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联考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年级3.20联合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包括秦在内的边地逐渐繁荣,在郡下分设若干县。一些诸侯国新税制的推广使得地方有了多余的财力扩充机构。这表明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B. 社会改革推动了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诞生

C. 兼并战争促使各国纷纷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 生产力发展推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边地逐渐繁荣”“多余的财力扩充机构”等可知,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推动了郡县制的推广和普及,故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机构改革,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说的是机构改革,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边地逐渐繁荣”“多余的财力扩充机构”,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A. 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 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 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 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陆上丝绸之路“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说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判断是否属

于较高级的文明形态,A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经济交流,不是塑造独有文化特色,也没有缔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B、D两项错误。

3.宋代“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户。对于产牛较少的地区,宋高宗下诏:“京西、淮南贩买耕牛,与免税三年”。这反映出宋代

A. 政府拥有雄厚经济实力

B. 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畜牧业呈现商品化趋势

D. 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古代社会,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宋代农民加大耕牛的投入,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缺少耕牛地区的人到京西、淮南买牛,解决部分地区耕牛缺少问题,体现出宋代从农民到政府都普遍地对农业生产发展和稳定的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不能说明政府是否拥有雄厚经济实力,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对耕牛的需求加大,不能说明整个畜牧业是否呈现商品化趋势,也无法说明社会生活水平是否显著提高,故C、D两项错误。

4.明代皇帝用印章,在文书制度基础上还增加了行移勘合口《明实录》中记载:“以簿册合空纸之半,而编写字号,用内府关防印识之,右之半在册,左之半在纸册付天下……收之,半印纸藏于内府。”明代这一做法

A. 加强了居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权

B. 促使中枢机构的职责不断健全

C. 提高了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D. 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这是明代皇帝为了防止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而实行的一项半印勘合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有效保证了文书的安全,而且加强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控制,把皇权置于金字塔的顶端,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加强皇权,不是健全中枢机构,B错误;这一举措显然不是提高了中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C错误;古代是君主专制,不是致力于权力制衡,D错误。

5.阅读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太平天国内部党争

C. 思想文化的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示意图反映了太平天国从兴起、发展、军事上达到高峰,最终被清王朝与列强联合绞杀的过程,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最终失败都贯穿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故D项正确;从太平天国这一农民运动的兴衰并不能反映中国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就渐趋衰弱,以偏概全了,故排除A项;B项只反映该兴衰图的部分内容,故排除;材料主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反映的实质问题,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6.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

A. 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

B. 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

C. 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

D. 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康有为认为新学是伪经,旨在为变法制造舆论,体现了学术为政治服务,故选C项。这一做法不是为了学术上的考证辨伪,排除A项,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排除B项,动摇儒学主导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D项说法错误。

7.1945年登记在案的民族工业4382家工厂中,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

为重工业。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这说明抗战

A. 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机遇

B. 缩小了东西部民族工业发展差距

C. 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复苏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抗战期间中国的重工业与战前相比有了较大发展,根据所学可知,在抗战时期,由于对外交往断绝和军事需要,迫使后方大力发展基础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大大增加,因而抗战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机遇,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轻重工业的比重,没有涉及东西部民族工业的发展差距,故B项排除。抗战期间由于官僚资本的搜刮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民族工业逐渐萎缩,故C项排除。抗战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故D项排除。

8.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

B. “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

C.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D. 新中国逐步迈人了“科技的春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一五计划期间科研项目从100项到400项,反映了科研成果发展迅速,但在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一个多月的科研成果却是1952~1957年5年的近7倍,这充分说明科技领域出现了盲目的“大跃进”,因而材料通过对比主要说明科技领域存在的“左”倾问题,故选B项,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中国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9.下面是《十二铜表法》主要内容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