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合集下载

全球价值链的定义[整理版]

全球价值链的定义[整理版]

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曾采用了不同的称谓,如价值链、商品链、生产网络、企业网络、价值网络和投入产出分析等。

0斯特恩(sturgeon,2001)从组织规模(organizational scale)、地理分布(geographicscale)和生产性主体(productive actor)三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

从组织规模看,全球价值链包括参与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活动的全部主体;从地理分布来看,全球价值链必须具有全球性;从参与的主体看,有一体化企业(女HPhillips,原IBM等)、零售商(女HSears,Gap 等)、领导厂商(如戴尔,耐克等)、交钥匙供应商(如Celestica,Solectronic)和零部件供应商(如英特尔,微软等)。

他还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区分:价值链主要描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而生产网络强调的是一群相关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和程度。

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最有代表性: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00[编辑]0全球价值链的的研究内容00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主要从纵向维度来研究全球经济组织,而全球生产网络则更倾向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研究经济组织。

产品越复杂,其生产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纵向维度更长;产业越庞大,专业化分工越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其横向维度也会更发达,因而也更有可能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可以被认为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高级形式,而全球价值链既可以看作是生产网络的初级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的抽象和简化,这种抽象和简化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又是必要的。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一、全球价值链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1、价值链(Value Chain)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

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

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

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

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

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

全球价值链升级概念

全球价值链升级概念

全球价值链升级概念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日益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中形成的链条。

在这个链条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

而全球价值链升级,则是指在这个链条中,企业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向着更高附加值的环节攀升的过程。

一、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背景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产物。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全球范围内,通过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等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其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高附加值的环节,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往往承担着低附加值的环节。

这种不平衡的分工格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被动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发展中国家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和附加值,发展中国家企业需要进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

二、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涵全球价值链升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向着更高附加值的环节攀升。

2.加强产业链整合。

企业需要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

3.推动国际化战略。

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提升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4.三、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企业需要采取以下路径:1.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

2.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手段。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是指被分割成不同区域、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生产活动。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关键特征之一。

全球价值链的出现和演化,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全球价值链对中国的影响1. 带来全球化的利益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带来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机会和利益。

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后,通过资源配置、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经济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了经济发展,并成为全球抱负公司的制造中心。

2. 促进中国加速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是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的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趋于上涨,这意味着中国不能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

相反,中国必须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来升级产业链,并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 创造就业机会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的劳动力充足,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廉价劳动力。

许多跨国公司把自己的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使中国成为全球网络的生产中心。

4. 提高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为中国带来了更高水平的产业竞争力。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延伸和拓展,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二、全球价值链在中国影响的主要因素1. 中国的就业优势中国的广泛的劳动力市场和人口规模,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生产中心之一。

中国低廉的劳动成本在全球价值链之中,很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 中国的制造业能力中国的制造业能力是全球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研发和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3. 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国的政府政策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和创新,拓展外贸渠道和市场,推动企业走出国门,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力和环保,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加快速地推进。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所需要的要素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途径三:增大价值链弹性提升:突破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垄断
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链节,就是要提升中国企业在整个链条中的附加价值,而通过全球价值链两段向上的抛物线形状不难
• 中国大多企业处在这一环节。 看出,提升附加价值大致分为四种情况:向上游提升,向下游提升,中部提升和跃升至更高层次价值链中。
一含义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 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价值增值 中起决定性作用。以电脑行业为例,著名的芯片 制造商Intel通过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垄断, 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环节,从而以相 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极大的附加价值。
1.2 生产环节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 这种提升是通过改良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从而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生产新的产品来实现的。
途径四:向新的更高级价值链提升:生产新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任何层次的产业升级都离不开产业技术进步。
1.3 营销环节
• 营销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包括销售后勤、 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在日趋激 励的市场竞争中,谁控制了销售渠道谁就控制了 市场;谁最先敏锐捕捉到消费者的信息,提供优势 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谁就能控制市场份额, 获取最终产品增值。
全球价值链
(一)含义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 •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
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 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 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 程。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大学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大学

全球价值链的新变化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概念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价值链(Value Chain)、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全球价值链(GVC)。

1985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率先给出对价值链的解释:价值链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很多不相同但有密切关联度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又是由设计、生产、销售及辅助产品生产的各个企业承担。

1999年,格里芬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CC)这一概念。

格里芬通过对价值链的研究,发现很多价值链都是由一些跨国公司主导,同时,起支配作用的是这些跨国公司中的某个领导型公司,领导型公司对该价值链的各个价值环节上的衔接和互动发挥重要作用。

格里芬等认为GCC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具体进行价值链环节生产的企业和一些配套企业(如家庭作坊),其次要考虑到社会及政府在价值链环节中发挥的作用,最后利用国际关系网络将生产企业与政府等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

无论哪个商品链,其内部具体加工流程或环节都可以表示为在网络关系中的节点或节点集合,而这些节点或者节点集合通常都是连在一起的;商品链中的节点的集合都可对应具体的一系列生产环节,包括原材料投入、半成品生产与投入等、劳动力投入、物流运输、销售、消费和售后服务等内容。

2001年,格里芬又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GVC概念的提出为研究国际化生产在地理和组织方面的特征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方法,表明动态性是全球产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其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分布在哪里、由谁来创造和如何分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03年为GVC给出的定义是:GVC是通过将生产、销售和售后处理等一系列过程融合起来,为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网络组织,这一系列的过程包括从原料采购、劳动力及其他相关生产资料的投入、半成品的生产和再投入、成品的销售和运输,直至最终消费、售后服务和回收等。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而全球价值链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及特点全球价值链指的是在国际间进行的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分工和合作。

它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可追溯的价值链条,它包括了从原材料的获取、加工制造、物流配送到最终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全球价值链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分工合作:全球价值链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各个环节的分工和合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形成了一个高度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

2. 跨国边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制造过程超越了国家边界。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通过跨国合作来完成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

3. 依赖关系:全球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需要通过加强合作和协调来保证全球价值链的正常运行。

二.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及其参与者的合作对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贸易效率:全球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分工和合作,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优化。

利用各国的专长和优势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全球价值链上的环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2. 拓宽市场空间: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加强产业链的连接和衔接,可以为企业拓宽市场空间,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3. 促进技术创新:全球价值链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在全球价值链的合作与竞争中,不同企业通过共享知识和技术,提高了创新能力,推动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4. 促进就业增长: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互相协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就业的增长。

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收益分配机制 微笑曲线

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收益分配机制 微笑曲线

《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收益分配机制:微笑曲线的解读》1. 引言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是企业实现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实现不同环节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协同,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

而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机制,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不同层次的企业间存在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从而呈现出微笑曲线的特点。

2. 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公司及其贸易伙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分工和合作的网络。

它将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附加值相连接,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和合作网络,通过跨国公司、供应商、承包商等多方参与,形成复杂的全球性产业链条。

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通过将生产环节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分离,并将其分别安排在全球不同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实现全球性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

3. 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收益分配机制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参与和合作关系,包括跨国公司、供应商、承包商等多种形式。

不同企业之间的参与和合作关系,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分配格局。

一般而言,跨国公司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往往能够获取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最大收益,而供应商、承包商等其他参与者则在收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收益分配机制呈现出“微笑曲线”的特点,即在全球价值链的企业收益分配中,跨国公司和终端消费者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而中间环节的企业则往往面临着较低的收益。

4. 微笑曲线的解读微笑曲线是对全球价值链中企业收益分配的一种描述。

在这条曲线上,竖直方向表示收益的高低,水平方向表示全球价值链的不同环节。

曲线的两端分别代表了跨国公司和终端消费者,而曲线的中段则代表了供应商、承包商等中间环节的企业。

整体而言,这条曲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形象地表示了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不均衡现象。

5. 如何优化企业收益分配针对全球价值链中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不均衡现象,需要寻求相应的优化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调整,优化全球价值链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中间环节企业的合法权益。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GVC)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而在这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重要。

本文从GVC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一种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它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割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专门的供应网络将这些环节连接起来,最终实现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全球价值链的存在使得各国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同时也可以共享其他国家的优势和资源,从而实现全球市场的竞争。

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展中国家因为具备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着生产和加工的任务,在GVC中扮演着中间环节的角色。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成本更低,因此可以被更加高端的企业和市场接受。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经常承担着跨国企业的外包业务,向全球市场提供各种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此外,在GVC中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整的供应链能力的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便宜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些产品常常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如印度的棉花、中国的当归等,这些产品在GVC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其中扮演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承担着生产和加工的角色,由于成本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中能够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承担着跨国企业的外包业务,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提升。

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GVC中扮演着生产和加工的角色,因此,在GVC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经常被视为低端生产的代表。

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出口技术和管理模式,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获取更多的价值。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正体现了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较弱地位。

浅论全球价值链

浅论全球价值链

浅论全球价值链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理论起源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85)对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分析。

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包括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包括筹供、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由此构成公司的价值链[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Jefferey F. Rayport 和John J.Sviokla(1995)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都在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参与竞争,引入了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价值增长点。

全球化进程又推动了全球价值链(GVC, global value chains)理论的产生,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1. 价值链价值链,指的是将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提出概念与设计,经过不同阶段的加工,制成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指导消费者使用后的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图1)。

可以看出,生产环节只是所有价值增值环节中的一环,每一环节中又包含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比如,生产环节就涉及原材料的加工、内部物流控制以及成品包装等活动。

虽然,价值链常常被视为是价值从上游到下游单向的依次递增的过程,其实,链内的各环节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关于价值链的定义没有统一之前,在不同文献中有关的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混乱。

波特最早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并对供应过程、原材料加工、市场营销和产品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为完成公司任务所需要的辅助活动(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技术开发等)进行了区分。

实际上,波特所指的价值链针对的是垂直一体化的公司将所有经营活动囊括于一身。

随着国际外包业务的开展[2],波特在此基础上突破公司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公司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体系这一概念,与现在统一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基本相同。

全球价值链名词解释

全球价值链名词解释

全球价值链名词解释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全球商业经营中,为产品和服务提供价值的从概念到实施的一系列创新活动的统称。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设计、供应、制造、测试、包装、运输、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主要服务全球的客户群体,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的拉动了国际合作与贸易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作用是将原材料,从其生产地到最终的客户手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分割、集中、运输、控制,并收集和分析信息,使其最终成型,服务于客户,其中要求采购者、制造者、运输者、经销商、客户及其他环节之间能够处理到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需要各方协调和共同合作,以便达到最优的效果。

建立一个完整的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在于把握和落实全球能力的定位,全球能力的定位包括分配、组织、协调和控制国际来源、技术、标准、设备、产品、服务等,以满足世界各地客户的需求,因此全球价值链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获得许多优势和机遇。

企业可以利用全球价值链来降低成本、改善生产质量、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全球价值链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企业可以拓展新的市场,以实现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参与全球价值链包括四个主要步骤:第一,分析全球市场,确定可拓展市场的位置;第二,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全球价值链的架构;第三,对全球价值链进行计划,安排市场战略,提前备好材料,确保客户满意度和适当的产品销售;最后,实施全球价值链,包括营销计划、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等,以确保企业实现高效、健康的发展。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都将全球价值链纳入自身战略,作为实现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以及实现国际贸易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全球价值链将成为全球商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

深度解读全球价值链格局及驱动因素

深度解读全球价值链格局及驱动因素

深度解读全球价值链格局及驱动因素来源:世界银行整理:吴越何啸/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导语世界银行在近日发布的报告《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以贸易促发展》中,用过去三十年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数据描述了全球贸易的演变以及GVC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并用跨地区、国家和部门的GVC扩张数据进一步显示了GVC的发展与变化。

报告认为,GVC的参与由要素禀赋、地理位置、市场规模和体制所决定。

此外,政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是指产品和服务在生产及出售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使产品增值的一系列阶段,其中至少有两个阶段在不同国家完成。

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一个国家、部门或公司参与了GVC的(至少)一个阶段,那么它就参与了GVC。

图1:GVC示意图Sources: World Bank,2019,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20 - Trading for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alue Chains.GVC参与度是用来研究全球贸易中产品增值情况的重要指标。

GVC参与度衡量的是一国出口中流经两国边境的出口占比,通过GVC 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例来计算,其中,GVC出口既包括一国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价值(backward GVC participation,GVC后向参与),也包括该国出口中被进口国最终用于出口的价值(forwardGVC participation,GVC前向参与)。

过去三十年GVC参与度数据描述了全球贸易的演变以及GVC在这些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跨地区、国家和部门的GVC扩张数据可以更好地显示GVC的发展与变化。

GVC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GVC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量中所占份额显著增加,国际贸易和投资流量也随之大大增加。

GVC在1990年到2007年期间增长最为迅速,原因是交通、信息和通信领域的技术进步,以及贸易壁垒降低吸引制造企业将生产流程延伸至国境之外。

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全球价值链代表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一种新格局,它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企业把产品加工、设计、研发、销售等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通过跨国分工的方式完成产品的制造。

全球价值链内涵主要包括商品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等)的跨国配置、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以及相关政策与制度等因素。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全球价值链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跨国分工使得企业能够更加聚焦于生产过程的某个环节,专注于自身最擅长的领域,从而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这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扩张了交流和互换的渠道,促进了全球化竞争的加速。

其次,全球价值链加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了更为紧密的经济共同体。

这种经济共同体关系可透过必要的信任体系相互贸易和合作,经济紧密程度较高。

实践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生产因素的跨国配置和加强合作,促进了经济联系的加深,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的实现。

第三,全球价值链凸现了网络合作的重要性。

在全球市场日益竞争的背景下,企业之间需要加强网络合作来压缩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等关键要素。

通过全球价值链上的跨国分工,各企业的专长就有机会得以发扬光大,进而还能获得智力能力和资金支持,更好地提高生产力和创新力。

总之,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会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而不断深化和细化。

对各国而言,应在全球价值链内寻找到自身的角色与定位,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企业合作、创新,提高全球价值链的贡献率和自身竞争力,从而实现贸易自由化,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全球价值链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浅析

全球价值链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浅析

全球价值链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浅析1. 引言1.1 什么是全球价值链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性全球价值链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分工合作,通过跨国公司或其他形式的合作,将不同环节的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起来,形成一个跨国企业网络。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国际化和复杂化,加快了产品和技术的传播和创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全球价值链通过优势互补、技术转移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了各国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全球价值链促进了国际间的分工合作和资源整合,推动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联互通。

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全球贸易的机会,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全球价值链作为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正文2.1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全球化和产业分工深化的产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跨国公司逐渐将生产要素分散布局到世界各地,形成了跨国企业间的协作生产网络。

这种全球化生产模式促进了各个环节的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加速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和壮大。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初是“垂直整合”阶段,跨国公司主要是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和供应链来实现成本优势。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采取“分工合作”的策略,通过外包和合作形式,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各地,形成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网络。

最近几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突破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和紧密。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了全球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二)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
与发达国家技术的巨大差距使得中国企业在全 球价值链中只能扮演着外资企业的“打工仔” 角色,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
• 上表反映了我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状况, 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都掌握 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只是接受发达国 家企业领导,困顿于生产制造环节特别大,研发 和营销这两头特别小的“橄榄型”结构,不能有 效利用全球价值链所具备的系统竞争力。 •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的这种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 的情况正在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所能够获得的附 加价值,并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途径四:向新的更高级价值链提升:生产新的高技 术含量产品
• 这种提升是通过改良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 从而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生产新的产品来实 现的。 • 注意:以上四种途径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企业在 各个路径的升级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1.2 生产环节
• 生产环节,处于价值链中游环节,包括后勤采购、 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 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 在科技、教育和金融发达的今天,多数产业都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生产规模化,因此,生产环节 所需要的要素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 中国大多企业处在这一环节。
1.3 营销环节
• 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 在全球经济中的布局。一般来说,全球价值链被 分成三种类型的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 销环节。
1.1 技术环节
• 技术环节,处于价值链上游,包括研究开发、创 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环 节。技术环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良的试 验设施、雄的资金实力等不易获取的要素,并且 需要承担研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 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价值增值 中起决定性作用。以电脑行业为例,著名的芯片 制造商Intel通过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垄断, 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环节,从而以相 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极大的附加价值。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分工协作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形态之一。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驱动:
首先,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推进使得产品和服务的流通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逐渐形成了贸易互补性和优势互补性。

其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加有效地协作,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加便捷。

此外,全球化和自由化也推动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

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分配也变得更为复杂。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掌握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占据了更多的份额,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往往只能参与到低端环节。

这也导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较弱。

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需要正确应对和把握机遇,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产业链条水平,才能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发展机会。

- 1 -。

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内涵及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1. 引言1.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生产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各个环节,通过跨国公司和供应链的组织和协调,形成一个高度复杂、跨国地域分工的生产网络。

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将各自优势环节与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

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使得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效率得以提升,成本得以降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跨国公司通过全球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差别化生产。

全球价值链的构建不仅推动了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递和交流。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还激发了各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产体系,它将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

通过全球价值链,各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1.2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性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全球价值链的应用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能够协作共赢,根据各自的优势合作生产,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全球价值链,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壮大。

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建设全球性的供应链网络,将各个环节的生产过程分散到全球范围内,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成本的最小化。

这不仅促进了跨国公司的成长,也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全球价值链还提升了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全球价值链,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增强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有利于提高各国产业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经济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也提升了全球化经济的整体效益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曾采用了不同的称谓,如价值链、商品链、生产网络、企业网络、价值网络和投入产出分析等。

斯特恩(sturgeon,2001)从组织规模(organizational scale)、地理分布(geographicscale)和生产性主体(productive actor)三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

从组织规模看,全球价值链包括参与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活动的全部主体;从地理分布来看,全球价值链必须具有全球性;从参与的主体看,有一体化企业(女HPhillips,原IBM等)、零售商(女HSears,Gap 等)、领导厂商(如戴尔,耐克等)、交钥匙供应商(如Celestica,Solectronic)和零部件供应商(如英特尔,微软等)。

他还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区分:价值链主要描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而生产网络强调的是一群相关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和程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最有代表性: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编辑]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主要从纵向维度来研究全球经济组织,而全球生产网络则更倾向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研究经济组织。

产品越复杂,其生产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纵向维度更长;产业越庞大,专业化分工越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其横向维度也会更发达,因而也更有可能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可以被认为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高级形式,而全球价值链既可以看作是生产网络的初级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的抽象和简化,这种抽象和简化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又是必要的。

因此,全球价值链治理可看作全球生产网络之治理。

目前对全球价值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价值链的治理。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指价值链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以及价值链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

目前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理模式方面,虽然Kaplinsky和Morris(2000)借鉴西方社会三权分立的原理提出了一个价值链治理的分析框架,即价值链中立法治理、执行治理和监督治理,其中的部分原理在实证研究中有所体现,但理论上还很不完善和系统。

本文也将以治理模式研究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展开。

二是全球价值链的升级,主要研究升级的机制、类型和路径等。

三是价值链中经济租的产生和分配,包括进入障碍,经济租产生的来源(如技术能力、组织能力、技能和营销能力等核心能力),租金的分配等。

价值链研究的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治理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价值链中的升级和租金的分配。

[编辑]关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划分,对于研究目前国内比较关注的全球产业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治理模式下产业空间转移进程和结果是显著不同的:模块型治理模式中,各厂商是优势互补的关系,而非控制关系,厂商的市场适应能力较强,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较低,具有很强的空间转移能力。

关系型治理模式中,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凭借信誉、相互信任而聚集,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同构性、空间临近性、家族和种族性等特征,由于单个经济行为主体规模较小,对市场需求的识别能力较弱,其市场适应能力的强弱是以空间集聚为前提的,相比之下,其空间转移能力较弱。

领导型治理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众多中小厂商依附于几个大中型厂商,这些大中型厂商对中小型厂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控制力,这种依附关系的改变需要较高的变更成本。

一般来说,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选择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首先是交易的复杂程度,价值链中交易越复杂,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越强。

采取的治理模式越倾向于网络型治理模式(模块型、关系型和领导型)和等级制的治理模式。

其次是交易的标准性,反映的是价值链中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得性,及其传递效率和交易费用。

某些行业的价值链中,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等的复杂信息经过编辑标准化处理后便很容易在价值链中传递,如果供应商有能力接受并实施这些标准化的信息,并且这些标准在价值链中被广泛采纳,则采用模块型治理模式;否则,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将垄断这些信息,对其他企业实施垂直一体化的控制,采用的是等级制治理模式,或者采取外包战略,但对承包企业实行紧密地监控,采用的是领导型治理模式。

再次是供应商的竞争水平,接受和实施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所传递的复杂信息,要求供应商具有较高的能力。

如果供应商的能力较低,主导企业只能实行垂直管理,价值链采用的是等级制治理模式;或者外包,采用领导型治理模式。

不管怎样,尽管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有不同,但其本质是世界经济关系不同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机制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结果。

首先,各国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差异,决定了其整体的全球价值链层次。

其次,每个国家的企业由于本身在本产业中的竞争能力差异也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的等级。

再次,国际政治的影响力也是一国及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等级的重要因素。

总之,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等级,而这种等级又影响了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

[编辑]对于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研究,始于对企业间关系的研究,一般都遵循从单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到理论框架的归纳模式,因此早期的研究是从产业集群和生产网络开始的。

1990年,网络学家普维尔(Powell,1990)将生产网络的治理结构分为三种:市场、网络和层级组织,并从一般基础、交易方式、冲突解决方式、弹性程度、经济体中的委托数量、组织氛围、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相似之处等方面对三种经济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

John Zysman等(1997)研究了亚洲跨国生产网络的类型和决定因素。

他们发现,决定亚洲生产网络类型的是领导厂商的母国治理结构、领导企业的结构和海外生产动机。

东道国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对生产网络的影响很小,因为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大环境下,东道国很难控制外国投资的种类和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

他们从两个维度区分网络类型:垂直性/水平性,即网络中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持久性和力量对比;开放性/封闭性,即网络外企业进入的难度。

据此可将亚洲生产网络分为四类:(一)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垂直封闭式网络日本公司的海外机构一般受总部的高度控制以维护总部的权威和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其治理结构是层级型的垂直一体化模式。

以日企为主导的跨国生产网络一般由领导企业率先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然后日本供应商跟进投资。

对东道国当地的采购仅限于附加值低的原材料和简单零部件,技术要求较高的零部件一般由跟进的日本供应商提供或从母国采购。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垂直开放式网络供应商有较大的自主权,较高的市场灵活性,海外生产的附加价值较高。

领导厂商愿意向东道国供应商提供较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以提高供应商的能力,将生产外包,自己则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和软件等环节。

(三)以台湾为代表的水平开放式网络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灵活和复杂,经常变更合作伙伴。

厂商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力量对比不很悬殊。

(四)以海外华人为代表的水平封闭式网络共同的种族、文化、语言和人际关系为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构成了网外企业的进入壁垒。

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生产网络的封闭性问题很重要,这是因为与封闭型生产网络相比,开放型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更有利,例如,开放型的以美国企业为领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推动效应更大。

而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格里菲等(Gereffi and Korzeniewicz,1994)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全球商品链分析法,并区分了两类全球商品链:购买者驱动型和生产者驱动型。

购买者驱动型商品链是指大型零售商,经销商和品牌制造商在散布于全球的生产网络(特别是奉行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立和协调中起核心作用的组织形式。

购买者驱动型全球商品链是通过非市场的外在调节(explicit coordination)而不是直接的所有权关系建立高能力的供应基地来构建全球生产和分销系统,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商,耐克、锐步等品牌运营商和伊藤忠式贸易代理公司等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生产网络。

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是指大的跨国制造商在生产网络的建立和调节中起核心作用的垂直分工体系。

在生产者驱动链中,制造先进产品如飞机等的制造商不仅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控制了上游的原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商。

通过比较生产者驱动型全球商品链中的非市场外部协调和传统的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内部协调,格里菲指出了生产者驱动在促进商品链中各国产业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

格里菲的商品链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指出了某些类型商品链的驱动力。

但是,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有些全球价值链可能是多头驱动甚至购买者和生产者混合驱动的,而不是单头驱动的;其次,政府和大的供应商也可能成为价值链的驱动者,如PC产业的Intel。

此外,正如格里菲所指出的,商品链分析法太过简单,没有抓住价值链的主要特征,有许多已有的典型网络组织形式没有被包括进去。

因此,这种商品链分析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已经较少采用。

[编辑]格里菲等(Gereffi,2003)在普维尔与斯特恩等人生产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结合价值链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技术能力与企业学习等理论提出了一个比较严谨、完整的分析框架。

他们首先归纳出五种典型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方式,按照链中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力量不对称程度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市场,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层级制。

然后通过企业问交易的复杂程度、用标准化契约来降低交易成本的程度(对交易的标准化能力)和供应商能力等三个变量来解释五种价值链治理方式(如表1):市场:通过契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产品比较简单,供应商能力较强,不需要购买者太多投入,且资产的专用性较低时,就会产生市场治理。

这时,交易比较简单,双方只要通过价格和契约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交易的不确定性,不需要太多的协调。

模块型:产品较复杂,供应商的能力较强,其资产专用程度较高,买卖双方的数量虽然有限,但仍有一定的市场灵活性,更换合作伙伴较容易。

双方交流的信息量较市场型大、较复杂,但能够通过标准化契约来较好地降低交易成本,因此,需要的协调成本也不高。

关系型:产品复杂导致交易复杂,双方需要交换的信息量大且复杂,供应商的能力较强,领导厂商和供应商之间有很强的互相依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