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说明:其中“红字部门”内容为修改增加的内容,“蓝字加()部分内容”为建议删除的内容。

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广西合山资源枯竭城市2010年转型工作总结
2010年,广西合山市在国家、自治区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特别是在发改系统的助推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坚持当前与长远、扩投资与调结构、保增长与惠民生相结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努力探索具有合山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路子。

目前,各项转型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强力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一)省市县三级联动,构建助推转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合山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若干意见》中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组成。

来宾市政府、合山市政府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负总责、区直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201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重大产业布局、投融资、财政税收、科技人才、环境整治与保护、劳动保障等方面倾斜扶持。

为合山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极强的政策支持和保障,给予了操作性强、内容具体的扶持政策,为合山市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的起点、创造了新的机遇。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激发全民助推转型的内在动力合山市纳入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后,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宣传,社会各层面开展了“我为转型出谋划策”主题演讲和知识讲座等活动,特别是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全市人民意识到“只有转型发展才有出路”,积极摒弃“等、靠、要”思想,逐步树立起“靠政策更要靠落实政策的行动”、“我创业我光荣”的意识。

全市人民的积极心态和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的积极行动,形成了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助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内在动力,开创了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新局面。

(三)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高标准高质量谋划转型蓝图
经济转型,规划先行。

随着作为经济支撑的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合山市2004年即对产业的接续替代进行了研究,历经5年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合山市转型蓝图。

历时1年多时间编制和修改的《合山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以下简称《转型规划》),于2010年6月份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主持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专家论证,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部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审查论证情况的复函》(发改办东北〔2010〕1510号),成为44座资源枯竭城市中第一批通过审查的8座城市转型规划之一。

参照国家级专家的“把脉会诊”建议,合山市经济转型将按照“一心一轴一园两带”布局接续替代产业,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打造“四个重要基地”(即广西重要的新型火电能源基地、循环生态冶炼加工基地、中国碳酸钙之都和石材深加工基地),为实现全面转型争取宝贵时间。

同时,积极开拓创新,以培育工业接续替代产业为突破口,选择一、二、三次产业优势项目加快推进,以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即努力扶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休闲农庄;建设广西重要的工业旅游目的地)。

预计用5-10年的时间,培育新兴接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初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四)筑巢引凤,项目带动,构建适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壮大的软硬环境
一是构筑产业转型的支撑平台。

通过加快合山产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平台的打造。

2010年以来,合山市举全市之力抓好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的产业转型工业园建设工作。

经不懈努力,5月份被确认为广西自治区级A类工业园区。

截至2010年底,投入资金亿元,完成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路网、供电、给排水、标准厂房、配套电网及变压站、港口码头水工部分等重大设施建设,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搭建了良好平台,突破了接续替代产业项目落户的瓶颈制约。

二是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

为了尽快恢复百年采矿破坏的地质环境,恢复生态平衡,打造适宜人居环境。

合山市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权威专家,对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制定了《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方案》,借助高等院校专家的知识、技术优势,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平衡。

同时,我市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打造矿山工业文化相结合,规划建设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批准黑龙江大庆等33处国家矿山公园资格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38号)。

目前,投资1200万元的合山市江滨路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15000万元的土地整治工程即将开工,拟整治恢复土地7900亩。

三是认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010年,我市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市区、矿区重要路段、重点区域以及企业周围环境的治安防控。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好信访和农村“三大纠纷”、矿农纠纷等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领域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加大对煤炭和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遏制非法开采矿山资源行为,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同时,积极构建高效型政府,为优势产业项目广开“绿灯”,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五)关注民生,扎实工作,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一是实施教育惠民工程。

投入资金1195万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建设;为全市寄宿制的中小学校安装热水系统和为全市学校安装防雷设备,进一步改善全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实施社会保障惠民工程。

投入资金45万元,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免费培训人员2660人;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补助标准从80元/人提高到120元/人,全市参加新农合66976人,参合率达%;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居民46545人,完成来宾市下达任务的103%。

三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惠农工程。

投入158万元完成波村至那鹅、河里羊樟上羊角、河马公路等农村公路的硬化修建工作。

投入411万元实施东亭至文定水泥路建设工程,该路建成后,我市29个行政村通水泥路达到100%;投入295万元完成了25个村(屯)的巷道硬化;实施农村改厕工程,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了1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开展水利基础设施修建工程,投入资金290万元完成了渠道硬化49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农田面积1万多亩;建设5个便民候车亭,方便群众候车。

四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0年我市继续实施廉租房暨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308套第二期廉租住房,总投资6500万元的1000套第三期廉租住房项目正快速推进,投入1860万元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400户,逐步解决采煤沉陷区房屋拉裂严重住户的居住安全问题。

五是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工程。

投入2330万元,对岭南镇石村、古城、古樟村等三个村民委的村庄和基本农田进行重点整治,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灌排系统,完善田间道路工程,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投入810万元,全面实施北泗乡瀑泉村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真正的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是进一步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010年,全市投入2520万元建设10800平方米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投入188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投入345万元,新建了6所村卫生室。

同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到稳步推进。

七是扎实推进采煤深陷区房屋拉裂整治工作。

合山市采煤深陷区房屋拉裂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2010年以来,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全市采煤深陷区房屋进行排查,制定了《合山矿区房屋拉裂处置工作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待批准实施。

同时,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196户住户,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入住廉租住房等方式进行安置。

目前,采煤深陷区房屋拉裂整治工作正在紧张推进。

(六)强化监管,注重效益,用好用活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010年,我市共获得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7600万元。

为确保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落到实处,我市制定了《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抓好资金的申报、审核、使用、监督、检查等环节,对资金实施科学、细致、严格的管理,确保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解决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

2010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教育、环境保护、产业转型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
一是教育支出2155万元。

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的支出:一是用于整合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计745万元;二是用于清还教育系统历史欠帐,共计660万元;三是用于弥补接收原矿务局教育系统教师经费的不足,共计750万元。

二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接收矿务局教育系统退休职工每年增资部分200万元的支出。

三是环境治理支出729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支出422万元,主要用于污水治理和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环境治理支出30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合山市里兰矿江滨段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及监理工程。

四是产业转型方面支出3973万元。

主要用于我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其中标准厂房工程项目支出2996万元;工业园区线路改造工程项目支出611万元;工业园区评审及监理经费366万元。

五是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90万元。

主要用于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绕城公路改扩建工程、合山煤炭运输专线改造工程。

六是住房保障支出53万元,主要用于廉租住房配套工程。

二、励精图治,克难攻坚,经济社会转型初显成效
近年来,由于受煤炭长期开采、资源日趋枯竭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合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矿区社会遗留问题多,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2010年,合山的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努力战胜了严重的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努力克服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因素制约,在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市领导干部和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克难攻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事创业,经济社会转型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向好趋势
2010年,受资源枯竭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合山市主要支柱产业——煤炭生产及火力发电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扶持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带动下,合山市全面实施项目投资拉动战略,扎实推进各项转型工作,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向好趋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37%,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00元,同比增长10%。

(二)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2007年以来,合山市陆续关停了合山发电公司5台总装机容量为47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2台容量为65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以及小造纸厂等落后产能。

同时,合山发电公司拟以“上大压小”的方式建设2台60万千瓦级机组,目前,1台机组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预计2011年可竣工投产;后续1台机组项目核准材料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核准,力争2012年建成投产。

项目竣工后,我市火电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同时,3家铁合金企业已有2家获得行业准入资格,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粉煤灰综合项目完成第一条生产线建设,投产后可对铁合金矿热炉炉渣进行粉磨利用,循环生态冶炼加工基地初显雏形。

年产30万吨碳酸钙、年产5000吨铝型材加工、年产10万立方石材加工项目已签订落户合山产业工业园意向书。

同时,我市与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达成合作框架,签署了生物产业孵化器建设与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将在产业转型工业园建设一个研发生产基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作为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口。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0年,我市积极应对干旱及严重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同比持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甘蔗种植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和特色养殖。

全年甘蔗种植面积7万亩,甘蔗产量为33万吨,同比略有增长;桑田面积万亩,蚕茧总产量达万担;完成造林面积万亩;规模养殖大户达193户。

合山市麒麟西瓜远近闻名,初显品牌效应。

(四)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解决,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2010年,我市党委、政府将解决采矿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为民办实事首要工作,采取非常措施有效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一是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

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原企业办教育与市属教育资源,全市形成“11263”的教育新格局(即一所高中、一所职高、两所初中、六所小学、三所公立幼儿园),教育投入更加集中,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得到合理使用,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两基”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二是医疗卫生布局日趋合理,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

2010年,在前两年整合原企业办卫生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配置卫生服务机构,将全市原有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调整保留为2个,即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柳花岭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市形成了具备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

三是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贫困人群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就业政策实施成效凸显,通过“春风行动”招聘会和贷、免、扶、补优惠措施,扶持成功创业5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02人。

全市46545人参加医疗保险,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0460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企业养老保险费分别为2659万元、5825万元。

全市农民参加新农合66976人,参合率达%。

对低收入、贫困人群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全市农村低保对象1828户4594人,发放低保资金235万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59户2269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0万元。

贫困家庭住房困难户入住廉租住房404户,并对城镇住房困难贫困家庭给予房租补贴,2010年累计发放保障性住房补贴120万元。

四是环境综合治理初显成效。

2010年,我市建设完成了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60%以上;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敷设,污水处理率达到80%。

全力推进了城区和矿区供水管网改造,目前已完成工程量80%以上。

扎实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将里兰矿江滨一带矿区治理成红水河
畔环境优美的江滨休闲场所,目前已完成4公里路网基础建设和江滨景观绿化和美化。

三、转型工作中积累的初步经验
一是坚持转变观念,激发自力更生、创业干事的热情。

要实现转型,必须先转变发展理念,破除“讲发展就是讲自然资源”、“比优势就是比有形资源”、“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的旧观念,摒弃根深百年的“恋煤情结”。

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在全社会倡导和鼓励创新骄傲、创业光荣的氛围,激发全民自力更生、创业干事的热情,形成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不竭动力。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在各行各业选择能形成大规模产业、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扶持推进。

主要是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民生选择重点项目,以项目的实施带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三是依托高新技术,发展新型材料产业。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新型材料,以高新技术带动新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无中生有”孵化、培育高新产业。

四是依托各层面的大力支持,全力助推转型。

资源城市转型需要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市人民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更需要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及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转型工作的新局面,才能有力推动资源城市转型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调整结构、加快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更加紧迫
合山市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城市以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产业结构长期单一失衡、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接续产业发展不快且规模小等原因,特别是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项目——合山发电公司“上大压小”工
程后续1台6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至今未通过核准,无法开工建设,无法提供有效的转型支撑条件。

接续替代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凸显效益。

同时,目前落户的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均为矿产资源加工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尚无落地项目带动,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

(二)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任务依然繁重
由于企业开工率不高,税源减少,导致财政收入急剧下滑,地方政府可用财力锐减。

目前,合山市原矿务局多数职工依然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职工家庭收入达不到城镇最低收入标准的有3200多户,占矿区职工家庭总户数约27%,导致社会保障面扩大。

原合山矿务局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共接收1500多人,自治区财政补贴3年过渡期已满,从2008年7月起合山市每年需新增一般性支出4500多万元,财政保障民生任务艰巨,困难巨大。

同时,由于长期采煤,地表下沉造成民房拉裂严重,合山市受房屋拉裂影响的村民长期上访,维稳压力极大。

(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目前,合山需要完成对530处、总体积370万立方米的采空塌陷及岩溶塌陷区进行科学回填,复垦土地面积3552公顷,恢复煤矸石山、报废矿井等区域植被8250公顷,完成对40处煤矸石堆积淋滤及废旧矿坑积水形成的水体污染进行治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长期依赖煤、电两大产业支撑经济发展,合山市其他产业十分薄弱,“一业独大”现象极为严重。

尽管从2004年开始,合山市党委、政府已经非常重视煤、电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但由于未能有效解决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因而培育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四)人才紧缺,创业经验缺乏
尽管全市拥有2万多产业工人,但主要是采矿方面的人员,缺少其他方面技术型人才。

由于缺少“引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的有效机制,现有技术人才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入”的少,“流出”的多。

合山市人民长期与煤打交道,对于煤炭的开采和经营拥有丰富经验,但对于发展其他产业,缺乏可供借鉴的方法和引路人。

同时,由于“恋煤”情结一时无法转换,对于自主创业、摸索出路有思路顾虑,不敢甩手放开干事创业。

五、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力度,举全市之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集中力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争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经济社会转型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举全市之力实施《实施意见》和《转型规划》
201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随后,我市将文件的目标任务分解到了各部门和单位,全力抓好落实。

2011年,将结合合山市的《转型规划》,列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重点实施的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自治区区直单位对合山市转型工作出台相应的具体的扶持办法,助推合山市转型。

(二)拓宽渠道,广泛选择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工业方面:
——发展石灰石加工业,建设中国碳酸钙之都。

依托合山市丰富优质的碳酸钙原料资源优势, 通过合山市东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轻质(纳米)碳酸钙生产销售的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生产能力,建成中国碳酸钙之都,使碳酸钙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

同时,依托电厂扩大石灰石产品使用率,适时建设年产10万吨的脱硫石粉厂,通过技术改造与新产品研发提高石灰石深加工和集约生产能力。

——发展壮大新型高档建材产业。

依托合山建材资源和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