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加强语感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语感训练

在读中培养语感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如此重要,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读,在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情境朗读,激发语感。

语感是表现感情的、理性的、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教学时,是创设某种情境,激发学生感情,再进行感情的指导与训练。如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重点段——炸暗堡一段时,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可先放炸暗堡这一录相片段,学生通过耳闻目睹,感受到冲锋号响起,喊杀声由远而近这一关头的万分紧急,感受到董存瑞在这危急的关头,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时英雄形象的高大,场面的壮烈,受到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感染,从而激发对英雄的崇敬赞美之情,产生了与作者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训练,学生就能较快较深入融合文中的思想感情,这时教师抓住感性朗读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语感。例如文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表现了革命英雄大无畏精神。

如:我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纷纷”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蒲公英,用力一吹)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

生:它们有的往左、有的往右、有的上飞、还有的下落。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就叫做——

生:纷纷。

师: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生: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纷纷落下来。

……

先通过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再引导学生说话练习,迁移运用,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训练了语言感受力。

二、对比朗读,体会语感。

语句之间的对比朗读,最能显示作者用词准确、句式选择的妙处,是培养语感的又一途径。在教《 九寨沟》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比较下面两段话。(1)“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它美得让我没法比喻。”(2)“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以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雨湖泊之间恰似

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我先进行论文对比朗读,读第一句时用一般的陈述口气读,读第二句时,面带惊奇、喜悦、赞叹的表情,让学生见到教师已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中。让学生很快明确第二段写得好。在朗读时,启发学生跟着“导游(作者)”一起欣赏这一神奇的景象。结合看图,引导学生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峰,皑皑白雪在阳光瞎银光闪烁的景象,感悟它的雄奇璀璨。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身临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抓住“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等词语,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理解“五花海”、“五彩池”的形成,除了石块五彩斑斓、闪闪生辉外,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湖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蔚壮观”,看图联想,那道道瀑布激流直下,或宽或窄,或高或低,哗啦啦,轰隆隆,水浪翻滚,水光飞溅,多姿多态,神奇迷离,变化无穷的景色,如同人间仙境。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加深了,语感也得到了训练。

三、想象朗读,培养语感。

在朗读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想的习惯,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者要沉浸在作品中,深入品味,关键词语,细细推敲语气的变化,领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出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把概念化的词语化解为他们能闻能睹,可感可触的形象时,这些文字才能被他们真正接纳,深刻地留存在记忆的深处。

如读《在大海中永生》一文,邓爷爷逝世后,要求不留骨灰,而将之撒向大海,在大海中永生。启发学一边想边读:飞机载着邓爷爷的骨灰为什么要在首都上空绕一周,飞向祖国的大海;大海“呜咽”什么;在涛声中人们听到什么。从而引导续完生想象读出邓爷爷的高贵品质。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描写春天的景象时的段落“春天树木抽出一根根枝条……像一支舰队再前进。”这段文字,通过树木抽枝长叶,积雪融化,小溪淙淙,原木流淌,小鹿散步等景物构成了一幅7优美抒情的小兴安岭的春光图。在学生理解作者时通过以上春天特征的景物来展现小兴安岭春天大地解冻生机勃勃的美景之后,让学生听读想象,一边听老师感情朗读,一边在脑海中构造这以美妙的画面,还让学生用笔画出图来,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以轻而舒缓的语调来朗读,这样学生的想象得到唤起,情感得到激发,表情得到展现,朗读起来就特别有感情,就能与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语感也得到进一步的训练。

四、反复诵读,提升语感。

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有人也说过:“语言不等于言语”,“言语比语言的材料(词汇、语法)丰富得多”。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朗读对培养学生语感的作用确实是很大的。朗读能够使眼、口、耳、脑等多器官并用的培养语感。动用的器官越多,效果就越好。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都是朗读的效果。从教学的角度说,训练语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诵读。

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

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在教学中,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有情感地潜心诵读,因声绘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提升语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