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导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望月怀远》序号:

使用时间:年月日第周第一课时

设计人:那宏波备课组长签字:年级主任签字:

【使用方法】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必须牢记:不读完课文,不做学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 了解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了解张九龄的生平。

2. 注意诗中的用词。

3. 感悟《望月怀远》诗阔大雄浑的艺术境界及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4. 背诵《望月怀远》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2、炼字型赏析。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1、盛唐诗歌的风骨

“初唐四杰”努力摆脱南朝只重词藻不重内容的文风的影响,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更是一扫那种绮靡的文风,使得初唐诗歌“风神初振”。到了盛唐,也就是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唐诗得到了高度发展,李白、杜甫的出现,更是使唐诗发展到了巅峰。这时候的唐诗,声律风骨兼备。

2、作者简介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宰相。弱冠登进士。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为相。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谥号文献。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张九龄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其《感遇》十二首,抒怀感事,兴寄深婉,颇得风骚之旨,历来与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相提并论。

二.文意梳理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挂在高高的天空上,清辉四溢,照着我也照着远在天涯的亲人。

值此良宵,人们夜不能寐,对月相思,想念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怨恨漫漫长夜,心情万般惆怅。

月儿冲破窗棂射进了屋里,银辉遍地。因为爱怜这皎洁的月光,便将灯烛熄灭,步出门庭。月明星稀,露水沾衣,深夜寒意袭人,于是披起了衣裳。

此刻,真想捧一些月光送给远方亲人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可是这月光又怎么能捧起来呢?还是回去睡吧,也许能做个好梦,或许梦醒的那一刻,亲人已经就站在我的身边了。

【合作探究】

对照互解,理清文本: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

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意境雄浑阔大(海上、明月、天涯),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鲍照《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仅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共同生命的缠绵,富有生机。

出句写景——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对句由景入情——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

4、此两句是如何扣住题目“望月怀远”的?

“海上生明月”紧扣“望月”字,“天涯共此时”扣住“怀远”。

“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5、“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

“此时”,“我” 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我” 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我”在思念谁?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

6、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

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共对这轮明羽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7.“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如何理解“怨”和“竟夕”两词所包含的情感?

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8、颈联:“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怜”应有怜爱之意。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