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享单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共享单车”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公共自行车这一概念,但在之后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发展缓慢。随着全球机动化进程越来越快,导致大气污染加重,环境变得恶劣,资源日趋匮乏,提倡“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10年里全球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普及和推广。在这个期间内国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逐渐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7年-2010年为第一阶段,国外兴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开始引进国内,由政府主导,分城市进行管理,多为有桩单车;2010年-2014年为第二阶段,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但公共单车仍为有桩单车为主;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2016年下半年,一夜之间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街头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开始取代有桩单车。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定位于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相比较于传统的有桩单车局限性,套上“互联网”轮子的无桩单车更加便捷,以及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受到很多使用者的追捧,这也导致市面上的共享单车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共享单车与国内众多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这几年正在建设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明显有许多不同之处。后者由政府主导,投资巨大,要大规
模建设固定的“停车桩”,并不是所有场所都适合建设,大部分“停车桩”只能在人流密集处设置,政府的规划往往也不以满足居民的必要需求为导向。公共自行车可能有利于旅游观光式的骑乘,对于居民日常的短途接驳则有心无力。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无人使用;地铁站、超市附近停了大量的家用自行车。
共享单车是由企业运营,无须“停车桩”建设,也不需要办理租车卡,用智能手机即完成借车、还车、缴费过程,借车、还车方便,更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覆盖不到的地点;无桩解决了人们短途交通、接驳的需求。共享单车有:绿色、便捷、经济和共享等众多优点;但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共享单车也不是“天生完美”。它不仅跟城市公共自行车一样,面临着被人偷盗、硬件维护、高峰期调配等行业性的问题,而且还会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交通管理问题。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和公民的素质并没有跟上共享单车发展的速度,市民乱放,恶意损坏,骑车违反交规、甚至直接骑车回家等不文明现象频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无序的大量投放自行车也占用社会资源。
目前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恶意毁坏
“共享单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使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效的解决了从家到
地铁,从地铁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但是车辆被恶意破坏损毁、车辆二维码被毁坏、车辆被丢水沟等现象屡见不鲜,折射出部分公民道德缺失。目前对于共享单车的监管还处于空白,缺乏相应的管理条例,对于那些恶意破坏车辆的人需要进行追责。
2、乱停乱放妨碍交通
各式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地铁口、人行道边、绿化带、商业区都有共享单车的身影。无
桩随处停放确实方便了自己,但却麻烦了别人,甚至给城市“添堵”。乱停放,特别是在地铁口、人行道上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这需要企业、政府部门、用户三方的努力。
3、据为己用
共享单车,顾名思义是企业将单车投放社会,大家以“共享”的方式来使用,公民付费就有骑车的权力,但是对车辆进行私自上锁、藏匿、骑回家、甚至有的将车辆装进汽车后备箱拉回老家,这些据为己有使用的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严重点说,这种行为已经构成盗窃。
4、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大
城市中心土地紧张,小汽车停车不便,容易拥堵,一部分出行者有意识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并且伴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恰恰好将家到地铁以及地铁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部分小汽车出行量将转移到公共交通上,但是一旦碰到恶劣天气,比如下雨天、下雪天,自行车出行不方便,这也就说明天气、季节会大大影响出行者使用自行车。
5、权责不明
自共享单车面世以来,断断续续发生了多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比如: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通过扫码骑自行车,由于孩子辨别路况、交通信号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较弱,骑共享单车发生了事故。但是发生交通事故该如何定责?这一问题并不明确,如果是因单车质量导致事故发生,受害人可要求企业赔偿,假如
企业替每个用户投保人身意外险,企业是否免责?如果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事故又该如何定责?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共享单车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如何分担责任。
6、共享单车“潮汐效应”
从交通层面分析,共享单车经常出现“潮汐效应”现象,所谓共享单车的“潮汐效应”现象主要指早上上班族使用共享单车到达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换乘站,导致这些交通节点吸引了大量的车辆;下午下班高峰期在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换乘站的共享单车需求量巨大,市民借助共享单车完成到家的“最后一公里”。这种“共享单车”式的潮汐交通现象有很明显的特点:一,在工作日早高峰,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枢纽会吸引大量共享单车停靠,高峰时段没能“疏堵”,反倒“添堵”,严重影响周围交通通行;但在晚高峰时则恰恰相反,车辆向各个居民区流动,这些交通枢纽一车难求,尽管车辆投放规模惊人,但局部车辆还是供需失衡;二、平峰时段,地铁站、公交车站等交通枢纽外有大量的闲置车辆,这些车辆在平峰时段使用率极低;三、产生潮汐效应现象大部分集中在一些交通节点、客流集散中心以及大型写字楼附近
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探讨如何解决共享单车“潮汐效应”所产生的问题。
三、共享单车“潮汐效应”解决对策
共享单车服务存在明显的“潮汐效应”,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早高峰时段交通
枢纽吸引大量共享单车聚集,造成的拥堵问题;二、交通枢纽在早高峰吸引的大量车在平峰时段利用率极低,并且造成了局部地区车辆不足的问题;三、晚高峰时段交通枢纽的共享单车需求量供不应求的问题。如何破解“潮汐效应”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