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章4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加强筋篇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加强筋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695fd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b.png)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加强筋篇基本设计守则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
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铁般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铁般出现倒扣难於成型的形状问题,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
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
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
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长方形的加强筋必须改变形状使生产更容易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集过份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
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
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份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
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
产品结构设计要求
![产品结构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df57e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c.png)
产品结构设计要求1.功能性要求功能性要求指产品应满足用户的各种功能需求。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要对产品的各个功能进行细分和分析,确保产品结构可以支持和实现这些功能。
同时,还需考虑各个功能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避免冲突和混乱。
2.性能要求性能要求指产品在使用中需要满足的性能指标,如速度、精度、可靠性等。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考虑如何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产品的性能。
这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合理设置各个组件的尺寸和比例,以及考虑产品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以确保产品的性能要求得以满足。
3.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是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产品的结构应能够承受预定的工作负荷,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因承载能力不足或结构失稳而导致事故或故障。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材料、增加结构强度,并通过分析和测试来验证产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4.可制造性和可维修性可制造性要求产品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制造过程的要求,如能否合理加工和装配、是否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等。
同时,产品结构设计还应考虑产品的可维修性,即产品是否容易进行维修和保养。
合理的产品结构设计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5.节能和环保节能和环保是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降低产品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如采用节能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产品结构设计还应遵循环保原则,在材料选择、制造过程和产品使用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指产品结构设计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人体工程学要求和用户体验。
产品结构设计应遵循人性化原则,使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要关注产品的人机界面、操作方式、外观设计等,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以上是产品结构设计要求的一些基本要点,每个具体的产品都会有不同的设计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虑,需要在满足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制造要求、环保要求等多个方面进行权衡和取舍,以实现一个符合用户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产品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产品结构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2b73a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8.png)
产品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将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形成一个完善的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功能要求、质量要求和成本要求,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一、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首先要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即确保产品能够正常运行并完成预期的功能。
2.稳定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要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危险。
3.可制造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成本,避免设计上的复杂性和难以制造的问题。
4.可维修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要考虑产品的易维修性,便于维护和修理,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5.可拓展性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进行升级和扩展。
二、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1.需求分析产品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等相关信息。
2.功能分解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将产品分解为各个功能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3.模块设计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具体设计,包括模块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等方面的确定。
4.整体设计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整合,确定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外观设计。
5.工艺分析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分析,确定制造工艺和工艺装备。
6.成本分析对产品的各个部分进行成本分析,确定产品的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
7.性能验证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
三、产品结构设计的常用方法和技术1.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将产品分解为独立的功能模块,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和设计难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换性。
3.参数化设计采用参数化设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要求,灵活地调整产品的参数和特性。
4.仿真分析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分析软件,可以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和评估。
产品防水结构设计
![产品防水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e24098a216147916112863.png)
产品防水结构设计随着用户体验要求不断的提升,手持电子产品对于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早期的只要能开机,能用就能卖,到现在对外观的美感,人机工程,制造的精度,以及各种测试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去年的iphone7上市,将三防这个概念推上大众,之前也就特殊行业才会用到的设计要求,现在却成了手机行业的标配。
毕竟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来说,手机已经是不可离手,必不可少的工具了。
走到哪里都会携带的物品,在行走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造成磕磕碰碰。
毕竟我们上WC也要刷刷朋友圈的,看看新闻,是吧,万一一不小心将手机掉进茅坑了,又舍不得扔掉,总的捞起来,洗一洗,再用吧。
为了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就得防水防尘什么的,所以后续手机具备三防功能,再也不会是什么稀奇的黑科技了。
接下来我们根据三防手机案列来分享一下,防水结构设计如何去玩。
以下为正文:【一】什么是三防手机呢?所谓三防手机,就是具有轻微防尘、防震、防水和出色的抗摔、抗辗压性功能的手机,主要针对热爱户外运动的年轻用户或有特殊需要的专业用户,能够胜任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场合的应用。
一般,市面上的三防手机目前主要有两大类:1,普通三防手机属于生活轻微防水,比如洗手时,防止水花渐入到手机内部,造成功能性损坏,只能实现轻微的三防,这种手机一般造型时尚,与市面上的普通手机没有明显差异,属于IP54以下。
2,专业三防手机属于能够承受一定水压,外部挤压,能够放入水里浸泡和汽车碾压,比如手机从1层高的楼层直接掉落不会造成功能性损坏,或者将手机掉入1米深的水池里,30分钟不会造成功能性损坏。
它的目标受众是专业的户外登山涉水等探险运动的爱好者,也有一部分喜欢军事的人因为其独特的造型和强悍的体质而对其情有独钟。
【二】什么是三防IP防护等级?它是由IEC所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
产品结构设计总结
![产品结构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6bdc1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e.png)
产品结构设计总结结构篇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
产品厚度应均匀⼀结构篇塑料的外观要求:致,⽆翘曲变形、飞边、⽑刺、缺料、⽔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
⽑边、浇⼝应全部清除、修整。
产品⾊泽应均匀⼀致,表⾯⽆明显⾊差。
颜⾊为本⾊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基本⼀致,且均匀;• 需配颜⾊的制件应符合⾊板要求。
• 上、下壳外形尺⼨⼤⼩不⼀致,即⾯刮(⾯壳⼤于底壳)或底刮(底壳⼤于⾯• 壳)。
可接受⾯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所以在⽆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壳>底壳。
• ⼀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较⼤,所以缩⽔率选择较⼤,• ⼀般选0.5%,底壳成型缩⽔较⼩,所以缩⽔率选择较⼩,⼀般选0.4%。
结构设计的⼀般原则:⼒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艺性好,能承受较⼤的⼒,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翘曲等变形。
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使⽤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尽可能设计成圆⾓或⽤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开模⽅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先要确定其开模⽅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开模⽅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向⼀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脱模斜度的要点脱模⾓的⼤⼩是没有⼀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个侧壁,都需有⼀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脱模斜度的⼤⼩可在0.2°⾄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定,⼀般以0.5°⾄1°间⽐较理想。
产品结构设计-第1章 壳体箱体结构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第1章 壳体箱体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ba088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7.png)
设计理论(3)
(3) 金属型铸造:用金属制成的铸型 型腔,进行浇注获得逐渐的铸造方法, 如图所示,金属型可反复多次使用,铸 型常用铸铁制成,也可采用钢材或铜材 制作。与砂型铸造比较,金属型铸造有 以下特点:
【1】实现了“一型多铸”。
【2】铸件的力学性能提高。
【3】精度及表面质量提高,加工量小。
【4】金属型的制造成本高、周期长;
壳体、箱体的通常设计步骤和程序如下: (1)初步确定形状、主要结构和尺寸。 (2)常规计算。利用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固体力学理论和计算公式,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 校对,修改设计以满足设计要求。 (3)静态分析、模型或实物实验及优化设计。通常,对于复杂和要求高的产品进行此步骤,并据此对设计 进行修改和优化。 (4)制造工艺性和经济性分析。 (5)详细结构设计。
离心铸造的铸型有金属型和砂型两种,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金属型离心铸造。
设计理论(3)
与砂型铸造相比较,离心铸造有如下特点: 【1】工艺过程简单,铸造中空筒类、管类 零件时,省去了型芯、浇注系统和冒口, 节约金属和其他原材料。 【2】离心铸造使液态金属在离心力作用下 充型并凝固,铸件组织致密,无缩孔、气 孔、夹渣等缺陷、力学性能较好。 【3】离心铸造中,铸造合金的种类几乎不 受限制。 【4】离心铸造的不足之处是,铸件的内表 面质量差,孔的尺寸不宜控制。
设计理论(3) 1.1.2 壳体、箱体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求
(2)便于拆、装。考虑产品的组装、拆卸和维修、维护, 壳体、箱体多涉及成分体结构,各部分通 过螺钉、锁扣等进行组合连接。对于长久使用或可能多次拆卸的产品,需考虑采用便于拆卸、耐用 的结构,如塑料壳内嵌金属螺纹件;对经常拆卸、分合、启闭等的产品,需考虑采用便于快速拆卸、 组装的结构。
产品结构设计报告
![产品结构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0a9d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6.png)
产品结构设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产品的结构设计,并详细描述产品的组成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构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功能。
2. 产品组成部分产品的结构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下面将逐个介绍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2.1 外壳产品的外壳是保护其内部元件的壳体,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外壳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要符合产品的整体设计风格。
外壳通常具有开合式的设计,以便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操作产品。
2.2 主板产品的主板是产品的核心部分,承载着各个功能模块和元件。
主板上集成了处理器、内存、存储器以及其他关键元件。
主板还包括电路布局和连接接口,以便与其他部件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2.3 显示屏产品的显示屏用于展示图像和文本信息。
显示屏的技术可以是液晶显示、OLED显示或其他类型。
显示屏的大小和分辨率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选择。
2.4 按钮和控制接口产品通常配备一些按钮和控制接口,用于用户进行各种操作和调整。
按钮通常包括开关按钮、导航按钮和功能按钮等。
控制接口可以是USB接口、HDMI接口或其他通用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2.5 电源部分产品的电源部分包括电池和充电电路。
电池是产品的能量来源,充电电路用于给电池充电。
电源部分还需要考虑过充保护、过放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安全性问题。
3.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关系。
3.1 外壳和主板之间的连接外壳和主板之间通过螺丝、卡扣或粘合方式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保证外壳与主板之间的稳固性和密封性,以避免灰尘、水分等外界物质进入产品的内部。
3.2 主板和显示屏之间的连接主板和显示屏之间通过数据线或者柔性电路板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地传输图像和信号,同时也要注意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3 按钮和主板之间的连接按钮和主板之间通过导线和连接器进行连接。
按钮的按下会触发主板上的相应电路,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产品结构设计概念及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概念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9fb8b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b.png)
产品结构设计概念及步骤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指将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机组合和排列,以实现产品的功能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外观和使用体验。
下面将介绍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步骤。
一、概念:1.产品结构:产品结构是指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排列方式。
它包括产品的功能模块、接口、布局和安装方式等。
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指将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机组合和排列,以实现产品的功能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3.结构设计的目标:产品结构设计的目标是使产品结构合理、稳定、易于制造和装配,并具有良好的产品性能、外观和使用体验。
二、步骤:1.定义产品需求:首先要明确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的功能、性能、尺寸和外观等要求。
2.拆解产品功能:将产品的整体功能进行分解,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并根据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排列。
3.设计产品模块:根据产品的拆解结果,设计各个模块的功能、结构和形式。
每个模块应具有独立的功能,并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连接和组合。
4.设计产品接口: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形式和尺寸,并确保接口的相互兼容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5.进行产品布局: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外形要求,进行各个模块的排列和布局,使其符合产品的整体形式和外观。
6.设计产品装配:确定产品的装配方式和顺序,考虑如何优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7.评估产品性能:对设计的产品结构进行性能评估和验证,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
8.优化产品结构:如果评估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调整模块的结构、布局和接口等来改进产品性能和外观。
9.设计产品图纸:最后,根据产品结构设计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图纸设计,明确各个部件的尺寸、材料和加工要求,以便于制造和装配。
以上是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步骤,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
通讯产品结构设计
![通讯产品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0ffd7304a1b0717ed5dd74.png)
结构设计指引(DesignGuideLine)目录第一章Handset(手机)Structure&Assembly (4---11)一、外形设计---LineDrawing的确定二、结构设计---AssemblyDrawing的确定1、设计的一般规则2、零件结构设计2.1、CaseFront2.2、CaseRear2.3、BatteryDoor2.4、Lens2.5、LightGuide2.6、VolumeRubberKey2.7、SlideSwitch2.8、ChargeContact2.9、Buzzer和MicHolder2.10、BeltClip2.11、JackCover2.12、Antenna及附件第二章BaseUnit(座机)Structure&Assembly (12----20)一、外形设计---LineDrawing的确定二、零件结构设计1、Basetop上的Cradle设计2、电池仓设计3、Key及Keypad的设计4、喇叭位的设计5、天线结构设计6、LightGuide设计7、ChargeContact设计8、WallMount设计9、Base细节设计10、PUFoot10、排线设计第三章PlasticPartStructureDesign (21---26)一、孔结构二、柱结构三、骨位结构四、壁厚设计第四章RubberKeypadDesign (27---29)一、设计参数二、结构设计1、Key的结构设计2、与胶件配合的结构设计3、Keypad设计的其它一些要点第五章MetalPartDesign (30---32)一、材料1、P-bronzewithCu-NiPlating2、NickelSilver3、CRS和Galvanizedsteel4、Brass二、充电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三、性能测试第一章Handset(手机)Structure&Assembly Handset的装配设计由彩色效果图(Rendering)开始,可以从外形及结构两方面交叉进行。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https://img.taocdn.com/s3/m/216818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5.png)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产品结构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产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合理的产品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用户体验等方面带来诸多好处。
本文将介绍产品结构设计的准则支柱,帮助产品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产品结构设计。
1.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的组成结构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产品的各个部件、连接方式、组装方式等方面。
一个好的产品结构设计应该具备稳定性强、易于生产、方便维修等特点。
2.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2.1 结构合理性产品的结构设计应该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并且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构合理性是产品结构设计的首要准则。
2.2 易于生产产品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证产品的各个部件能够顺利生产,并能够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组装。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加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3 维修便捷性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部件的情况,因此产品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维修的便捷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部件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2.4 成本控制产品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成本因素,确保在具备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设计师需要在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合理折衷,以确保产品的性价比。
3. 结语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生产和维修便捷性、成本等方面因素。
通过本文介绍的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希望能够帮助产品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产品结构设计拆件
![产品结构设计拆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ec95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5.png)
产品结构设计拆件1. 简介产品结构设计拆件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将整个产品划分为多个拆件,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制造、组装和维修等工作。
通过拆分产品结构,并对每个拆件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目的产品结构设计拆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工艺要求和市场需求。
通过拆分产品结构,可以针对不同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每个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拆件设计还可以简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和组装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拆件原则在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拆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功能独立原则每个拆件应具有独立的功能,并且在整个产品结构中能够相互配合和协调。
拆件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在设计、制造和维修时可以更容易地对每个拆件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3.2 可制造性原则拆件设计应考虑到制造工艺的要求,尽量减少加工、装配和检测的难度。
合理确定每个拆件的尺寸、形状和加工工艺,使得拆件的制造过程简单、高效。
3.3 可组装性原则拆件设计应考虑到组装工艺的要求,确保拆件之间能够精准配合、方便组装。
每个拆件的连接方式、位置和顺序都需要仔细考虑,以保证组装过程的顺利进行。
3.4 可维修性原则拆件设计应考虑到维修工艺的要求,确保拆件的拆卸、更换和调整都能够方便进行。
尽量采用标准化的连接件和易于维修的结构设计,减少维修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4. 拆件设计步骤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拆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4.1 产品结构分析首先需要对产品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确定产品的层次结构和组成部件。
通过了解产品的功能、工艺和市场需求,可以将产品结构划分为多个拆件,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4.2 拆件划分和优化设计根据产品结构分析的结果,对每个拆件进行划分和设计优化。
每个拆件应具有独立的功能,并且能够完成产品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每个拆件的尺寸、形状和结构,可以提高拆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产品结构设计内审内容
![产品结构设计内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b139b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c.png)
产品结构设计内审内容
产品结构设计内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完整: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完整且符合产品的要求。
例如,产品的功能是否完全被考虑到、是否存在遗漏部分或者不必要的部分等。
2. 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且可行。
例如,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的功能、是否具有足够的优化空间等。
3. 产品结构设计的可维护性: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是否易于维护。
例如,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容易实现维护、维修和升级等操作。
4. 产品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是否稳定。
例如,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容易出现故障、是否容易产生其他负面影响等。
5. 项目管理: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是否符合项目管理要求。
例如,是否做了充分的需求分析、是否有明确的产品需求、项目进度是否合理等。
6. 核心技术性能: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的核心技术性能是否可靠。
例如,产品的损失系数、频带特性、抗干扰性、信噪比等。
7. 安全性:内审人员应该检查产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例如,是否有足够的安全层、是否可达到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漏洞等。
以上是产品结构设计内审的一些主要内容,内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产品结构设计目录模板
![产品结构设计目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3acd6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e.png)
产品结构设计目录模板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2. 问题陈述与目标
3. 方法与研究步骤
4. 文章结构概述
二、产品概述
1. 产品定义与功能描述
2. 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
3. 用户画像与使用场景
三、产品架构设计
1. 总体架构设计原则与目标
2. 模块划分与功能分配
3. 信息流与数据流分析
4. 系统互联与接口设计
四、硬件设计
1. 整体硬件架构设计
2. 主要硬件模块设计与选型
3. 电路原理图与布局设计
五、软件设计
1. 软件架构设计原则与目标
2. 主要软件模块设计与功能分配
3. 界面设计与用户交互流程
4. 数据存储与处理流程设计
六、工艺与制造
1. 制造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
2. 零部件制造与装配要点
3. 质量控制与测试方法
4. 生产计划与项目管理
七、产品测试与验证
1. 测试计划与测试策略
2. 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
3. 用户反馈与问题解决
八、产品改进与优化
1. 用户反馈与市场需求分析
2. 问题与挑战的解决方案
3. 产品改进与优化计划
九、风险评估与管理
1. 相关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2. 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
3.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十、结论
1. 研究成果总结
2. 可行性与局限性讨论
3.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与展望十一、参考文献
1. 文献引用格式要求
2. 参考文献列表。
产品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
![产品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a80c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0.png)
产品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性能、外观以及生产制造的效率。
在进行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础知识:1. 功能分解:功能分解是将产品的总体功能分解为多个子功能的过程。
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解,可以清晰地了解产品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2.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将产品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
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降低设计和制造的难度。
3. 接口设计:接口设计是指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和规范。
良好的接口设计可以保证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功能调用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错误。
4. 材料选择: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要求。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制造成本、可持续性等因素。
5.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指将产品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在产品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加工难度、生产成本以及制造周期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6. 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通过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结构优化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仿真工具来实现,以快速评估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7.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指在产品结构设计中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8. 安全性设计:安全性设计是指在产品结构设计中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降低产品的安全风险,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9. 美观设计:美观设计是指在产品结构设计中考虑产品的外观和人机工程学要求。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10. 制造可行性评估:在产品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制造可行性评估。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细节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0e3f17235fbfc77da369b1b3.png)
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
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过度不可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或者做单边0.25的落差,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但是结构配合面则必须拔模。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0.5-8度,常取3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
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
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外观面如果做喷油就需要做3度以上,如果是素材或晒纹,则要5-8度。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外观面最小R通常大于0.1,一般做0.2-0.3以上。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一般壁厚2.0则开孔在0.6以上,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
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
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孔内根据上图方式拔模,PL分型处,后模小平台设计0.1以上,防止成型跑毛边。
6.凸台(BOSS):凸台通常用于两个塑胶产品的轴-孔形式的配合,或自攻螺丝的装配。
产品结构设计实务
![产品结构设计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344919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1.png)
产品结构设计实务产品结构设计实务是指在设计产品时,基于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制造成本等因素,合理构建产品结构的实践过程。
良好的产品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还能够优化产品生产和维护的效率,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需求分析和技术规划产品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和技术规划。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它会决定整个产品结构设计的走向,并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在需求分析中,要明确产品的定位、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在技术规划中,要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生产设备、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充分理解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才能够做出合理决策,确保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二、总体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技术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进行产品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产品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
具体包括确定产品的功能模块、结构框架、连接方式、原材料选择等方面。
在总体结构设计时,要保证产品的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并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和维修保养的因素。
三、详细设计在总体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包括产品各个部分的细节设计、加工工艺、生产工具和设备的选择等。
在详细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要符合产品性能和安全要求。
产品的设计必须满足所有的性能和安全要求,例如承重能力、使用寿命、环保要求等。
2.设计要考虑生产成本。
在产品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和零部件的可替换性。
对于一个零部件来说,如果它具有多个专用的定制性功能,那么相应的生产成本就会显著提高。
3.设计要充分考虑制造过程中的可行性。
在详细设计阶段,应仔细考虑制造工艺是否可行,以及如何选择材料、加工工具和设备等。
四、模型建立和测试验证完成详细设计后,可以进行模型建立和测试验证,来确保产品的设计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要求。
在模型建立和测试验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工艺和制造成本等因素,确保最终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能够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中,将复杂工作分解工序后,需结合各工序的完成时间和顺序安排空间布置,如图4-4 所示,进而采用合适的间歇运动机构实现设计。
实现间歇运动的常见机构主要包括槽轮机构,棘轮机构,圆柱 凸轮机构、欠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和各种组合机构等,可分别 实现旋转间歇运动、直线间歇运动、间歇曲线运动及复杂间歇 运动等。
第四章、往复、间歇运动机构设计
4.1概述 4.2往复运动机构 4.3间歇运动机构
4.1、概述
一、往复运动机构
往复运动从形式上有往复直线运动、往复摆 动、往复曲线运动 和往复特征命名,实现往复运动的常用 机构有凸轮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等。
图4-19为一种新型曲 柄滑块往复活塞式车 用空压机。该机无连 杆,用以短圆柱形滑 块将曲柄与活塞相 连,滑块随曲轴旋 转,同时在活塞上的 圆筒形导轨上滑动, 迫使活塞作往复运动。
图4-20的手摇唧筒 机构采用的机构属 于曲柄滑块机构的 变种,是将滑块作 为机架,也称之为 曲柄滑块导杆机构。
图4-21载重汽车的自卸结构为曲柄摇块机构的反作用,以连杆(液压缸)为驱动源,曲柄 (车厢)为执行构件。
如图4-16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将来自曲柄1的连续转动转换为滑块3的直线往复运动。反过 来,若滑块3作为原动件,曲柄滑块机构可用于将直线移动转化为曲柄1的转动。
如图4-17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来自曲柄1的转动通过机构转换为摇块3的摆动及杆2的伸缩。 若以杆2的伸缩作源驱动,则可获得杆1的转动和摇块3的摆动。
将凸轮机构从动构件 解除导向限制,自由 端用活动铰链连接固 定,从动件可实现往 复摆动,如图4-8所示。
图4-9所示的凸轮 机构属于一类特殊 的凸轮机构,称为 圆柱分度凸轮机 构,其输出为间歇 转动,运动准确、 可靠,可实现高速 、精确分度定位。
利用凸轮机构可由简单的转动、移动获得复杂的往复移动、往 复摆动和间歇运动,从动构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曲线形式。 凸轮的应用很广,以下列举几个实例。
图4-22的自动送料机构采用标准曲柄滑块机构实现。
图4-23缝纫机的脚 踏机构就是典型的 曲柄摇杆机构应用 实例,踏板摇摆驱 动曲柄杆转动,再 通过固连于曲柄杆 上的皮带轮驱动缝 纫机运动。
图4-24的插齿 机传动系统采 用曲柄摇杆机 构实现插齿刀 的往复直线运 动。
图4-25所示机械式气压测量表采用串接在一起的曲柄滑块机构和曲柄摇块机构构成多杆复 合机构实现测量压力功能。
利用电磁原理也可实现 往复移动和摆动,在现 代电子产品特别是数字 控制产品中,使用电磁 原理的机构可实现精密 的运动控制,图4-1为 计算机硬盘结构,其寻 道机构的运动控制就是 利用电磁原理实现的。
往复曲线运动通常由连杆机构实现,主要用于有特殊执行动作 要求的连续循环工作机械,如缝纫机的缝纫引线动作、织布机 的编织动作等。
图4-26的汽车刮水雨 刷装置,为座六杆双 机构1-2-3-4-5-6构成 的六连杆机构带动由 6-7-8-9组成的四连杆 机构运动。两个刮水 板摆杆分别与B0、F处 的轴固连。主动件2回 转时通过杆3、4使杆6 摆动,通过杆7、8使 右边的刮水板同步摆 动。
4.2、往复运动机构
一、凸轮机构
基本的凸轮机构由凸 轮和从动杆件组成, 凸轮轮缘与从动件紧 密接触,凸轮为主动 构件,凸轮旋转驱动 从动件作往复直线运 动,如图4-5所示,杆 件上的弹簧是用于保 持杆件与凸轮接触作 用的。
凸轮机构的种类很 多,有不同的性质和 特点,使用于不同情 况。图4-6为在基本 凸轮结构基础上,从 动杆接触端头的常用 变化形式。
图4-2为两种 实现往复曲线 运动的连杆机 构,可用于实 现缝纫机引线 运动的执行机 构等。
二、间歇运动
间歇运动时机构或机械设备,产品随时间的 推移顺次规律地执 行运动和静止,按一定的工作节拍循环作业 或完成工序步骤。
图4-3为裹包机执行的工序动作分解图,这些工序需要一定的时间,很难实现连续运动完 成,因此多按间隙运动方式工作。
在具体产品设计应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基本机 构原理。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应用实例。
图4-18的汽车车门启闭机构本质为一曲柄滑块机构,但是曲柄用气缸作为转动的动力源, 车门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连杆。气缸推动与活塞杆铰接的角形摆杆3绕固定销轴A转 动,滑块C在滑到内移动,作为连杆的车门作平面运动,由关闭位置到开启位置。
图4-10为发动机气 门启闭的实例,凸 轮旋转推动从动杆 件往复移动,杆件 再通过摇臂压迫气 阀开启,气阀的关 闭靠弹簧作用。气 阀的开启、关闭时 间决定凸轮的轮廓 曲线。
图4-11为机床床头 箱变速的操作机构。 两组多联齿轮在变 速时各只有一个进 入传动链作用,共 有六种组合,圆柱 凸轮上有两组曲线 对应控制两组齿 轮,在曲线的不同 位置组合对应六种 齿轮组合状态,圆 柱凸轮与控制手柄 相连,旋转手柄转 到不同的位置则对 应某一速度档位。
图4-12为自动 车床刀架进给 的机械控制机 构。
图4-13为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上纸盒折叠 成形机构应用 凸轮的例子。
图4-14、图415为另外两个 凸轮在机械设 备上的应用实 例。
二、连杆机构
往复运动的常用连杆机构主要有曲柄滑块机 构、曲柄摇块机构 和曲柄摇杆机构,分别可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和摆动。
凸轮的形式变化 对凸轮机构的功 能、性质影响很 大如图4-7所示。 其中,可调凸轮 是在圆柱滚筒表 面用螺钉安装一 些形成凸轮曲线 的零件,调整、 更换这些零件即 可达到调整凸轮 运动的目的;移 动凸轮用的主动 件运动为移动; 反凸轮是将凸轮 曲线制作在从动 构件上。
在凸轮机构高速运转时,从动件可能存在很大的惯性力,利用 施加于从动部件上的弹簧弹力无法确保凸轮和从动件不脱离接 触。在凸轮上开设沟槽,将从动件端部夹在凸轮沟槽内,可避 免上述现象发生,使凸轮机构准确、稳定、可靠地工作,这种 形式的凸轮机构称为确动凸轮机构。圆柱凸轮、圆锥凸轮、球 面凸轮、盘形槽凸轮、反凸轮等都属于确动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