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湿法工艺)

来自地表水

水 来自厂区水池 污水处理站

磷矿石破碎 熟化 成品过磷酸钙

石灰

硫酸

污水排入工厂污水处理站 球磨机

熟化反应 氟气处理设施

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作者:————————————————————————————————日期:

第一节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一、电炉法生产对炉料的要求 电炉法制磷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焦碳和硅石。生产上原料的品位、粒度及杂质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磷矿 对磷矿品位P2O5的要求,一般而言,品位愈高则生产每t黄磷的电耗就愈低,不过这种说法尚不够全面。磷矿中除了P2O5组分外,还有CaO、SiO2、Fe2O3、AL2O3、CO2、F等组分。SiO2是参与磷矿还原反应的有用成分之一。根据SiO3-CaO-Al2O3三元体系的熔点图和生产实践,在炉料中控制炉渣的酸度指标SiO2/CaO(质量比)在0.75 -0.85范围内。可以使炉料有较低的熔融温度,促使反应向生成磷的方向进行。在配料时通常需要添加硅石以补充磷矿石中SiO2含量的不足。一般磷矿和硅石的混合料中P2O5含量达22%-25%即可满足生产要求。但是,P2O5每降低1%,每T黄磷将增加电耗400kW·h左右。某些含硅石高的中低品位磷矿,对酸法生产磷肥是不太适应,但却是制磷的好原料。这是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途径之一。 磷矿必须有适宜的粒度才能确保电炉的正常运行。如粒度过大,易引起料管堵塞,并在炉内发生离析现象,呈现局部的焦炭“不足”或“过多”,影响还原反应进行。如粒度过细,则增加料层阻力,妨碍炉气逸出,炉内容易结拱、塌料引起操作不稳,炉气中粉尘含量大,泥磷量增多,使磷的得率降低。通常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不致粉碎;在加热时不发生爆裂和软化发粘的现象。但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至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质量检验指标,通常是在选用某种磷矿石作原料之前,经试生产考核后才能确定其适用与否。 中国制磷工作者综合参考了磷矿石中P2O5、Ca02、SiO2、Fe2O3、CO2等五个主要组分在电炉内参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根据生产经验推导出评价磷矿的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汇总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 服装生产的工艺流程大全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砂洗的面料要分批裁剪,防止同件服装上出现色差现象。对于一匹面料中存在色差现象的要进行色差排料。(3)排料时注意面料的丝绺顺直以及衣片的丝缕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对于起绒面料(例如丝绒、天鹅绒、灯芯绒等)不可倒顺排料,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4)对于条格纹的面料,拖料时要注意各层中条格对准并定位,以保证服装上条格的连贯和对称。(5)裁剪要求下刀准确,线条顺直流畅。铺型不得过厚,面料上下层不偏刀。(6)根据样板对位记号剪切刀口。(7)采用锥孔标记时应注意不要影响成衣的外观。裁剪后要进行清点

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知识交流

第一节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一、电炉法生产对炉料的要求 电炉法制磷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焦碳和硅石。生产上原料的品位、粒度及杂质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磷矿 对磷矿品位P2O5的要求,一般而言,品位愈高则生产每t黄磷的电耗就愈低,不过这种说法尚不够全面。磷矿中除了P2O5组分外,还有CaO、SiO2、Fe2O3、AL2O3、CO2、F等组分。SiO2是参与磷矿还原反应的有用成分之一。根据SiO3-CaO-Al2O3三元体系的熔点图和生产实践,在炉料中控制炉渣的酸度指标SiO2/CaO(质量比)在0.75 -0.85范围内。可以使炉料有较低的熔融温度,促使反应向生成磷的方向进行。在配料时通常需要添加硅石以补充磷矿石中SiO2含量的不足。一般磷矿和硅石的混合料中P2O5含量达22%-25%即可满足生产要求。但是,P2O5每降低1%,每T黄磷将增加电耗400kW·h左右。某些含硅石高的中低品位磷矿,对酸法生产磷肥是不太适应,但却是制磷的好原料。这是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途径之一。 磷矿必须有适宜的粒度才能确保电炉的正常运行。如粒度过大,易引起料管堵塞,并在炉内发生离析现象,呈现局部的焦炭“不足”或“过多”,影响还原反应进行。如粒度过细,则增加料层阻力,妨碍炉气逸出,炉内容易结拱、塌料引起操作不稳,炉气中粉尘含量大,泥磷量增多,使磷的得率降低。通常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不致粉碎;在加热时不发生爆裂和软化发粘的现象。但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至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质量检验指标,通常是在选用某种磷矿石作原料之前,经试生产考核后才能确定其适用与否。 中国制磷工作者综合参考了磷矿石中P2O5、Ca02、SiO2、Fe2O3、CO2等五个主要组分在电炉内参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根据生产经验推导出评价磷矿的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doc 46页)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doc 46页)

产品生产工艺规程--藿香正气片生产工艺规程 说明 由于企业扩大了生产范围,按甘肃佛仁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文件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消、印制及保管管理程序》及《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管理程序》的规定,本技术文件于2011年01月年经过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确认后,由质量部门发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于执行日期起执行。 产品工艺规程具有法定意义,代表了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和质量安全保证性的内容。任何部门及个人无权更改,如有变更,请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修订(修改)时,其修改内容及记录作为历史沿革文件,以本规程附件的形式一并存档。 目录 一、产品概述 (3)

二、处方及处方依据 (3) 三、生产工艺流程 (3) 四、制剂处方中中药材前处理和炮制 (5) 五、提取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六、制剂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9) 七、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3) 八、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4) 九、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9) 十、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21) 十一、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 (22) 十二、包装标签内容、说明书式稿 (23) 十三、工艺卫生要求及生产区环境监测方法与标准 (25) 十四、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26) 十五、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26) 十六、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28) 十七、原辅料消耗定额 (29) 十八、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9) 十九、岗位定员及定额、生产周期 (30) 附录:有关规定、理化常数及换算 (31) 附页:文件修订记录 藿香正气水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硝酸磷肥生产工艺、功效、标准

硝酸磷肥生产工艺、功效、标准 ----张华展 一、硝基复合肥 1、硝酸磷肥生产工艺:目前,国家认可的硝酸磷肥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混酸法生产的,另一种是冷冻结晶法生产的。如河南晋开采用的是混酸法(方法详细说明见附页1),实践证明尤以此法为佳。用混酸法生产的产品颗粒光滑、均匀、颜色为乳白色,养分纯度较高。它不仅保证硝态氮的较高含量,而且较其他工艺生产的复合肥更好地解决磷流动性差,难溶于水的难题。 2硝酸磷肥功效特点:硝酸磷肥是一种含硝态氮和水溶性磷的高效复合肥料,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里结构,使土壤不结块。硝酸磷肥总氮含42%左右的硝态氮,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尤其为铵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共存。既能保证作物前期的快速生长,又能防止作物后期脱肥,磷采用贵州优质高品位磷矿,水溶性磷高达70%以上,大大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作用。同时它还有以下诸多优势:(1硝酸磷肥除了含有较高硝态氮和水溶性磷外,还含有作物不可缺少的钙、镁、硫、铁、锰等中微量元素5.5%以上,大大满足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抗虫抗菌作用。 (2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吸收利用率高,挥发损失小。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说:尿素和碳铵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氮损失在40%-50%,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含硝态氮,无需土壤转化即可被作物直接吸收,氮的挥发极少,作基肥和追肥其肥效快,可对

作物进行快速补氮。所以,作为一种高效环保性肥料,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3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安全性好,不板结,易储存和搬运。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作为硝酸铵的替代品,是一种安全的硝基肥料,其由于磷元素的存在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从而改善了热稳定性及结块性,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都不一样发生火灾和出现爆炸的危险性,可以放心使用。 3、硝酸磷肥主要技术指标: 硝酸磷肥总养分≥ 38% 氮≥26.5%(其中含硝态氮42%以上) 磷≥11.5%(其中含水溶性磷70%以上) 粒度范围:国标粒度(粒径1.00 ~ 4.75mm)≥80%,如河南晋开≥90% 执行标准:GB/T 10510-2007 登记证号:硝酸磷肥免肥料登记 附:执行标准:GB/T 10510-200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应符合下表要求,同时应符合标明值。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

片剂生产调研表 秦好华 片剂:系指药物、农药和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组成:原药、填料、吸附剂、黏结剂、润滑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香料、色料等组成。(黑色字体为主要添加料) 先将物料粉碎、造粒,干燥,再用压片机制成片状,也有的不需造粒和干燥,直接压成片剂。 优点 一、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二、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 三、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 四、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⑤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缺点 一、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速度较散剂及胶囊剂慢,有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二、儿童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三、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要求:含量准确 重量差异小 崩解时间或者溶出度符合规定 硬度适当 外观美 色泽好 符合卫生检查标准 在规定贮藏期性质稳定等。 剂量准确,理化性质稳定、贮存期较长,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价格低、产量高 有关规定: 一、原料药与辅料混合均匀。含药量小或含毒、剧药物的片剂,应采用适宜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二、凡属挥发性或对光、热不稳定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遮光、避热,以避免成分损失或失效。

三、压片前的物料或颗粒应控制水分,以适应制片工艺的需要,防止片剂在贮存期间发霉、变质。 四、含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等根据需要可加入矫味剂、芳香剂和着色剂等附加剂。 五、为增加稳定性、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改善片剂外观等,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六、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除另有规定外,对于非包衣片,应符合片剂脆碎度检查法的要求,防止包装、运输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 七、片剂的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应符合要求。必要时,薄膜包衣片剂应检查残留溶剂。 八、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市面部分片剂制品: 健胃消食片:成分: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辅料:蔗糖、糊精浆、硬脂酸镁、山楂香精、淡黄色欧巴代。 金嗓子喉片:蔗糖淀粉糖浆青果金银花薄荷脑桉叶油罗汉果桔红八角茴香油香蕉香精适量 西瓜霜: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辅料为糊精、蔗糖、枸橼酸、硬脂酸镁、滑石粉、食用色素、桔子香精、二氧化硅。 同仁堂警醒片: L-谷氨酰胺、牛磺酸、维生素C、L-肉碱酒石酸盐、葡萄糖酸锌、碳酸镁、维生素B1、葡萄糖、硬脂酸镁 草珊瑚含片:肿节风浸膏,薄荷脑,薄荷素油,辅料为山梨醇,硬脂酸镁, VC含片:主要原料:维生素C、山梨醇、硬脂酸镁、食用香精、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主要原料:维生素C、山梨糖醇、木糖醇、黄原胶、糊精、食用香精 维仕咀嚼片:沙棘果汁、菊花、桑叶、β-胡萝卜素、牛磺酸、辅料:淀粉、蔗糖、糊精、硬脂酸镁

产品工艺制作流程

一. 目的: 规范产品作业流程,确保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品质异常控制,做好前期防范工作,确保产品品质及工艺的完整性,降低生产成本。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订单 三·权责: 3.1 业务:接受客户信息资料,提供完整资料与信息。 3.2 工艺工程师:对业务提供的客户资料评估、规划、组织评审。 3.3 印前制作:对客户文档及信息要求核对及修改。 3.4 采购:按产品工艺要求采购备料。 3.5 生产计划:计划达成产品客户交期 3.6 印刷及印后:按工艺要求制作生产、首件确认 3.7 品质:监督执行生产通知单及样品的工艺要求。 四·定义: 完善客户订单产品制作工艺,对产品印前印后工艺的前期规划,规范新旧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有效控制生产品质异常,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作业规范: 5.1作业流程图: 5.2业务负责客户产品的导入、信息资料的接受及信息沟通,确保资料的完整与准确性, 接到客户资料后业务或跟单员首先初步确认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5.2.1 确认客户信息资料后按客户的工艺要求规划报价,简单产品由报价员按公司流程报

价,工艺复杂或需求评审的产品,由工艺工程师规划或按工艺评审报告规划报价,确认报价工艺与实际生产工艺相结合。 5.2.2工艺复杂的新产品首先与工艺工程师商议组织相关部门评审,确认工艺路线及质量标 准,录入《工艺评审报告》,按评审工艺规划及标准下《业务指示单》并附《工艺评审报告》。 5.2.3重复生产产品或简单的新款说明书确认信息完整后直接下《业务指示单》。 5.2.4业务或跟单员《业务指示单》下发或信息资料交接只对应一个窗口工艺主管,确保信 息资料的规范统一与完整。 5.2.5任何订单在下达《业务指示单》时必须确保满足以下要求:有效的样稿、具体的工艺 要求与质量要求。 5.2.6样稿类:所有订单必须有有效样稿,且清楚的注明样稿的类型与用途,并盖章签名: A、色样:印刷时作颜色参考色样 B、内容样:生产及品控作核对文字、图案、位置内容样 C、规格样:生产及品控作模切规格、啤位、结构样 D、所有的打纸稿的书必须简单装订(以不散乱为标准)对于没有页码或者暗码的书 则必须用笔进行编码;(我公司设计制作的则由制作员装订) E、对于需要烫金、UV或者凹凸等必须在样稿上清楚明确位置及加工要求; F、所有更改内容的必须有业务员的亲笔签名及更改位置或文字 5.2.7工艺与质量要求: A、《业务指示单》的填写必须工整,字体清楚,工艺要求明确,在下单前要检查样稿 的各个项目(尺寸、颜色数量、P数等),务必做到样稿与《业务指示单》要求一 致; B、客户的质量要求要明确,超出我们质量要求或者客户有特别要求的则必须在《业 务指示单》上详细注明; C、对于工艺、质量要求特殊或者复杂的则在下单前先与工艺工程师组织工艺评审。 5.2.8客户自来文档的订单管理: A、客户自来文档,不管客户是否提供具体的样稿,业务跟单员要自己先检查一下颜色、 尺寸、P数等直观的参数,确保与客户订单一致,初步合格后方能下单; B、对于客户自来文档,没有提供任何资料的,则业务员或跟单员需提供印前打印的纸 稿(喷墨稿、数码稿、蓝纸稿等)进行签名确认,明确注明样稿的类型; C、对于客户自来文档,客户有提供样稿的,则业务在接单时跟客户沟通,明确样稿的

磷酸、磷肥生产知识

磷酸、磷肥生产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 原料、产品的特性 1. 磷矿:分为磷石灰、磷矿岩、岛屿磷矿; 主要成分:氟磷酸钙,分子式:Ca 3F(PO4)3,分子量:504;伴生有:白云石CaCO 3.MgCO 3、方解石CaCO 3、高岭石AL 4Si 4O 10(OH)6、 石英 SiO 2 等。 主要用途:生产磷肥(重钙、磷铵、复合肥),磷酸盐,有机磷化物,医药卫生,饲料,化学试剂等。 2. 硫酸:(100%H 2SO 4)为无色透明或乳白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分子式:H 2SO 4,分子量:98,沸点:338.8℃,比重:1.84,有刺激味、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脱水性。 硫酸是主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制药、有机合成、化学纤维、纺织等。 3. 磷酸:分子式:H 3PO 4,分子量:98,是一种浓稠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中强酸,有一定的吸湿性。主要用途:磷肥、饲料、工业磷酸盐等。 4. 重过磷酸钙,又称三料过磷酸钙,简称重钙。 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钙,分子式:Ca(H 2PO 4).H 2O,分子量:252,灰白色粉末,含有效磷为普钙的2.5—3倍。 养分组成: 总磷:可溶性磷(有效磷)和难溶性磷(未分解的磷矿粉); 可溶性磷: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磷酸一氢二钙); 水溶性磷:磷酸二氢钙和游离酸(H 3PO 4); 5. 重钙的质量标准:

总磷(TP):≧46.0%; 水溶磷(WP):≧37.0%; 游离酸(FP):≦5.0%; O):≦4.0%; 游离水(FH 2 粒度(2—4mm):≧90.0%; 强度:≧12N/颗; 6.MAP 磷酸一铵(MAP)是一种水溶性速效复合肥,其总有效养分含量达60.0%以上,有效磷(AP2O5)与总氮(TN)含量的比例约5.44:1,是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品种之一。该产品一般作追肥,也是生产三元复混肥、BB肥最主要的基础原料; 该产品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棉花、瓜果、蔬菜等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广泛适用于红壤、黄壤、棕壤、黄潮土、黑土、褐土、紫色土、白浆土等各种土质;尤其适合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干旱少雨地区施用。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描述】企业采用先进的管式反应器工艺进行生产。磷矿粉(浆)与硫酸反应,反应料浆进行液固分离,得到湿法稀磷酸。稀磷酸经过浓缩得到浓磷酸。液氨与浓磷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后:(1)反应料浆喷于返料上进行造粒,然后经过干燥、筛分、防结块包裹、冷却等工序制得粒状产品;(2)反应料浆进行喷雾干燥、筛分、冷却等工序处理得到粉状产品。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总养分(TN+AP2O5)含量≥60.0%,总氮(TN)≥9.0% 有效磷(AP2O5)≥49.0%,水溶性磷百分率(WP2O5/AP2O5)≥90.0%,游离水≤ 4.0%。粒状产品粒度(2~4mm)≥90.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30.0N/粒。

瓮安黄磷公司环保隐患整改方案(废水工艺流程图)2016.4.13

生产废水整治综合方案 编制:生产部、技术与项目开发部 拟稿:王开林、付忠炎 审核:韦国祖、蒋成义、祝萌

审批:段仕东 时间:2016年4月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黔南州环境保护局、黔南州公安局文件黔南环通[2016]35文件《关于对龙马磷业有限公司等6件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解决公司内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消防环境安全隐患,重点整治各车间生产废水外排问题,经公司党政联协会、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讨论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一)、 为保证公司生产废水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特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生产废水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段仕东 副组长:韦国祖、蒋成义、祝萌 成 员:广聚祥、邓孝吉、田勇、丁大祥、王承俊、徐祖荣、王吕建、王开林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技术与项目研发部,由蒋成义担任组长、祝萌任副组长,二人具体负责监督、检查生产废水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二)、工作职责 1、按照瓮安县环境保护局2016年4月11日环境整治会议“一厂一策”的要求,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厂区生产废水进行辨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环境整治工作专项方案,并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工程、资金、人力资源支持。 2、统筹、协调各部门按照专项整治方案落实整治内容,并对各部门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追究失职、渎职现象。 3、落实专项整治工程安全、环保预防措施,定期对整治工作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环保隐患,并提出处理意见。 4、对环境专项整治效果进行验收,确保整治结果达到环境要求。 三、工作目标 生产废水“零排放” 四、公司简介 贵州省瓮安县瓮福黄磷有限公司(简称瓮安黄磷公司)地处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银盏村下街村民组,2004年8月26日成立,注册资金壹仟肆佰零柒万玖仟元,职工人数78人,年工作300天,系贵州省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子公司。 本厂于1998年9建成投产,原名为瓮安县贵信黄磷厂,2001年更名为贵州省大信黄磷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4月被贵州省瓮福(集团)有限公司收购, 贵州省瓮安县 瓮福黄磷有限公司 生产废水整治 综合方案 编号: SCB-2016-04-13-01 环保整改方案 编制:生产部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酸法用硫酸、磷酸、硝酸或盐酸分解磷矿,并把磷矿中的钙以钙盐的形式分离或固定。这是磷肥的主要生产方法,中特别是硫酸法。硫酸分解磷矿,将硫酸钙分离后制得磷酸。 ?磷酸是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中间原料。酸法又称为湿法,用酸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湿法磷肥。 ?热法利用高温分解磷矿, 并进一步制成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玻璃体物质。这类生产方法所制得的产品往往不溶于水。磷肥的热法生产习惯上还包括元素磷和热法磷酸生产,再以热法磷酸为原料加工成高浓度磷肥。用热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热法磷肥。

?普通过磷酸钙生产方法有两种:稀酸矿粉法和浓酸矿浆法。前种用稀硫酸与矿粉发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后者用浓硫酸与矿浆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 ?钙镁磷肥磷矿石,含镁矿石,燃料破碎成小块,按一定比例配料,装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炉料熔融成FMP,放出用水淬速迅速冷却,成为颗粒状玻璃体,再经沥水,干燥及其研磨即成粉状FMP成品。

?湿法磷酸用各种无机酸分解磷矿,得到磷酸。现在我国大部份磷酸产量都来自湿法。湿法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硫酸法。 ?磷酸铵磷酸铵主要有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法和料浆法。二铵采用传统法,一铵采用料浆法。

?重过磷酸钙 ?化成法以浓磷酸和磷矿粉为主要原料,在混合机内生成料浆,并继续反应固化,然后转移到熟化仓库,经过缓慢反应成化,成为粉粒状半成品。在造粒机内造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却等制成颗粒状成品。

?重过磷酸钙 ?料浆法以稀硫酸和硫矿粉为主要原料,在反应槽混合生成料浆,然后送到造粒机与返粒滚动成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冻制得粒状成品。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1 、原料 ( 1 )氮素:来源于CO (NH 2 ) 2 (尿素),NH 3 (氨)等; ( 2 )磷素:来源于H 3 PO 4 (磷酸)、MAP (磷酸一铵); ( 3 )钾素:来源于KCl (氯化钾)或K 2 SO 4 (硫酸钾); ( 4 )其它辅助原料:硫酸、填料、水、蒸汽、煤气、空气、电等。 2 、生产工艺流程(详见流程图) 3 、核心技术 ( 1 )管式反应器技术 本套NPK 生产装置选择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挪威海德鲁(Hydro )公司“管式反应器”专利技术,包括硬件和工艺软件包。该专利技术较传统的中和反应槽+ 氨化粒化工艺,在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特点是: ●造粒工艺先进 根据复合肥产品养分要求,经过微机配料计量的各种液、固原料在造粒机及管式反应器中经化学反应合成复合肥料,在氨化粒化器中被连续包裹,而获得完全球形的粒子,各种养分比例即可达标,而且稳定、有保障。 ●产品颗粒养分等量均衡 由于是化学合成造粒,因此颗粒肥料的养分含量都是与标识相同,都能按一定比例同时给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其它养分,确保作物均衡生长。 ● 产品物理性状好产品颗粒大小分布均匀,90% 是粒径在2-4 mm 的颗粒;颗粒强度高,流动性好,在运输、贮存和堆放时不易破碎。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工程化设计中还融入了法国AZF 公司和西班牙INCRO 公司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装置设计性能。 ( 2 )熔融尿液造粒技术 ● 装置采用熔融尿液造粒技术,一方面可满足生产各种高氮养分复合肥要求;另一方面亦可进一步提高造粒质量,使肥料颗粒氮素养分更加均衡,表面圆滑、光泽度高。 ( 3 )DCS 控制技术 ● 根据本装置的生产特点,设置磷酸、NPK 控制室,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通过全过程动态画面对磨矿、磷酸、硫酸/ 磷酸罐区、NPK 等装置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在控制室的CRT 上能够显示各类工艺参数和机泵的运行状态;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对主要机泵的开停可在控制室进行;利用DCS 的强大功能能够定时或及时打印多种规格的生产报表;可以及时显示参数越限、生产事故或系统故障;能够存贮、显示历史趋势,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导信息;易于操作和维护

新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图与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管理流程 生产技术部接到产品开发需求后,进行产品开发策划并起草设计开发任务书,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业务部门根据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准备纸、油墨、印版、烫金等生产材料及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工作,材料、设备准备完成后,安排在印刷车间进行上机打样;打样过程中,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业务、品质、车间等部门对打样结果进行评审,打样评审通过后,由生产技术部进行送样、签样工作(送中烟技术中心材料部),若签样不合格,需重新进行打样准备;签样完成后,生产技术部根据打样情况形成临时技术标准,品质部形成检验标准,印刷车间根据临时技术标准进生试机生产,生产产品由生产技术部送烟厂进行上机包装测试(若包装测试不通过,生产技术部需重新调整临时技术标准重新试机生产),包装测试通过后,生产技术部根据试机生产时情况形成技术标准。当月生产需求时,生产技术部按生产组织程序进行组织生产,并同时下达技术标准,印刷车间根据生产技术标准,进行工艺首检,确认各项工艺指标正确无误,进行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工作,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工艺控制,生产技术部对整个生产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当工艺运行不符合要求时,通知生产技术部进行工艺调整。生产结束后,进入剥盒、选盒工序,经过挑选的烟标合格的按成品入库程序进行入库,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理。

产品工艺管理流程图 业务部生产技术部印刷车间品质部输出记录 接到设计 更改需求 段 阶 } 改 更 计 设 { 发 开 吕 产 不通过 不通过 通过 接到设计 开发需求 产品开发策划 打样准备 送样、签样 通过 不通过 形成技术标 准(临时) 审批不通过 上机打样 形成检验标准 设计开发项目组成立 通知 产品开发任务书 段 阶 制 控 艺 工 产 生 送客户包装测试■试生产 ■ 形成技术标准 <接到生 产需求 组织生产 下达工艺标准工艺首检 材料准备设备准备 工艺监督过程质量监督 工艺改进不通过运行判定 成品质量监督 是合格 成品入库 结束 不合格 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记录 工艺检查记录表, 匚工艺记录表 工艺运行控制 剥盒、选盒 烟用材料试验评价 报告 印刷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作单 换版通知单 生产操作记录表 工艺更改通知单 成品检验记录

磷肥

磷肥篇 1磷肥定义 全称磷素肥料。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和快慢,磷肥决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质、放肥方法、作物种类等。 2.磷肥的功能 磷的营养功能:1、参与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结构,2、参与代谢过程,3、增强抗逆性。 磷的直接作用:1、促进开花结果,子实早熟,提高籽实质量。 3.磷肥的分类 3.1根据来源可分为: (1)天然磷肥,如海鸟粪、兽骨粉和鱼骨粉等; (2)化学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2根据所含磷酸盐的溶解能性可分为: (1)水溶性磷肥,如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钙。易溶于水,肥效较快。 (2)枸溶性磷肥,如沉淀磷肥、钢渣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不溶于水而溶于水2%枸橼酸溶液,肥效较慢。 (3)难溶性磷肥,如骨粉和磷矿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钙。不溶于水和2%枸橼酸溶液,须在土壤中逐渐转变为磷酸一钙或磷酸二钙后才能发生肥效。 3.3根据生产方法又可分为 (1)湿法磷肥,用无机酸的化学能分解磷矿制成的磷肥。 (2)热法磷肥。将磷矿石与配料混合,进行高温加工所得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含磷的玻璃体物质,统称为热法磷肥。

硫酸生产工艺 磷酸生产工艺 5.发展历程 1.初创期(1842-1900)

?1842。世界第一个磷肥厂建立:英国Ipswich过钙厂。 ?1850-1852。湿法磷酸投产。 ?1870-1872。德国首先开始生产湿法肥料用酸。 ?1890。美国开始热法制磷元素的工业生产。 2初步发展期(1900-1950) ?1915。美国Dorr公司开始湿法磷酸连续生产。 ?1917-1918。美国开始热法磷酸工业生产。随即钙镁磷肥等热法磷肥开始工业生产。 ?20世纪初。过钙实现连续生产。美国建成热法一铵工厂 ?30年代。硝酸磷肥问世。 ?40年代。重钙实现连续生产 3迅速发展期(1950-至今) ?1954。美国美国密苏里州农民联合企业投产第一个湿法二铵装置。 ?1960。美国TVA开发预中和-转鼓氨化造粒二铵工艺。 ?60年代初。英国SAI开始湿法生产一铵。美国YVA开始湿法生产二铵。 ?1969年。前苏联开发出料浆法磷铵工艺。 6.磷肥主要品种 磷酸一铵—MAP—NH4H2PO4 磷酸二铵—DAP—(NH4)2HPO4 普钙—SSP—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重钙—TSP—Ca(H2PO4)2 硝酸磷、钙镁磷肥等 7.执行标准 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国标 项目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优等品12-52-0一等品 11-49-0 合格品 10-46-0 优等品 18-46-0 一等品 15-42-0 合格品 13-38-0 总养分 (N+P2O5) ≥ 64.060.056.064.057.051.0 总氨(N)≥11.010.09.017.014.012.0有效磷(以 P2O5计)≥ 51.048.045.045.041.037.0 水溶性磷 占有效磷 百分率≥ 908580908580

三氯化磷生产工艺

三氯化磷生产工艺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磷和三氯化磷的混合溶液中,再经蒸馏精制而成。原料:黄磷,液氯将黄磷加热熔融后,由专用的黄磷液下往复泵输入到已经加有适量三氯化磷作母液,的反应器内,通氯,进行放热反应,生成的三氯化磷蒸气进入精馏塔精馏,得三氯化磷流入贮罐。反应式 2P + 3Cl2→ 2PCl3+ 313.95kJ/mol (1)熔磷将黄磷投入熔化罐加热熔融。黄磷是自燃物品,需贮于水中,离开水面极易自燃,故投料前熔磷罐必须充氮或二氧化碳,驱净空气。投料时,动作要快,以防自燃。黄磷的熔点甚低,加热温度不必太高,可用夹层热水加热。 (2)反应黄磷与氯气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三氯化磷。反应迅速,并放出大量的热,危险性很大。①反应时必须先加入适量的三氯化磷,生产上称为“底磷”,使黄磷与三氯化磷混合后,再通入氯气进行反应,这样比较稳妥。生产中还必须定期测定“底磷”的含量,勿使过少。②黄磷与氯气的比例必须适当,如果黄磷量不足,则氯气与三氯化磷作用,将生成五氯化磷。后者为白色固体,容易升华,往往堵塞管道,导致事故的发生。若五氯化磷量已较多,在投入黄磷时,则立即与黄磷猛烈反应而还原成大量三氯化磷。其反应如下: 3PCl5 +2p → 5PCl3 在反应过程中,因产生高温,三氯化磷大量气化,以致压力升高,容易发生冲料。冲料后,将使黄磷一起喷出,黄磷遇空气即自燃,容易引起火灾;有时来不及冲料就发生爆炸,后果极为严重。在生产中已有事故教训,必须充分警惕。所以要采用专用的液下往复泵来输送熔融的黄磷。用这种泵输送黄磷,能使加入磷的量不会一次过多,可以防止与五氯化磷猛烈反应而造成爆炸或冲料。③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必须及时冷却。冷却方法宜将冷水沿反应器壁四面喷淋,不宜采用夹层通冷水的方法,以防万一器壁渗漏,夹层冷却水的压力使水进入反应器中,与三氯化磷猛烈反应而引起爆炸。 PCl3 + 3H2O → H3PO3+3HCl↑即使用喷淋法,也要经常检修反应器,严防渗漏。冷凝器同样如此。④通氯气的管道必须插入反应液底部。如果管道折断,氯气在液面上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五氯化磷: PCl3+Cl2→PCl5 (五氯化磷) 则在加入熔磷时极易发生爆炸或冲料。⑤控制反应器内“底磷”液面,可以采用底磷浮标仪,或称“底磷浮标”。“底磷浮标”一般可以根据反应罐内在一定温度下黄磷与三氯化磷的混合比重制成。浮标上端装上铁杆,外套一个螺管式变压器,再接仪表指示。根据浮标的高度不同,而产生的电流也不同,即可判断出“底磷”液位的高度。 (3)精馏从反应器出来的热的气化了的三氯化磷在精馏塔中精馏,取得三氯化磷冷凝液,进入贮槽。若三氯化磷含游离磷高,在脱酸及下一步化合反应时会因黄磷自燃而引起燃烧爆炸,所以应严格控制三氯化磷的质量。

磷肥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磷铵生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磷肥车间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工艺原理 1.磷酸二铵 用氨将酸中和到PH=8制得磷酸二铵,它的稳定性较磷酸一铵差。当温度90℃时就有明显的氨分解出来。随温度的升高分解剧烈增加。 磷酸二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氨压如下表4所示。 表4 从上表4中可看出磷酸二铵如果在高于80℃进行干燥作业,就会明显增加氨损失。 磷酸二铵也同样易溶于水,其大水中溶解度如下表5 所示。 表5磷酸二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5 温度(℃) O 10 20 30 40 50 60 70 160 250 溶解度(%) 30 38.6 40.8 42.9 45.0 47.2 49.3 51.4 74.8 100.0 磷酸二铵在很大程度上水解,水解率取决于它在水中的浓度,尤其在稀溶液中,水解率超过20%。 磷酸二铵水溶液中水解数据 表6 磷酸二铵容易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空气中的水份含量(P H2O ),对磷酸二铵分解速度有影响,水蒸汽从空气中冷凝到固体颗粒表面,冷凝的水分量与P H2O 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在冷凝到固体颗粒表面的水膜中发生了磷酸二铵的水解。 (NH 4)2HP04+H 2O NH 4H 2P04 +[NH 4OH] NH 40H NNH 3+H 2O 2、湿法磷酸的氨化 磷酸有三个氢离子,它们可以依次被氨中和,生成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及磷酸三铵 H 3P04 (液) +NH 3 (气) === NH 4H 2P04(固)+热量 H 3P04 (液) +2NH 3 (气)===(NH 4)2HP04(固)+热量

H3P04 (液)+3NH3 (气) === (NH4)3P04(固)+热量 纯的磷酸氨盐都是白色晶体,其中磷酸一铵最稳定、磷酸二铵次之,磷酸三铵最不稳定,不宜作肥料使用。 工业生产中,因磷酸中所含有的杂质不同,产品颜色并不都是白色,在磷酸中和过程中,并不都是生产单一的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产品,而是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具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3H20+P205+2mNH3===2(m-1)(NH4)2HP04+2(2-m)NH4H2P04+Q m:N/P摩尔比 纯磷酸和氨中和是瞬间即可完成的快速反应,过程的总速度只取决于气氮分子扩散进入磷酸的传质速度。因此,凡是能够强化这一传质过程的手段,均可加快中和过程的速度,如提高原料温度、增大压力等。工业生产磷铵肥料通常都用湿法磷酸,湿法磷酸中经常含有铁、铝、镁、钙、氟、硫和硅等杂质,在氨中和过程中这些杂质将生成各种复杂化合物,它们将严重影响料浆的物性及磷铵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中和过程放出的热量很大, 生产中利用反应热蒸发除去溶液中的一部份水份。 2.1中和过程中还可能生成的沉淀物 由于湿法磷酸含有较多杂质,因此它的中和反应要比纯磷酸复杂得多,酸中的杂质将在中和过程中生成一系列复杂化合物,而影响到料浆的物性和产品组成,这些复杂化合物是随氨化料浆PH值的升高而分别析出的,如表10所示。表10

磷肥厂实习报告

磷肥厂实习报告 陈XX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09年7月份,我有幸来到XXX厂工作,这个炎热的夏天,工厂里面尘土飞扬。我开始先分到磷肥厂进行生产实习。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这个厂原来在五十年代末就建好了。据我师傅所讲,磷肥工艺采用的是干法(即稀酸矿粉法)、皮带化成流程、连续式机械化生产的方法生产普通过磷酸钙,自建厂以来这套技术就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也许这套工艺有着时代的烙印和实际的合理性、经济性才一直沿用至今吧。 经过三个多月的实习,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收获良多。我自己是学工艺专业的,那就从这个角度来谈谈吧。 生产磷肥主要有原料工序、混化工序、吸收工序等。以下便按原料到成品的顺序分别叙述。 一、原料工序 普钙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石和硫酸。磷矿石可分为磷灰石和磷块岩。磷灰石矿一般系熔融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属于火成岩,具有粗大的结晶结构,其矿物 化学组成的分子式为Ca 5R-(PO 4 ) 3 ,而实际我们采用的是氟磷灰石。纯粹的氟磷灰 石中含有五氧化二磷、氧化钙、氟,但在磷灰石中还夹带其它的矿物杂质,因此一般五氧化二磷含量都小于42%。再说到实际生产,一般我们首先将块矿送到块矿贮斗筛网上进行筛分,因为磷矿粉细度是影响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矿粉越细固液接触面积越大,有利于矿石的分解及后期熟化的时间的缩短。但过细会降低磨机生产能力,增加能耗,增加成本。因此,一般要求通过100目筛92~98%。筛分 250毫米以内的块矿进入贮斗内,通过园盘机、筛分斜皮带机送到破碎机破碎处理为30毫米以下的碎矿,再由皮带机、粗矿斗提机输送到碎矿仓,供磨机磨粉。 在往磨机进料的同时将热风引入磨机进风口,磷矿石在磨机内一边被干燥一边被研磨,被研磨出来的矿粉在风机的负压作用下,先经选粉器选粉,不合格的矿粉回到磨机进口重新加工,合格的矿粉随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大部分的矿粉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矿粉经回转下料机和螺旋运输机、25米螺旋机、18米

磷肥行业清洁生产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次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评价指标体系 (3) 5 评价方法 (9) 6 指标解释 (10)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磷肥行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磷肥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磷肥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适用于磷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高浓度磷肥(磷肥二铵、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等)、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等系列产品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标体系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29139-2012 磷酸二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9138-2012 磷酸一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GB 21634-2008 重过磷酸钙 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 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5562.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

磷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吸收及利用情况

磷肥生产中氟资源的回收及利用情况 世界萤石储量为6.23亿t,按含氟50%计算,氟资源量为3.12亿t;世界磷灰石储量约600亿t,磷矿石中氟含量约3%,氟资源量约18亿t;我国磷灰石储量约150亿t,含氟约4.5亿t。磷矿石中伴生的氟资源远比萤石中的氟资源丰富,而我国的磷矿石主要用于生产磷肥。 一、磷肥生产中的氟资源 磷矿中可供利用的氟资源主要存在于磷肥生产的含氟废气和萃取磷酸中,真正回收的氟只是一小部分含氟废气中的氟,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加工成氟硅酸钠产品,经济效益低下。1、萃取磷酸过程中的含氟废气 以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时,通常采用空气冷却或真空冷却的方法移除多余的热量,这时随萃取槽气相排出的氟约占磷矿含氟量的5%~17%,但这部分氟基本上处于没有回收的状态。 2、萃取磷酸中的氟 当前绝大多数萃取磷酸的生产都是采用二水物法,磷矿石在萃取槽中经硫酸分解后有~70%的氟进入萃取磷酸中。氟在磷酸中以氟硅酸(H2SiF6)的形态存在,这部分氟除很小部分在磷酸浓缩且浓缩到P205浓度较高时有部分回收外,其他很大部分都进入肥料中。萃取磷酸中的氟可以沉淀的方法将它从磷酸中以氟硅酸钠的形态分离出来,然后以氟硅酸钠为起点制取多种氟化合物和白炭黑。以沉淀法从磷酸中回收氟硅酸钠,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8%~99%,氟的回收率可以达到70%~80%。 3、磷酸浓缩过程中的含氟废气 对萃取磷酸进行浓缩时,磷酸中的氟硅酸会部分分解成SiF4和HF,逸出于蒸汽中,经水吸收生成氟硅酸,然后大部分加工成氟硅酸钠。根据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等生产工艺的不同,氟的回收大不相同。采用料浆浓缩一喷浆造粒流程时,磷酸经氨中和后浓缩时已无氟逸出;采用预中和一氨化粒化流程时,通常磷酸浓缩到(P205)40%就可以了,这是由于循环酸中含有较多硅胶,而且氟的逸出率较低,氟的回收很困难;采用管式反应器氨化粒化流程或化成法生产重钙时,磷酸需浓缩到W(P205)50%左右,这时可以回收磷酸中大约60%的氟,但不少厂为了回避浓缩中的困难,降低浓度生产,则氟的回收率降低。 4、过磷酸钙生产中的含氟废气 过磷酸钙生产中的含氟废气主要成分是四氟化硅,被水吸收后生成氟硅酸和硅胶。据悉,国内过磷酸钙的年产量已达2200万t以上,通常氟硅酸得率为每吨实物过磷酸钙5~7kg,按6 kg计算,若全部回收,每年100%H2SiF6量可达l3.2万t,相当于10.45万t氟。 5、磷肥中可回收利用的氟资源量 按我国磷肥年产量l 450万t P205计,其中磷酸二铵产量~800万t,磷酸一铵产量~1 000万t,二者产品中的P2O5~900万t。按每吨P2O5消耗(P2O5)32%、(F)3%的磷矿3.2 t计算,全年仅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就要消耗2880万t磷矿,其中氟的含量可达86.4万t。按萃取磷酸时,8%进入气相并被回收,回收氟量可达6.91万t;若70%进人萃取磷酸中,萃取磷酸中的氟量可达60.48万t,若再以沉淀法按回收率75%计算,以氟硅酸钠形态回收的氟量可达45.36万t;另外,从过磷酸钙生产的含氟废气中可回收l0.45万t氟。以上3项可回收的氟量就达62.72万t,相当于103.43万t氟硅酸钠,加上尚未计算的其他磷肥生产中可回收的氟,其总量已经超过了我国当前以萤石为原料生产的无水氟化氢的总量。 从我国当前氟硅酸钠的产量来看,回收的氟量可能只占到可回收氟量的10%以上,尚有80%以上的氟有可能予以回收。如此巨量的氟潜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它们的回收利用是当前磷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现实的途径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