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真实性
提要:诸葛亮是许多人非常崇拜的人物,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传播,诸葛亮成了智慧与道德的化身,但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真实可信的史书《三国志》能够帮助我们认识。
关键词:诸葛亮《三国演义》《三国志》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邪郡阳都人。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
幼年时,其父母就去世了。
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
诸葛亮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襄阳的隆中隐居起来,半耕半读。
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之后出山助刘备占取荆、益两州,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主管一切政务。
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五次出兵北伐,病死于五丈原。
即使是一些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老百姓,心目中也有个神机妙算诸葛亮的印象。
他身着八卦衣,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气定神闲,谋划出空城计或草船借箭这样脍炙人口的妙计。
但真正的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里的神机妙算,小说毕竟是小说。
《三国志》才是真正可信的史书,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后面加个跋,说诸葛亮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对人很忠实,对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愿意为刘备肝脑涂地,而且他一辈子对人很宽厚,法律严而公平,但加了一句话“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
这就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不一样了。
罗贯中在小说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但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罗贯中所写的诸葛亮,更不是京戏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当年在刘备三顾茅庐做“隆中对”的时候,已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不过鲁肃也看出了这情势。
当时中原已经打了几十年的内战,而且刘备根本还没进四川,连荆州都还没拿到手,诸葛亮就可预见四川会属于刘备,所以也有人怀疑“隆中对”的真实性。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
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
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
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
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
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
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
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
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
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然后一帆风顺、捷报频传。
恰恰相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从事一些并不显眼的基层工作,而且把它们做得很好,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赢得刘备和大家的尊重,最终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要职务。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就更加不会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发生了。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并没有追击,当然也不会有华容道等故事了。
虽然小说神化了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功绩也是不可抹灭的。
虽然童年坎坷,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但是他不顾困难,胸怀大志,靠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