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作者简介:范丽蓉,硕士,上海金融学院党委统战部统战员,研究方向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2011年统战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HT201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略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范丽蓉
(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1209)

要:高校历来是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重要源头。

做好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在明晰高
校党外干部特点、把握党外干部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中存在问题
的分析,着眼长远,健全完善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关键词: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015-04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成员集聚的地方,历来是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对外输送党外代表人物的重要阵地和源头。

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是高校人才强校的战略要求,是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

一、客观认识当前高校党外干部的特点(一)专业学术水平高,行政管理经验缺乏高校党外干部往往来自于教学科研一线。

一般来说,他们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专业上成绩突出,工作经历相对单一,从教师学者到行政管理,往往面临着角色转化的问题。

(二)思维视野独特,价值取向多元化高校党外干部具有党外知识分子的特质:善于思考,思维视野独特、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新、具有批判精神,工作中表现为有思路、有见地、有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高校党外干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文化思潮的影响,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给高校党外干部的政治引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有强烈的事业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高校党外干部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
,他们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专业,投入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渴望实现自身的
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要求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获取相应的报酬。

(四)民主意识浓厚,参政议政热情高高校党外干部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其对自身利益的深刻影响,政治热情高涨,民主意识空前浓厚。

他们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关心高校改革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希望进一步发挥优势走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党外干部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
(一)优良的综合素质是党外干部成长的坚实基础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与党员干部一样,必须具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条件。

所谓“德”,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能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所谓“才”就是要有突出的业务水平,这是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发
5
1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NO.3,
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挥作用和进一步持续发展的根本。

此外,要进一
步成长为党外代表人士,党外干部还须具备参政议政的热情和能力。

(二)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学的用人导向是党外干部成长的土壤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学的用人导向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对党外干部的看法和高校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完善和规范,对党外干部的信任和支持以及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等。

这些是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三)组织的培养是党外干部成长的关键党外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

组织为党外干部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学习考察、锻炼提高的机会。

通过组织上有计划、针对性的培养,促使党外干部政治上更成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从而契合社会时代的需要,全面健康地成长。

(四)实践锻炼是党外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既是培养和造就干部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最广阔道路。

实践出真知,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的高校党外干部更需要投身实践,到实践工作中去汲取营养,经受磨练,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作为是党外干部成长的动力保证
从高校走向社会,从自身的专业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是高校党外干部成熟成长的标志。

高校党外干部要保持提升自身的专业和优势,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努力。

而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作用,还须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结合,投身社会的伟大变革,投身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顺应时代要求积极作为,在时代变革中成长,在时代发展中进步。

三、高度重视当前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够
一是少数领导统战意识不强,对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党内有的是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可有可无、可紧可松;二是有关部门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上更多的是“顺其自然”
,等待“自然成熟”,缺乏主动培养的意识;三是还有一些干部、群众对党外干部存在着
一定的偏见,认为优秀的人才都入党了,党外干部不过是“点缀”而已。

(二)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缺乏协调沟通机制。

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往往是统战部门单打独斗,缺乏与组织部等职能部门以及基层的协调配合。

二是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往往是做到哪算哪,缺乏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和过硬的落实措施。

三是党外干部教育培养力度不大、针对性不强、渠道单一。

在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上,重使用轻培养,缺少台阶;在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上,与形势的发展要求和党外干部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在教育培养的渠道上,主要是依靠校内党校培训和担任实职,交流轮岗和上挂下派的力度不大。

(三)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薄弱
主要表现为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结构层次不尽合理。

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迟缓,基层党组织一发现优秀的人才,就积极发展其入党,导致党外干部队伍后备匮乏。

民主党派在发展成员时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梯队建设青黄不接,党外干部在各部门院系分布不均衡。

(四)党外代表人物培育方面还有待加强一是人才共育搭建平台方面还有更大的空间。

高校往往立足于校内、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去培养党外干部,而实际上,区校联动人才共育模式能加快党外干部的成长,构建大统战格局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是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缺少有形的组织依托,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选拔工作与民主党派成员干部相比,在日常联系、组织活动、锻炼平台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四、健全完善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机制
(一)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互动协调机制
坚持一个原则。

要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原则做好党外干部工作,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干部工作总体规划和人才工作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把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作为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

建立两个制度。

建立党外干部联席工作会议制度,组织部、统战部定期就党外干部工作规划、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沟通信息,共同
6
1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研究部署。

建立统战委员联络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统战委员队伍建设,使统战工作延伸到基层。

形成一个格局。

即形成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统战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职能部门支持协调,院(系)党组织共同推进的大统战格局。

统战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做好物色发现、培养举荐,协助组织部门做好党外干部考察考核等工作;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事前征求统战部门的意见,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考察、安排和使用工作。

院(系)党组织积极配合,抓好落实,有意识、有目的地把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干部保留在党外定向培养。

(二)建立多渠道广物色的党外干部发现储备机制
注意从留学回国人员中物色优秀党外人才,注意在公开选拔、评优评奖、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中发现人才,注意加强与组织部门的信息沟通,注意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举荐人才的作用,注意依托基层党组织,在党外干部人选、培养使用等方面形成共识。

建立早发现、早规划、早培养的党外干部储备机制。

定期对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和人才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党外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注意充实优秀年轻的党外后备干部,使党外干部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党员干部保持动态的稳定,为合作共事提供组织保障。

树立前瞻意识,加强党外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结合中层干部换届、民主党派换届、社会团体换届、人大政协换届等工作进行谋划思考,制定具体的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三)建立党外干部教育培养的长效机制一是全面规划、明确重点。

将党外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计划,以优秀党外后备干部和代表性人物为培训和培养的重点对象,坚持普遍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育培训,突出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建立内培外送、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努力拓宽教育培训的渠道,通过校内举办专题培训班、和党员干部一起培训、选送出国留学进修,选送参加上级党校培训、支持参加民主党派组织培训、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等多种方
式,加大对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

以统战理论政策教育、合作共识教育为核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为重点,把握党外干部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高校党外干部合作共事、化解矛盾、服务学校发展的能力。

三是坚持经常性教育,做好党外干部的思想引导工作。

注意结合形势开展国情、党情及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合作共事的意识。

注意经常性地交流谈心,掌握党外干部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结合党外干部的考察考核,及时指出他们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帮助其扬长避短,明确方向。

四是强化岗位锻炼。

树立“使用也是培养”、“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对于有发展潜力的
党外干部,主动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锻炼,为他们搭建平台,争取机会,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各种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科学、民主、公正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一是完善“统战部推荐,组织部、统战部共同考察”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统战部全程参与,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党外干部的考察等工作,组织部主动与统战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征求意见。

二是多种方式选拔任用干部,实现选人渠道的多样化。

打破选拔的地域、部门和身份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选贤任能,引入公开选拔、竞争上
岗的“赛马机制”
,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党外优秀人才脱颖而
出创造条件。

三是统筹兼顾,在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下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坚持看主流、看潜力、看发展,不求全责备;坚持把与党同心同德、德才兼备、群众佩服的党外人才不拘一格地推到领导岗位上,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又要防止杜绝某些动机不良、急功近利且群众不认可的人。

四是破除党外干部只能担当副职的偏见,大胆使用。

打破党外干部“一副到底”的思维定势,大胆地提拔一些符合条件、需要重点培养的
7
1略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范丽蓉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党外干部担任正职。

结合党外干部的优势、特长
和培养锻炼的需要,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协调实施。

(五)利用学校地域优势,深化区校联动机制,搭建成长发展平台
积极搭建党外干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平台。

充分发挥党外干部群众联系广、思维视野独特的优势,集思广益,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如邀请党外干部参加教代会、参加各种管理座谈会,参加七一表彰等党内重大活动,邀请政治观念强、思想作风硬、专业知识丰富的党外干部担任兼职审计员、纪检员、教学督导员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教学工作进行监督。

积极搭建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平台,深化区校联动机制。

高校要做好政治安排,建立与地方以及民主党派省市委员会的沟通联系机制。

以民主党派及团体的换届为契机,争取高校党外干部在民主党派的省市委员会和省市级的侨联、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台联等等社会团体中能担任更多的重要职务;向省、市委统战部和民主党派省市委员会等部门争取到更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名额;向地方推荐特约审计员、特约监督员等,让高校党外干部有更多的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的机会。

高校还要积极探索与地方以及民主党派省市委员会的人才共育机制,推动党外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如支持高校党外干部参与地方经济建
设,参与社会服务,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支持党外干部参加地方新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班,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业务骨干、主委培训班,选送党外干部参加上级党校党外中青年干部理论研修班、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与地方联合举办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研修班等,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六)健全联系服务机制,以情动人、以事业感召凝聚党外干部
一是健全党外干部联系交友制度。

从上到下形成学校党委、统战部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三级联络体系,主动、经常与党外干部谈心交心,形成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谈心交心中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奉献才华。

二是建立情况通报和信息反馈制度。

通过座谈会、通报会等多种形式向党外干部通报学校的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建议。

将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和民主党派的工作结合起来考虑,邀请他们和民主党派成员一起参加座谈会、一起参加统战活动。

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如定期的座谈会、通报会,会议提前通知、会议纪要反馈等举措,为党外干部了解信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供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单联民.关于完善高校培养选拔党外干
部工作机制的思考[
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0):61-63.
[2]赵广君.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
设工作机制问题的思考[J ].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15-18.
[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党外干部教
育培训规律和培训需求的调研报告[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5-9.
责任编辑:杨松禄
8
1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NO.3,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