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物描写作文讲评
人物描写习作讲评教案(常远鹏)

《人物描写》习作讲评课授课教师:常远鹏教学目标:1、讲评习作,学习抓住典型情节、个性化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修改习作,让习作更加具体、生动、感人。
3、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有关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感受描写的妙处。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典型情节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成功的学生习作或片段数篇,不成功习作数篇。
教学过程:一、导入。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的围绕中心编织。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文章的中心,并根据中心来选材。
新授:一、回顾单元习作要求——仿照课文《少年闰土》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写出这个人的个性特点,通过一两件典型事例表现这个人的品质精神。
二、首先让我鉴赏学习——“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回顾复习课文片段)片段一:塑造“闰土”见多识广、勇敢机智、聪明能干的特点,课文选取“雪地捕鸟”、“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海边拾贝”。
片段二:塑造鲁迅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勇敢无畏、乐观顽强之特点,课文选取“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在同学们上交的习作当中也有不少佳作:欣赏佳作——《最亲密的伙伴》(杨韵菲)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对比鉴赏不太成功的习作习作一、《我的妈妈》(利家敏)指出不足:选材没能扣住中心习作二、《我的目标者》(周艺恒)指出不足:选材没有具体情节习作三、《我的朋友》(周映蒨)指出不足:选材不够典型新颖总结围绕中心选材的标准:①写有用的,要紧扣中心。
②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写人作文讲评

1.“我”的好朋友是一个特点十分鲜明的人,文章以介绍朋友的“三大特点”开篇,并以这三个特点为中心展开叙述。
2.文章塑造了一位让“我”感动和佩服的好朋友形象。
描述生动形象,内容充实,将朋友的大嗓门儿、助人为乐和铁面无私等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3.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通过语言描写体现出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
点评
1.文章讲述了起初“我”对同桌的外貌及性情都略有不满,因此处处与同桌不合,最后通过一件事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同桌心灵的美好。
文中绰号的引用,既突出人物的特征,又体现出文章的感情色彩。
2.文章描写细致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符合角色性格特征,人物刻画得逼真形象。
3.内容具体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文字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真情实感。
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了刻画老人的饱经沧桑、痴迷音乐、从容淡定、自得其乐。
外貌的描绘、神态的描摹、动作的刻画、细节的描写,以及我的犹豫,都集中指向这一目的!
现在,写校长的文章本来就不多,而且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写,选材新颖,描写也生动。
比如说第三段写校长单枪匹马进球,第四段写校长大意摔倒,第五段写校长组织力量大漂亮的埋伏战,都很精彩。
人物个性很突出,语言生动,使一个脾气暴躁,但是认真的女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写主人公有豹的速度,有豹子的脾气,展现了最真实的学生生活。
人物描写作文评语万能模板

人物描写作文评语万能模板人物描写作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内心世界。
在写作中,评语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和总结,是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下面就是人物描写作文评语的万能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对人物外貌的评价。
1. 人物外貌端正,面容姣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2. 人物身材修长,举止优雅,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印象。
3. 人物五官立体,眉清目秀,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4. 人物神态自然,眉飞色舞,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印象。
二、对人物性格的评价。
1. 人物性格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给人一种坚强勇敢的感觉。
2. 人物性格温文尔雅,举止得体,给人一种温和有礼的印象。
3. 人物性格豁达乐观,心态平和,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感觉。
4. 人物性格正直坦率,言行一致,给人一种诚实可信的印象。
三、对人物行为举止的评价。
1. 人物行为举止得体,谈吐优雅,给人一种大方得体的感觉。
2. 人物行为举止谦和和善,待人真诚,给人一种和善可亲的印象。
3. 人物行为举止热心助人,乐于助人,给人一种乐于助人的感觉。
4. 人物行为举止勇敢无畏,敢于迎接挑战,给人一种勇敢无畏的印象。
四、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评价。
1. 人物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2. 人物内心世界深沉内敛,思想丰富,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印象。
3. 人物内心世界宽广豁达,心胸开阔,给人一种宽广豁达的感觉。
4. 人物内心世界纯真善良,心地善良,给人一种纯真善良的印象。
五、对人物成长变化的评价。
1. 人物在故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依然坚强乐观,给人一种成长的感觉。
2. 人物在故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依然善良宽容,给人一种成熟的印象。
3. 人物在故事中经历了许多风雨,但依然热情奔放,给人一种成熟的感觉。
4. 人物在故事中经历了许多考验,但依然坚守初心,给人一种成熟的印象。
六、对人物价值观的评价。
1. 人物价值观坚定不移,对正义充满信念,给人一种正直坚定的感觉。
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老生常谈但又让人头疼的问题——怎么让文章里的人物活起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想象一下,你眼前有一堆素材,就像那堆待处理的报纸一样,每张都带着满满的信息。
这时候,你得用点小技巧,把这些材料变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
没错,就是人物细节描写!
首先得挑出那些闪光点。
就像选美比赛,评委们要看的是那些最耀眼的星星。
比如,那个主角,他的眼睛是不是像夜空一样深邃?说话时嘴角上扬的那个弧度,是不是比电视遥控器上的按键还要夸张?
接下来是细节的堆砌。
就像是做一道大餐,你得先准备好各种调料和食材。
比如,主角的手指是不是修长而灵巧,就像艺术家的画笔一样?走路时脚尖点地的声音,是不是听起来就像是在演奏一首优雅的小夜曲?
别忘了色彩的运用。
就像给画作上色,让人物更加立体。
比如,主角的衣服是不是颜色鲜艳,像是夏日里最亮的那颗星?头发是不是被风吹得微微凌乱,好像刚从一场激烈的比赛中回来?
别忘了情感的注入。
就像给文字穿上了一件温暖的外衣。
比如,主角在听到某个消息时的眼神,是不是闪烁着泪光,却又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举个例子,如果有个同学在作文里写:“我的同学李雷总是笑眯眯的,每次看到他
的笑容,我都感到无比温暖。
”这不就是用了“笑眯眯”这个细节吗?读者能立刻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阳光灿烂的形象。
所以啊,朋友们,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别忘了用这些“金钥匙”,让你的人物活起来,让他们的故事更加精彩。
记住,细节是魔鬼,也是天使。
只要用心去捕捉、去描绘,你的作文就能像吃了蜜一样甜。
人物描写作文讲评

猪 八 戒
人物的外貌描写要 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切忌 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
小 沈 阳
经常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 经常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扭动莲蓬 吊搭唇,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 吊搭唇,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 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生得长嘴獠牙,刚鬃扇耳, 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生得长嘴獠牙,刚鬃扇耳, 身粗肚大,行路生风。 发一声喊, 身粗肚大,行路生风。”发一声喊,把那些妇女们 唬得跌跌爬爬。 唬得跌跌爬爬。
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写人就像给画儿上色一样,得把每个小细节都涂得明明白白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在作文里好好描绘人物,让读者一看到他们就能“哦,原来是这个人啊!”想象一下,你面前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眼睛会眨巴着说:“嘿,我来了!”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好像刚尝到了什么美味。
这时候,你可得抓住这个特点,用你的笔尖细细勾勒出来。
比如,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张老师,每次走进教室,那股子暖洋洋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他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星星,每当有学生回答出问题,他的眼睛就会亮得像两颗小灯泡。
他笑起来的时候,眼角的皱纹就像天上的弯月,让人看了心里都暖暖的。
还有李阿姨,她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
她的手虽然干瘦,但每次做家务时,都像有魔力一样,能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
她说话的声音温柔又亲切,就像春风拂过柳树,让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的。
这些细节,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确幸,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把它们变成笔下的生动画面。
当然啦,除了这些,咱们还得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说,用比喻、拟人这些手法,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的。
比如说,那个爱笑的王叔叔,每次看到他,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亲切。
他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又明媚;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像侦探一样,细心地观察每一个细节,然后用我们的笔,把这些细节一点点拼凑起来,变成一篇生动有趣的好文章。
这样,当我们的文章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他们就能深深地被吸引,感受到我们笔下人物的魅力了。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你们都能在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远,写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加油哦!。
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作文讲评方法
哎呀,说到人物细节描写,我可是有一套心得体会的。
咱们得先从那“眼睛”说起,它可是心灵的窗户啊,一眨不眨地透露着内心的秘密。
比如,一个害羞的姑娘,她的眼神可能躲闪不定,就像小鹿在草原上乱撞一样。
再比如说,一个自信满满的小伙子,他的眼睛就像两颗闪亮的星星,直勾勾地盯着你,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有多得意。
还有嘴巴,这可是交流的桥梁啊!一个人的嘴巴能说出千言万语,也能吐出一句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
比如说吧,有的人嘴硬心软,嘴上说不要,心里却巴不得有人送上门来;有的人呢,嘴巴比蜜还甜,一开口就能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再来说说手,这手可是个大宝贝,不仅能做出好吃的饭菜,还能帮人解围。
比如说,有个朋友手忙脚乱的时候,你轻轻一拍他的肩,他就能立刻镇定下来,知道该怎么做了。
还有啊,有时候手比嘴还要灵巧,能做出让人惊艳的造型来。
还有头发、皮肤这些细节也不能放过。
头发就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卷成云朵,一会儿又梳成马尾。
皮肤呢,更是千差万别,有的人皮肤白皙如雪,有的人却像老树皮一样粗糙。
当然啦,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细节,我们还得学会观察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习惯,这些都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有的人走路带风,说话直来直去,一看就知道是个豪爽的人;有的人则文质彬彬,说话细声细气,一看就知道是个有教养的人。
总之啊,细节描写是写作的精髓所在。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人物的点点滴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智慧。
人物描写作文讲评课

人物描写作文讲评课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陋。
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
有一次他也想学跳舞,然而他不会按了拍子而动作。
据传记者说,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闷。
身长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极广,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
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手的背面长着很长的毛。
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戴帽,常常蓬头出外散步。
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
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
名人转中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短小呆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
一张土红色的宽敞的脸,至晚年才皮肤显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就是冬天,当他第一关在室内靠近田野的时候。
额角突起,宽阔极其。
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茂密,犹如梳子从未在上面造访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他们微妙的差别。
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
平时又细小又身陷,激动或愤慨的时光才张大出来,在眼眶中转动,那才美妙地充分反映出来他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
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
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
牙床结实的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
他的微笑就是很美的,谈话之间存有一副往往调皮而令人高兴的神气。
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开心的,粗野的,好看的,并为时很短。
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治疗的哀伤”。
贝多芬在图画上变得很年长,似乎没他的年纪,娇小的,笔直的,高领并使他的头颈僵硬,一副睥睨一切和紧绷的目光。
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贝多芬一生曲折,没创建家庭。
二十六岁已经开始耳聋,晚年全系列聋人,就可以通过谈话册与人攀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问题
中心不专, 缺乏思想; 空洞无物,不够具体; 有事无理,记流水账; 缺乏细节,毫无亮点。 平铺直叙,缺乏感情; 语言干瘪, 平淡无味;
怎样写出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
• 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要着眼于所写人物的 特点,把人物写“活”。我们每天都在与人打交 道,对一些平庸无奇、毫无特点的人,即使是经 常接触,也很难留下印象;而与众不同、特点鲜 明的人,哪怕只是见过一次面,也会在我们的脑 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告诉我们,写人 必须抓住特点,而要想写出人的特点使其“活” 起来,必须对人的“四要素”即外貌、语言、行 动、心理进行全面细致地描写,否则你所写的人 既像张三,又像李四,还像王五。谁都像,又谁 都不像。
• 这段描写,作者选用了“拿、吸、夹、擦、扎、按、推、 拔、揉”等动词,把打针时的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了,把 康大夫的形象也烘托出来了。假如把“打针”这个片断描 写只是空洞地写为“康大夫给我打针,动作很快,一会儿 就打完了。”你读后是不是摇头表示遗憾呢?
四 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 假如,不管你多么难过、别扭或高兴,偏偏不许你把心里 的话说出来,硬是让你把话压在肚子里,你有怎样的感觉 呢?同样道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不把人物的心里话写出 来,读者也一定会“不舒服”。这就是说,我们要把人物 写“活”——既会“说”,又会“做”,还要会“想”。 除了外貌、语言、行动之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描写。
• 例如下面这句: • 妹妹撅着大嘴说:“呀,苹果!您给我买这么多,又红又
大……” • 这里,外貌与语言就是互相矛盾的。“呀,苹果!”表示
惊喜;“这么多,又红又大”也表示高兴。惊喜、高兴为 什么要“撅着大嘴”呢?显然,把“撅着大嘴”改为“高 兴地叫起来”就贴切了。如果在句末再加上“说着向爸爸 扑去。”就更好了。这“叫起来”和“扑过去”的动作描 写与妹妹因爸爸“买苹果”这件事而“高兴”的心理活动 就更加吻合了。
• 这段描写,就真实地反映出“我”精神紧张时的真实心理,把人物写 “活”了。
四者统一
• 写出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还要注意到人的外貌、语 言、行动、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心理决定行动,心理和行动又牵连着语言和神情的变化。 因此,我们要想把人物写“活”,必须把“四要素”结合 起来进行描写,要互相吻合,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或互相矛 盾,否则,你笔下的人物就会让人感到不正常了。
• 康大夫拿起一支装着菌苗的小药水瓶,把略带黄色的药液 吸进针管,又夹了一小团酒精棉球在要向我注射的左臂上 擦了擦,就把针拿起来,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迅速 把针头扎进我左上臂的肌肉里。眨眼间,康大夫用拇指把 针管熟练地一按,就把药水推进了我的体内。她把针头麻 利地拔出来,然后用棉球轻轻揉一揉。咦?说来也怪,我 还真没觉得疼,这针倒打完了。
• “哈哈哈……” • 谁在大声地笑?我寻声望去,原来是陈露和几位同学在说笑话。 • 她又发出了欢乐的笑声。你瞧,她笑得鼻翼微微抖动,本来很小的眼
睛一下弯成了两条弧线,嘴角向两边翘起,形成两道一长一短的曲线, 连夹在嘴角的那根头发也随着笑声一上一下地摆动,脑后扎成的马尾 辫也上下跳着…… • 这里,人物那呈弧线形的双眼,形成曲线的双唇,翘起的嘴角都与人 物内在的气质相联系,突出其开朗欢乐的性格特征。再比如,《我的 心事》开头对两个小孩的外貌做了这样的描写: • “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 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儿。” • 这段描写,就十分符合农村小孩的特点。
• 这段语言描写显然是不实在的。孩子不爱惜粮食,奶奶批 评几句是无疑的,可是,老奶奶好像在演讲、做报告似的, 是不符合实际的,给读者的感觉是别别扭扭的。
三 恰当运用动词,写出人物动作
• 人们常说:“说得好听,不如干得漂亮。”这就是说在文 章中,我们要表现一个人,不仅描写语言,更重要的是具 体写出他怎样行动,才能反映出他的品质和精神。一位学 生写了片断练习《打针》:
二 人物语言要符合身份
• 每个人的性格、年龄、职业、地位、思想各不相同,如果 我们笔下的人物说的都是“通用话”,就不能反映其性格 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让小孩说小孩话,老人说老人话, 工人说工人话,农民说农民话。
• 一天晚上,我把吃剩下的一小块馒头扔到了桌子上。奶奶 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孩子,你扔掉的不是馒头,而 是劳动人民后代应有的品德!你现在不知道珍惜劳动人民 的血汗,将来更会大手大脚的,要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 呀!还怎能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你对的起党和人 民对你的培养吗?”
• 例如:“晨练时,我没有认真、用力,上篮动作轻率、应付,不接受 王老师的指教,还顶了嘴。放学前,班长通知我去体育室时”的片断 描写:
• 早晨,我和她顶了嘴。这一回她又会狠狠地批评我一顿。为了挽回难 堪的局面,不让她再生我的气,我就装出极为恭敬的样子,低着头, 哈着腰,小心翼翼地进了门。我克制住自己,叫了声:“王老师”, 就呆呆地站在那里,等待着王老师电闪雷鸣般地发作。我仿佛听到了 刺耳的责骂声,严厉地训斥声,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心“怦怦” 地跳着。
细细节节描描写写使使文文章章亮亮起起来来
A、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 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 犹豫了很久, 终于走上了讲台……
B、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
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
不停地在椅子不上去呢?我心里
• 那么,怎样写出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呢?
一 人物外貌要有特点
•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 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头发, 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这就告诉我们,没有特点 的外貌描写是徒劳的,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形象 逼真地刻画要处,刻画眼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下面的这个外貌描写:
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