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考研过来人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
一、名词解析
1.广义教育
2.教学
3.经典条件反射
4.多元智力理论
5.教育制度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
2.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析
1.学校管理
2.学校教育
3.心理发展
4.人的发展
5.课程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一、名词解析
1.受教育者
2.道德教育
3.学习策略
4.心理健康
5.教学方法
6.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1.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
2.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3.现代教育的特点
4.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3.《国家在危急中》的改革建议
4.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一、名词解析
1.设计教学法
2.人的全面发展
3.贝尔·兰喀斯特制
4.心理健康
5.社会规范学习
6.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及要求。
2.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3.奥苏伯尔关于有意义的学习的实质和条件的主要观点。
4.简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
发展应先于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先行”)观点进行分析。
2.试述教育的特征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
4.试述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名词解析(共6小题,每题5分)
1.广义教育
2.教育目的
3.德育
4.学校管理
5.心理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
1.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3.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4.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题20分)
1.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2.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3.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参考答案】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活动,凡是他人和自我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题只需叙述教育的广义概念。
本题属于识记题目,难度不大,广义教育的概念是教育学原理中最基础的考点,考查次数较多,常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
2、德育
【参考答案】(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要分别叙述。
本题属于识记题目,比较容易,考查频率高,常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另外,德育部分的复习重点及要求:了解德育的概念、德育的任务、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掌握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模式。
3、学校管理
【参考答案】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属于教育管理。
本题属于识记题目,难度不大,考查次数频繁,常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
本题相关考点还有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以及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考生应当熟悉。
4、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
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高频考点,难度不大,常以名词解释形式进行考查。
相关复习重点: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我国的教育目的,需要熟记于心,会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5、心理发展
【参考答案】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个体发展的一个方面。
考生应当熟悉个体发展的概念及它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会以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方式进行考查。
而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也须得掌握。
6、品德不良
【参考答案】品德不良指经常发生的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
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违背道德规范,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处于违法犯罪边缘的行为。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品德不良的含义。
品德不良包括三种类型:作弊行为、诚信及文明礼仪缺失、责任意识淡薄,考生须熟悉,会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相关复习重点及要求: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和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内涵极为丰富,对以培养人为专门特点的教育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意味着肯定教育的根本主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人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尽可能地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启发每个人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引导每个人保持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和个人自身的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公民,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
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教育还不就是人的发展,人的个性素质。
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论有多大作用,但它毕竟还只是人的发展的外因,必须经过人的发展的内因,经过人的自我教育,才能转化为人的个性素质。
因此,教育必须尊重人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发、培养、引导、激励和发挥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
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既是个人的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不能不是一个必然的战略性举措。
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同
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力乃至第一霸权。
这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性人才。
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人们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时只留意它的经济功能,津津乐道“人力资本”理论,这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窄化了。
其实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
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睦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
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的功能,特别是社会功能。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两方面。
社会对教育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要予以重视。
此题分别论述教
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两方面即可,将来以论述题方式呈现的几率比较大。
未来一个考查重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包括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两方面。
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
备好课,必须做好下述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二)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呢?无疑,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科学而灵活地运用。
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下述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的质量要求。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
(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5)组织好教学活动。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
(6)布置好课外作业。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课后的教导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常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只需罗列出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即可。
考生可以结合平时教师上课的步骤来帮助记忆。
值得重视的是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三种类型: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制,考生应该熟记并能陈述概念,会以名词解释或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
3、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卢梭是近代法国著名的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家,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
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尔》。
卢梭针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端,提出了自然教育原则。
自然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它的要求是:正确对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卢梭依据自然教育的原则,根据人的自然发展的进程和不同年龄时期身心的特点,把自然教育划分为四个时期。
(1)婴儿期(出生至2岁)。
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体育,其任务在于通过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增强儿童的体质。
(2)儿童期(2--12岁)。
这一时期是“理性睡眠时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使他们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3)少年期(12--15岁)。
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智育的任务并不在于教给儿童一大堆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
卢梭认为,儿童必须学会劳动,学会从事一种职业,这种重视劳动的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4)青春期(15--20岁)。
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激发青年自然涌现的善良感情,发展他们的理性,使其在行为中接受道德的磨练。
另外,在自然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卢梭还提出了针对德育、智育的一些举措。
(1)消极教育。
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他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是对儿童的发展不横加干涉的教育。
(2)自然后果律。
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他们或处罚他们,而让他们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使儿童服从于
自然法则,结合具体事例使他们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受到教育。
这就是“自然后果法”。
(3)感官训练。
卢梭主张,首先是发展触觉,因为触觉不仅能提供事物的形象和表面,而且比其他的感觉更为可靠;其次是发展视觉,最后发展听觉。
(4)智育。
卢梭强调从自然中学习,主张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
他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启发儿童、青年的自觉性。
(5)德育。
卢梭主张,从天赋良心与自爱出发到爱亲近的人再到爱全人类,激发青年自然涌现的善良感情,发展理性,在行为中接受道德的磨练。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理论是卢梭的教育思想之一,他的教育思想还包括公民教育理论,同样也会以简答题或论述题的方式来考查。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西方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此类题一般要对“卢梭”进行简单的人物介绍,再阐释其教育理论的内涵。
4、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丘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
孔丘在中国教育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丘大约在三十岁左右时,他正式招生办学,开始教育生涯。
晚年时候,他完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校订工作,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二、“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孔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它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
量。
六、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诗》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书》的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礼》,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
《易》是一部卜笨之书;《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
七、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二)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学思行结合。
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深入思考,学到的知识应当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他认为由学而思而行,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八、论道德教育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修养。
九、论教师
孔丘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六。
一是学而不厌。
二是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
三是温故知新。
四是以身作则。
五是爱护学生。
六是教学相长。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常常会以各种方式进行考查,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但较常以论述题、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因此,考生不要忽略了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如墨子、荀子、孟子、董仲舒等。
三、论述题
1、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参考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
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
在“中体西用”的形式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人。
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
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民主平等思想也被裹挟着一起传播。
甲午战争后,经维新派的大力宣传介绍,“西学”的传播重点由科技推进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直接冲击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纲常伦理等“中体”的核心部分,“中体西用”正面临被突破的境地。
恰在此时,张之洞即时出合《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的更广泛传播,十分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的形式所替代。
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1898 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并由此受到朝廷的重用。
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
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
《劝学篇》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成为张之洞规划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答案解析】
本题考点:张之洞的思想,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篇章,“中体西用”一词便是在这时期出现的。
本题考点常以论述题、简答题和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考查。
张之洞的思想是中国教育近代转折里的内容,是一个低频考点。
中国教育近代转折要求考生了解的相关内容: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2、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苏霍姆林斯基是二战后苏联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教育著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等。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主要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他认为,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深人改善整个教育活动,实施和谐的教育。
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他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在:
(1)深入了解和研究儿童。
热爱学生,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是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而深入了解儿童,认真地研究儿童,则是教师提高这一素质的根本途径。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各具特点的活生生的学生,而不存在抽象的学生。
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按教育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