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八课《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执教人:纳雍县第四中学申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练习,品味佳句,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鉴赏炼字、品味佳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历史应该知道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大军交战,一直吃败仗,于是就想上书皇上,说自己屡战屡败,做好了受处罚的准备。他的随从李元度就建议他把“屡战屡败”
改成“屡败屡战”,改过之后上书皇上,曾国藩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还得到皇上的嘉奖,夸他虽然战败,但不气馁,勇气可嘉。
这说明,我们中国文字是非常深刻的,怎样用语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需要我们学会“咬文嚼字”了。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解题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四、分析课文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在文中找原句回答)
明确: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中是贬词褒用
2、作者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实例
郭沫若改字
你是没有骨气的人。--你这没有骨气的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道理↓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句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
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李广射虎
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
石也。
视之,石也。发现错误,惊讶终不能复入石矣。失望放弃
道理↓
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韩愈“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推——冷寂场合
敲——热闹场合
道理↓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苏轼与《惠山烹小龙团》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
独携小团月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1、想象诗人所处环境:月明风清,碧泉映月
2、诗中人物的活动:品荼、赏月
3、诗中人的情趣:恬静幽闲、醉情山水
道理↓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套板反应
写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春花秋月
叙离别:灞桥柳岸
做专卖:端木遗风
铅字排印:付梓、杀青
道理↓
套用滥语,毫无新意
现在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着“咬文嚼字”来写的。
3、阅读最后一段思考
(1)怎样“咬文嚼字”?
明确:
以严谨的态度留心玩索,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2)“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咬文嚼字”的目标是什么?
明确:
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拓展学习
那雪正下得(紧、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
——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紧”揭示了雪很大,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为后文压倒草厅埋下伏笔,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齐己《早梅》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六、课堂小结
“咬文嚼字”正如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的:“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和作文中时时进行“咬文嚼字”,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七、布置作业
1、扩展句子,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鸟儿
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2、思考: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
八、板书设计
实例道理
郭沫若改字——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王若虚改句——字数不同,意味不同
贾岛“推敲”——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苏轼《惠》诗——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套板反应”——套用滥语,毫无新意
九、教学反思
学习议论文,要立足文本,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还需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