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IP电话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电话市场分析报告
IP电话市场分析报告
报告名称:IP电话市场分析报告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调查方法:街头访问调查时间:20xx年样本量:846被访者:市民调查机构:东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报告来源:东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报告内容:只需一部普通电话就可享有低廉的费用,与身在异地的友人进行不再有后顾之忧地交谈,IP电话给12个大城市的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长话服务选择。

在各种宣传铺天盖地开展这后,广大消费者对于这一新兴事物的出现,反应如何呢?IP电话到底能有多大市场消费力呢?东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EMR)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地进行了一次街头访问,被访者量达846位,对“IP电话”这个热门话题,仔细倾听了老百姓的心声。

网络电话的知名度:四城市中76.5的人听说过IP电话,其中上海的被访者听说过IP电话的比例最高,为87.4,而其余城市IP电话知名度见图一。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P电话知名度与消费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年龄越小,学历水平越高,家庭月总收入越高的人中,知道IP电话的人就越多。

IP电话的使用倾向:在所有知道IP电话的被访者中,有90.7的人表示愿意使用IP电话,有
7.4的人表示不愿意使用IP电话,而其余的人则表示无所谓/不知道,究其不愿使用IP电话的原因,消费者提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时很少打长途;2.没有外地亲戚朋友;3.不了解/不知道IP电话的具体用法;4.没钱买IP电话。

四城市被访者对IP电话有使用倾向的百分比如图二:图二:四城市对IP电话有使用意向的消费者百分比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得BM,知道IP电话与有使用倾向之间并无相关关系。

IP电话与人们的生活:IP电话在长途话费上的优势显而易见,那么IP电话究竟可以为家庭平均节省多少话费开支呢?这是本次研究所要郑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调查显示,四城市家庭月均电话消费金额为142元,组成比例如图三所示:图三:四城市消费者每周话费组成IP电话在所有的异地长途业务上均有优惠,按现行信息产业部规定的资费标准计费,IP电话收费情况为:国内长途电话0.30元/分钟,国际长途电话4.80元/分钟,港澳台电话2.50/分钟(深圳除外),那么可以进行计算如下:市外省内省外国内港澳港澳以外其他每月平均话费18.8元34.5元6.1元7.3元每分钟原有资费标准(平均)0.9元/分钟1.0元/分钟5.0元/分钟12元/分钟&am每分钟IP电话资费标准0.3元/分钟0.3元/分钟2.5元/分钟4.8元/分钟每分钟可省费用0.6元/分钟0.7元/分钟2.5元/分钟7.2元/分钟每月使用时限20.9分钟34.5分钟1.2分钟0.6分钟每月可节省费用12.5元24.1元3.0元4.4元总计:44元由此可以看到,比原来平均142元的每月话费节省了31。

IP电话市场潜力:IP电话的市场潜力是一个备受IP电话业务推广商所关注的,根据此次调研数据
统计,可以看到,四城市平均每月每家庭IP电话的潜在业务量可以达到22.6元。

因调研中在解释了IP电话的优点后,愿意尝试IP电话的消费者达到了89.5,因而可以认定每城市有89.5的家庭愿意使用IP电话。

因IP电话现在是以IP电话卡的方式发行,而IP电话卡的帐号和密码可以由一个家庭在同一时间内共享,因而可假设愿意使用IP电话的家庭每月平均有一张卡,这时可推断四城市IP电话的年销售潜力可达到:北京成都上海广州人口数8130686325984733350683993008平均家庭人口数2.8524893.1909792.9325113.246741家庭数(户)2850383102158211372741229851月均家庭消费额(元/户)22.6(平均)IP电话平均消费潜量(元/年)64418656230877532570239227794633这是一个颇为可观的数据,同时也说明这是一个大有潜力可控的市场。

那么,IP业务的提供商们,你们准备好了吗?[1]
在百度搜索:IP电话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小康进程进入冲刺阶段
小康之路就在脚下!多少年来,中国人民祖祖辈辈在盼小康、奔小康的道路上洒下了勤劳的汗水和智慧,本世纪末我们即将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千年的梦想圆在二十世纪之末。

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
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测算,从总体上看,到1999年我国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

预计到20xx年,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3/4的人能过上小康生活。

小康初期阶段基本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小康建设之路上不断前进,使人民在短短的几年里就跨越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告别了短缺;80年代人民生活从贫困走过温饱,90年代逐渐迈向小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到1999年底,小康评价指标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人民生活已实现小康初始水平的94.6%,也就是说即将走完温饱阶段的路程,基本上达到小康初期阶段生活水平。

(一)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五方面看,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91.5%。

(二)分城乡看,城镇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的94%,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已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精神生活实现程度为86.7%,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实现程度为75.6%。

农村居民实现程度为88.45%,其中收入水平实现程度为85.14%,物质生活实现程度为84%,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87.22%,生活环境实现小康程度为89.09%,精神生活和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已达到小康标准值(见图1)。

(三)分地区①看,全国31个省市区,有15省市区实现程度在90%以上,9个省市区在80%-90%之间,7个省市区实现不到80%。

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97.86%,其中有10
个省市区实现程度在96%以上,1个省超过90%,1个省接近90%;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其中实现程度在90%以上的有4个省,实现程度在80%至90%之间的省市区有5个,有2个省市区接近90%;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其中实现80%至90%的有3个省市区,其余7省市区实现不到80%(见图2)。

(四)从人口分布看,1999年底全国有6.156亿人口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90%以上,下同),占总人口的49.93%;其中有4.606亿人口分布在东部,占东部人口90.79%,1.5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35.198%。

有4.65亿人口处于温饱有余生活水平(实现程度80%-90%),占总人口的37.73%,其中2.8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的64.81%;有1.33亿人口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46.65%。

有1.52亿人口处在温饱中期水平(实现程度不足80%),占总人口的12.34%,均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53.35%。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全国有一半人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东部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中部也有2/3的人过了小康生活,而西部过上小康生活的人不到一半。

(五)从小康进程速度看,按小康基本标准衡量1990年小康总体实现程度为46.32%,平均每年向前推进4.63个百分点;到1999年底,小康实现程度已达94.6%,比1990年实现程度高48.28个百分点。

90年代,平均每年推进5.36个百分点,比80年代的平均速度每年高出0.73个百分点。

这说明进入90年代后,小康实现进程有所加快(见表一)。

到20xx年,预计全国总体平均将实现小康初始水平,全国约有74.84%的人口基本能
达到小康水平,有12.82%人口接近小康水平,然而,有12.34%人口难以实现小康;在16项小康测评指标中有12项可以基本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值,2项指标达到小康值困难较大。

整体说来,虽然小康建设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但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民在本世纪末能圆小康生活之梦。

人均小康指标提前实现经济发展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改革开放21年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水平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人均指标已超过小康标准值,是五大部分实现小康程度最高最早的一部分。

(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增长速度遥遥领先国际水平。

1995年我国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番两翻的目标,提前达到小康标准。

1995年现价国民生产总值为574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0年4518亿元增长321.6%,年平均增长10.07%。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现价为485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2713元,比小康标准值高213元,比1980年的460元
增长248.7%,平均每年增长7.76%。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值为820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至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9.8%,其中80年代的10年中年均增长9.3%,90年代的9年中
年均增长10.4%。

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值为6546元,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为359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至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8.4%,其中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7.7%,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长达到9.1%。

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后,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有所提高,波幅基本控制在7个百分点内,比80年代的最大波幅降低三成以上(见图3)。

(二)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国际水平。

从国际比较看,1980年至1999年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根据世行的测算,80年代世界加权平均水平为3.2%,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为6.6%、2.6%和3.1%;1990年至1998年世界平均水平为2.4%,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为7.3%、1.9%和2.1%。

如果不考虑中国和印度,则这两个时期的低收入国家的增速更低,分别为4.1%和3.6%。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这种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现象是空前的、是世界各国未曾有过的,这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行宏观经济市场调控等的辉煌成就。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经济水平和人均资源拥有量并不高,这为小康建设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按世界银行《1999/20xx年世界发展报告》测算值排序,199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为9289亿美元,在210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从高到低排列,下同),199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5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在210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149位。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和物质产量总量处于世界前列,然而,人均水平并
不高。

(三)地区经济总体发展迅速。

目前,党中央考虑东部沿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经济社会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实力,果断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年来,虽然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都较为迅猛。

1999年东中部各省市区GDP的增长速度基本上在7%至10%之间,人均GDP绝大部分已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值;西部各省市区GDP的增长速度在6%至9%之间,人均GDP实现程度也大部分在90%以上。

物质生活:向小康水平逼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小康的关键。

现实情况表明,中国人民生活正实实在在地向小康水平逼近,消费水平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这些都能从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来。

1999年底物质生活实现小康标准的94.6%,比1990年的49.9%前进了46.4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向前推进5.16个百分点。

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6.6%,中部地区为91.85%,西部地区为82.34%。

(一)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为物质生活质量的整体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居民收入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源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富的积累,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与日俱增的上升,20余年的变化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难从工资、劳务收入到银行储蓄存款余额、有价证券、金融资产等相关指标看到居民收入迅速提高的轨迹。

城镇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使城里人有幸在80年代中期就尝到了好日子的甜味,人均可支配收入率先于1998年达到小康标准。

按不变价计算,1980
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其中80年代的10年和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和6.87%,呈现稳步增长的特点。

同样,农民收入也日益上升。

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现价为2210元,是1978年的16.5倍,如果按1978年这一可比价格计算则为632.65元,这意味着农民收入比1978年的133.6元实实在在提高了4.74倍。

按不变价计算,1980年至199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其中80年代的10年和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和5%。

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增速呈现出三个特征:1)19年中农村平均快于城市1个百分点;2)80年代农村快于城市2个百分点,3)90年代农村慢于城市近2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两年来农村明显慢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1999年农村小康实现程度为82.4%,而城市于两年前就已达到小康水平。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收入的议论也越来越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等现象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现象我们能从数据变动的轨迹中找到痕迹,据有关单位测算,1998年我国基尼系数高达0.386,已接近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超过高收入国家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如果将城镇特高收入户也纳入统计中,则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

(二)居民居住水平有很大改善。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人们告别了几代同堂的年代,特别是康居工程实施以来,居住水平与质量提高更快,屋内设施现代化、家具豪华化、装璜漂亮化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截至1999年底,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0年的5.5平方米提高到14.2平方米以
上;入住两居室以上单元配套楼房的家庭逾2/3;有厕所或浴室的家庭比重不低于3/4;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家庭也达70%以上;绝大多数家庭都能独自享用自来水和厨房。

农村住房水平亦有较大程度提高,农民告别了土房,甚至砖瓦房,住上了钢筋砖木结构的楼房,并向室内设备现代化和装饰美观化发展。

目前,反映农村住房的核心指标—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亦于1997前超过15平方米的小康标准。

与城市相比,农村住房的数量和质量同样有较快的发展,1999年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4.5平方米提高到18.7平方米以上。

尽管如此,在住房方面,我们离三口之家有两居室的小康型生活住房标准仍还有一定的差距;而距建设部提出的20xx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的10条标准的差距要更大些。

(三)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消费更能反映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不管是从消费品金额的提高或对冰箱、彩电等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还是从吃的品种和数量,都远远超越了物质紧缺时代的生活水平。

居民的营养程度,虽然不如其他指标改善的那么快,但较过去的改观也是明显的。

目前,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距小康还有一些差距,实现程度为86%左右。

从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也能看出消费结构的改善程度。

全国恩格尔系数从1980年60%下降到1990年的56.8%,继而再下降到1998年的48.57%,超越小康标准值的50%,人们终于有一半多的钱可用于非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

(四)交通通迅大为改观。

交通便利程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交通通信费用支出大幅增加,近几年已居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增幅之前列。

近十年来,我国交
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居民乘车条件与便利程度明显改善。

交通工具的质量和数量大幅度增长,民用飞机航线的增加,火车的提速和夕发朝至时间的调整,汽车数量和卧铺型品种的扩大,都大大改进了交通状况,为居民旅行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消费。

通迅业发展十分迅猛,使人们交流的距离缩短了,地球就像一个小小的村庄,交流自如。

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本地电话年末用户数分别高达4718、4324和10881万户,分别是1990年的107、2162、16倍;城市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7台多。

邮电业务总量按1990年价格计算为3311亿元,是1990年的40倍,1995年的3倍多;而其中的电信业务发展更是惊人,电信业务总量按1990年价格计算1999年高达3113亿元,占邮电总量的94%,是1995年的3倍半。

过去人们不敢想的或想不到的通信方式和手段出现了,英特网也迅速进入普通家庭。

1999年,国际互联网络达89万户,是1995年的12倍;城市每百户家用电脑近6台。

尽管互联网并未普及到农村,其他通信程度也远不如城市,但从速度上比较其发展也是较快的。

近几年的电网改造、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为农村通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通电话的乡(镇)比重为93%,而描述小康水平的农村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指标也于1997年就已达到了小康标准。

人口素质:一年更比一年高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标志之一。

1999年实现小康标准的88.4%,其实现程度是五个方面最低的,比1990年的53%高了34.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
推进 3.9个百分点。

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8%,中部地区为93.5%,西部地区为73%。

人口素质可分为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它的提高除受经济基础这一因素制约外,还取决于受教育程度、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

(一)我国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

到1999年底,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4.4%和50%,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小学学生数分别为621人和1076人,比1990年分别增加174人和5人,两者比重分别比1990年增加6个百分点和减少7个百分点。

我国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明显快于90年代初期,1999年底成人识字率达87.6%,超过85%的小康标准值。

从人口结构看,1999年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较大,分别为35.7%和31.9%,它们占了总人口的2/3;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分别为9.9%和2.9%。

随着我国初等教育的普及,以及作为当代我国两大战略之一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材也不断增多。

到1999年底,我国受过高等教育人的比重为2.9%,目前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分别为33人,比1990年增加15人,比重比1990年上升0.7个百分点;1998年高中等学校高级教师约20万多,讲师达27万多人,助教和教员为21万多人;科研机构2.2万个,科技活动人员281万,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高达14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6名高级教师、12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
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历史,曾创造过世界奇迹,为人类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为世界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1999年我国文化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文化馆达2899个,公共图书馆为2769个,博物馆为1371个。

广播电视更上一层楼,为绝大多数人提供了听、视觉信息获取和娱乐渠道,1999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6%。

而出版业更是火爆,报刊、图书、光盘层出不穷,图文并茂,1999年出版报纸、出版杂志和出版图书总印数分别达到318亿份、28亿册和73亿张,三者种数分别达2千多种、7千多种和14万多种。

这说明中国人一年当中有25种报纸可看,有2本杂志可读,有6册图书可念,彻底改变了过去报刊图书不足的状况。

(三)卫生保健条件逐步改善。

人们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是伴随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逐渐加快的,我们的药品丰富了,不那么依赖进口了;医院的床位宽松了,卫生服务的条件改进了,治疗的仪器先进了,人们不再因治病条件的艰难而苦苦等待,卫生理疗和身体保健也早已不是奢望。

到1999年,全国每万人拥有病床数25.49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2.55个,每万人中有卫生机构人员45名。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率先于1996年达到小康标准,目前,我国这一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接近,比高收入国家低7岁左右,比低收入中国家高6岁左右。

然而,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人口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个别指标离小康标准仍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问题仍不能掉以轻心。

一方面,近几年我国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不扎实,
出现小幅波动状况,需要继续巩固,如成人识字率1996年和1997年就略有下降,两年分别为81.8%和83.3%;另一方面,其他人口素质指标显示情况并不很乐观,如进入90年代以来,婴儿死亡率至1997年仍一直停留在33‰的水平上,没有多大改善,仅比1980年的34.7‰下降0.17个百分点,1999年虽略有改观,但也仅只实现小康标准的59.5%。

另外,西部地区也只实现小康标准的73%,总体水平在五大方面处于低水平状态。

> 没有比精神面貌更能反映人的相对优越状态了,所以说,精神生活的提高是小康社会的另一种表现,它刻划的是人们生活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社会道德,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状态。

1999年全国总体衡量精神生活已实现小康标准,是五大部分中实现程度最高部分之一,比1990年的47.2%提高了51.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向前推进5.76个百分点。

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8%,中部地区为94%,西部地区为9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压制的解禁,消费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999年,全国电视机普及率由1980年的11.9%增加到1990年的59.1%,再到1999年的几乎全面普及,提前达到小康标准。

1999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86%;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冰箱、照相机、影碟机、健身器材,分别为91.44、77.74、38.11、24.71和7.14台。

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分别由1990年的44.44台、9.12台和1.22台增加到1999年的100.59台、24.32台和10.64台,其中彩电1999年为38.24台。

人们的精神消费向健康型和知识型发展。

居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渐下
降,非食物性支出尤其是服务性等非商品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性精神消费增长较快。

1999年,全国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3%上升到1990年的6.27%再上升到11.59%,超过小康标准值。

但也应该看到,在改革的冲击下,个别人仍在浮躁和徨彷中度过,一些地区和单位在精神文化和娱乐消费中仍存在着一些铺张浪费现象,一些人效仿国外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也不时出现,种种现象表明,社会精神生活并非达到理性化的境界。

生活环境:觉醒反思不断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社会的另一重要标志。

1999年这类指标实现小康标准的91.5%,它比1990年的23.3%高了68.18个百分点,每年推进7.58个百分点。

其中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5%,中部和西部地区实现程度分别为91%和88%。

经济的繁荣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在毁坏人类生存的地球,这就是人类行为双刃剑的结果。

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改造环境与破坏环境交错的史书,环境破坏的越严重、越对人类造成危害,人们保护的意识就越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使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觉醒和反思不断进步,全人类对此问题的认识形成共识,并升华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是探索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关系的战略。

目前,加入到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来,并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这一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环境生态保护有所改善,1999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由1995年的793个扩大到1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