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 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 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3.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比较
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 播的微生物;
4.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
实验室安全要求
1有专用实验室(或至少有专用的检测台),应划分清洁 区和污染区(有条件的可设半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 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2实验室墙面、地面、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 毒、不渗漏液体;室内应有防蚊、防蝇、防鼠等设备。
3装有脚踏或感应流水装置,备有冲洗眼睛的生理盐水, 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
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的简写或者是简称。
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
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II级生物
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中进行。
HIV相关检测的生物安全级别
1.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 测应在符合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期对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3.9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强化安全防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生物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制度
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 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负责制定全面的实验室安全 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遵守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 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 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 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 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 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体系文件
以四层次划分为例
手册 程序文件
第一层次文件 第二层次文件
标准操作规范,标准
第三层次文件
安全、技术记录、表格、标识
第四层次文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和要点
内容:7.1 组织和管理 7.2 管理责任 7.3 个人责任 7.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5 文件控制 7.6 安全计划 7.7 安全检查 7.8 不符合项的识别和
4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5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有条件
的可设专用沐浴设备。
实验室安全要求 (cont.)
6实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 7在实验室验收考核时,对实验室安全性进行评
估,发现并排除不安全隐患或提出改进意见。 8不管是否有意外发生和新的危险出现,均要定
2.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 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I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
3. 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 )要求的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 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I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 病实验室;HIV检测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 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 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1.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
病的微生物;
2.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
控制
7.9 纠正措施 7.10 预防措施 7.11 持续改进
7.12 内部审核 7.13 管理评审 7.14 实验室人员管理 7.15 实验室材料管理 7.16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7 实验室内务管理 7.18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7.19 废物处置 7.20 危险材料运输 7.21 应急措施 7.22 消防安全 7.23 事故报告
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2 、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
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 护水平的简写或者是简称。
3、 以ABSL-1、ABSL-2、ABSL-3、ABSL-4 (animal bio-safety level,ABSL)
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要包括:
1.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
2.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 。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
3.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与HIV/AIDS检测相关的 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检测记录、样 品登记、报告单及工作人员年度检测结果等,不得对 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应建立下列安全制度,每年都应 对安全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及其落实情况进行检 查和修订,并有记录。
管理体系
概念: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体系。 包括为实施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 资源。
文件化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安全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说明及操作规程 安全手册 记录 标识系统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 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 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 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 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 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 之间传播的微生物。
3.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比较
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 播的微生物;
4.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
实验室安全要求
1有专用实验室(或至少有专用的检测台),应划分清洁 区和污染区(有条件的可设半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 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2实验室墙面、地面、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 毒、不渗漏液体;室内应有防蚊、防蝇、防鼠等设备。
3装有脚踏或感应流水装置,备有冲洗眼睛的生理盐水, 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
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的简写或者是简称。
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
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II级生物
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中进行。
HIV相关检测的生物安全级别
1.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 测应在符合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期对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3.9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强化安全防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生物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安全制度
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 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负责制定全面的实验室安全 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遵守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 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 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 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 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 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体系文件
以四层次划分为例
手册 程序文件
第一层次文件 第二层次文件
标准操作规范,标准
第三层次文件
安全、技术记录、表格、标识
第四层次文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和要点
内容:7.1 组织和管理 7.2 管理责任 7.3 个人责任 7.4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5 文件控制 7.6 安全计划 7.7 安全检查 7.8 不符合项的识别和
4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5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有条件
的可设专用沐浴设备。
实验室安全要求 (cont.)
6实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 7在实验室验收考核时,对实验室安全性进行评
估,发现并排除不安全隐患或提出改进意见。 8不管是否有意外发生和新的危险出现,均要定
2.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 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I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
3. 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 )要求的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4. 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I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 病实验室;HIV检测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 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将实验室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 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1.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
病的微生物;
2.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 适用于操作时,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
控制
7.9 纠正措施 7.10 预防措施 7.11 持续改进
7.12 内部审核 7.13 管理评审 7.14 实验室人员管理 7.15 实验室材料管理 7.16 实验室活动管理 7.17 实验室内务管理 7.18 实验室设施设备管理 7.19 废物处置 7.20 危险材料运输 7.21 应急措施 7.22 消防安全 7.23 事故报告
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2 、以BSL-1、BSL-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
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 护水平的简写或者是简称。
3、 以ABSL-1、ABSL-2、ABSL-3、ABSL-4 (animal bio-safety level,ABSL)
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要包括:
1.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
2.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 。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
3.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与HIV/AIDS检测相关的 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检测记录、样 品登记、报告单及工作人员年度检测结果等,不得对 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应建立下列安全制度,每年都应 对安全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及其落实情况进行检 查和修订,并有记录。
管理体系
概念: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体系。 包括为实施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 资源。
文件化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安全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说明及操作规程 安全手册 记录 标识系统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国 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 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 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 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 病,比较容易直接或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 之间传播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