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抗药性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抗药性检测技术

————————————————————————————————作者:————————————————————————————————日期:

昆虫抗药性检测技术-农学论文

昆虫抗药性检测技术

赵丽萍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收稿日期:2015—10—22

摘要:随着各类农药的不断使用,昆虫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提前监测出昆虫的抗药性,就必须有一套简便、快捷、准确、合理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常用的生物检测法、区分剂量法、生化检测法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法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昆虫抗药性;检测方法;抗性检测昆虫抗药性是一种普遍的、潜在的、强大的微进化现象,该现象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控制着抗药性的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各类昆虫在杀虫剂的高选择压力下都会产生抗性。据相关报道,自1960年至今,已有超过600种昆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且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1]。

昆虫主要通过改变行为、代谢解毒能力增强、表皮穿透力降低、靶标敏感性降低等方式增强抗药性。要了解昆虫抗药性水平就必须先建立一套简单、快捷、准确的抗药性检测方法,才能准确的掌握昆虫抗药性水平,明确昆虫产生抗性的农药种类,最终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方案。目前用到的常规检测方法有生物检测法、区分剂量法、生物化学法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法。

1 生物测定法

生物检测法又称抗性倍数法[2],是通过比较室内种群和田间抗性种群的LD50或剂量- 反应曲线(LD - Pline)的斜率来描述的,该方法是最经典、最基础的

方法,包括浸渍法、点滴法、表面接触法或药膜残留法和饲喂法4种。施德等[3]用浸渍法对浙江地区褐飞虱抗性水平进行了检测。曹明章等[4]用点滴法测定了2001—2002年浙江等四省水稻二化螟4龄幼虫对阿维菌素、杀虫单、氟虫清和三唑磷的抗性水平。兰亦全等[5]用点滴法测定了福建省福州市、南平、莆田、厦门等地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抗性水平,并比较了3种新型药剂对6个田间种群的毒力。

生物检测法可根据药剂的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害虫的危害特点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等确定,也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检测的时候需要大量活虫,费时费力;获得的结果滞后于抗性的发展速度,不适合用于早期的抗性检测;不能测出抗性产生的机制,只能测出抗性水平[6]。

2 区分剂量法

区分剂量法是利用抗性个体百分率来表示抗性水平的高低,比较好的区分剂量是用杀死大约99%的敏感个体剂量,使用这个标准作为区分剂量是允许极少量的敏感个体存活,而又几乎不杀死更高剂量下可能死亡的抗性个体[7]。于2004年,郭莹等在研究不同温度下,小菜蛾对毒死蜱敏感程度时运用此方法,发现在一定范围的低温环境下饲养的小菜蛾对药剂毒死蜱更敏感[8]。唐振华等在研究淡色库蚊对马拉硫磷抗性时,提出可以区分剂量法来区分RR、RS和SS个体,并最终测得抗性个体百分率。

区分剂量法比传统的生物测定法更简便,可以进行早期的抗性检测,标定准确的区分剂量能够监测出初次出现的少数抗性个体,起到早期的预警作用。

3 生化测定法

昆虫产生抗药性主要是由于靶标酶对杀虫剂的敏感能力降低或是解毒酶对杀

虫剂的解毒能力增强有关,这是对昆虫抗药性进行生化检测法的理论依据。一般对酯酶、多功能氧化酶(包括NADPH - 细胞色素P - 450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NADH-细胞色素b - 5还原酶、细胞色素b - 5、环氧化物水化酶、芳烃羟化酶及磷脂等)和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3种酶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昆虫的抗农药水平。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滤纸斑点法、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法、微量滴定度酶标板法。谭维嘉等[9]研究指出,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与酯酶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棉蚜对溴氰菊酯的不敏感性增加,棉蚜体内的酯酶活力却在增高。Bull等[10]研究发现,烟蚜夜蛾体内的谷胱甘肽- S - 转移酶活力随着烟蚜夜蛾对甲基对硫磷的抗性升高而增高。刘永杰等[11]发现,甜菜夜蛾抗性品系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比敏感品系的高。杨帆等[12]研究表明,桃蚜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品系比敏感品系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高。生化检测法与传统的生物测定法相比,生化测定法更加准确、快速,可以对单头昆虫进行抗性检测,能够较早的监测出昆虫的抗性情况。

4 神经电生理检测法

用神经电生理方法比较害虫的敏感性或抗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学者所采用。该主要应用于研究敏感与抗性昆虫的神经靶标敏感性差异以及药剂的联合作用。电压钳技术和细胞膜片钳技术是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两个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细胞膜片钳技术的不断完善,对神经电生理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ichon等[13]用电压钳技术研究了美洲大蠊大轴突的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和电生理学特性,结果表明,杀虫剂的作用在与电压相关的钠、钾通道上。还有研究证明,烟叶蛾的神经不敏感性是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14]。Amar

等[15]利用细胞膜钳技术研究了溴氰菊酯对蜚蠊胚胎神经细胞的作用,表明胚胎神经元静息电位较低,具有电不敏感性。

虽然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更加快捷、操作起来很方便,但是电生理测得的结果必须与室内测定及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这样才能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利用电生理技术直接快速地测定害虫抗药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韬,许长藩.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J].福建果树,1996(2):30-31.

[2]成猛.棉铃虫抗药性监测方法[J].中国棉花,2003(5):34-35.

[3]施德,虞轶俊,盛仙俏,等.浙江省褐飞虱抗药性监测与治理[J].中国稻米,2008(1):67-68.

[4]曹明章,沈晋良,张金振,等.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1):73-79.

[5]兰亦全,赵士熙,吴刚.福建主要菜区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J].热带作物学报,2005,26(4):90-93.

[6]李士根,于建国,甄天民.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4(3):233-234.

[7]Roush R T,Miller G L.Considerations for desig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onitoring programs[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86,79(2):293-298.

[8]郭莹,黄斌,赵景玮.菜蛾对毒死蜱的抗性与饲养温度关系的研究[J].武夷科学,2004,12(20):111-113.

[9] 谭维嘉,王荷,曹煜.棉蚜对溴氰菊酯不敏感性与水解酶的变化初探[J].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