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心灵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丹论语心得》

第二章·心灵之道

人生浅薄,缺乏厚度!

什么是心灵?什么是道?

度娘说:心灵——内心、精神、思想;道,解释很多,相关的大约是途径、道德、法则。

什么是心灵之道呢?

于丹教授让我们承认并顺应遗憾、并尽可能的弥补遗憾、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的心态看待遗憾、用内心的强大化解遗憾、切勿患得患失、切勿逞匹夫之勇、要有心灵的勇敢、从容笃定的气质,做一个合适的人、使生命饱满、充盈。

但是温读这篇章节很多次后,我很疑惑。正如易中天先生在序中说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的孔子……”不明白到底是于丹教授揣摩《论语》后所得的心灵之道,还是为了心灵之道才过度解读《论语》。但是这本书或拜读或质疑,还是感谢她让我重新读《论语》,就像易中天先生说的灰色的孔子链接多彩的世界,只要是正确的人生哲理,我们都接受,读读又何妨。·

首先呢,我还是追本溯源,先认真翻译文中引用的五则论语。

【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钱穆在《论语新解》里解释说:

司马牛,宋国人,有封地。哀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司马牛的哥哥桓魋带着其兄弟犯上作乱,后惧祸而逃亡国外。但这次宋国叛乱,司马牛并未参与,怕受到牵累,便不再承认他的四个哥哥,还将封地和信物交还给宋景公,然后在多国颠沛流离。经过鲁国时,遇上子夏,才有了这番对话。

司马牛落魄伤悲地说:“别人都有(像样的)兄弟,而我没有。”

子夏安慰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您在德行上没有大亏,却失去在宋国的富贵与安逸,凄凄亡命,这是天赋的命运不好)。像您这样一个做事敬而无失、对人恭而有礼的人,走到天涯海角,都有人对您像兄弟一样相亲。作为一个君子,您何愁没有兄弟呢。

1.关于司马牛之叹,我更倾向于这是委屈。

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兢兢业业,克己守礼,却被亲兄弟拖累,遭此横祸,颠沛流离。我实在太委屈了。

我对委屈最大的理解是:生命。我有好几个亲戚,一辈子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突然不舒服到医院一查“癌”。我们都很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子夏会安慰司马牛,让司马牛豁然开朗,但是我除了送送饭、力所能及帮点小忙,都不知道说什么,真的很难过。

2.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成功学大师们一再鼓吹,年轻人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有好的结果。当然,努力奋斗对于今天不出去工作就有饿死之虞的人来说,他的努力奋斗,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我们知道,人都是有起点和天花板的,起点源自原生家庭,天花板源自自身禀赋。有句话说成功需要1%的天赋和99%的努力,可是努力也是需要天赋的。真的好扎心。寒门子弟好好学习积累,努力上进,以几十年之功,奋斗到一般中产阶级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身家几亿,成为富贵阶层,就非常非常难。可谓努力奋斗,对人生状况能提升的幅度微乎其微。

但是儒家的天命观,不是让我们盲从的听天由命,更不是怨天尤人不努力的借口。人需要不断的逆天修行,只有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努力到自身极致,才可以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其实是说,让我们安身立命,不焦虑地活着。

当我们非常努力,也达不到的时候,首先不要怀疑自我个体的价值,不要焦虑、迷茫,不要患得患失。

【2】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鄙贱庸俗的人难道可以和他一起侍奉君主吗?为什么鄙贱的人就不能一起侍奉君主呢?因为这种人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当他没得到名利的时候就怕自己得不到,当他得到名利的时候又怕失去了。“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怕自己失去名利,这种人就什么都做得出来。

钱穆先生注解——人品大略可分为三类,有志于道德者,此为己之学。有志于功名者,此为人之学。有志于富贵者,即本章之所谓鄙夫,乃不可与共学之人。

这段注解,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段话中的“患得患失”却是被常用来说“活在当下,切不可患得患失”。

【3】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感叹说,学问修养合于君子的标准,有三个必要条件。

“仁者不忧”。天下事,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

“智者不惑”。智慧的人,事事了然于心,没有迷惑怀疑之处。

“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这三件我一件都没有做到。

子贡:“老师谦虚了。”。

这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只能说:

真正的仁,真正的智,真正的勇,我虽不能至。

不忧,不惑,不惧。我心向往之。

【4】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

孔夫子是真的想要去海外吗?当夫子说要去海外时,子路马上就要跟着去,孔子很高兴吗?不是,这只能说明子路的直性,尊重老师,崇拜老师,但又过于盲从,因为他没有能揣摩老师的真正意思,老师可能正等着他劝呢,可他却说:“行,老师我们马上走。”孔子在他身上没能得到适当的安慰,而是弄得哭笑不得。孔子不怪他,但给他一个评价,“你呀,真勇敢啊,比我还勇敢啊,但你却不能理解我真正的意思,你说你还能干什么呢!

于丹教授认为这是勇敢中不可逞的匹夫之勇。可是,我们何尝不渴望这个让我逞匹夫之勇的人出现,不带脑子,跟着走就行。

【5】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的话但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

这是在告诉我们适当的话说给适当的人听。

可是,周遭纷杂,看不透是非,理不清对错。30岁,我只总结了一点:假如我不够聪明,不知道什么人合适,不知道什么话适合的时候,就做一个真诚而善良的人吧,不说假话。我简单,我的世界会随我简单的。

五则论语翻译结束了,孔子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却又说了很多道理。不过,正如靳主任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读后的感观不尽相同。在这里仅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