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河中石兽》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纪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积累“棹” “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1、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1、重点:(1)

(2)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课型:两课时课内讲读课

教学方法: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讲一小故事:

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 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华了。也组织学生讲一讲,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2、作家作品简介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字注音

圮(p I)募(rni u)棹(zh ao)柿(f 吕)

湮(y ①)啮(ni e)溯(s u)欤(y u)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

(3 )曳.铁钯()(4)湮.于沙上()

(5 )尔辈不能究物理( )

(6)如是再啮. ()(7)不更颠.乎( )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答案:(1)倒塌(2)年(3)牵引,拖着(4)埋没(5 )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6) 冲激(7)颠倒(8)按照

三、初步感知:

初读课文一一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

(1 )注意停顿和语气节奏;

(2 )标出疑难字词。

2.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 )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4、朗读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四、练测促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一寺临河干. ( )

(2 )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4 )遂反溯流逆上矣()

答案:(1)岸边(2)最终(3)凶猛的河水(4)于是,就

2 •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2 )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五、反馈延伸:

1.课外阅读纪旳《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旳其人其文。

2•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才能出真知。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旳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