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康复诊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中风病;(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

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二、中风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缺血性中风)

1.中风病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中医内科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及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教材《神经病学》。

1.1中医诊断标准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1.2疾病分期标准

①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②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③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中医内科学》。

①痰热内闭

主症:起病急骤,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

次症:项背身热,燥扰不宁,甚至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或数。

②风火上扰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

次症: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③痰热腑实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次症: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④风痰阻络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⑤痰蒙清窍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

次症: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

⑥气虚血瘀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⑦阴虚风动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次症: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8.元气败脱证

主症:发病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

次症: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雍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3. 检查项目

3.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血压、心电图。

(5)胸部X 线透视或胸部X 线片。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

(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 超)。

(8)头颅影像学检查(CT 或MRI)。

3.2、康复评定项目

(1)急性期康复评定项目

①精神意识状态评定

②认知功能评定

③吞咽功能评定

④肌力与肌张力评定

(2)非急性期康复评定项目(除急性期评定项目外)

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②运动功能评定

③步态分析

④平衡功能评定

⑤语言-言语功能评定

⑥疼痛评定

⑦痉挛评定

3.3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DSA 或CTA、C 反应蛋白、

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 聚体、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 超等。

3.4.入院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头颅CT或MRI、凝血、肝肾功能、血糖、入院检查有异常者。

三、中医治疗

缺血性中风不论脑血栓,脑栓塞都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针剂:如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丹参粉针剂、红花注射液、丹参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络泰、脉络宁等,可以酌情选用。对风痰阻络证、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均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点。

㈠缺血性中风中医治疗方案

急性期

⑴中经络

1.风痰阻络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痰湿重者加石菖蒲、远志;瘀重者加当归、川芎、三七粉。若痰热重者可用黄连温胆汤。

2.风火上扰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

脉弦数。

治法:平肝清热,化痰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若痰热重加竹沥;腑实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粉冲服;肝火旺者加龙胆草;瘀重者加丹参、桃仁、三七粉(冲服)。

3.气虚血瘀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若痰湿重者加制南星、石菖蒲;气虚甚者加白术、茯苓、党参;语謇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

4. 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熄风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若阴虚热重者加知母、丹皮、赤芍;灼津炼痰者加瓜蒌、贝母、天花粉。

5.痰热腑实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