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用药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调节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
➢二.药物治疗。 (1)容积性治疗便秘的药物(膨胀性)纤维能够加速结肠和全部胃肠道运动,吸附水分,使 大便松软易于排出。本类药物安全、温和,适用于慢性便秘。代表药有:麦麸、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 等。 (2)接触性治疗便秘的药物直接刺激结肠的肌间神经丛,刺激黏液和氧化物的分泌。起效快,适用于急性便 秘。峻泻、副作用大、某些毒性成分在小肠被吸收,产生全身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以引起肠肌神经丛变 性,导致继发性便秘,切忌长期服用。代表药物有:番泻叶、大黄、芦荟、酚酞(果导片)等。 (3)渗透性治疗便秘的药物 改变肠腔渗透性,将水分保持在肠腔中,增加肠道中的液体量,使粪便软化。 可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胀气,长期服用可产生耐药性,对张立弛缓性(老年性)便秘疗效不佳。代表药物 有:硫酸镁、甘露醇、乳果糖等。其中矿物盐起效快,适用于急性便秘;乳果糖适用于慢性便秘。 (4)润滑性治疗便秘的药物润滑肠壁,渗入直肠软化粪便。安全、温和,适用于慢性便秘。代表药物有:甘 油、液体石蜡、蜂蜜等。
(4)儿童不宜应用缓泻药,因可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 (5)口服缓泻药仅是临时的措施,一旦便秘缓解, 就应停用:缓泻药连续使用不 宜超过7日。 (6)一般缓泻药可在睡前给药。 (7)缓泻药对伴有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者禁用:妊娠期妇女 慎用。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结肠良性或恶性肿瘤、各种原 因的肠梗阻
• ➢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 全身性疾病:尿毒症、糖尿病等 ➢应用吗啡药、抗胆碱能药、镇 静剂、含钙、铝的制酸剂等
三、发病机制
1.摄入食物过少或纤维素及水分不足 2.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肌肉张力减低和蠕动减弱
3.肠蠕动受阻致肠内容物滞留而不能下排 4.排便过程的神经及肌肉活动障碍
➢三.精神心理治疗。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的患者心 里指导和认知治疗等,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里状态和 睡眠对缓解便秘症状的重要性。
➢四.生物反馈。混合型便秘患者先予生物反馈治疗,无效时 考虑加用泻剂。
➢五.手术治疗。当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经过一 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一定 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
一步便秘。对结肠低张力所致的便秘,于睡前服用刺激性泻药,以达次日清
晨排便的目的,或用开塞露。对结肠痉挛所致的便秘,可用膨胀性或润滑性 泻药,增加食物纤维的量。(3)乳果糖对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对有乳酸血症患者 禁用。为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性,比沙可啶在服药时不得嚼碎,服药前后2小 时不要喝牛奶、口服抗酸药或刺激性药。另外,本品有刺激性,避免接触眼 睛和皮肤黏膜;对妊娠期妇女慎用;对急腹症患者禁用。硫酸镁宜在清晨空腹服 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和防止脱水。另在排便反射减弱引起腹胀时, 应禁用硫酸镁导泻,以免突然增加肠内容物而不能引起排便。
便秘
一.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七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 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因此,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的排便习惯和排便 有无困难作出判断。人体在进食后,需10~40小时后 排出粪便,大多数活动、健康人在饮食摄入平衡的情 况下,不会发生便秘。正常粪便稠度适中,稍加用力 即能排出。一般认为,一次大便的重量为150~350克, 皆为正常范围,过多则是腹泻,过少则为便秘,决定 便秘程度的是大便稠度而不是大便的次数。
四、临床表现
➢急性便秘: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慢性便秘:多无特殊表现,排便坚硬,排便困难
五、伴随症状
呕吐腹胀、肠绞痛等:肠梗阻 腹部包块:肠肿瘤、肠结核及Crohn病 便秘与腹泻交替:肠结核、溃结、IBS 生活条件改变、精神紧张:多为功能性
六、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二.病因
● 功能性便秘(原发性便秘) ● 器质性便秘(继发性便秘)
1、功能性便秘(原发性便秘)
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排便习惯受干 扰或抑制 ➢长期滥用泻药 ➢结肠运动功能障碍 腹肌或盆肌张力不足结肠冗长 药物:吗啡类、抗胆碱能药等肠易激综合症
2.器质性便秘(继发性便秘) • 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 痉挛: 痔疮、肛裂等 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腹水、 膈肌麻痹等
七.用药注意事项
(1)由于便秘形成的原因很多,各种急慢性病均可引起,故应找准病因进行针 对性治疗,或增加运动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尽量 少用或不用缓泻药。(2)缓泻药应用的目的在于消除不适症状,使患者排便通 畅,次数正常,易于排出。其作用途径不一,适应证也不同。对长期慢性便
秘,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刺激性药物,因为其可损伤肠壁神经丛细胞,造成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