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造林树种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4
12.27 12.64 12.09 13.79 12.78
13.84
12.81 13.54 12.63 14.69 13.31
第六章 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
主要内容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 二、树种选择的原则 三、树种选择的方法 四、水土保持用材林树种选择 五、水土保持防护林树种选择 六、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选择 七、适地适树
一、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
中国面积大,条件复杂,树种资源丰富; 对自然资源研究不透彻,科学营林历史短; 历史上有树种选择不当造成大面积损失的 教训; 树种选择不当,不易很快显示出来,几年 或几十年后才显示,后果严重。
1、速生性(轮伐期短);

华南沿海:桉树、木麻黄 南方丘陵:马尾松、杉木、松、桉树、毛竹 华北平原:杨树、泡桐 东北山地:落叶松 黄土地区:刺槐、杨树
2、丰产性; 3、优质; 4、其他(稳定、副产品等)。
五、水土保持防护林树种选择
1、水土保持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
40- 80cm
上、 全
中、 下
>80cm 上、 全 中、 下
11.40
11.36 11.10 11.18 12.25 11.86
11.76
11.57 11.46 11.39 12.61 12.07
12.66
12.10 12.36 11.93 13.51 12.61
12.58
12.06 12.28 11.88 13.43 12.56
数量化标准

桂花林场主要立地因子与杉木、马尾松立地指数(SI)关系
SI杉木 马尾松 土层厚 度 <40cm
土壤 质地 坡型 坡位 平、凸
粘、沙
中壤、轻壤

9.25 10.08 10.40 10.76 10.61 10.88

10.15 10.61 11.30 11.30 11.51 11.42
平、凸

10.43 10.78 11.58 11.46 11.79 11.59

11.33 11.31 12.48 12.00 12.69 12.12
上、 全 中、 下
8.98 9.86 10.04 10.55 10.25 10.67
10.07 10.56 11.22 11.25 11.45 11.37
六、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选择
早实、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
七、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的定义*:

使林木生长的造林地环境条件同林木具有的生物学特 性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以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 力,取得最好的生长量的营林、育林技术。 造林树种的一定类型(地理种源、生态类型)或品种 的生态特性与造林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规模化种植的葡萄
二、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造林树种的各项性状(经济与效益性状)必须 定向地符合既定的培育目标要求,即定向的原 则; 造林树种的生态习性必须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相适应,即适地适树的原则; 树种形成 的林分应长期稳定,即稳定性的原则; 经济有利,现实可行,即可行性原则。
规模化种植的经济林
三、树种选择的方法
6.树种选择的程序。


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 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 树种; 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 同一地区,在选出主Biblioteka Baidu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 要造林树种。
四、水土保持用材林树种选择




生物学持续稳定(成活率、结构); 具有较高的效益;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选择耐贫瘠的肥料树种(刺槐、胡枝子、锦鸡 儿、沙棘、柠条等); 注意选择优良灌木树种。
五、水土保持防护林树种选择
2、水土保持防护林的树种特征
(1)根系发达; (2)枝叶量大,枯落物多; (3)生长较快; (4)生物量高; (5)改良土壤能力强; (6)适应性强。
适地适树类型:

1、适地适树的途径*
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 改地适树; 改树适地。
2、适地适树的方法
单因子对比分析; 多因子相关分析; 立地条件对比分析; 乡土树种与引种。
3、适地适树的标准
一般标准

成活、成林、成材; 成活、成长稳定、较高的生物量。 立地指数; 平均材积生长量; 生物量。
三、树种选择的方法
1.按培育目标定向选择树种; 2.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 3.对比分析选择树种; 4.现有人工林的调查;
三、树种选择的方法
5.树种选择方案的统筹解决;

培育目标的综合性,长短效益的结合; 不同立地面积分布的不均匀性; 生态平衡的维持,树种的复杂性; 方法:多目标规划; 总目标:经济、生态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