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
颌面部解剖生理
3.颌面部下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颏唇沟 颏下点 颏孔
精品课件
颌骨
(一) 上颌骨
上颌骨为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形态不规则,由一体、
四突构成,即上颌骨体、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 突构成。与周围邻近骨器官相接,构成眶底、鼻底 和口腔顶部。 1.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即前、后、上、内四壁 和上颌窦腔 2.上颌骨突:包含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腭前 孔、腭大孔)
精品课件
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一.牙周探针与牙周袋测量 二.牙髓活力测试 三.涎腺分泌功能检查
精品课件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
1.X线牙片 2.曲面体层摄影检查 3.X线头影测量 4.X线造影检查 5.CT检查 6.MRI检查
精品课件
其他检查方法
一.穿刺及细胞学涂片检查 二.活检 三.实验室检查
2.下牙槽神经:在下颌升支内侧中段经下颌孔进入 下颌管内,沿途发出许多分支,支配同侧下颌牙齿, 并于对侧下牙槽神经于中线处交叉。
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内于双尖牙区经颏孔分 出颏神经,支配前牙及双尖牙唇侧牙龈及皮肤、黏 膜,并与对侧同名神经相交叉。因此,在麻醉上、 下颌前牙时因与对侧神经有交叉,应在对侧加上浸 润麻醉。
精品课件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支柱式结构的临床意义 (2).解剖薄弱部位的临床意义
主要有三条薄弱线,为骨折常发生的部位 第一薄弱线,即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折线 第二薄弱线,即上颌骨Le FortⅡ型骨折线 第三薄弱线,即上颌骨Le FortⅢ型骨折线
精品课件
(二)下颌骨
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的骨骼,左右对称,于正中 连接呈马蹄形. 可分为下颌体及下颌支两部分. 1. 下颌体:分为 上、下两缘和内、外面 2 . 下颌支:为左右垂直部分,分为内、外两面及两 突,称喙突和髁突,两骨突之间的凹陷称下颌切迹 或乙状切迹。
颌面部骨骼解剖
• 下颌前牙唇侧牙槽窝骨板比舌侧薄,双尖牙区颊舌侧骨 板厚度相近,磨牙区颊侧骨板厚于舌侧。
• (4)下颌体下缘 .
18
.
19
• 2.下颌支
• (1)喙突(coronoid process)(颞肌咬肌)
• (2)髁突(condylar process)
• 喙突与髁突之间为下颌切迹,又称乙状切迹 (mandibular notch)。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眶下神经
➢尖牙窝(canine fossa)
.
3
颌面部(面颅骨)骨性支架:14块骨(15)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舌骨)
.
4
参与构成: 眼眶底 口腔顶 鼻腔底及侧壁 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
30
The End
.
31
• (3)内面(骨性标志)
➢下颌孔:孔前方有锐薄的小骨片,为下颌小舌(蝶下颌韧 带)。
➢翼肌粗隆(翼内肌)
• (4)外面
.
20
(二)内部结构
1.下颌管 2.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
21
• (三)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 1.正中联合 • 2.颏孔区 • 3.下颌角 • 4.髁突颈部
.
22
(四)血管、淋巴、神经 ➢血液供应:下牙槽动脉(主要) ➢淋巴回流:下颌下淋巴、颈深淋巴结 ➢神经支配:下牙槽神经性支架:14块骨(15)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舌骨)
.
2
一、上颌骨(maxilla) 主要构成颜面中1/3的骨性支架,左右成对。 (一)外形 分为一个体部和四个突起。 1.上颌体(body of maxilla) (1)前外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
《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1. 颌面部的概述- 颌面部是人体头部的一部分,包括颌骨、面骨、口腔、牙齿和相关的组织结构。
-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系统等。
2. 颌骨的解剖- 颌骨是颌面部的骨骼基础,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
- 上颌骨位于上颌部,通过连结上齿槽骨形成上颌骨裂,与其他头颅骨骼相连。
- 下颌骨位于下颌部,是唯一能活动的颅骨,通过关节与颅底相连。
3. 面骨的解剖- 面骨位于颌骨下方,包括颧骨、眶骨、鼻骨等。
- 面骨的结构与颌骨紧密相连,共同构成面部的外形。
- 面骨的解剖结构决定了面部的外貌特征。
4. 口腔的解剖- 口腔是颌面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口腔腔隙、口腔黏膜、舌、牙齿等。
- 口腔黏膜覆盖口腔内部的黏膜组织,具有保护口腔组织的功能。
- 舌是口腔中的肌肉器官,参与咀嚼、吞咽和发音等功能。
5. 牙齿的解剖- 牙齿是口腔中的硬组织结构,用于咀嚼食物和发音。
-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露在口腔中,牙根嵌入牙槽骨中。
- 牙齿的种类包括前牙、犬牙、前臼齿和后臼齿等。
6. 相关组织结构- 颌面部还包括颌面肌肉、颌面血管、颌面神经和颌面淋巴系统等。
- 颌面肌肉参与咀嚼、表情和发音等活动。
- 颌面血管供应颌面部的血液,颌面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 颌面淋巴系统参与免疫反应和废物排出等功能。
以上是《口腔医学基础》颌面部解剖教学资料的简要内容介绍。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了解颌面部的解剖对于口腔医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颌面部骨
1、上颌骨的支柱及支架结构①尖牙支柱:又称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沿梨状孔外缘及眶内缘经额突至额骨。
②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二支,一支沿颧骨额突经眶外缘,在眶上缘外侧端至额骨,另一支向外后经颧弓至颅底。
③翼突支柱:又称翼上颌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而构成。
2、临床解剖特点之薄弱部位①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部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即临床上的上颌骨Le Fort I型骨折线。
②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即临床上的上颌骨Le Fort II型骨折线。
③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即临床上的上颌骨Le Fort III型骨折线。
3、上颌骨临床应用解剖(颌骨质量分类)根据密质骨与松质骨含量比例及松质骨疏密程度,可将颌骨质量分为四个类别:I: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密质骨构成。
II:厚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III: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IV:薄层的密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的松质骨4、下颌管从下颌孔至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具有以下三点:①下颌管距骨内板较外板为近,下颌骨内板常构成下颌管的内壁,而下颌管的上、下、外壁往往与骨松质邻接②下颌管距下颌支前缘较后缘近③下颌管距下颌体下缘较牙槽缘近5、下颌骨薄弱部位:①正中联合:是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的连接处,位置最为突出。
②颏孔区:有颏孔,又有下颌前磨牙的牙槽窝③下颌角:骨质较薄,且有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窝位于其间,如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则骨质更薄④髁突颈部:细小,其上下均为粗大6、下颌骨应用解剖:下颌支提供咀嚼肌附着:①咬肌主要附着于下颌支的外侧面②翼内肌附着于下颌骨内侧面的翼肌粗隆③蝶下颌韧带附着于下颌小舌,其后下颌舌骨肌神经血管束进入下颌舌骨沟④颞肌下部附丽于喙突到下颌支的前缘。
王美青口腔解剖学颌面部骨PPT课件
2)颧突支柱:主要支持第一磨牙区的咀爵压力, 该柱起于上颌第一磨牙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 嵴上行达颧骨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 另一支向后外经颧弓达颅底。
3)翼突支柱:主要支持磨牙区的咀爵压力, 该柱由蝶骨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构成, 将咀爵压力传至颅底。
愈合,骨髓炎较少。抵抗及修复力强。
淋巴回流广,恶性肿瘤转移快。(咽后、颌下、颈深淋巴结)
上颌骨由上颌神经支配
二、下颌骨 mandible
下颌骨是面颅骨中 唯一能运动的骨
(一) 下颌骨外形
下颌体(水平部) 下颌支(垂直部)
1. 下颌体
内、外两面,上、下两缘
(1)外面 •正中联合 •颏隆凸 •颏结节 •外斜线 •颏孔
(4) 内侧面(鼻面) 参与构成鼻腔外侧壁 上颌窦裂孔 翼腭沟 翼腭管:3.1cm,腭降动
脉及腭神经
2. 上颌骨突起
(1)额突:其上、 前、后缘分别与额骨、 鼻骨、泪骨相连。额 突参与泪沟的组成。
(2)颧突:向外上 与颧骨相连,向下至 第一磨牙处形成颧牙 槽嵴。
(3)腭突: 骨腭的前3/4 口腔顶 鼻腔底 腭中缝 切牙孔:腭前孔 切牙管
一、上颌骨 maxilla
成对 颜面正中 参与构成:
眶下壁 口腔顶 鼻腔底、鼻腔侧壁 颞下窝 翼腭窝 翼上颌裂 眶下裂
(一)上颌骨的外形
一体和四突 1.上颌骨体 前、后、上、内四面
(1)前面(脸面) 上界:眶下缘 下界:牙槽突 内界:鼻切迹 后界:颧突及颧牙槽嵴
眶下孔 眶下管 尖牙窝
提口角肌起始处 上颌窦手术入路
绪 论 1.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口腔、颅、颌、 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 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 科。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一、颌骨颌骨通常指上颌骨与下颌骨。
(一)上颌骨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左右各一,相互对称,其解剖形态极不规则,由一体(上颌骨体)和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构成。
上颌骨与鼻骨、额骨、筛骨、泪骨、犁骨等邻近骨器官相连构成眼眶、鼻底和口腔顶部。
1.上颌骨体分为四面一腔即前、后、上、内四面和上颌窦腔。
(1)前外面:又称脸面。
上界与眶下缘相连,下界为牙槽突底部,内界为鼻切迹,外界为颧牙槽嵴。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眶下神经、血管从此通过。
眶下孔的下方,尖牙与双尖牙的上方骨面有一深窝,称为尖牙窝。
此处骨质菲薄,常经此凿骨进入上颌窦内施行手术。
图为上颌骨(左图为外侧面观,右图为内侧面观)(2)后面:又称颞下面。
一般以颧牙槽嵴作为前壁与后壁的分界线,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在其后方骨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
上颌结节上方有2-3个小骨孔,有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
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上面:又称眶面,构成眼眶下壁,呈三角形。
眶下沟向下延伸成眶下管并开口于眶下孔。
上牙槽前,中神经由眶下管内分出,经上颌窦前壁和外侧壁分布到前牙和前磨牙。
(4)内面:又称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
在中鼻道中上颌窦开口通向鼻腔。
施行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窦囊肿摘除时,可在鼻道开窗引流。
(5)上颌窦:呈锥形空腔,底向内,尖向外,伸入颧突,底部有上颌窦开口。
上颌窦壁即骨体的四壁的骨质皆薄,内面衬以上颌窦黏膜。
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根紧密相连,有时反隔以上颌窦黏膜,故当上颌前磨牙及磨牙根尖感染时,易于穿破上颌窦黏膜,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在拨除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根推入上颌窦内。
2.上颌骨突包括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额突:为一坚韧骨片,与额骨、鼻骨、泪骨相连。
位于上颌骨体的内上方。
(2)颧突:呈锥体形,与颧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形成颧牙槽嵴。
颌面部骨
与舌下腺相邻
二腹肌窝 颌下腺窝
二腹肌窝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下颌骨 牙槽突
与上颌骨牙槽突类似 与上颌牙槽突相比
牙槽窝小 内、外骨板 骨密质构成
特点
下颌切牙、尖牙唇侧牙槽窝骨 板较舌侧为薄 前磨牙区者,颊、舌侧牙槽窝 骨板厚度相近
颞下面与颞下嵴 翼外肌上头的起始处
眶上裂
动眼、滑车、展神经、眼神 经和眼上静脉
棘孔 卵圆孔
口腔解剖生理学
圆孔
蝶骨 翼突
外板和内板构成
翼钩 外板
内板
口腔解剖生理学
颞骨 Temporal Bone
1
组成
外耳门
颞鳞 1
颧突
内外两面
乳突 2 岩部 3 鼓板 4
2 4 茎突
临床意义:
下颌磨牙的牙槽窝骨壁坚实而
致密,且牙体倾向于牙槽突的 舌侧,故其颊侧骨板较厚
下颌牙、牙槽骨手术
切牙区采用 浸润麻醉 其余均采用 阻滞麻醉
临床意义: 牙拔除术脱位方向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下颌骨下缘
颈部的上界 外形圆钝
比上缘长
最为坚实
口腔解剖生理学
下颌支
髁突 喙突
外斜线(嵴) Oblique Line
降下唇肌、降口角肌附着 颈阔肌 颏孔 Mental Foramen
颏神经血管束
颏孔 颏结节
口腔解剖生理学
正中联合
外斜线
下颌体 内面
上颏棘 颏舌肌起点 下颏棘 颏舌骨肌起点 内斜线 下颌舌骨线 下颌舌骨肌起点 后端 翼下颌韧带附着 舌下腺窝
颌面部骨骼解剖
1.尖牙支柱 (鼻额支柱)主要传导尖牙区的咀嚼压
力。
2.颧突支柱 主要传导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3.翼突支柱 主要传导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四)薄弱部位
Le Fort I型:梨状孔下部→牙槽突底部→上颌结节→蝶骨翼突 Le Fort II型: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蝶骨翼突 Le Fort III型: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蝶骨翼突
眶下神经
尖牙窝(canine fossa)
颌面部(面颅骨)骨性支架:14块骨(15)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舌骨)
参与构成: 眼眶底 口腔顶 鼻腔底及侧壁 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2)后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上颌结节 后下部的粗糙圆形隆起(上齿槽后N )。 (3)上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眶下沟 位臵及方向 (4)内面(骨性标志及临床意义) 上颌窦裂孔:可通向鼻腔。
二、下颌骨
(一)外形
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
1 下颌体 (1)外面 骨性标志: 正中联合(central union)
颏结节 (mental protuberance)
外斜线(oblique line)(降下唇肌、降口角肌) 颏孔(mental foramen)(颏神经)
(2)内面
骨性标志: 颏棘(颏舌肌、颏舌骨肌) 内斜线(mylohyoid line)(下颌舌骨肌) 内斜线上方有舌下腺窝;内斜线下方,有下颌下腺窝和二
翼肌粗隆(翼内肌)
(4)外面
(二)内部结构
1.下颌管
2.牙力轨道和肌力轨道
(三)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正中联合 2.颏孔区 3.下颌角 4.髁突颈部
(四)血管、淋巴、神经 血液供应:下牙槽动脉(主要) 淋巴回流:下颌下淋巴、颈深淋巴结
第四章颌面部骨
骨性标志
➢ 切牙孔(incisive foramen): (又称门齿孔、腭前孔) 腭突下面在上颌中切牙的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连线的交点上 有鼻腭神经、血管穿出 ➢ 切牙管(incisive canal):上颌中切牙的腭侧,鼻腭神经血管
通过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men):
上颌窦裂孔:三角形,通 向鼻腔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一底、一尖,前、后、上、下四壁
尖
颧突
底
鼻腔外侧壁
前壁
上颌体前面
后壁
上颌体后面
上壁
眶面
下壁
口腔
➢ 由前向后盖过5678根尖,薄骨质,无骨质或覆以粘膜, 其中以6根尖距离上颌窦底壁最近。
临床意义: ➢上颌窦穿刺:下鼻道外侧壁 ➢上颌窦瘘:拔除断根 ➢上颌窦开窗:尖牙窝 ➢牙源性感染:炎症相互播散
经通过;后段有上牙槽中神经通过) 因此: 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N及眶下N。 眶下管长约1.5㎝,进针不可太深,以免伤及眼球。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孔
上齿槽中N 上齿槽前N 眶下N
④内面(鼻面)
➢参与鼻腔外侧壁构成
重要结构
翼腭管: 组成:蝶骨翼突 腭骨垂直
部 上颌体内面沟 内容: 腭降动脉、腭神经 意义:上颌神经麻醉
内容: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 (infraobital canal)。
通向:后、上、外 朝向:前、下、内
眶下神经麻醉:口外进针 口内进针
麻醉范围: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
适用范围: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 修整及囊肿、唇裂等手术。
尖牙窝
第四章 颌面部骨1
(一)上颌体-内面
翼腭沟: 内面后下方的沟 参与组成翼腭管
上颌体内面 翼腭管 蝶骨翼突前面
腭骨垂直部外面
(一)上颌体-内面
管内有腭降动脉 和腭神经通过 可通过翼腭管行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二)四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二)四突
额突 上颌体内上方 上缘——额骨
前缘——鼻骨 后缘——泪骨 参与泪沟的组成
(一)上颌体-上面
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 上牙槽前、中、眶下神伤及眼球
(一)上颌体—内面
内面(鼻面) 构成鼻腔外侧壁
(一)上颌体-内面
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 上颌窦裂孔 翼腭沟
(一)上颌体-内面
上颌窦裂孔: 内面的后上方
三角形的裂孔 通向鼻腔
Good Morning!
第四章 颌面部骨
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 刘伟伟
概述
面部界限: 上——发际 下——下颌骨下缘 两侧——下颌支后缘 颌面部界限: 眉间点水平线以下的部位
概述
面颅骨(颌面部骨14块): 成对: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 下鼻甲、腭骨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 脑颅骨(8块):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颈部——舌骨
二、结构特点
(二)上颌窦-特点
位于上颌体内,锥体形 牙根关系密切 下壁盖过8-5∣5-8的根尖, 仅隔以较薄的骨板或粘膜 6∣6的根尖距上颌窦底最近, 7∣7次之, 5∣5和8∣8再次
二、结构特点
(二)上颌窦-意义 牙源性感染→牙源性上颌窦炎 拔除上述各牙或断根→推入上 颌窦→上颌窦瘘 上颌窦根治术时→注意避免伤 及上述牙根尖
颧牙槽嵴
(一)上颌体-后面
上颌结节: 后面下部粗糙的圆 形隆起 翼内肌浅头起始处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 麻醉的重要标志
口腔颌面解剖学复习重点
口腔颌面解剖学第一章颌面部骨颌面部骨性支架是由14块骨组成,单一:下颌骨和犁骨;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
一、上颌骨1.上颌骨参与眼眶底、口腔顶、鼻腔底以及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以及眶下裂的构成。
2.上颌体前外面:其后界借颧突及其伸向上颌第一磨牙的颧牙槽嵴与后面分界。
上界眶下缘,下界牙槽突,内界鼻切迹。
后面:中部有牙槽孔,通过上牙槽后神经、血管。
下部有上颌结节,是翼内肌浅头的起始处。
上面:后分中部有眶下沟,向前、内、下通眶下管,出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⑴眶下管的中段一牙槽管,向下经上颌窦前外侧——上牙槽前神经和血管⑵后段发出一牙槽管,向下经上颌窦前外侧——上牙槽中神经和血管⑶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及眶下神经。
眶下管长1.5cm,针尖刺入不可太深,以免伤及眼球内面:有一三角形的上颌窦裂隙通向鼻腔。
上颌窦裂孔的后方,有向下前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组成翼腭管(长约3.1cm),有腭降A及腭神经通过。
(临床上通过翼腭管,施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3.4突: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1)额突:其上、前、后缘分别与额骨、鼻骨和泪骨连接。
2)腭突:两侧腭突形成腭正中缝,构成硬腭前3/4。
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正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有切牙孔。
向上后通入两侧的切牙管,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
腭突下面的后外近牙槽突处,有纵行的沟或管,通腭大血管及腭前神经。
3)牙槽突:容纳牙根的牙槽窝,尖牙窝最深,磨牙的牙槽窝最大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腭大孔,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线弓形面的中点上。
但在覆有粘骨膜的硬腭上,其表面标志则为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上,距硬腭后缘前约0.5cm处。
4.结构特点1)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8-5|5-8的根尖,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
2)支柱以及支柱结构: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简述颌面部骨的组成
简述颌面部骨的组成颌面部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由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
在颌面部中,骨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常的颌面部骨需要具有良好的组成结构,以保证其整体功能与健康。
因此,本文将简述颌面部骨的组成。
1. 颧骨颧骨位于颅骨的侧面,或称为颧部。
颧骨是人体五个较大的脸部骨之一,其形状类似于一个三角形。
颧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颧突、泪骨切迹和眼眶下缘。
颧骨和眼眶骨相连,构成了人的眼眶和侧颜。
2. 上颌骨上颌骨是人体颌面部最大的骨头之一。
上颌骨分为三个部分:眼眶下缘,鼻腔前壁和口腔后壁。
上颌骨又与许多其他小骨头相互连接。
上颌骨起到了连接头部和颈部的作用。
3. 颞骨颞骨位于颅骨的侧面,颞骨包含了耳朵的部分。
颞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颞骨的顶端、前顶部、颧突和下颌。
颞骨的不同部分会影响不同的面部功能,如视力、听力和口腔功能。
4. 下颌骨下颌骨是人体颌面部最小但最为重要的骨头之一。
下颌骨可以说是眉眼间距离之间的“地盘主宰”,这个骨头的大小和位置是影响整个颌面部的关键。
下颌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
下颌骨可以支撑牙齿,同时还可以运动牙齿来咀嚼食物等。
总结:颌面部骨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合理的分工才能发挥它的功能。
每一部分的骨头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而这些角色将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充满弹性结构的脸部。
作为重要器官的颌面部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注意保养和护理。
口腔颌面部解剖
.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 能
摄食 咀嚼 感受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言语和呼吸
.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 点及其临床意义
1.位置暴露 2.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影响形态及功能 6.易波及毗邻器官
(一)乳牙
20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颗
名称: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 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 和第二乳磨牙
萌出时间: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 右乳牙全部萌出
替牙期:自6~7岁至12~13岁,乳牙 逐渐脱落而为恒牙所代替,在此期口 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 牙
(二) 恒牙
共28~32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 7~8颗
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 冠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腮腺造影或腮腺导管内注射治疗时, 须经此口注入造影剂或药液
.
二、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 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其外表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腭与软腭
.
一、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 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
口腔前庭外表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
系带(frenum)
包括有上、下唇系带和颊系带 制作义齿时,义齿边缘必须注意系
带的位置
.
腮腺导管口(parotid gland duct)
.
五、神经
口腔颌面部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
(3)上颌窦。上颌骨体内的空腔为上颌窦,呈底向鼻面,尖向颧突的棱锥状,周围骨壁菲薄, 内衬黏膜, 是鼻窦中容积最大者。上颌窦的下壁与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的根尖接近,有的仅隔以薄骨板或黏膜。因 此,上述牙齿的根尖发生感染时极易侵入上颌窦内,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拔除上述牙齿时也应注意避 免将牙根推入上颌窦内而造成口腔上颌窦瘘。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
1.1 颌骨
1.上颌骨 上颌骨为颜面中1/3最大的骨,左右各一,互相对称并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鼻腔底及侧 壁,以及颞下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等结构的组成。上颌骨的解剖形态极不规则,大致由“四突”(额 突、颧突、牙槽突、腭突)和“一体”(上颌骨体)组成。 (1)“四突”。 ①额突。额突为一尖细的骨板,位于上颌骨内上方,向上突起至鼻与眶之间。额突分别与额骨、鼻 骨和泪骨相连,其外侧面参与构成眶内缘及鼻背。若上颌骨骨折累及鼻腔及眶底,则应仔细复位,以保 证鼻泪管通畅。 ②颧突。颧突为一锥形突起,粗而短,向外与颧骨相接,向下延至第一磨牙槽突,称为颧牙槽嵴,是上 牙槽后神经麻醉的标志。
2.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为分泌唾液量最多的唾液腺,左右各一,分别位于两侧下颌下三角内,在下颌骨体的内面, 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下颌下腺的导管自腺体深部发出,长约5cm,走行于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 肌之间,最后开口于口底舌系带两侧的舌下阜。因导管长而弯曲,唾液在其内运行缓慢,加之导管开口 较大,故常有异物进入下颌下腺,易形成结石,造成导管堵塞。 3.舌下腺 舌下腺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位于两侧舌下区,口底黏膜舌下皱襞的深面与下颌舌骨肌之间, 由多个小腺体组成。舌下腺的导管数量较多,且短小、纤细,多数直接开口于舌下皱襞的表面,也可与 下颌下腺的导管融合。因其分泌物黏稠,导管细小,故有炎症、结石或损伤时常发生腺液潴留,形成舌 下腺囊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颅的组成
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
●颅的分部
以外耳门上缘和眶上缘的连线为界分为 后上方的脑颅和前下方的面颅两部分。
与颧骨、 额骨、蝶 骨、鼻骨、 犁骨、泪 骨、腭骨 等邻接
一.上颌骨
(一)外形:一体四突
上颌体---四面一窦 前面(脸面): 上:眶下缘 下:牙槽突 内:鼻切迹(尖端前鼻棘) 后:颧突,颧牙槽嵴
眶下孔 尖牙窝-提口角肌 尖牙窝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一.上颌骨
上颌体---四面一窦 后面(颞下面):参与构 成颞下窝,翼腭窝前壁
淋巴:回流广泛
咽后、下颌下、颈深 Ln
神经:
三叉神经——上颌神经
上颌体
上颌骨
四个 突起
前面(脸面):鼻前棘、尖牙窝、切牙窝、 眶下孔 后面(颞下面):颞下窝、翼腭窝、上颌结 节、牙槽孔、颧牙槽嵴 上面(眶面):眶下沟、眶下管
内面(鼻面):上颌窦裂孔、翼腭管
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参与泪沟 的构成 颧突:与颞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处形成 颧牙槽嵴 腭突:参与构成硬腭前3/4 牙槽突:腭大孔、切牙孔
六.蝶骨
颅底中部,似蝴蝶 体部、小翼、大翼、翼突 前接额骨和筛骨,后接颞骨和枕骨,下接犁骨
和腭骨
六.蝶骨
蝶骨体—
蝶窦 蝶鞍---垂体窝
小翼—— 视神经孔(视神经、眼动脉)
大翼——
大脑面:圆孔---上颌神经 棘孔---脑膜中动脉
卵圆孔---下颌神经
大翼—— 颞面:颞窝、颞下嵴 颞下面:颞下窝、蝶棘
翼腭窝
翼腭窝位于颞下窝前内侧,上颌骨(或者说 是上颌窦后壁)与翼突之间,为一狭窄的骨 性间隙,前界为上颌骨,后界为翼突及蝶骨 大翼之前界,顶为蝶骨体下面,内侧壁为腭 骨的垂直部。此窝上部较宽,下部渐窄,窝 内容物有颌内动脉,上颌神经及蝶腭神经节。 翼腭窝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内上经 蝶腭孔通鼻腔,向前经眶下裂通眼眶,向后 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 下移行于腭大管、腭大孔通口腔
七.颞骨
颞鳞—— 外面(颞面):
颧突与颞突---颧弓 关节窝---关节结节 内面: 乳突(胸锁乳突肌) ——乳突切迹(二腹 肌后腹)
七.颞骨
岩部——颞骨椎体 大脑面-三叉神经压迹 小脑面-内耳门 岩部下面-颈动脉管外口 岩部内面-面神经管
鼓板——
鼓乳裂 鼓鳞裂---岩鳞裂
岩鼓裂 茎突——茎突咽肌
(三)临床解剖特点 1.薄弱 部位
Le Fort I型:梨状孔下部→牙槽突底部→上颌结节→蝶骨翼突 Le Fort II型: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下方→蝶骨翼突 Le Fort III型: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蝶骨翼突
(三)临床解剖特点 2.颌骨密度分型
IV
III
II
I
I.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密质骨组成 II.厚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 III.薄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 IV.薄层密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的骨松质
牙槽突与下颌体下缘
下颌体下缘(最致密) 圆钝、骨质最致密
颌下区手术切口的标志 颈部的上界
牙槽窝小骨密质
麻醉:切牙区——浸润麻醉 拔牙:其他区——阻滞麻醉
下颌支
喙突:扁三角形 咬肌、颞肌附着 颧骨骨折
髁突:下颌骨生长中心 横嵴:前后斜面 髁突颈-关节翼肌窝 翼外肌下头附着
乙状切迹---咬肌血管神经
1)麻醉:局部浸润 2)拔牙:唇侧用力
腭大孔
切牙孔(鼻腭神经)
腭大孔(腭前神经)
(二)结构特点:
牙槽突骨组织的改建---破骨与成骨
1、牙槽突 牙槽窝:
(固有牙槽骨,筛状板, 硬板)
牙槽嵴: 牙槽间隔 牙根间隔
(二)结构特点:
2.上颌窦:鼻旁窦最大,开口于中鼻 道半月裂孔处(内侧壁最高处,上颌窦
口腔解剖生理学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主讲人: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
1
第四章 口腔颌面部骨
教学要求
• 掌握:上下颌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与临床有关 的标志。
• 熟悉:上下颌骨的结构特点血液供应,淋巴回流 及神经支配。
• 熟悉:鼻骨,颧骨,腭骨,蝶骨,颞骨,舌骨的 位置及形态结构。
下牙槽N--颏N
下磨牙根尖关系:
下颌管
• 位于下颌骨骨松质间的骨密质管道。在下颌支内 至下颌体几乎水平向前,经过下颌诸牙槽窝下方 发出小管到牙槽窝,使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 最后经颏管与颏孔相接,通过颏神经、血管
• 下颌管与下颌磨牙根尖较接近,特别是第三磨牙 根尖,拔牙或摘除断根避免损伤
牙力轨道与肌力轨道
茎突舌肌 茎突舌骨肌 茎突下颌韧带 茎突舌骨韧带 茎乳孔——茎突,乳 突之间(面神经)
八.舌骨
舌骨:U形,位于甲状软骨上方,下颌骨后下方 分为:舌骨体,舌骨大角,舌骨小角 与下颌角水平,可扪及
八.舌骨
舌骨体:(甲状舌管囊肿)
上部:颏舌骨肌 下部:下颌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舌骨大角:舌动脉
腭降A、腭N
(上颌N阻滞麻醉)
四突
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 骨连接。骨折复位保证鼻 泪管畅通。
颧突:锥形,伸向外上方 与颧骨连接,颧牙槽嵴
腭突:两侧腭突在正中线 相连,形成腭正中缝,参 与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 后缘于腭骨水平板相接
切牙孔(腭前孔)--鼻腭 N
四突
牙槽突:牙槽骨
骨板(骨密质):唇侧薄
垂直部 下颌支 下颌升支
上端:喙突(肌突)颞肌、咬肌附丽 髁状突:关节突 乙状切迹
内面:下颌孔 、下颌小舌、 下颌舌 骨沟、翼肌粗隆 外面: 咬肌粗隆 、下颌支外侧隆突
颞下窝
颞下窝是上颌骨体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 间隙,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向上 通颞窝。窝前壁为上颌骨体和颧骨,内 壁为翼突外侧板,外壁为下颌支,下壁 与后壁空缺。此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 与颅中窝相通。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 内借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 通翼腭窝。
二、下颌骨
唯一能动的骨,面下1/3
二.下颌骨
(一)外形 下颌体、支、角 下颌体—— 1.外面: 正中联合 颏结节(颏隆突) 外斜线 降下唇肌、
降口角肌 颈阔肌
颏孔---颏神经(后、上、外)
2. 内面:
上颏棘---颏舌肌 下颏棘---颏舌骨肌 内斜线---下颌舌骨肌
翼下颌韧带 (上方)舌下腺窝 (下方)二腹肌窝---前腹 (后上方)下颌下腺窝
血供:
下牙槽动脉 +软组织的血供 血供较少 致密的肌和筋膜——骨髓炎
淋巴:下颌下、颈深 Ln 神经: 下牙槽神经
水平部 下颌体
外面:正中联合、颏结节、外斜线、 颏孔
内面:上下颏棘、内斜线(下颌舌 骨线)、舌下腺窝、下颌下腺窝、 二腹肌窝
下颌骨
垂直部 下颌支 下颌升支
上端:喙突(肌突)颞肌、咬肌附丽 髁状突:关节突 乙状切迹
内面(鼻面):上颌窦裂孔、翼腭管
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参与泪沟 的构成 颧突:与颞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处形成 颧牙槽及 腭突:参与构成硬腭前3/4 牙槽突:腭大孔
水平部 下颌体
外面:正中联合、颏结节、外斜线、 颏孔
内面:上下颏棘、内斜线(下颌舌 骨线)、舌下腺窝、下颌下腺窝、 二腹肌窝
下颌骨
二、面颅
由14块面颅骨构成(名称※)。
①成对的(6对)
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 腭骨
②不成对的(2个)
犁骨、下颌骨
颌面部骨
上颌骨 下颌骨
腭骨 颞骨 蝶骨 舌骨
鼻骨 颧骨
一.上颌骨
主要构成颜面中1/3的骨性支架,左右成对。
参与构成: 上颌部 眼眶底 口腔顶 鼻腔底及侧壁 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内面:下颌孔 、下颌小舌、 下颌舌 骨沟、翼肌粗隆 外面: 咬肌粗隆 、下颌支外侧隆突
颜面中央
三.鼻骨
两面,四缘,易骨折
左右上颌骨额突间
鼻背—外:静脉孔, 内:筛前神经纵沟
四缘:上缘窄而厚, 下缘宽而薄,外缘邻 额突,内缘两侧-垂直 嵴,鼻中隔
易骨折,下1/3
成人:连接紧,双侧
儿童:骨缝大,单侧
下颌支
下颌孔—下颌管 下颌小舌---蝶下颌韧
带 下颌N沟---下牙槽N 下颌隆凸---颊N、舌
N、下牙槽N 下颌舌骨沟---下颌舌
骨N 翼肌粗隆---翼内肌
外面 咬肌粗隆: 下颌支外侧隆突: 下颌角: 茎突下颌韧带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二)内部结构特点:
1.下颌管 走行: (颏管----颏孔)
3.增龄性变化
出生:
下颌体为一壳,包裹乳牙牙囊,下颌管近下缘, 颏孔开口第一乳磨牙,朝前,喙突高于髁突
出生1-3年:
下颌体变长,颏孔朝向后上
成年:
颏孔水平,位于下颌体上下缘中部,下颌管与内斜 线平行,下颌体,下颌支均不断增长
老年: 牙齿脱落,牙槽骨吸收,下颌管和髁突接近下颌 体上缘
(四)血供、淋巴、神经
舌骨舌肌
舌骨小角:茎突舌骨韧带
小结:
本节主要讨论了与口腔颌面部关 系较为密切的骨。其中,上、下颌骨 的位置、主要结构特征为本节学习的 重点内容。
上颌体
上颌骨
四个 突起
前面(脸面):鼻前棘、尖牙窝、切牙窝、 眶下孔 后面(颞下面):颞下窝、翼腭窝、上颌结 节、牙槽孔、全牙槽嵴 上面(眶面):眶下沟、眶下管
四.颧骨
近似菱形,左右各一 上颌骨,脑颅骨连接支架 构成: 面部隆起,眶外侧壁, 眶底,颞窝和颞下窝, 颧外侧,颧面孔 颞面:凹,后内侧,与上颌骨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