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储蓄等于投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储蓄等于投资
【说明】储蓄恒等于投资,使很多人困惑,但又无人正面反驳。

一则凯恩斯的挖坑原理,总需求论和国家干预主义的确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二则学术界盲目的崇拜。

要知道实践是查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知道每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任何人了不能穷尽真理,也不可一劳永逸的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凯恩斯的推论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推导投资的形成过程与储蓄可以说毫无关系。

储蓄S,投资I,消费C,收入Y,文中推导收入:Y=A-U,消费:C=A-A1,投资:I=A1-U;然后又说储蓄:S=A1-U,即得出投资等于储蓄,I=S。

还不如直接说从储蓄角度分析,收入等于储蓄加消费Y=C+S;从投资角度分析,收入等于投资加消费,Y =C+I;故此,投资就等于储蓄,S=I。

其次,凯恩斯又同意伯罗森的,“今天的储蓄,就等于昨天的投资,再加上昨天与今天消费的差。

”这与储蓄恒等于投资相左。

其三,储蓄等于投资并不能解答社会扩大再生产,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样他还忽略商品重要因素劳动力。

倒是今天的储蓄,就等于昨天的投资,再加上昨天与今天消费的差,这句话能够说明,现代经济学中的收支平衡。

下文选自《远离滞胀》一书有关章节。

现代经济学中,投资、储蓄、收入、消费、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几个常用经济名词,关于其解释及范畴一直没有统一,有时甚至相关甚远。

这里我们先看一下1999版辞海中相关概念。

“投资”,企业或个人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投放一定量的货币或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

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将货币或实物直接投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称为直接投资;将货币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称为间接投资。

“储蓄”,积贮备用。

《后汉书·章帝纪》:“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指居民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机构。

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会经营的储蓄存款分定期和活期储蓄。

前者有一定的存期;后者存期不定,可随时支取。

储蓄应该说还包括实物储蓄,今天的实物储蓄是为了明天不时之需,为了明天顺利度过难关。

货币储蓄与实物储蓄一样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实物储蓄来的更直接一些,一般属于个人行为;而货币储蓄则是社会行为,在丧失货币流动性的同时,取得了社会利息。

当银行利率小于物价通胀率时,货币储蓄则为负增长,而实物储蓄显得更为保值。

从投资和储蓄的概念来看,投资更具有风险性和大收益性,在某种意义上说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而储蓄则不同,货币储蓄具有稳定性和低收益性,有时甚至是负收益;当通胀率大于利率时,相对于货币储蓄而言是负收益。

“收入”,1、会计要素之一。

一是营业收入或业务收入的简称。

二是正常销售业务以外,出售财产的所得。

例如,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三是正规业务以外的偶发性所得。

例如,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

2、个人所得。

如工资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稿酬收入等。

“消费”,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

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

广义的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

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

生活消费和生产是同一过程,在这个范围内,生产即消费。

生产消费的结果是产品的产出。

在相关的经济学中消费一般专指前一种消费,而非广义上的消费。

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消费的概念和意义又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凯恩斯的消费概念与现在的消费概念截然不同。

“总供给”,宏观经济分析中使用的概念。

与总需求相对应。

一定时期(如一年)一个国家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财货和土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来表示总供给的价值。

“总需求”,宏观经济分析中使用的概念。

与总供给相对。

一时期(如一年)一个国家各经济单位(作为消费者的家庭、厂商和政府)所购买的
商品和劳务的总和。

由四部分组成:一消费:为满足当前的消费需要而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个人开支。

二投资:厂商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扩大再生产的开支。

三政府开支:政府对劳务和商品的公共支出,包括政府支付给工作人员和武装部队的工薪,采购办公用品和武器的支出,也包括各种转移支付,如政府发放的失业补助和各种社会救济,生活补助、退伍军人津贴等。

这些转移支出虽然不是用于购买受惠者的商品或劳务,但是增加了受惠者的收入和购买力,因而成为总需求中消费需求的组成部分。

四外国各经济单位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即本国出口的商品和劳务。

现代经济学中讲“投资”与“储蓄”不能不提到梅纳德·凯恩斯,从20世纪30年代起,其经济学理论一直统治或主导现代经济学。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对罗斯福新政的最好注解,凯恩斯理论使资本主义快速摆脱了经济危机,同时,也引发了后来的经济滞胀现象。

这里我们来研究一下关于储蓄与投资关系,也许有利于解释和解决未来经济危机,或者滞胀危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储蓄=投资”。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储蓄与投资的相关概念,我们再来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一下其相关内容。

首先,储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投资是一个周期性追求利润的过程;储蓄是对社会财富的积累,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只能是越积越多,储蓄的量会越来越大,而投资是根据对未来社会经济活动的预期收益进行资本投放结果,资本未来预期收益高,投资量就会加大,预期收效低,投资就会减少;总的来说从量的概念上来看,社会总储蓄要远远大于社会总投资。

这是对凯恩斯储蓄等于投资的置疑之一。

其次,如果储蓄与投资相等,按照现代经济学中国民收入从收入角度看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国民收入从支出角度看等于消费与投资之和。

即:
国民收入(收入)=消费+储蓄
国民收入(支出)=消费+投资
那么,国民收入中收入与支出相等,社会财富将不会在增加,生产者也不会有盈余,商人也不会再有利可图,进而人民将不会再去投资和生产,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将处于停滞状态,人类社会文明将何谈发展与进步。

这是置疑之二。

其三,储蓄和投资从国民收支平衡的角度来看,所表达时间不同,是先有收,然后才有支,收支才能平衡,储蓄或者说收入要比投资或者说支出早一个周期,或者说早一个年度。

即使如此跨年度的储蓄与投资也是不相等的,后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说明。

下面,我先看一下凯恩斯关于“储蓄=投资”公式的推导。

凯恩斯认为:
在任何一段时期内,某个雇主将他的成品出售给消费者或其他雇主,由此所收入的货款,用A来表示。

将他又从其他的雇主那里购买若干成品的开支用A1表示。

这段时间结束时,他就拥有了一个资本设备,包括半成品(或称运用资本)及成品的存货,其价值用G来表示。

在A+G-A1中,其中一部分并不是在本期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结果,而是在本期开始时雇主就已拥有的资本设备。

因此为了求出所谓的本期收入,必须将上期移交下来的资本设备的价值从A+G-A1中减去。

只要我们能够找出一个圆满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减数,那么收入的定义问题就可以说得到解决了。

计算这个减数可以通过两个可能的原则来进行,每个都包含了若干意义,分别与生产和消费有关。

现在我们将依次对其进行讨论。

(一)在一期结束时,资本设备的实际价值G,是两种相反势力作用的净结果。

从一方面讲,雇主或是从别的雇主那里添购,或是自己加工,来维持并改良其资本设备;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此资本设备要用于生产产品,因此必将蒙受损耗或折旧,即使雇主不将其用于生产,雇主仍值得花费一笔维持改良费。

假设此费用的最适度数目为B′,这笔费用被支出后资本设备在本期结束时的价值为G′。

由此,如果雇主不将其用于生产A,那么G′-B′就可能是从上期保存下来的最大净值。

这个最大可能净值中超过G-A1部分,即
(G′-B′)-(G-A1)
是衡量因生产A所消耗掉的价值,便可称为A的使用者成本。

使用者成本用U来表示。

雇主为了交换劳动力而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被称之为A的要素成本。

从要素的立场看来,要素成本即为要素的收入。

用F来表示要素成本。

U+F的值,称之为产量A的直接成本。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给雇主的收入下定义了。

雇主的收入等于其本期
所售产品的价值与其直接成本之差。

也就是说,雇主的收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毛利。

毛利要根据生产规模而定,也就是要根据雇主设法使其成为最大量的能力而定。

这个定义与常识相符。

又因为社会其他人员收入与雇主的要素成本相等,故总收入为∑(A-U)。

通过这个定义之后,收入就成为一个毫不含混的概念。

而且,雇主们要根据其预期决定雇用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来设法使收入与要素成本之差成为最大量,因此在就业理论上,收入有其因果上的重要性。

当然,G-A1有些情况下是可以超过G′-B′的,致使使用者成本为负数。

例如(a)如果我们规定在某一时期,而且恰在此时期中,进货持续增加,但产品却还没有达到制成和出售的阶段;而且如果(b)工业的综合程度很高,各厂的大部分资本设备都由他们自行制造,而且投资量也是正数;以上两种情形之下,使用者成本都可能是负数。

但是由于仅仅当雇主用自己的劳工增加其资本设备时,使用者成本才能为负数,因此在一个含各种行业的社会中,资本设备的使用者与制造者往往不属于一厂,我们可以正常地将使用者成本视为正数。

而且我们很难想象,当A增加时,边际使用者成本,即
(G′-B′)-(G-A1)
可以不是正数。

我们不妨将本章下面要讲的东西在这里稍微提一下。

就社会全体而论,一期的总消费(C)等于Σ(A-A1),总投资(I)等于Σ(A1-U)。

而且,如果不将A1(从其他雇主手中买来的东西)计算在内,那么U就是雇主对自己资本设备的负投资,负U则是投资。

因此如果所有工业都掌握在一个手中,那么A1就为零,消费等于A,投资等于负U,也可说是等于G-(G′-B′)。

以上引入A1,而使情况变得稍微复杂,其目的只是为了找出一个一般性的方法,在工业不是由一人掌握时,也可以适用。

……
(二)……。


第二种可能,凯恩斯引入了补充成本,用V来表示,净收入等于∑(A-U-V),这里不再引用。

为了说明以上引用,这里我们再说一下使用者成本,所谓使用者成
本,可以简单解释成为生产A商品所耗费的原材料。

U=A1+(G′-B′)-G,即A1是从其他雇主那里购买若干成品的开支——生产的原材料;(G′-B′)是假设雇主或企业未生产时雇主上期结束时保存下来的最大值,主要是生产设备,其中可能包含部分原材料;G是本期结束时除出售A后雇主或企业的总价值。

一般情况下U为正值,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为负值。

如:雇主原资本为100万元,即G′-B′上期资本减去维修保养费用为100万元,本期投入原材料A1为10万元,工资忽略不计(原文如此);本期出售商品一般情况下大于10万元,假设为15万元;本期资本G可能是100万元,也可能是102万元,也可能是94万元。

假设G为100万元,则生产A的使用者成本,U=(A1)10万元+(G′-B′)100万元-(G)100万元,使用者成本为10万元,利润为5万元;假设G为94万元,则使用者成本为16万元,雇主亏损1万元;假设G为102万元,则使用者成本为8万元,利润为7万元。

如果,本期进货持续增加,但产品却还未制成,则使用者成本“可以不是正数”。

假如雇主上期资本(G′-B′)100万元不变,A1变为20万元,A变为2万元;此时G本期总资本很可能远大100万元,又假如G等于121万元。

此时,使用者成本U=A1+(G′-B′)-G=20+100-121=-1(万元)。

此种情况极为少见,如果有的话也是在进入大量生产材料后,原材料大幅涨价,未来取得收益率升高,奇货待沽,才会出现此种情况。

同时,因为生产总是要消耗生产资料的,而生产消耗的原材料总价格A1,小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价格涨幅总量[G-(G′-B′)],此时使用者成本为负值。

这里凯恩斯只是一种假设。

凯恩斯接着谈道:
在名词用法的许多分歧中,有一点倒是大家都同意的。

据我所知,大家都认为储蓄就是收入减去消费开支。

因此,如果对于储蓄的意义还有要怀疑的地方,其原因离不开两点,一是对于收入,二是对消费的意义还有些疑虑。

对于收入这个词,在前面我们已经下过定义。

一期的消费支出,一定与该期中卖给消费者的货品价值相等。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什么样才算是消费购买者?任何用来划分消费购买者和投资购买者的界限,只要合
理,就都一样可用,但一经选定,就必须始终遵守。

我们是否可以将购买汽车认为是消费购买,将购买住宅认为是投资购买,常常会有讨论这类问题,我就几乎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要看在雇主与消费者之间我们要用哪种界线来划分。

如果我们已经将A1规定为某一雇主从另一雇主手中所购货物的价值,那么我们就已经将这问题在暗中解决了。

可以将消费支出毫不含混地规定为Σ(A-A1),其中ΣA表示一期中的总售价,ΣA1表示该时期雇主之间相互买卖的总值。

为方便起见,我们将在以后省去Σ这个符号,用A来表示所有总售价,A1表示雇主之间相互买卖的总值。

U表示全体雇主的总使用者成本。

收入与消费的意义既然已经规定,储蓄又是收入与消费之差,因此储蓄的意义也就随之而定。

因收入等于A-U且消费等于A-A1,故储蓄等于A1-U。

同样,净储蓄是净收入与消费之差,困此,它就等于Al-U-V。

根据收入的定义,还可以得出本期(或当前)投资的定义。

所谓本期投资,一定与资本设备的在本期中(且由于本期生产活动)的价值增益相等,这与我所说的储蓄显然也相等的,因为储蓄是一期的收入,并没用于消费。

上面提及过,在一期中,由于生产活动的结果,雇主获得货款A,但为了生产而将A出售,其原有的资本设备蒙受的损失U,那么U-A1就是资本设备的价值损失。

U-A1的负数,即A1-U,就是资本设备的价值增益,即投资。

换句话说,在同一时期中,用于消费的产物,其价值为A-A1,A -U与A-A1的差,即A1-U,就是资本设备因本期生产活动而获得的价值增益,即投资。

同理,A1-U-V就是本期的净投资,换个说法,即资本设备的价值的净增益,如果不计在资本账上的未曾预料的得失,而只是将其正常的得失计算在内,但包括因使用而引起的资本耗损。

因此,尽管储蓄量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总结果,投资量是雇主投资行为的总结果,但二者必然相等,因为它们都等于收入与消费之差。

而且这个结论的由来,并没有关系到收入的定义有什么特异,或有什么奥妙。

只要大家认同:收入等于本期产品的价值,本期投资等于本期产品中没有用做消费的那一部分产品的价值;储蓄等于收入与消费的差。

只要大家认可这些既不违背常识,又与传统相符的用法,那么投资与储蓄自然就是相等的。

总之,收入=产品价值=消费+投资
储蓄=收入-消费
所以,储蓄=投资
因此,任何一组定义,只要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就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只有当至少其中的一个条件不满足时,结论才会不同。

③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分析说明一下关于储蓄等于投资的推导过程,起初看起来此过程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细细品味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

这里再简要介绍一下推导过程和相互关系。

首先,凯恩斯以个别企业代替社会总体经济进行推导,并将某个企业生产过程划分为几个要素,企业某一时期购买的生产资料和设备的维护费用设定为“A1”,在这一时期内出售商品的总价值设定为“A”,这一时期结束时企业的实物资产(包括未使用完的生产资料)为“G”,企业的总资产为“A+G-A1”;凯恩斯又假设不生产A时企业设备最大值是“(G′-B′)”,“G′”是设备经过本期维护后最大值,“B′”是维护设备所需要的值。

那么,生产A商品所需要的使用者成本U(生产资料加上设备维护费)等于A1+(G′-B′)-G,或者说是(G′-B′)-(G-A1)。

A1是生产资料和设备维修费,加上企业固定设备的最大值(G′-B′),再减去G未用完的生产资料和设备的总值,就是生产成本,文中叫“使用者成本”。

凯恩斯又假定“社会其他人员的收入与雇主的要素成本相等。

”即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和所售商品中包含劳动力的成本相等,也可以说社会的总劳动力价格是不变的(这与实事是不相符的,现实中社会的总劳动力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财富是积累的过程,随着财富的积累,劳动力的价值也是在不断增大的)。

那么本期收入或者说本期社会总收入就等于∑(A-U),简写为A-U。

凯恩斯进而假设消费或者说总消费(C)等于∑(A-A1),A是社会总售价,A1是社会雇主之间相互买卖的总值,简写为A-A1。

然后,凯恩斯根据马歇尔等古典经济学家的“收入=储蓄+消费”。

即推导出:储蓄=收入-消费
=(A-U)-(A-A1)
=A1-U
其次,凯恩斯又假设的投资或者说总投资等于∑(A1-U),简写为A1-U。

从而推导出储蓄=投资
为什么,投资等于雇主之间买卖的总值减去使用者的成本(A1-U),并未加以说明。

只是简单地说,投资一定与资本设备的在本期中(且由于本期生产活动)的价值增益相等,U-A1,就是资本设备的价值损失。

U-A1的负数,即A1-U,就是资本设备的价值增益,即投资。

的确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凯恩斯关于储蓄等于投资的整个推导过程,后来被他广泛用于其后理论推导中。

这里,在关于储蓄等于投资推论中凯恩斯理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相关名词的定义概念不同。

一是“消费”。

关于消费在推论中凯恩斯只说:“一期的总消费(C)等于Σ(A-A1)。

”“可以将消费支出毫不含混地规定为Σ(A-A1),其中ΣA表示一期中的总售价,ΣA1表示该时期雇主之间相互买卖的总值。

为方便起见,我们将在以后省去Σ这个符号,用A来表示所有总售价,A1表示雇主之间相互买卖的总值。

”也就是说全社会的销售总量用A代表,企业之间购买总量用A1代表,A-A1是除了企业之间交易量之外的交易,是个人或国家购买的商品,而且是全部用于消费了。

也就是说,本期生产结束后,产品的增加值A-A1,全部用于了消费。

如果说社会一期生产结束时,劳动产品全部用于消费,如何扩大投资。

如果没有扩大再投资,那么,社会的财富就无法完成积累,只有意外消耗,而无社会财富积累,社会如何实现扩大再生产,社会如何进步。

关于如何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凯恩斯没有提及,关于生产的重要要素劳动力,凯恩斯也同样视为相等,而没有将劳动力要素作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这一现实包含在内。

这与现代的消费概念可以说是差之千里。

二是关于“投资”。

凯恩斯说“总投资(I)等于Σ(A1–U)。

”而“U =(G′-B′)-(G-A1)=A1+(G′-B′)-G”。

则,总投资(I)=A1-U=A1-{A1+(G′-B′)-G}
=A1-A1-(G′-B′)+G
=G-(G′-B′)
也就是说本期生产结束后剩余的生产资料加上固定资产值G,减去固定资产最大值(G′-B′)就等于投资。

如果说,在生产A商品时,生产资料A1的主要成份消耗殆尽,则投资就等于零或者为负值,因为当生产资
料用完后,如果再不添置新设备,G很可能不是最大值。

那么,G-(G′-B′)就有可能是零或者是负值。

这明显与现代的投资概念不同。

在本章后面,凯恩斯进一步解释道:“投资往往是指一个私人或一个法人购买一件新的或旧的资产。

投资一词,偶尔也会违拗在证券市场上购买一件资产,但是我们将购买房产、机器或购买一批制成品或半制成品,都同样称为投资。

”④而前面,凯恩斯将个人或国家购买商品视为消费。

可见,其在概念上是将投资与消费是不分的。

凯恩斯还说道:“因此如果所有工业都掌握在一个手中,那么A1就为零,消费等于=A,投资等于负U,也可说是等于G-(G′–B′)。

以上引入A1,而使情况变得稍微复杂,其目的只是为了找出一个一般性的方法,在工业不是由一人掌握时,也可以适用(见上面引用内容)。


那么,每期的消费都等于A或A加若干值,投资都等于G-(G′–B′)。

我们知道,凯恩斯说过(G′–B′)是上期未生产时的雇主资产最大值,由于工业都掌握在一个手中,相互间没有购买,也就没有A1,由于没有讲过资本增值的过程,则可视为G-(G′–B′)为零,或者为负值,投资变得毫无意义。

消费A如果没有说明生产增值的过程,则G-(G′–B′)雇主原有资本将势必消耗殆尽。

因为能量是守恒,原始资本是一定值,生产而值未增加,消费在不断进行,G-(G′–B′)一定为零,这与现实经济是背离的。

三是储蓄。

储蓄是个人收入中减去消费和投资部分,如果说投资是为了更好的收入或储蓄,那么储蓄就是收入与消费之差,投资也可以视为消费。

那么,企业呢?企业的储蓄来自那里,没有利润,何来储蓄。

储蓄是什么?在凯恩斯的文章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关于利润和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也未见其叙述,也没有给予很好的说明。

关于收入问题。

凯恩斯前面说“雇主的收入等于其本期所售产品的价值与其直接成本之差。

”后面又说“收入等于当期产品的价值。

”其中概念令人费解。

其次,关于生产要素的假设不成立。

凯恩斯在文中写道:
雇主为了交换劳动力而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被称之为A的要素成本。

从要素的立场看来,要素成本即为要素的收入。

用F来表示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