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讲解(必看)

合集下载

精品犯罪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精品犯罪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网络犯罪心理学
分析网络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 为模式,研究网络环境中的犯罪
动机和决策过程。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跨学科融合
结合神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 犯罪心理的复杂机制。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和干预犯罪行为,提高犯罪 预防的效果。
个性化矫治与康复
判断证人证言可信度
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证人证言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为审判提供证据支持 。
犯罪心理学在矫正工作中的应用
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01
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和个体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提高矫正效果。
心理干预和治疗
02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手段,帮助罪犯改变不良心理和行
为习惯,促进再社会化。
当代研究
当代犯罪心理学研究更加多元化和深入,涉及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同时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犯罪人的言行举止、 情绪反应等,了解其心理特征
和犯罪行为的心理过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 集犯罪人的个人信息和背景资 料,分析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
预测再犯风险
03
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评估罪犯的再犯风险,为矫正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06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 究与展望
犯罪心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神经犯罪学
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犯罪行为的 神经基础,探索犯罪倾向与大脑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基因与犯罪
研究基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探 讨遗传因素在犯罪心理中的作用
发展阶段

犯罪心理学讲义PPT课件

犯罪心理学讲义PPT课件

个体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
如冲动、攻击性、缺乏同理心等人格特 质,可能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关。
情绪因素
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犯罪行为。
认知过程
犯罪者可能存在认知偏差,如扭曲的 道德观念、错误的价值观等,导致他 们无法正确判断是非。
心理创伤
如童年虐待、性侵犯等心理创伤可能 导致个体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进而 增加犯罪风险。
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0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模拟场景,帮助犯罪者进行心
理矫治和康复。
当前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利用智能化技术时,需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个 人信息和隐私不受侵犯。
伦理与法律问题
在应用智能化技术时,需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技术的 合法性和正当性。
被告人心理状态评估的注 意事项
评估过程需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矫正阶段: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意义
根据罪犯的心理特点和犯罪原因,设计个性化的矫治方案,提高矫治效果,降低再犯率 。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原则
以罪犯为中心,综合考虑其犯罪原因、心理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制定针对性强、可 操作性强的矫治方案。
个性化矫治方案设计的实施步骤
包括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实施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等步骤,确保矫治方案的顺利实施 和有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06

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
神经科学与犯罪心理学
01
通过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犯罪行为与大脑结构和功能关系,揭示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学》课件

《犯罪心理学》课件
犯罪动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犯罪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将犯罪 动机分为物质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和道德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犯罪动机分为 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犯罪心理的概念
犯罪心理是指个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过程,包括犯罪动机、犯罪认知、犯罪情感和犯罪意 志等方面。
犯罪心理的分类
按照犯罪类型分类
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暴力型犯罪心理、财产型犯罪心理 、性犯罪心理等。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按照犯罪主体分类
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心理分为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年人犯罪心理 和老年人犯罪心理等。不同年龄段的犯罪主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
科学方法的引入
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开始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犯罪心理。
跨学科研究
当代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 限,与神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 交叉融合,为深入理解犯罪心理提供了更广阔的 视野。
PART 02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
REPORTING
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还关注犯罪行为的后果以及如何对犯罪人进行干预和矫治,以预防再 次犯罪。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理解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矫治与治疗
通过研究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了解 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为预防和干预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心理干预和治疗手段,帮助犯罪 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不良行为 模式,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
毒品犯罪
总结词
毒品犯罪是指涉及毒品生产、贩卖、吸食等行为的犯罪。
详细描述

人民大2024教学课件10 犯罪心理学第3版课件(第十章)

人民大2024教学课件10 犯罪心理学第3版课件(第十章)
第一节 犯罪的社Fra bibliotek控制与个体控制
第一节 犯罪的社会控制与个体控制
犯罪的社会控制 犯罪的个体控制
一、犯罪的社会控制
重新犯罪控制政策的范式
➢ 威慑范式 ➢ 矫正范式 ➢ 重返社会范式 ➢ 剥夺范式 ➢ 综合范式
一、犯罪的社会控制
我国当前的犯罪控制实践主要两个特征
➢ 重视犯罪控制的专门组织机构建设 ➢ 犯罪控制主要在社会治安领域进行,越来越重视
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犯罪心理学(第3版)
马皑 章恩友 李婕 编著
第十章 犯罪控制
第十章 犯罪控制
第一节 犯罪的社会控制与个体控制 第二节 犯罪危险评估 第三节 罪犯心理矫治
第十章 犯罪控制
教学目标
了解犯罪的社会控制及相关理论和政策措施。掌握 犯罪个体控制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掌握犯罪危险评估的概念,熟悉危险评估的基本原 理和技术。了解国际社会关于犯罪危险评估的主要 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帕累托法则同样适用于犯罪领域。根据国外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 从犯罪人实施犯罪的角度看,犯罪案件呈不均衡分布状态。在一定时间内, 一定地区发生的多数犯罪案件是由犯罪人中的一小部分实施的,换言之, 犯罪人中的少数实施了多数犯罪。 帕累托法则也为犯罪控制指出了方向: 控制那些为大部分犯罪负责的“少数人”——危险罪犯,就可以有效地控 制犯罪局势。
(41)有违法问题 (42)有婚姻或者家庭问题 (43)有学校或者工作问题 (44)有生理问题 (45)其他酗酒、吸毒信息 9 情感问题(5分) (46)情感干预 (47)动态的精神状态 (48)经过治疗后的精神状态 (49)现在的精神状况 (50)精神指标 10 态度(4分) (51)对犯罪持赞同态度,不满现状 (52)对传统持不赞成的态度 (53)对刑期态度消极 (54)对监督态度消极

犯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二)2024

犯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二)2024

犯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二)引言概述: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与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对于预防和犯罪行为的解释至关重要。

本文将继续总结犯罪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正文:1. 犯罪动机a. 动机的定义和分类b. 犯罪动机的心理学解释c. 狂热罪行动机和缺席动机d. 犯罪动机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e. 犯罪动机与犯罪心理治疗的关系2. 个体差异与犯罪a. 个体特征和犯罪倾向的关系b. 孤独和社会支持对犯罪行为的影响c. 儿童期和青春期的生活事件与犯罪的关联d. 人格特质与犯罪倾向的相关性e. 基因与环境在犯罪形成中的相互作用3. 犯罪者的心理健康问题a. 精神疾病与犯罪行为的关系b. 犯罪者的人格障碍及其影响c. 暴力行为与焦虑、抑郁的联系d. 滥用药物和酒精对犯罪行为的影响e. 心理治疗在矫正犯罪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4. 犯罪取证与心理学方法a. 证人心理学在犯罪取证中的应用b. 行为分析和犯罪调查的技术和原则c. 心理学在刑事审讯中的角色d. 认知偏差和虚假回忆对犯罪取证的影响e. 心理学专家鉴定在法庭上的应用5. 犯罪预防与干预措施a. 社会和教育因素对犯罪预防的影响b. 家庭环境和犯罪行为的关联c.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策略d. 社区矫正和康复计划的效果评估e. 预防犯罪的心理学措施和社会支持的提供总结:本文总结了犯罪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犯罪动机、个体差异与犯罪、犯罪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犯罪取证与心理学方法以及犯罪预防与干预措施。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的心理机制,预防和干预犯罪行为,促进社会的安全与和谐。

《犯罪心理学》讲义

《犯罪心理学》讲义

《犯罪心理学》讲义一、绪论1、何谓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研究与犯罪有关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的科学。

▲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形式的科学,犯罪人的心理在形式上与守法公民相差无几。

(如对外界信息加工的方式、人格的形成过程等。

)▲犯罪心理学中研究的犯罪人,是刑事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人。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中,也可超越这个界限。

例如,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等等。

尽管这些人由于年龄太小或严重的精神错乱不负刑事责任,因而被排除在刑事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人之外,但犯罪心理学不能坐视不理,这些极端的情况也许是发现犯罪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有用材料。

▲犯罪心理、犯罪人格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犯罪人应以犯罪为中轴点向前后延伸,以便更好地通过研究揭示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关系。

犯罪心理是指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如犯罪动机、犯罪人格、犯罪思维模式、反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等等。

犯罪行为是在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有犯罪心理却未发生犯罪行为的人比有犯罪行为的人多出数百倍。

有犯罪心理未必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否还涉及很多其他因素,如犯罪时机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犯罪行为是在犯罪人犯罪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的,但也有例外,如防卫过当致人死亡。

2、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一)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行为人的范围①犯罪人。

它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这是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一般违法人。

是指触犯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被认为是犯罪者,或实施了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并为治安部门所处理者。

犯罪心理学之所以把一般违法人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虽然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在法律上有比较明确的界限,但从心理机制上看,两者往往难以区分。

如盗窃的累计金额在一定数额上者才可定为盗窃罪,不足此数额者则属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心理学重点解析2015-12-28

犯罪心理学重点解析2015-12-28

一、名词解释犯罪心理学: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心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犯罪人格:人在后天早年的社会化缺陷下造成的个人长期与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因违法犯罪而长期与监所为伍,在接近犯罪化而非正常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

武器效应: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1978年以"武器效应"研究为根据,进一步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

攻击行为的发生除了挫折产生的愤怒等消极情绪状态,还依赖“武器”等情境侵犯线索,例如当被激怒的人们看到手枪比看到羽毛球拍时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后来,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犯罪情境:是指被犯罪人感知和清晰意识到的、对发生犯罪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具体环境。

犯罪情境主要包括侵害对象、现场条件、现场气氛。

犯罪心理画像:指在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风格等分析,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心象描述。

准绳问题测试法:准绳问题又叫控制问题或刺激问题,涉及一般的反社会行为,是每个人都可能曾经做过或者曾经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非常想做的;相关问题又称为主题问题,是指那些明确涉及案情的问题,也就是测试所需要甄别的问题,它是测谎中的核心和要害问题。

准绳问题测试法是用准绳问题来激发被测试的一个应激反应,以便和本次测试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的心理测试方法。

准绳问题测试法的基本假设是:无辜者对准绳问题反应强于相关问题;有罪者更关注的是相关问题而非准绳问题,而且有罪者会对相关问题撒谎,并会因担心谎言被揭穿而恐惧,这就导致他/她在相关问题上的心理反应强于准绳问题。

(可以不回答)犯罪决意:是犯罪动机由决定阶段向执行阶段转化和过渡时出现的心理现象。

指行为人已就在实施犯罪行为做出最后的决定,即将付诸实施。

犯罪动机:是指激发、推动并维持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并达成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犯罪心理学PPT课件

01
02
03
04
初始阶段
产生犯罪动机和意图,寻找机 会实施犯罪行为,具有试探性
和隐蔽性。
发展阶段
制定犯罪计划,准备工具,选 择目标,具有预谋性和计划性。
实施阶段
实施犯罪行为,采取暴力、欺 诈等手段达到犯罪目的,具有
果断性和冒险性。
终结阶段
完成犯罪行为后处理现场,逃 避法律追究,具有狡猾性和逃
避性。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X抢劫案。通过分析抢劫犯的心理特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暴力型犯罪心理的内在驱动因素和行为模式。
案例二
XXX诈骗案。通过分析诈骗犯的心理特点、作案手段和过程, 探讨财产型犯罪心理的成因和防范策略。
案例三
XXX强奸案。通过分析强奸犯的心理状态、作案动机和过程, 揭示性犯罪心理的扭曲观念和行为特征。
案例四
XXX贩毒案。通过分析贩毒分子的心理依赖、作案方式和过 程,探讨毒品型犯罪心理的深层原因和治理对策。
04
犯罪心理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面试法
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流, 了解其心理状态、动机和背景。
心理测验法
运用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如明 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等,评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质 和问题。
05
犯罪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及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培养健康的人格特质。
学校教育
加强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 制能力。
社会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减少犯罪诱因,加强社区建设和治安管理。
矫正方法和技术探讨
心理治疗
01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帮助罪犯改变不良思维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1.犯罪心理学的定义: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旨
在理解犯罪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以及犯罪行为的根源和动机。

2.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犯罪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由于人们对犯
罪行为的关注不断增加,犯罪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犯罪
心理学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学派等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

3.犯罪行为的分类:犯罪行为可以分为暴力犯罪、非暴力犯罪、白领犯罪
等不同类型。

每种犯罪行为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4.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者常常具有自我中心、冷漠、不顾后果、易
怒、缺乏同情心、低自控力等心理特征。

这些特征是犯罪行为的根源和
动机。

5.犯罪的动机:犯罪的动机包括经济因素、情感因素、社会因素等。


中,经济因素是犯罪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

6.犯罪的预防和治疗: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预防
和治疗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干
预,可以有效地降低犯罪率。

总之,犯罪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有趣和重要的领域,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犯罪行为的机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犯罪心理学》课程笔记

《犯罪心理学》课程笔记

《犯罪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一、犯罪心理学概述1. 定义: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犯罪学交叉的学科,专注于研究个体为何会实施犯罪行为,包括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 研究对象:- 犯罪者:研究其心理特征、人格特质、动机和犯罪行为模式。

- 潜在犯罪者:分析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

- 犯罪行为:探讨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和类型。

- 犯罪现场:分析犯罪现场留下的心理痕迹。

- 受害者:研究受害者的心理创伤和恢复。

- 证人:评估证人的记忆和证言可靠性。

3. 研究目的:- 预防犯罪:通过了解犯罪心理,制定预防策略。

- 打击犯罪:为侦查和审判提供心理学支持。

- 罪犯矫正:帮助罪犯重塑心理,重返社会。

4. 研究方法:- 观察法:直接观察犯罪者的行为和反应。

-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研究犯罪心理变量。

- 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犯罪案例,寻找心理规律。

- 心理测试法: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犯罪者的心理特征。

二、“天生犯罪人”理论1. 概述: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认为,某些人由于遗传和生理特征,天生具有犯罪倾向。

2. 主要特征:- 生理特征:如头骨形状、面部不对称、身体疤痕等。

- 心理特征:冲动、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冷漠、道德感低下。

3. 评价:该理论过于强调生物学因素,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且存在种族主义倾向。

三、犯罪生物因素1. 遗传因素:- 家族研究:犯罪行为在家族中的遗传倾向。

- 分子遗传学:研究特定基因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2. 生理因素:- 大脑结构:如前额叶发育不良与冲动性犯罪。

- 神经系统:如神经递质失衡与情绪障碍相关犯罪。

- 激素水平:如睾酮水平与攻击性行为。

3. 生物化学因素:- 药物滥用:影响大脑化学平衡,增加犯罪风险。

- 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控制。

四、潜意识与犯罪1. 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内容:包括被压抑的欲望、冲突和记忆。

《犯罪心理学》教学课件(全)

《犯罪心理学》教学课件(全)
整体研究也叫系统研究,就是把犯罪心理作为一个整 体结构来研究,主要研究犯罪心理的整体面貌。
分析研究就是对犯罪心理发展中的某一个别的、局部 的、比较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
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 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对假设进行检验 的一种研究范式。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
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 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 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 具有可证性。
主张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 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 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 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二)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1、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 1872年,德国的埃宾(Ebin)的《犯罪心理学纲要》 1897年,奥地利的审判官格罗斯(Gross)的《犯罪 心理学》(诞生标志) 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源流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发表的《被暗示性》
返回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和形态 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一)一般模式 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以犯罪需要为核心,形成从意向到行为的心理 锁链,以一定的情绪状态和能力作为引发犯罪行为 的条件。
(二)特殊模式 特点:缺少明确的故意和动机;犯罪心理不稳
定,结构不完整;犯罪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 罪行为中获益,只是为了发泄情绪等。 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3.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 (一)潜在形态 (二)恶变形态 (三)衰落形态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课件

其含义不能通过实验来考察,也不能以数字、强度、频率
来测量。与此相反,定量研究强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测量
和分析,而不是过程。另外,定性研究者强调现实的社会
建构性,强调研究的价值承载性质;而最让定量研究着引
以为豪的是:他们的工作可以在一种价值无涉的框架内完
成。
2023/12/31
第二章
21
三、多层次研究并重
2023/12/31
第二章
24
Andrew & Bonta:“风险—需求—反应模型”
➢ 强调了识别出以下因素的重要性: ① 将个体置于犯罪活动风险中的因素(风险因素) ② 可以通过干预而改变的风险因素(需求因素) ③ 其他可能影响个体对于干预的反应的个体特征或情境
特征(反应因素)
2023/12/31
➢ 只要是犯罪必定具有客观的结果 ➢ 无论客观结果还是法律结果它总是由具体的行为导致的 ➢ 在实施行为前,任何作案人都有一个认知加工的判断过程,
特别是决定去作的选择 ➢ 行为决策的背后必须有支配行为的动机、目的、情绪等心
理因素的作用 ➢ 在同样的刺激下,犯罪永远不是多数人的选择
2023/12/31
第二章
他人而完全不自知时,这则经验已变成一则警示传奇,提醒
我必须注意对他人的态度。事实上,有些人认为我太过小心
翼翼了,就像有时候我想要开除表现不好的员工,却总担心
这对他们来说太残酷了。”
2023/12/31
第二章
9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路径
从个体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回溯 的视角归纳出下列脉络:
实证主义(实证哲学):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 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和英国 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孔德(te,

犯罪心理学解读

犯罪心理学解读

犯罪心理学解读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动机的学科。

通过分析罪犯的思维过程、情感和行为特征,犯罪心理学试图揭示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为预防和处理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一、犯罪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犯罪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受到心理学和法律学的双重影响。

早期犯罪心理学主要集中在行为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学习和环境的结果,而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潜意识与童年经历在犯罪行为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改进。

现代犯罪心理学采用了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等科学方法,通过量化数据和实验证据来支持理论。

二、犯罪心理学的重要概念1. 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指的是推动一个人犯罪的心理需求或动机。

常见的犯罪动机包括金钱、权力、报复、刺激和心理病态等。

2. 个体差异:犯罪心理学强调每个人在心理特质、人格和认知过程方面存在差异。

个体差异对于犯罪行为的发展和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3. 犯罪类型:根据犯罪动机、手段和目标的不同,犯罪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性犯罪等。

每种犯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动机。

三、犯罪心理学的应用1. 犯罪预防:犯罪心理学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特征和动机,可以提供一些预防犯罪的策略和方法,如增加警力、改善社区环境、加强监管等。

2. 犯罪侦破: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可以帮助警方确定嫌疑人、破解犯罪手法并收集证据。

3. 犯罪心理评估:在司法系统中,犯罪心理学被用于评估罪犯的心理状况和危险程度。

这可以帮助法庭做出正确的判决,为刑罚执行和社会处置提供指导。

四、犯罪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虽然犯罪心理学在犯罪研究和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犯罪行为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容易简单解释。

其次,犯罪研究受到伦理和法律的限制,研究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存在困难。

未来,犯罪心理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更深入的交叉研究,如神经科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以全面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

(2024年)《犯罪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犯罪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行为主义、认 知心理学等心理学流派的兴起,犯罪 心理学逐渐转向研究犯罪者的行为模 式和心理过程。
2024/3/26
5
犯罪心理学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为犯罪行为的预防、矫治和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实践意义
帮助司法人员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提高侦查、审判和矫治工作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犯罪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犯罪现象的发生。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 的法律意识。
强调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公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 力。
27
社会宣传与舆论引导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宣传犯 罪心理的危害性和预防 措施。
理学的发展。
32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 治理、犯罪预防等领域 ,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THANKS.
2024/3/26
33
机,揭示财产型犯罪的根源和防范措施。
14
性犯罪心理
2024/3/26
性犯罪心理特征
具有扭曲的性观念、性冲动控制障碍、自卑感等特点,往 往因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性心理变态而实施性犯罪行为。
性犯罪动机
可能包括满足性需求、追求刺激、报复他人等,这些动机 驱使犯罪者采取性侵犯、性骚扰等手段来达到目的。
性犯罪案例分析
2024/3/26
法学与犯罪心理学
法学与犯罪心理学的结合有助于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司法公正性。
31
未来挑战与发展机遇
挑战
犯罪现象日益复杂,犯 罪心理学需不断更新理 论和方法以应对挑战。

犯罪心理学——精选推荐

犯罪心理学——精选推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从个体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渐进式、突发式和机遇式等。

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渐进式这是一种最为典型、最为常见的犯罪心理形成模式,适合于大多数案例。

其特点是,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渐进过程,经历了由朦胧的犯罪意向到形成清晰犯罪心理的过程,而且从产生不良欲求到形成犯罪决意,具有明显的预谋性。

有一类人是从少年期开始,通过不良交往和违法尝试,逐渐发展成为犯罪心理。

这类人社会化不完全或经历了错误的社会化,形成了不良人格,始犯年龄早,犯罪恶习深,矫治难度大。

例如,路路(化名),12岁,某工读学校小学班学生。

8年的偷窃历史,偷窃近百次,盗得自行车40多辆、黄鱼车5辆、电瓶车一辆,以及手表、衣物等,总价值7000元。

路路的父母原是云南插队的上海“知青”。

在路路出世刚满两个月时,年轻的妈妈丢下孩子返回上海,路路吃着云南米汤长到两岁半随父回沪。

父亲在亲友的帮助下,成了路边设摊的童装个体户,路路也成了招揽生意的活“模特儿”,整天穿着各种童装站在路边,为父亲招引顾客。

4岁时,父亲就把零钱交给儿子去管,成了主宰金钱的“小主人”,逐渐养成了要吃便买、要玩便拿、花钱如流水的恶习。

路路的父亲本来就有偷窃前科,做了个体户,手头宽裕了,但旧习不改,并利用手头有钱,玩女人,搞流氓活动。

这些不轨行为,必然对幼小的路路产生直接影响。

路路刚满5岁,父亲因盗窃、流氓两罪并发被判劳动改造三年。

从此,路路断绝了一切经济来源,回到了祖母身边,生活靠街道救济,维持最低水平,这对路路来讲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一时很难适应。

一次路路在马路上游荡,看到水果摊成串的香蕉,他馋涎欲滴,萌发了偷香蕉动机。

一个吃惯了零食的孩子,终于抵御不住物质的诱惑而偷了香蕉。

首次成功,对一个孩子来讲好比注射了强心剂。

从此,5岁的路路整天在马路上东游西逛,这里偷一只苹果,那里偷一只橘子,开始了偷窃生涯。

犯罪心理学知识点

犯罪心理学知识点

犯罪心理学知识点1.犯罪行为的定义和特征:犯罪行为通常定义为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犯罪行为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如冲动性、不理性、攻击性、自私、自大等。

2.犯罪心理学理论:犯罪心理学涉及多种理论,如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心理病理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背景和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心理学理论关注个人心理因素,而心理病理学理论则研究心理疾病与犯罪之间的关联。

3.犯罪的分类:犯罪可按照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如轻罪、中罪和重罪。

另外,还可以按照犯罪的性质进行分类,如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等。

4.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者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如低自我控制、冲动性、自利性、不良社会化等。

这些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选择犯罪的决策和行为。

5.犯罪者的动机:犯罪者行为背后的动机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犯罪的动机有多种,如金钱、权力、报复、满足性欲等。

犯罪者通常在追求其中一种利益或者满足其中一种需求的过程中选择犯罪。

6.犯罪行为的预防:犯罪心理学不仅关注犯罪的原因,还致力于犯罪行为的预防。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动机,可以开展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改善社会环境、提供教育和工作机会、加强安全措施等。

7.犯罪的心理评估: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有时候需要对犯罪者进行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况、动机和危险性,有助于判定其是否需要心理治疗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8.犯罪心理治疗:犯罪心理学还包括对犯罪者进行心理治疗的研究和实践。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身错误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培养其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减少再犯的风险。

9.犯罪心理学与社会公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社会公正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刑罚,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总之,犯罪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学科领域,通过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动机和行为特征,能够为犯罪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4版犯罪心理学全套课件

2024版犯罪心理学全套课件
潜在犯罪者
通过社会支持、心理辅导等手段,消除其犯罪动机,防止其走上犯罪 道路。
社会支持系统在预防干预中作用
提供心理支持
为潜在犯罪者、受害者等提供 心理援助和辅导,帮助其缓解
心理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整合
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等 手段,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 系和互动,形成共同防范犯罪
的社会氛围。
02 犯罪心理形成因 素
个体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
犯罪者往往存在认知偏差,如自我中心、扭曲的道德 观念等。
情感因素
情感不稳定、易怒、缺乏同情心等情感特点与犯罪行 为有关。
意志因素
犯罪者通常缺乏自我控制力,容易受到诱惑和冲动驱 使。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01
家庭破裂、缺乏关爱、家庭暴力等不良家庭环境容易导致犯罪
制定个性化计划
03
设定阶段性目标
根据犯罪者的个体差异,制定针 对性的矫治计划,包括心理干预、 行为疗法等。
将整个矫治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 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和 任务。
矫治方法选择和实施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犯罪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达到矫治目的。具体方法包 括认知重构、应对技能训练等。
家庭治疗
缺乏道德观念与责任感
财产型犯罪者往往对道德观念持冷漠态度,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并 不违背道德准则,同时逃避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性侵犯型犯罪心理特征
权力与控制欲
性侵犯型犯罪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权力和控制欲 望,通过性侵犯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支配和掌控 需求。
性别偏见与歧视
这类犯罪者可能对性别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将性侵 犯行为视为对特定性别群体的惩罚或征服。
缺乏同理心与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医学论:心理与情绪影响犯罪(如幼年生命经验的创伤)
心理分析论:本我,自我,超我,本能论
人格障碍论:如变态人格,反社会人格,道德发展,智力等
犯罪心理学对犯罪防治贡献
深入探索犯罪行为成因:如基因缺陷,脑部收伤,人格,精神疾病,自我控制,情绪,学习与犯罪关系
协助犯罪侦查:测谎,心理描绘,催眠,证人指证之记忆,特殊加害人与被害人之侦讯技术
五,研究,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挖掘规律
2,提炼理论
(二)实践意义
1.可为犯罪的预测,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具体的方法
2.可为警察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提供理论指导
3.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痕迹,可为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帮助
(三)研究警察心理
(四)研究犯罪的对策心理
1.研究侦查对策心理
2.研究犯罪的预测和预防
四,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犯罪心理学既是一门交又性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也是一门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4.案例分析法
5.统计研究法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思想家关于犯罪原因的探讨时期
1,恶魔研究
2,"骨相学"和"面相学"
(二)近代犯罪心理学思想的酝酿时期
1, 刑事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自由意志的产物.
2,神经生理学派认为犯罪人犯罪是由于精神方面发生了重大质变.
(三)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1.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2.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
3.犯罪心理的相对独立性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
1.研究犯罪主体犯罪心理的成因及规律
2.研究犯罪主体犯罪心理的各种表现
(二)研究被害人,知情人心理
(1)《刑法学》的界定:犯罪人是指实施了 犯罪行为的人以及受过刑事处罚的人.
(2)《犯罪心理学》的界定:犯罪人包括以下对象:犯罪嫌疑人,罪犯(已判刑的人),虞犯(即有可能犯罪的人),刑满释放人员.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与犯罪心理
1.心理
(1)定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 反映.
4.通过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审讯效果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
2.实践性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2.坚持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辩证统一原则
3.坚持社会性与生物性相统一的原则
(3)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
(4)犯罪心理的难于实验,不可实验性.
2.研究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实践经验.
(2)犯罪心理的转化.
(3)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使用科学方法研究,如实验法,纵贯研究,高等统计法等
主张科际整合
提倡实用主义:强调研究应用於刑事司法实务
近现代犯罪心理学发展的特色
1850年至1900年代:仅研究身体,社会,精神对犯罪影响,缺乏心理机制的研究
1930年代以後产生多种心理学派别,分别发展与犯罪之间的关连
(二)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与犯罪人
1.犯罪
(1)《刑法学》中关于"犯罪"的界定
(2)《犯罪心理学》中关于"犯罪"的界定
2.犯罪人
英国第一本出现在1853年,Carpenter著
义大利龙布罗梭出版「天生犯罪人」,描述犯罪人之生理,遗传特徵;Ferri分类犯罪人;Garofalo强调犯罪人之心理与道德异常
美国Goddard等研究犯罪家族遗传因素<也实施心理测验
现代犯罪心理学发展
重视犯罪人生物因素研究
三,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动态
(一)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成为当今犯罪心理学的主流
(二)注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
(三)把被害人心理作为研究内容
(四)区域性的,国际间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
作者:小镇之月光2007-2-26 14:38 回复此发言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研究什么?这实质上是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人道对待的开端
欧洲科学发展:阿克力巴,魏尔,史考特均主张精神病患应以医学治疗对待,非以凌虐对待,驳斥魔鬼说
设立早期收容所与庙祀:始自16世纪,将精神病患集中收容特殊机构(被视为「疯人院」),但类似集中放逐,有的教会收容机构,因宗教还有关爱意味
人道处遇期:18-20世纪,毕乃尔在法国建立类似现代之精神病院,特克在英国建立精神病院,罗胥在美国宾州倡导人道化治疗,狄克司像美国国会提出精神病患现况,唤醒社会注意
提供法官量刑参考:判定被告责任能力,诉讼能力,证人正言能力,鉴定被害人精神状况等
增加矫正教化技术,协助受刑人复归社会
犯罪预防:利用心理吓阻发展政策,行为改变术
甄选适任刑事司法人员:鉴定执法人员精神与人格特质
作者:小镇之月光2007-2-26 14:37 回复此发言
4.坚持发展的原则
5.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7,坚持伦理性原则(婴儿"恐惧"条件反射,"模拟监狱实验")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研究的困难和有利条件
1.研究的困难
(1)犯罪心理的隐蔽性.
(2)犯罪心理研究的间接性.
希腊与罗法後期思潮:Aesclepiades区分慢性与急性精神病,以机械设备放松治疗,也是第一个认为可能由身体,心理,情绪造成者
中世纪时期:科学退位,迷信与鬼神复辟
集体疯狂病症:认为被蜘蛛咬伤
驱魔:治疗方式从温和之祈祷,驱魔仪式到残酷之殴打,鞭打等酷刑均有
巫妖 :认为是异教徒,与魔鬼结盟,具超自然力量等,以酷刑或处决方式解决
--------------------------------------------------------------------------------
3 回复:【转贴】犯罪心理学
一,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的概念
(一)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少年犯罪心理学 第一讲(2003/9/25)
犯罪心理学范畴
狭义:
犯罪行为性质及心理历程
犯罪人之个人特质,环境与情境互动
人格,智能,心理疾病与犯罪关系
动机,情绪,潜意识与犯罪关系
犯罪心理学理论
各类行犯罪心理特质
广义:除前述外,尚有
犯罪侦讯心理学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范围颇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确定:⑴把什么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①犯罪人,这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②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③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④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公安、司法部门人员,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办案质量;⑤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罪犯犯罪心理矫治的成效。⑵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学(广义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主要有: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如个体犯罪的心理预防,犯罪侦查心理和审讯、审判心理以及罪犯矫治等问题)以及其它有关课题。
二十世纪时期:人本与科学取向
建立心理卫生观念:狄克司,毕尔倡导心理卫生观念
科学研究的成长:以科学,实验方式研究身心障碍的器质因素,Kraepelin以器官,神经系统失调解释,分类精神疾病;开始认为与心理因素 (如知觉,记忆,心理发展)
近代犯罪心理学:
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1872年出版「犯罪心理学纲要」,是德国第一本
作者:小镇之月光2007-2-26 14:38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转贴】犯罪心理学
(2)心理的产生: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3)实质: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产生方式:S――O――R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与犯罪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