选修(0 )个开课单位:08商学院适用专业:金融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主要面向金融学专业等本科而开设的一门经济学类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学科体系中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程和财政学科的中介作用:一方面将一般经济理论引向深化,另一方面对财政业务进行理论性分析。

主要任务是力图把财政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现代财政的经济分析方法为“经”,以中国的财政制度背景和实际运行为“纬”,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入手,全面阐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我国财政的基本管理技能。

通过对公共财政收支理论、税收理论、财政政策与制度的学习,全面增强学生的财政学素养,并提高其对公共经济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以满足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课程培养目标1.立德树人课程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比较研究法,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反映我国财政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

以课程体系逻辑为主线,把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讲透彻,让学生具有理解理论建立的背景和适应的条件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视角、多层次去观察思考,形成自己的财政价值判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辨析财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角度、东西方的比较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促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如下: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了解课程的内容与体系、结构,对财政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财政学学生用课程设计

财政学学生用课程设计

财政学学生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财政政策的目的和功能;2. 学习并掌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分类及构成,了解我国财政收支的现状与趋势;3. 掌握财政预算的基本知识,理解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运用财政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会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财政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提高数据分析能力;3.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提升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财政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对国家财政政策的了解和关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认识到财政政策在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富强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财政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既关注学生对财政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又强调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和协作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从事财政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财政学基本概念:财政的定义、财政政策的目的与功能、财政学的基本原则;教材章节:第一章 财政学导论2. 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来源、财政支出的分类与构成、我国财政收支现状与趋势;教材章节:第二章 财政收入与支出3. 财政预算: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制度、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教材章节:第三章 财政预算4. 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效果评价;教材章节:第四章 财政政策分析5. 财政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方法、财政数据解读、实际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五章 财政数据分析6. 财政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财政问题解决策略、国际财政合作;教材章节:第六章 财政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财政学知识。

(完整word版)《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5年修订)课程编号:110001英文名:Public Fin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置课: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管理、税收学、比较财政学、国有资产管理学分:3学分课时:51课时主讲教师:蔡军、吴美华、何志敏、王红领、陈桂华、陶学荣、郭晔、蒋兆才等选定教材: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概述:《财政学》是财政学本科专业和税务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这一主线,系统讲授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课程从市场失灵引出公共部门(政府)的经济作用,在讲述公共产品、财政职能、公共选择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而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等问题。

具体说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财政理论部分,阐述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论证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二部分为财政支出部分,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并将财政支出项目按照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为财政收入和税收部分,主要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原理、税收制度、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

第四部分为国债部分,主要阐述国债原理、规模及国债市场.第五部分为政府预算,主要阐述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第六部分为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主要阐述财政平衡、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

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相关问题。

本课程一方面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根据理论发展与现实改革,不断进行调整,补充新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教学目的:1.财政学是当代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分支学科,由于是在基本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论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内容,因而又可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首先应该是使学生在研究经济基本要素与框架的基础之上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政府的作用和财政的职能,为进一步研究财政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财政学主要课程

财政学主要课程

财政学主要课程
财政学主要课程包括:
1. 宏观经济学:阐述宏观经济理论和,探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问题。

2. 微观经济学:介绍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理论、供求关系、产权理论等微观经济学原理。

3. 财政学原理:讲解财政学的范围、功能、原则、目标、手段等。

4. 财政预算:介绍财政预算原理、编制方法、执行过程和监督制约机制等。

5. 财政税收:讲解税收理论、税种、征收、管理和税收等。

6. 财政支出:介绍财政支出原理、分类、编制和控制等。

7. 财政体制与改革:分析现行财政体制及其问题,探讨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8. 地方财政:讲解地方财政制度和地方财政收支管理等。

9. 国际财政:介绍国际财政关系、主要国际财经组织和国际财政等。

10. 财政法律法规:了解国家财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财政学》课程简介

《财政学》课程简介

《财政学》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财政学》是一门研究财政政策、税收、公共支出、财政制度及其管理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财政体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

本课程涵盖了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政策和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经济和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财政政策、税收、公共支出等基本知识;3. 掌握财政制度和管理的基本技能;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财政学基础:介绍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政府职能、财政收支、预算等;2. 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实施效果,包括财政刺激政策、税收政策等;3. 税收:讲解各种税收制度、税种和税收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4. 公共支出:分析公共支出的种类、规模和效益,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5. 财政制度与管理:介绍财政制度和管理的基本框架、流程和规范,包括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公共支出管理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同时,我们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阅读文献、撰写报告等,课堂表现包括小组讨论和课堂回答问题等。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优势1. 师资力量雄厚:我们的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财政学教学和研究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2. 理论与实践结合: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3. 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4. 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财政学课程基本介绍和基本财政理论

财政学课程基本介绍和基本财政理论

导论财政学课程基本介绍和基本财政理论一、个人介绍二、课程体系介绍1、课程性质:《财政学》课程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理论课程,是衔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

32课时,2学分,考查课。

/48课时,3学分,考试课。

2、课程体系:以财政收支为主线,分为三大块:第一块:基本理论:财政概念和职能;重点:财政概念和三大职能( 1 章)第二块:基本内容:①财政支出理论:包括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两部分基本原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部分基本内容( 2 - 5 章);重点:公共产品理论;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文教科卫支出;基础设施投资和农业投资;社会保障②财政收入理论:包括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基本原理;税收原理和税收效应;税收实务;国际税收;国债和国债市场( 6 - 10 章)重点: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分析;税收基本原理及效应;税收实务中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计算;国债市场③财政管理理论:包括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 11 - 13章)重点:中国分税制体制;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第三块:基本运用:财政政策(14-15章)重点:我国财政政策的评析及预测3、预修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4、考试说明:闭卷考查。

20 %平时成绩(作业 10 %,课堂讨论及问答、考勤等 10 %),80 %卷面成绩。

5、参考书籍: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收》;人大出版社,美,哈维。

S 。

罗森《财政学》;中国财经报三、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1、国家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财政为什么要存在?2、政府应该做哪些事情?(财政职能即政府的职能)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按社会公众的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提供的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3、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税收、其他: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18914亿元;2003年21691亿元;2004年达到26396.47亿元;2005年31627.98亿元;2006年39373.2亿元;2007年5.1万亿;2008年,6.1万亿。

财政学教学大纲

财政学教学大纲

财政学教学大纲
本课程学习财政学基本理论和政策实践,讲授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公共财政和政府预算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

第一部分:财政理论基础。

1.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财政资源和财政收支的基本特征。

3.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

第二部分:国家财政理论与实践。

1.国家财政收支分析。

2.国家财政支出政策。

3.国家债务管理。

4.宏观经济调控与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地方财政理论与实践。

1.地方财政体系分析。

2.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析。

3.地方财政改革。

第四部分: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

1.公共财政与经济增长。

2.公共财政与社会公平。

3.公共财政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政府预算理论与实践。

1.政府预算体制和制度。

2.政府预算收支分析。

3.政府预算执行监督。

参考书目:
1.《财政学》胡敏。

2.《财政学原理》霍华德·L·贝尔。

3.《公共财政学》陈解放。

4.《政府财政学》韩建国。

5.《地方财政学》胡理明。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提高对财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财政学概述 1.1 财政学的定义和内容 1.2 财政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历程 1.3 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第二章财政制度 2.1 财政制度的概念和构成 2.2 财政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2.3 财政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第三章财政收入 3.1 财政收入的概念和分类 3.2 税收收入及其构成 3.3 非税收收入及其构成 3.4 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第四章财政支出 4.1 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 4.2 购买性支出的内容和作用 4.3 转移性支出的内容和作用 4.4 财政支出效益评估方法第五章财政管理 5.1 财政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5.2 财政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5.3 财政预算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5.4 财政决算的概念和编制方法第六章财政政策 6.1 财政政策的概念和类型 6.2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6.3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评估 6.4 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2、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实践法: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财政学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讲解概念和理论: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3、分析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做练习: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7、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财政学》课程标准

《财政学》课程标准

《财政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财政制度、政策及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具备从事财政工作和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政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概念、职能、原则等;2.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费、公债等收入形式、来源及征收管理;3. 财政支出:包括公共支出、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4.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目标、工具、运用等;5. 财政制度与改革:包括财政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和认识;4.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财政工作场景,使学生了解财政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成绩:通过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在模拟财政工作场景中的表现,给出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财政学》2. 参考书目:《中国财政史》、《国际财政比较》、《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等。

六、教学要求1. 教师需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重点;2. 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知识;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 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程评估与反馈1.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八、课程资源1. 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2. 建立课程学习交流群,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

财政学本科教学大纲

财政学本科教学大纲

财政学本科教学大纲
财政学本科教学大纲的内容通常会根据不同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财政学本科教学大纲的可能结构:
1. 引言
- 财政学的定义和范围
- 财政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对象
2. 财政原理与理论
- 财政原理及其应用
- 财政体制与财政制度
- 财政平衡与不平衡
- 财政效应和财政多重性
3. 政府收入
- 税收理论与实践
- 非税收入
- 税收政策与税收改革
4. 政府支出
- 政府支出决策与分配原则
- 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
- 政府债务与财政赤字
5. 财政调控
- 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 财政稳定器与经济周期
- 财政政策工具与效果评估
6. 地方财政
- 地方财政体制与财力保障
- 地方税收与财政转移支付
- 地方债务与地方政府风险防范
7. 国际财政
- 国际财政体系与组织
- 国际税收与海外投资
- 跨国公司与税收规避
8. 财政改革与发展
- 财政改革的动机与目标
- 财政体制改革与公共财政管理
- 财政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
本科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和深度会根据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仅为一个可能的结构示例,实际教学大纲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财政学课程大纲

财政学课程大纲

财政学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的1.3 课程范围1.4 培养目标二、课程内容2.1 财政学基础知识2.1.1 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1.2 财政学的历史沿革2.1.3 财政学的理论体系2.2 公共财政2.2.1 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点2.2.2 政府收入与税收2.2.3 政府支出与预算2.3 财政管理2.3.1 财政管理的基本原理2.3.2 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2.3.3 财政预算与绩效管理2.4 财政改革与发展2.4.1 中国财政改革的历程与成就2.4.2 财政改革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3.2 实践案例分析3.3 学生讨论与演示3.4 小组合作与项目实践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4.2 期中考试4.3 期末考试4.4 课堂表现4.5 学术论文五、教材参考与参考文献5.1 主教材5.2 辅助教材5.3 参考文献六、教学团队与联系方式6.1 教师介绍6.2 助教与助教联系方式6.3 课程网站与在线资源七、其他注意事项7.1 课程安排与时间表7.2 作业要求与批改方式7.3 课程政策与规章制度7.4 学生提问与答疑安排八、教学反馈与改进8.1 学生问卷调查8.2 教师反思与改进措施以上为《财政学课程大纲》的详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并提供教材参考与教学团队联系方式。

在课程安排和注意事项部分,也包括了学生需要了解的课程时间表、作业要求、课程政策和规章制度等重要信息。

学生可以根据这份大纲,全面准备和参与财政学课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

2024年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参与国际税收合 作的现状
介绍中国在参与国际税收合作方面的 实践,如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加入国 际税收组织等,并分析其对于中国税 收制度的影响。
中国对外财政援助的 现状与挑战
阐述中国对外财政援助的规模、领域 和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 援助效果评估、援助资金管理等。
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机 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2024/3/23
12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较
01
购买性支出
政府用于购买为执行财政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包括购买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 支出和购买政府进行投资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2024/3/23
02 03
转移性支出
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政府对科技、教育等公益事业的支出,大多属于转移性 支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
包括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稳定程度、国际收支状况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社会福 利水平、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等微观经济指标。
2024/3/23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进行客观评价。
要点二
最低成本法
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 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 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 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 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 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
要点三
综合评价法
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多方因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以 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财政支出效益 评价结果。
2024/3/23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财政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3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熟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含义及影响1.4 财政制度的构成与演变了解我国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现行财政制度的构成及特点第二章:财政收入2.1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来源掌握税收、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变化趋势2.2 税收原理探讨税收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效率等理解税收负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3 税收制度与政策熟悉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及分类分析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及效果2.4 非税收入管理了解非税收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探讨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财政支出3.1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及变化趋势3.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探讨财政支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向3.3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应用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具体财政支出项目3.4 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历史演变探讨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第四章:财政政策4.1 财政政策概述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类型及目标分析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2 财政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特点理解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原理及过程4.3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分配等方面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及调整4.4 财政政策实践与评价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及演变评价现行财政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五章:区域财政与财政转移支付5.1 区域财政差异及其影响分析区域财政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探讨区域财政差异对经济的影响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及类型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成及特点5.3 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掌握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的方法及原则评价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的作用5.4 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策略探讨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意义及目标提出实现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6.1 税收制度概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分析税收制度在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中的作用6.2 税收分类与税收原则掌握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概念及特点探讨税收原则,如平等、公正、效率等6.3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理解税收政策的目标,如稳定、增长、公平等熟悉税收政策工具,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6.4 税收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七章:国债与财政风险7.1 国债概述理解国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国债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及功能7.2 财政风险与债务管理探讨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分析债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7.3 国债市场与国债政策熟悉国债市场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理解国债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4 国债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国债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国债政策在财政运行与经济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八章:社会保障支出8.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2 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理解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定义、目标及工具分析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3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探讨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8.4 社会保障支出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社会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九章: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9.1 环境保护概述理解环境保护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2 环境税收与环境财政政策理解环境税收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环境财政政策的工具与实践9.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环境保护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果及不足9.4 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探讨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融合的趋势提出完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建议第十章:财政预算与财政监督10.1 财政预算概述理解财政预算的定义、类型及功能掌握财政预算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10.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理解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分析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0.3 财政监督概述理解财政监督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财政监督的方法与手段10.4 财政监督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的演变及现状评价财政监督在财政运行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十一章:国际财政与财政合作11.1 国际财政概述理解国际财政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与内容11.2 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理解国际财政合作的概念、目标及原则分析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与实践11.3 国际税收与财政转移支付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特点及问题掌握国际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与实践11.4 国际财政合作的挑战与展望探讨国际财政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望国际财政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第十二章:财政学研究方法12.1 财政学研究方法概述理解财政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掌握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2 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3 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4 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与发展趋势探讨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如大数据分析、等分析财政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财政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3.1 财政规划与预算管理理解财政规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预算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3.2 财政政策分析与制定理解财政政策分析的概念、目标及方法掌握财政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13.3 税收筹划与企业管理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13.4 财政风险管理理解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掌握财政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第十四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14.1 国内外财政学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从中提取经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14.2 财政学实践演练设计财政学实践演练scenarios,如预算编制、税收政策设计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3 财政学模拟考试与点评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14.4 实践项目与实习指导提供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回顾与总结回顾整个财政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收获15.2 财政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学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财政学在应对挑战中的创新与发展15.3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15.4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和应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和特点,以及财政支出的分类、规模和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G≦1
绝对平等
G
绝对不平等 29
第二章财政分配与国民经济运行
1. 国民经济运行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生 产是起点,是主导环节,一定的生产决定 着一定的消费、分配和交换。消费是终点, 分配和交换构成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消费、分配和交换对生产也不完全是消极的 ,他们对生产有着反作用。
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财政职能
❖ 关于财政职能: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或 能力;即财政应承担的职责。
❖ 关于财政作用:财政职能发挥取得的效 果。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 关于财政职能体系:三职能说。四职能 说。流行的观点是三职能说--配置、 分配、稳定。简评。
19
一、分配职能
定义。最基本的职能。
总量决定
25
(二)结构调节职能
1. 财政结构性调节职能的定义。 2. 外部经济是该职能的主要存在根据。定义。 3. 国家克服经济外部性影响有5种情况:
1) 外部成本极大(毒品)——法律手段强制禁止。 2) 内部成本低,外部成本高(卷烟)——重税课之。 3) 内部收益低,外部收益高(图书)——轻税课之。 4) 外部收益较高,内部收益为负(农产品经营)——
9
价 值生 -产 -过 物程 化中 成耗 本费
掉 的 生 产 资 料 的
1. C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C1:耗费掉的 劳动对象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不构 成财政收入的来源
C2:耗费掉的固定 资产的价值-折旧
可能构成财 政收入的来源
➢国家财政可能成为不同企业间折旧基金 使用上的调剂者;
➢折旧基金有一定的扩大再生产功能
调节结果:正常时期税收收入为100元,通胀时期税收收 入达到400元,在原始收入增长一倍条件下,税收增加三 倍。自动满足增收需要。
22
2. 自动调节功能(续)
(2)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失业保险和贫穷救济(低保) 案例2: 资料: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300元,人均生活费
收入低于此数,由财政全额补贴。正常时期低收入 者平均收入100元,通货膨胀时期达到200元。 分析:目前为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实施紧缩型财政政策, 尽力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财政净需求。 调节结果:正常时期财政贫穷救济支出200元。通货膨胀 时期该项支出自动减少为100元。在财政制度不变前 提下,自动满足减支需要。
进行价格补贴。
5) 外部收益较大,内部无收益(国防等公共品)国 家——全额拨款
26
三、社会职能
1. 社会稳定职能的定义。
• 公平和效率矛盾的两个层次
1) 一是公平和差别(分配结构问题)
2) 二是稳定和效率(分配效应问题)
2.广义公平的三层含义:

起点公平(机会均等);规则公平;结果公平 (狭义公平)
全额保障
纯公共物品
否则,只能收费
权钱交易-腐败
国家与事业单 位的分配关系

全额保障

产 品
适当补贴
属 性
不提供资金
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 私人物品
16
四、国家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 财政分配关系的基础
• 个人作为财政收入缴纳者--税收(所得税、财 产税、行为税)、收费、罚金、债务等。需解决 的主要问题(P19)
2) 财政与三大基金形成的关系
❖ 与补偿基金的关系:定义,国家财政基本不参与 补偿基金的形成(C与补偿基金永远是相等的)
❖ 与积累基金的关系:定义,形成渠道有基本建设 支出、流动资金支出、技术改造支出、物质储备 支出等
❖ 与消费基金的关系:定义。个人消费基金与财政 支出。共同消费基金与财政支出
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
一、国家与国有经济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
财政分配关系主体
最难处理的分配关系 国家所有与企业本质属性的矛盾
财政收 入主要 缴纳者
财政支 出重要 接受者
放弃国有属 性:全部、 区域、个别
放弃企业属 两者有机结合: 性:机关和 两权分离、产权 事业单位 多元化
现实选择:产权调整为主、其他方式为辅
业已形成的共识--参阅教材P16----17 14
• 基尼系数G的取值范围是0≤G ≤ 1,G愈接近 零,实际洛伦茨曲线愈靠近绝对平均曲 线,G愈接近1,收入分配愈不平均。
28
收入 100%


80%


60%
线
40%
20%
绝对平均曲线
A B
可支配收入曲线
原始收入曲线
绝对不平均曲线
0
20% 40% 60% 80% 100%
基尼系数 G = A
B
人口
支出需要-国家职能
量 出
筹集资金职能
为 入
结构决定 形式决定-税利之争
供应资金职能
总量决定
根据收入安排支出

平衡、少量赤字、国债弥补
入 为

结构决定
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
20
二、经济职能
• 定义。不断强化的职能。 • 存在根据--市场机制的缺陷:
1) 总量上不能自行保持平衡; 2) 结构上不能自动保持高效率(外部性问题); 3) 组织上存在垄断倾向; 4) 信息不充分、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 5) 分配上两极分化。 • 看得见的手--财政手段--财政经济职能
(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领袖的理论。内
在机理: ➢ 低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物化成本— 较
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较高的效
益—财政收入 对“剪刀差”的评价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P21)
32
生产与财政的关系
二、财政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 • 财政分配规模制约扩大再生产规模 • 财政分配制约生产结构 • 财政分配制约社会经济结构
33
第三节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关 系
1. 财政分配与银行信用分配的关系 2. 财政分配和价格分配的关系 3. 财政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4. 财政分配和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
• 财政再分配手段主要有累进税制和转移支付

财政再分配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人们可支配收入差 距低于原始收入差距,洛伦茨曲线更偏向于绝对
平均曲线,基尼系数降低
2. 社会协调职能的含义。
27
基尼系数
• 意大利统计学家 基尼(1884-1965)基尼 系数是指对角线(即绝对平均曲线)和 实际“洛伦茨曲线” 所围成的面积与对 角线和绝对不平均曲线所围成的直角三 角形的面积之比
财政概念--主体、根据、目的、地位--定义 2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
剩余产品
私有制


着 国
财政
国家
阶级



财政产生的直接(政治)条件是国家的产生


产 生
财政产生的根本(经济)条件是生产力发展
3
2. 财 政 的 发 展
1) 奴隶制国家财政
生产关系的特点; 财政收支主要内容
(贡、助、彻等) 分配形式--实物
3) 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推崇自由竞争,反对 国家干预。市场机制和萨伊定律: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与国家干预。
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三大需求定律和赤字政 策。后凯恩斯主义对财政理论的发展。
5
三、财政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财 政
宏观经济学科--总量关系和高层次的 比例关系
• 个人作为财政支出接受者--工资性支出、社会 保障支出等。建立规范、合理的工资变动机制 (工资水平
❖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以及农产 品的特性—需求特性(规模大、弹性小);供给特性(相对 无弹性);市场特性(蛛网形市场);经济特性(基础商品、 连锁反应)。三农问题永远是我国最主要问题之一。
经济体制决定折旧基金与财政收入的现实关系
10
2. V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V是财政分配的现实对象。
其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个人所得税。目前收入 地位
V的财政地位逐步上升的条件:
1) 个人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2) 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3) 个人纳税意识进一步增强 4) 税收征管水平进一步强化 5) 税收体系逐步向直接税倾斜
二、国家同非国有经济之间的分配关系
➢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使该分配关系愈益重要 ➢ 该分配关系的处理比较简单和确定 ➢ 需进一步完善之处:非国有单位要依法参与财
政分配过程;国家要为非国有单位提供公平的 竞争条件
15
三、国家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
共性--资金单向流动性
国家同行政单 位的分配关系
34
第四节财政分配同交换的关系
1. 商品交换的顺利实现,是财政分配正常进 行的前提条件。
2. 合理组织财政分配,又是商品交换顺利进 行的前提条件。
35
第五节财政分配同消费的关系
1. 消费制约财政分配 2. 财政分配制约消费。

总结规律;既不盲目自大,又不妄自菲薄。


4.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典型程式。
7
第一章
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和 财政职能
8
第一节 财政分配对象和最终去向
一、财政分配对象
财政分配对象即财政分配的客体,指财 政收入的最终源泉。从价值构成的角度来看 财政分配对象由 C、V、M三部分价值要素 构成。
• 根据调节领域不同,经济职能由总量调节职能和 结构调节职能构成。基本上涵盖稳定职能和配置 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