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以及元素符号等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三单元课题3的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理解题目要求,规范书写,提高解题效率。
4.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不同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5.进行一次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周期律、实验现象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详细讲解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如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等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周期律的应用。
4.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周期或族的特点,归纳总结规律。
-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周期律的理解。
-创设真实情境,如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周期律解释现象,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针对元素符号的记忆难点,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采用趣味性记忆法,如编写元素符号顺口溜、制作元素符号卡片等,提高记忆效果。
-定期进行元素符号默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记忆成果。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课件
元素
原子
宏观概念
微观粒子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即讲种类 又讲个数
水
H2O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想一想
水由什么组成?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组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第 三 单 元
课题3 元素
H2O
我们的核电荷数都
是8,我们都有8
个质子,所以我们
O2
统称为氧元素。
CO2
介绍:两种碳原子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
一、元素:
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2、同一类原子。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3、总称
判断是否是同种 元素的依据:
核电荷数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碘? 氟? 钙? 铁? 锌?
元素
地壳中
氧硅铝铁
海洋中
氧氢氯钠
生物体中
氧碳氢氮
空气中
氮氧
微观上看:分子的种类变了;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
宏观上看:元素的种类没有变;
物质的种类变了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 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的总称。
5个铝原子__5__A_l___; 2个氧原子__2_O______;
氧元素_____O______; 3个银原子__3__A_g____; 4个氟原子___4_F____; m个钡原子__m__B__a_____.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说课-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元素的概念,能正确书写元素 符号,明白元素符号表达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启发、小组探究学习,让 学生理解元素概念,并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 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 课堂学习中感知化学之美,增加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表达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 能力,对化学充满兴趣。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 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老师的引导很重 要
说教法学法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根据以上 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引导法为主, 以小组讨论法为辅,这样既能体现新课标中以 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 表达能力。再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合作来 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S) (O2) (SO2)
分子发生改变,原子和元素不变。
展示图片:地壳中元素图,生物细胞中 元素图。 提问:同学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氧、硅、铝、铁、钙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由此可以看出元素也是组成物质的。
说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物品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为后面教学铺垫。
2.创设情境:通过表格类比,加强学生理解。 3.小组讨论、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 合作交流能力,察理解能力。突破重难点。 4.巩固提升,课堂活动:增强课堂氛围,同时 又能巩固知识。
说板书设计
1.元素概念 2.化学变化中元素、原子不变,分子改变 3.元素的书写和含义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课件
1.读法及写法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3、判断正误:
x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4. 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生活中 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D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气
D.氧元素
22 课堂活动 2 自然界中的元素分布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 氧(O)硅(Si)铝(Al)铁(Fe) ,
Fe ②铁这种物质
③一个铁原子 微观
Ne
①表示氖元素 ②表示稀有气体氖
宏观
③表示一个氖原子 微观
22 课堂活动 学以致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O : 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Na:钠元素或一个钠原子或钠物质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2H:2个氢原子 2Mg:2个镁原子
5个氧原子:5O
氩( Au ) 锰(MN) 铝(Cl) 碘( i)
Fe铁、 Cu铜、 Zn锌、Hg汞、Ag银、 Au金
22 课堂活动
2 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H
③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当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ON
表示氢元素 表示一个氢原子
S
①铁元素 宏观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 。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钙(Ca) ;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氧(O) 。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上册化学3.3《元素》课件(人教九上)(共37张PPT)
练习
1、八个硫原子如何表示?六十个碳原子如何表示?
2、2P 3S 2Mg 4Fe 各表示什么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表示意义: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为“Na+〞;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表示为“O2-〞。 强调:电荷数为1 时,省略不写。
四、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洁物
化合物 氧化物
。。。。
第二课时 自然界中的元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 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 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2〕知道地壳、海洋、人体、太阳中主 要元素是什么。 2、过程和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 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 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 〔2〕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化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考试 要求B〕
2、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考试要求A〕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考试要求A〕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考试要求A〕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考试要求C〕 6、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考试要求C 〕
〔三〕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2、〔10苏州市〕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
接影响健康,缺乏以下哪种元素易导致贫血症 〔〕
A.钙 B.碘 C.锌
D.铁
3、〔10常州市〕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说明,
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以下疾病可 能与缺铁有关的是〔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例1 图3-3-2表示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根据该图回答 下列问题:
图3-3-2
(1)图3-3-2中的金属元素有
种。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
(3)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
属元素是
元素,分别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题型一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例1 有两种粒子,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相等,但是核外电子数相等。则 这两种粒子可能是 ( ) A.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不同的离子 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解析 不同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A项不符合题意;同种元素 的原子和离子,其核内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D项不符合题 意。 答案 BC
3.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 D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A错误;Li、Be均 为金属元素,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B错误;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 别为8和0,C错误;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 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的核 外电子数都为10,D正确。
3.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 种物质的是 ( ) A.Cu B.O C.H2 D.CA 答案 A 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铜这种物质;D项元素符号书 写错误。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课件
解析 2:00对应的元素为氦元素,氦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12:00对应的元素是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电子, 两种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5:00对应的元素是硼元素,属于非 金属元素;9:00对应的元素是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 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10:00对应的元素是 氖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图1
图2
(1)写出9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F 。
(2)图2中,A图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表示的粒子是 铝离子(或Al3+)。
8 。B图
(3)图2中C图为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若要在图1中为
20号元素排位置,则其位于第 4 圈,与11—18号元素中 Mg (填元素符号)紧挨。
解析 (1)9号元素是氟元素,其元素符号为F。(2)在原子中,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6=8;B粒子的质子数为13,核外 有10个电子,则其是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由图1 可知,元素位于的圈数与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20号元 素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因此位于第4圈;层与层间紧挨的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20号元素与12号元素镁 紧挨。
C.镁(Zn)
D.锰(Mn)
解析 镁的元素符号为Mg。
7.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各种元素。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 氧元素 O ,1个氧原子 O ; 钠元素 Na ,2个钠原子 2Na 。 (2)“H”可以表示 氢元素 、 一个氢原子。
知识点3 元素周期表
8.(情境素材·航空航天)(2023山东青岛中考)“玉兔号”月球
能力提升全练
10.(2023山东潍坊中考,7,★☆☆)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 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的原子序数为33 C.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g D.x=5,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元素元素符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报告,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和提高。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详细讲解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包括单字母符号和双字母符号的书写方法,以及元素符号与化学式的区别。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点。接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周期表中的横向和纵向排列规律。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元素符号在实际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表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元素符号进行化学表达,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3.通过提问,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表示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基本方法。
这一章节是学生从宏观现象向微观结构过渡,从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转变的关键,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学生能运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和解释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化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定量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展示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种实验,如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如何被科学家们研究和记录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是如何被表示的。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让我们一起揭开化学表示的神秘面纱。
(二)、新知探究1.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等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如水的化学式H2O,解释其表示的意义。
2. 探究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
3. 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CO2)、氧气(O2)等,讨论其组成的元素和比例。
(三)、实践操作1. 化学式书写练习:给定一些元素,让学生尝试书写其组成的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教师巡回指导。
2. 结构模型构建:使用教具或软件,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些常见分子的结构模型,如甲烷(CH4)。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课件
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 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6、构成物质的粒子
⑴分子: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及由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O2 H2 HCl
⑵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部分固态 非金属单质(C、P、S、Fe、Cu、He、Ne)。
⑶离子: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 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硫酸铜
际上是统一的。在不同的学习 元素,Ca表示钙元
阶段,你必须记住相应的一些 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
素。
1.元素符号的书写
一大二小
O C HN S
氧碳氢氮硫
Fe Cu Al Mg Hg 铁铜铝镁 汞
某元素
2.元素符号的含义
通常有两
种含义
氧元素
不对, 是一个
某元素的
O 氧原子
一个原子
你们说的都 对
元素符号的含义
2、微观对微观,
3、讨论微观时用构成
元素
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 种类,不讲个数。 如:一种元素,四种元素, 而不能说一个元素。
2 、 宏观对宏观
3、讨论宏观时用组成
想一想
水由什么组成?
水由什么构成?
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组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 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质 构 水由水分子构成;
8、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O :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2H: 2个氢原子 Na:钠元素或一个钠原子或钠物质 2Mg:2个镁原子 nS:n个硫原子
1、元素是具有 相同_质_子_数的一类原子 的 总称。
2、二氧化碳是由 氧 元素和 碳 元素
组成的。 3、 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和一_个_氧_原_子_ 构成的。 4、有两种微粒,所含质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D ) A、属同种元素B、属不同种元素 C、是同种原子 D、以上都不全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3 元素 (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趣味活动,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元素符号三、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意义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检查自主学习情况(二)新课引入及展示学习目标1.记住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65页表3——1中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并且知道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已经超过了3000万种。
如果都用文字来表示它们将十分麻烦,能不能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它们呢?(三)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展示。
(通过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1.元素符号的书写:若只有一个字母就_____写___;若有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____写___;,第二个字母_____写___;,一般写在第一个字母的____。
AI、Si、CI三种除外。
2.正确读写和熟记下列24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氢--___、氦--____、碳--____、氮--___、氧--____、氟--___、氖--____、硅--____、磷--___、硫--____、氯--___、氩--____、钠--____、镁--___、铝--____、钾--___、钙--____、锰--____、铁--___、铜--____、锌--___、银--____、钡--____、汞--_____。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及图3—20后讨论。
教师总结: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有时还能表示一种物质如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
He:氦; Fe:铁; C:碳。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的观点,掌握元素与物质组成的干系,能够列举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素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元素的观点,掌握元素与物质组成的干系。
2. 教学难点: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的记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元素周期表卡片、常见元素的实物图片(如铁、铜、氢气等)。
2. 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包含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
3. 准备学生用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元素周期表卡片,便于记忆和练习。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元素的相关知识,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列举几种常见元素名称。
2. 展示元素周期表,请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3. 引出课题:元素(二)新课教学1. 介绍元素定义,了解元素种类。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介绍氧、氢、碳、氮、钙等常见元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存在形式和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元素定义。
2. 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读法。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元素符号,并讲解其书写规则和读法。
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读法。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
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周期表中的周期、族等观点,并诠释周期表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4. 介绍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根据所学知识,介绍氧、氢、碳、氮、钙等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5. 教室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元素性质和物质性质之间干系的理解。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元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初步运用元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作业的完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化学术语和概念。
2. 预习《元素》课程,了解元素的概念、分类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二、知识掌握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够指出主族、副族及零族的位置。
2. 理解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特别是原子序数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3. 通过典型例题,学会运用元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三、实践应用1. 完成元素周期表中前XX个元素的记忆与默写,并标注出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分类及常见化合价。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五个与元素性质相关的化学现象或化学反应,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四、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或视频,了解更多关于元素在科技、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2.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关于元素知识的PPT或小报,并在班级进行展示。
三、作业要求一、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保证作业的时效性。
二、质量保证1. 预习复习部分要求全面复习和预习,理解并掌握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周期表的结构。
2. 知识掌握部分需通过例题训练,加强对元素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实践应用部分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延伸部分需学生积极查找资料、阅读科普文章或观看视频等,加深对元素知识的理解。
5. 作业书写要规范,字迹清晰,避免涂改。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正确性、条理性和书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待提高四个等级,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纠正。
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
概念辨析: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4、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5、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的。 6、一个水分子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蔬菜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 + 点燃
CH4
O2
CO2
H2O
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微 观 宏观
碳氧氢碳氧氢 原原原元元元 子子子素素素
反
应 有 有 有有 有 有
前
反
应 有 有 有有 有 有
后
物质的种类:几千万种 元素的种类:110 多种
活动与探究
氧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可 以组成哪些不同的物质?
答案:
1、A 2、C 4、B 5、C
课题3 元 素 (第一课时)
太原成成中学 程建威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1、在表格中的这些氧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决定这些氧原子属于同一类的,是根据原
中子数
核外 电子数
氧16 8 8 8
氧17 8 9 8
氧18 8 10 8
氧元素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3、D 6、C
在空气
中的氧元 素的含量 会不会越 来越少?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元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元素的基本概念、符号表达及其分类方法。
通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认识到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框架和意义,并能够初步运用元素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严谨的化学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元素的定义及符号表示法,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其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则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实质性意义,以及如何将元素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为突破这一难点,将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元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元素》第一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准备以下教学材料:化学元素周期表挂图、元素符号卡片、相关化学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同时,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和教案,确保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情况。
此外,还需布置好化学实验室,准备好必要的实验用品,以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实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元素。
让学生感知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简短的讲解,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点,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1. 元素概念及分类在讲解元素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图表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解释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理解不同元素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性。
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子设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和规律。
同时,结合具体的元素实例,讲解元素周期表中的符号、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等信息。
三、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素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铜元素 Cu 表示铜这种物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缺“钙”吃什么好?
想一想 以上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
知识回顾 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元素的知识:
1.水的电解说明水是由 氧、氢元素 组成; 2.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 100多 种元素; 4.单质是由 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元素
原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 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
讲个数
数。
适应范 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 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
围
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
应用实 例
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物 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质 构 水由水分子构成;
成 物质由微粒来构成;
分 构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子 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
氢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练习
3.二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共有 两 种元素;
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碳原子 和 氧原子 构成 的,共有 两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中有 三 个原子。
一大二小!
3.元素符号的意义 一个氢原子
H
氢元素
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宏观含义),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微观含义)。
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 ①铁元素
Fe ②一个铁原子
③铁这种物质
①碳元素
C ②一个碳原子
③碳这种物质
想一想:
(1)元素符号N、Cu、Ne、C表示的意义?
表示氮元素 N
一个氮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分子 HgO O2
H2O
CO2
汞原子和 氧原子 氢原子和 碳原子和
氧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思考:它们分子中都含什么相同原子?
分析 分子
HgO O2 H2O CO2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
8
O
8
O
8
O
8
把核电荷数为8(即质子数为8)的所有的氧
原子
统称为氧元素
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汞中都有氧元素
(5)元素的存在:
新稀宝(锌硒宝片) 配料表:含锌硒碘蛋白质粉,明胶等。
功效成分:锌 40-80mg/kg 硒 1.0-2.0mg/kg 碘 20-30mg/kg
以上都是指元素的含量
拓宽视野
药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元素
指钙元素
地壳中元 素的含量
记忆方法:氧硅铝,我铁了心。 (养闺女,我铁了心)
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差别很大,如图所示。地 壳里氧、硅、铝、铁的含量相对较多。
例: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 个氧元素组成
练习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2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 加以改正: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拉丁文 。
2.书写原则:一大二小!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O C HN S
氧碳氢氮硫
Fe Cu Al Mg Hg 铁铜铝镁 汞
注意:
1、Co和CO 2、Ca和Cu
3、 Ag和Hg
练习
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 Cu 锌ZN Zn 银AG Ag 锰mN Mn 钙cA Ca
8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质子数 中子数
氧 氧原子A 8
8
元 氧原子B 8
9
素 氧原子C
8
10
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
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问题:区分钙元素和锌元素关键看什么?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 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联系
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也不变。
3.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 组成
元素
构成
构成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类原子的总称
分子 元素
构成 分裂
原子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放哪里?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想一想 水由什么组成?
水由什么构成? 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组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氮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氢、氯、钠
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氧、碳、氢 (…钙)
注意以下问法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使用统一的符号!!
外国人可能 不认识汉字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 如图所示。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 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 用。
化合物是由 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什么是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 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
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 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
这说明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碳原子呢?
质子数 中子数
碳 碳原子A 6
6
元 碳原子B 6
7
素 碳原子C 6
5.过氧化氢(H2O2)是由 氢元素 和
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氧元素 原子
组 和
2个氧 原子 。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了吗?元 素变化了吗?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原子的种类 不变 。 元素的种类 不变,物质的种类 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元素 种类不变。
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 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 素?
物质 加热 氧气 氯化钾
O2
KCl
含K、Cl、O元素
4、化学 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 都不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变,而分子的个数 不一定变 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 000多万 种。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 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余种。
O2 H2O CO2 HgO
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判断某两个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元素相同 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元素不同
元素的特点: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