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染措施

合集下载

船舶安全防污染预案

船舶安全防污染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污染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船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船在国内外港口、航道、锚地、水域及临时停泊点等范围内的航行、停泊、作业活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船长为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指挥和监督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的实施。

2. 大副负责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的具体实施,协助船长完成各项防污染任务。

3. 船员按照职责分工,严格遵守各项防污染规定,确保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的落实。

四、防污染措施1. 船舶排放污染物管理(1)船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船舶排放污染物标准执行,不得超标排放。

(2)船舶应配备有效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确保污染物处理效果。

(3)船舶在排放污染物前,应向船舶管理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2. 船舶垃圾管理(1)船舶应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2)船舶垃圾应分类收集、存放,不得随意丢弃。

(3)船舶垃圾处理完毕后,应向船舶管理部门报告。

3. 船舶燃油、润滑油管理(1)船舶应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合格的燃油、润滑油。

(2)船舶燃油、润滑油应妥善储存、使用,防止泄漏。

(3)船舶燃油、润滑油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船舶废弃物管理(1)船舶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存放,不得随意丢弃。

(2)船舶废弃物处理完毕后,应向船舶管理部门报告。

5. 船舶事故应急处理(1)船舶发生污染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船舶应立即向船舶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培训与宣传1. 船舶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船员进行安全防污染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船舶管理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船员对安全防污染工作的认识。

六、监督检查1. 船舶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2. 船舶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船舶安全防污染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船舶行业环保要求

船舶行业环保要求

船舶行业环保要求在全球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下,各行各业纷纷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减少污染的努力。

船舶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运输领域,同样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减少航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减少船舶废气排放、控制海洋污染、回收船舶废物等方面,论述船舶行业的环保要求。

减少船舶废气排放船舶通常使用重油作为燃料,该燃料含有硫、金属和灰分等物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减少船舶废气排放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施:1. 使用低硫燃料:降低燃料的硫含量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一些地区已经制定了低硫燃料使用的规定,要求船舶在特定区域使用低硫燃料。

2. 安装排污净化系统:通过安装排污净化系统,可以降低船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

这些净化系统主要通过吸收、洗涤和过滤等过程来净化废气。

3. 推广清洁能源:船舶也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如液化天然气(LNG)等。

LNG燃料不含硫和颗粒物,是一种更环保的选择。

控制海洋污染船舶行业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海洋污染,避免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以下是一些控制海洋污染的要求:1. 控制油污染:船舶在航行中,需要控制和管理油料等污染物的排放。

这需要依靠严格的操作规程、油污水分离设备以及油污染应急预案等手段。

2. 控制垃圾污染:船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垃圾。

例如,废弃物应当进行分拣、贮存和处理,并在到达港口后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 控制危险品污染:船舶运输危险品时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货物的安全和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回收船舶废物船舶行业还要求对废弃船舶进行合理回收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回收船舶废物的要求:1. 废船回收:船舶寿命一般为20年到30年,到期后需要进行回收。

回收船舶应当遵守相关法规和国际规定,确保对船舶废物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2. 船舶废物处理:船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如废油、废水、废电池等,应当按照国际和国内规定进行处理。

船公司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船公司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保障船舶安全运营,保护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污染方针本公司始终坚持“船舶更安全、海洋更清洁、人员更健康”的防污染方针,努力实现海上安全、防止人身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及对财产造成损失。

三、管理目标1. 保证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2. 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3. 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4. 执行强制性公约、规则、规定和公司采用的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船级社及海运行业组织建议性规则、指南、标准,规范公司船、岸的操作;5. 明确公司SMS(安全管理体系)相关人员的责任、权力和相互关系;6. 保持公司SMS有效运行。

四、组织架构1. 成立公司防污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防污染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2. 设立防污染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防污染措施,包括制定防污染计划、监督执行、检查评估等;3. 各部门应设立防污染联络员,负责本部门防污染工作的落实和上报。

五、防污染措施1. 船舶防污染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船舶防污染规定,确保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等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 定期检查船舶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对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等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转运;- 严格执行船舶排放标准,确保船舶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规定。

2. 船舶防污染应急预案:- 制定船舶防污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措施和职责;-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效。

3. 船员防污染培训:- 定期对船员进行防污染知识培训,提高船员防污染意识;- 加强船员对防污染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船员能够熟练操作防污染设备。

船舶油污防治实施方案

船舶油污防治实施方案

船舶油污防治实施方案
船舶油污是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
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有效的船舶油污防治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处置和监测三个方面,提出船舶油污防治的具体方案。

一、预防。

1. 加强船舶管理。

船舶所有人和经营者应加强对船舶的管理,确保船舶设备的完好,避免因设备
故障导致油污泄漏。

2. 完善操作规程。

船舶应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包括油品的装卸、储存、处理等环节,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防止操作不当导致油污泄漏。

3. 加强人员培训。

船员应接受相关的油污防治培训,了解油品的特性、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处置。

1. 应急预案。

船舶应制定完善的油污泄漏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装备和物资准
备等,确保在发生油污泄漏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2. 技术手段。

船舶应配备相应的油污处置设备,如油水分离器、吸油毯等,以便在发生油污
泄漏时进行及时处置。

三、监测。

1. 实施监测。

船舶应定期对油品储存设施、油舱、管道等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
潜在的泄漏隐患。

2. 环境监测。

船舶在进入或离开港口时,应进行环境监测,确保船舶所携带的油品不会对周
边海域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船舶油污防治实施方案需要从预防、处置和监测三个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加强预防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加强监测管理,才能有效减少船舶油污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停航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海船舶[]61号

停航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海船舶[]61号

停航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海船舶61号
停航船舶是指因安全或环保问题而需要立即停止航行的船舶。

保障停航船舶的安全以及防止环境污染是一项重要的监督管理任务。

根据《停航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海船舶61号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停航船舶安全管理
1. 定期检查 - 对停航船舶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 确保停航船舶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人员和船舶安全。

2. 安全培训 - 对停航船舶的船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确保船员熟悉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3. 应急预案 -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针对各类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方案。

- 在停航船舶上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材料,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二、防污染监督管理
1. 污染预防 - 加强对停航船舶的污染源管控,防止船舶在停航期间对周围海域造成污染。

- 督促停航船舶进行废物、污水等的合理处置,确保环境不受影响。

2. 环境监测 - 对停航船舶周围的海域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海域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 定期检测停航船舶的废水和废气排放情况,防止对环境的影响。

3. 处罚措施 - 对于违反防污染管理规定的停航船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

- 对于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对于停航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十分重要。

只有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船舶的安全与环境的纯净。

海船舶61号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维护海洋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2.ZYF型真空式油水离器
ZYF型真空式油水离器:水泵后置,在该种型式油水分离 器的分离筒内保持一定的真空,油污水在真空状态下进行 重力分离,避免了污水泵造成乳化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特点: 1,水泵后置,水泵处理分离后的清水,寿命高。 2,避免了油污水的乳化。 3,分离装置中的聚合元件能自动反冲洗,不会堵塞,长 时间运行不需更换。 工作原理详解:
(2)设置专用压载舱 (3)设置双层底和双壳体结构 (4)采用原油洗舱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第二节 船用油水分离器
一、船用油水分离器对油水分离的方要方法
油水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生物 化学法等。
➢ 物理分离是利用油水密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使油水 分离,主要特点是分离过程不改变油或水的化学性质。 ➢ 化学分离是向含油污水投入絮凝剂,使油凝聚成胶体而沉 淀;或使水电解产生气泡,以粘附油液上浮,以此实现油水 分离。 ➢ 生化分离是利用微生物对油具的分解氧化作用而对油污水 进行处理的方法。 ➢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以物理分离法为主。包括:重力分离、 聚结分离、过滤分离、吸附分离等。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1.油分浓度检测原理 油分浓度检测原理应用较多的有浑浊度法,红外线吸收
法紫外线吸收法等多种,主要是其结构相对简单,可直接测 量含油量含油污水中的油分浓度。
(1)混浊度法 混浊度法是利用含油水混浊程度与透光程度的关系来反
映水中含油量的多少。如图15-4所示为其原理图:
第二章第二节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图15-4 用混合法检测水中含油浓度的原理图
1.滤器;2.电磁阀;3.光源;4.检测器;5.光电元件;6.转换电器;7一显 示仪表;8-电磁阀;9-超声波发生装置;lO-恒压阀

船舶拆除污染防治措施

船舶拆除污染防治措施

船舶拆除污染防治措施1. 引言船舶拆解是指对废旧船舶进行分解、拆解、回收和处置的工艺过程。

然而,船舶拆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船舶拆除污染防治措施,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并保护工人的安全。

2. 船舶拆除污染防治措施2.1 环境评估和预防措施在进行船舶拆解前,应进行综合的环境评估,确定环境污染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场地准备:选择远离居民区的适当场地,确保相关设施符合环保要求。

•工人培训:对从事船舶拆解工作的工人进行培训,包括环境保护知识、安全操作等。

•材料管理:合理储存和处理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材料,确保不会进入水体或大气中。

•防控设施: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包括垂直隔离带、油水隔离器、粉尘防护等,以减少环境污染。

2.2 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在船舶拆解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有害物质、废水和废气等。

为了防止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损害,应采取以下措施:•有害物质处理:对船舶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安全处理,包括废油回收、废电池处理、废液处理等。

•废水处理: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确保排放达到相关标准。

•废气处理:采用合适的废气处理措施,如安装烟囱、烟气处理设备等,减少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回收利用:对船舶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3 安全措施和监测在船舶拆除过程中,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耐腐蚀手套等。

•作业远离高风险区域:将拆解作业施展在远离高风险区域,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常规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拆解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安全培训和交底:对从事船舶拆除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交底,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船舶污染防治措施规范

船舶污染防治措施规范

船舶污染防治措施规范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船舶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也给海洋和内陆水域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船舶污染防治措施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船舶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船舶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油类污染物船舶的燃油泄漏、机舱含油污水排放等是油类污染的主要来源。

油类污染物会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氧气溶入水中,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此外,油类物质还会附着在水生生物体表,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2、生活污水船员在船上产生的生活污水,如粪便、尿液、洗涤水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等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破坏水生态平衡。

3、垃圾船舶上产生的各类固体垃圾,如塑料、纸张、金属等,如果随意丢弃入海,不仅会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被海洋生物误食,对其生命造成威胁。

4、废气船舶燃烧燃油产生的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加剧酸雨和温室效应等问题。

5、压载水为了保持船舶的稳定性,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携带和排放压载水。

压载水中可能携带各种有害生物和病原体,如藻类、细菌、病毒等,这些生物一旦进入新的水域,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引发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

二、船舶污染防治的国际法规和国内政策为了应对船舶污染问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在国际层面,《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公约)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公约之一。

该公约对船舶油类、有毒液体物质、垃圾、生活污水、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并规定了船舶应配备的防污染设备和操作要求。

在国内,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船舶污染的防治。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船舶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在海洋环境中,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航行过程中,船舶的废弃物会对海洋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施工船舶和运输船舶中,船体底部的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保持良好的防污染措施非常重要。

什么是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防污染措施是指,在施工或运输船舶的操作过程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合理地控制船舶污染,防止船底污染物质外泄、排放和污染海洋环境。

这些防污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船底防污方法船底防污方法是船舶防污染的重要手段。

船体底部常被海洋污染生物侵蚀和附着,容易形成硬壳、藻类、螺旋等各种生物。

这些生物会对船体材料产生腐蚀、降低船速、增加船舶阻力,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船舶常采用防污漆涂覆船底,以避免船底污染问题。

一些现代防污漆制剂采用环保材料,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船舶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合适的漆料使用技术和施工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废物管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污水、垃圾、危险品等。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船舶应在安全的地点卸货、清理等工作。

船舶废物管理应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在船舶上安装垃圾分类及指示牌,告示船员分拣废弃物,避免废弃物随意投放和外泄。

疏浚污泥处理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经常需要进行疏浚作业。

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淤泥等需要定期处理,以避免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污泥处理主要采用干排或湿排的方式。

干排通过机械设备将污泥压缩、干燥,再运回岸上进行处理。

湿排则需要将污泥和水混合,通过管道输送到岸上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燃料管理燃料管理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船舶在使用燃料时,需要根据燃烧效率、热值、污染物排放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燃料,以减少排放。

对于液化石油气等环保型燃料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燃料外泄和污染海洋环境。

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的防污染措施要求施工船舶及运输船舶的防污染措施不是简单地喷涂一层防污漆或分类废物就能达成的。

船舶污染及防治措施课件

船舶污染及防治措施课件
船舶污染及防治措施课件
目 录
• 船舶污染概述 • 船舶污染的防治措施 • 船舶污染的监测与评估 • 船舶污染的应急处理与案例分析 • 船舶污染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船舶污染概述
船舶污染的定义与类型
船舶污染的定义
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 因不公道操作或意外事故等导致 的污染物排放,对水域环境造成 的污染。
改进船舶设计,提高燃油 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
加强船舶管理
建立船舶管理档案,对船 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船舶设备正常运行。
船舶防污设备与设施
1 2
安装船舶防污设备
配备油水分离器、废气清洁器等防污设备,确保 船舶产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建设船舶废弃物处理设施
建立船舶废弃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理船舶产生的 废弃物。
船舶排放控制区扩大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船舶排放控制区将进一步扩大,限制 船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也将更加严格。
船舶能源结构调整
未来国际船舶污染防治的重点将放在能源结构调整上,鼓励使用清 洁能源和替代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智能船舶发展
智能船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船舶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能够降低船 舶能耗和排放,提高运输效率。
施。
完善船舶防污标准体系
02
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船舶防污标准体系,
提高防污要求。
加强对船舶防污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03
提高船舶经营者和船员的环保意识,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
法规。
船舶防污技术与管理
01
02
03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鼓励船舶使用液化天然气 等清洁能源,减少燃油消 耗和排放。
优化船舶设计

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船舶防污染技术和设备
5Βιβλιοθήκη 二、船用油水分离器的典型结构
1.CYF-B型油水分离器
国产CYF-B型船用油水分离器用于处理机舱舱底污水, 一级采用重力分离法,二级、三级为聚结分离法。
工作原理:含油污水中的粗大油粒先在分离室入口 区上浮进行重力分离,含细小油粒的污水则向下进入谷峰 对置的多层波纹板组构成的粗分离装置4,细小油粒在其 内不断上浮、碰撞和聚凝,形成较大油粒,在波纹板末端 上浮至集油室13,污水继续通过细滤器16,经外接管路进 入第一、二两级粗粒化元件,使微小油粒在其中再次聚凝 成较大粒径的油粒并与水分离上浮至集油室,从而使出水 符合排放要求。 可使排放水的含油量小于10ppm,在船舶倾斜22.5° 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1
第二节 船用油水分离器
一、船用油水分离器对油水分离的方要方法
油水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生物 化学法等。
➢ 物理分离是利用油水密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使油水 分离,主要特点是分离过程不改变油或水的化学性质。 ➢ 化学分离是向含油污水投入絮凝剂,使油凝聚成胶体而沉 淀;或使水电解产生气泡,以粘附油液上浮,以此实现油水 分离。 ➢ 生化分离是利用微生物对油具的分解氧化作用而对油污水 进行处理的方法。 ➢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以物理分离法为主。包括:重力分离、 聚结分离、过滤分离、吸附分离等。
11
8.泵的影响 泵的类型不同,其结构、工作原理不同,在工作过程 中对流体的扰动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泵送含油污水 时,对油的乳化程度也就截然不同。
2
1.重力分离法(静置分离,机械分离,离心分离)
重力分离是在重力场内利用油水密度差使油上浮而达到油 水分离的目的,主要用于分离直径在50µm以上的较大油粒 对于直径更小、呈乳化状态的油粒则很难分离。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规划施工区域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海域的水质、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等因素,选择不影响水质和生态的区域进行施工,尽量远离生态重要区域。

2.控制废水排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船舶使用的厕所废水、污水、船体清洗废水等。

船舶必须安装合法合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将脏水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等到进入指定海域后再进行合规处理或者通过管道接入岸上污水处理厂。

3.控制油污泄漏: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发动机等,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防止泄漏油污。

施工船舶必须配备油水分离设备,并将油污水定期转移到专门的储存舱内。

此外,施工船舶还应当安装油污水处理设备,将油污水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式进行处理,达到合规排放标准。

4.减少噪音污染:施工船舶上的机械设备和作业设备会产生噪音,对海洋生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施工船舶需要采取降噪措施,如安装消音器、隔音罩等,减少噪音对周边海洋生态的影响。

5.定期维护和检查:施工船舶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废水处理设备、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的污染事件。

6.培训与意识提升:船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环保意识和技术培训,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熟悉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施工船舶的风险管理和环境管理水平提升。

7.加强监管与执法:相关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船舶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违法船舶进行罚款、停工整改等充分严厉的处罚,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执法标准执行到位。

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

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

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船舶是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然而,船舶在极大程度上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船舶防污染措施和操作规程。

本文针对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进行探讨,介绍了能够有效减少船舶污染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方法。

一、船舶污染的类型和影响船舶污染主要包括油污染、气体污染和废弃物污染。

其中,最常见的是油污染,即船舶舱口、油舱及机舱泄漏产生的石油污染物。

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水生植物凋零,造成海洋食物链的崩溃。

气体污染主要来源于船舶排放的废气,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

废弃物污染则包括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和船舶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等。

船舶污染的影响无处不在。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

然而,船舶污染的释放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油污染还会直接影响到海洋沿岸的经济活动,如渔业和海滨旅游业。

为了减少船舶污染,各国制定了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

二、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是各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一些重要规定:1. 国际公约《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对船舶污染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对油污染、气体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的限制和管理。

各国必须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船舶防污染控制机构,并监督船舶的防污染操作。

2. IMO还制定了排放气体限制规定,要求船舶在港口和近海地区进行限制和监测。

其中包括控制船舶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3. 国际航运卫生管理规则(ISPHM)对船上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和船舶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等进行了管理规定,要求船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了更具体的措施。

三、船舶防污染操作规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了有效减少船舶污染,船舶公司和船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油污染防治:船舶必须配备完善的油污染防治设备,如油水分离器等。

船舶环保的措施有

船舶环保的措施有

船舶环保的措施有哪些?1. 意识与法律法规作为发达国家,欧洲在船舶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严格,其中包括《巴黎公约》、《海洋保护立法》等,作为船东和船员,必须在实际操作中尊重这些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及培训。

另外,国际海事组织(IMO)也发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条例,例如《国际反污染证书》和《港口状态控制》等。

2. 低碳排放船舶作为运输工具,其燃烧的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碳、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损害。

为了减少船舶的碳排放,船公司可以采用环保柴油、液化天然气等低碳燃料。

此外,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合理控制航速,以降低燃油的消耗和碳排放。

3. 污水处理及废弃物处理船舶运行时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容易对海洋造成污染,预防污染的最好方法是在船上就处理好废物。

目前,船舶上广泛使用的技术是生物反应器、反渗透法等,可以将废水进行处理,保证其达到排放标准。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则可以采用焚烧等方式。

4. 涂料的使用船舶防污漆涂料中所含的铅、汞等重金属是有害的,行业上今天一些船舶涂料有环保型的替代品可以使用。

5. 节能由于船舶构造和环境原因,船舶的能效比普通交通工具低得多,需要采取优化船舶构造和合理设备配置的有效手段来节能。

例如安装风力发电设备、舵翼、动力辅助装置等可有效提高船舶能效。

6. 船体润滑对于润滑油的选择也是影响船舶环保的一项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环保型的船舶用润滑油。

采用这种润滑油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海洋的污染。

7. 打捞与清除船舶撞上岸,或者失去控制时,很可能会漏油,造成环境污染。

及时清除泄漏物,尽可能减少损害,是尽早答应环保的办法之一。

同时,为这一问题作出了多种方法,包括了刮油船、吸油设备以及环保海绵等方法。

上述七点是目前船舶环保的主要措施,除此之外,船舶公司还可以在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希望船舶企业能够愈加重视环保问题,积极应对工业发展所伴随的各种环境问题。

单位船舶污染管理制度

单位船舶污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船舶污染,保障海洋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单位船舶污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船舶污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 各部门、车间、船队等相关部门负责船舶污染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船舶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三、船舶污染防治措施1. 船舶燃油、润滑油、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不得超标排放。

2. 船舶在港口、锚地、航路等区域作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物泄漏、排放。

3.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保持安全航速,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船舶污染。

4. 船舶燃油、润滑油、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应妥善收集、存储,不得随意排放。

5.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并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四、船舶污染应急处理1. 建立船舶污染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措施和责任人。

2. 定期开展船舶污染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扩散,同时报告海事管理机构。

五、船舶污染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船舶污染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2. 对因船舶污染事故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2. 对船员、管理人员进行船舶污染防治知识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技能。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单位船舶污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船舶防污染管理规程

船舶防污染管理规程

船舶防污染管理规程防止污染是船舶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机舱防污工作,加强管理保养防污设备。

具体如下:一、防油污管理:[一]、机舱污水的处理:A 、管理:防止机舱污水量过多,容易漏水的位置,如泵浦盼更、水管等加强保养,消除泄漏;防止污油流入污水井,消除设备漏油现象,做好机舱清洁保养;化学处理济禁止到入舱底,用后处理济到入油渣柜;机舱污水较多时处理方法:退岸港内打入污水柜打入渣油沉淀柜蒸发航行中经油水分离器排除舷外;B、污水排除舷外时,报告驾驶台确认所在地区,在特殊区域外,应遵照73/78防污染公约附则I 第9条规定:1〉船舶不在特殊区域之内;2〉船舶正在航行途中;3〉未经稀释的排除物含油量不超过15PPM,和4〉船上所设本附则第16条要求的设备,正在运转。

(应装有滤油设备和当排除物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排油混合物的安排)。

C、在特殊区域以内的污水排放,应遵照73/78放污染公约附则I第10条:1)舱底污水不是来自货油泵舱的舱底;2)舱底污水未混有货油残余物;3)船舶正在航行途中;4)未经稀释排除物含油量不超过15PPM5;5)船舶所设符合本附则第16(6)条要求的油水分离设备和第16(5)条要求的过滤系统,政在运转;6)该过滤系统备有停止装置,当排除物含油量超过15PPM,该装置能确保自动停止排放。

D、就附则I而言,特殊区域:A 地中海区域 B波罗地海区域 C 黑海区域 D 红海区域 E “海湾”区域F 亚丁湾区域G 南极区域E、附件:USCG要求:“Discharge of oil Prohibited”The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prohibits the discharge of oil or oily waste into or upon the navigable wa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the waters of the contiguous zone, or which may affect natural resources beloning to. Appertaining to, or under the exclusive management autho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if such discharge causes a film or discoloration of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or causes a sludge or emulsion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Violators are subject to substantial civil penalties and /or criminal sanctions including fines and imprisonment.※The use of chemical dispersants to deal with oil discharges is prohibited in United States navigable waters without the prior consent of the USCG On-Scean Coordinator.USCG要求中文说明:“禁止排放油污水”联邦水域防污法禁止在美国可航水域或毗邻水域或由此可能损害属于美国权利控制下的自然资源排放会使水面上形成油膜或使水面变色或在水面下形成油渣、乳化物的油膜或含油污水、违者将被处以相应的民事处罚或刑事制裁包括罚款和监禁。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
一、成立防污染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施工船船长
副组长:船机副经理及各施工船轮机长
成员:经理部及所属船舶人员
二、学习环保及海事部门对保护海洋的有关规定,强化环境保护。

三、日常的污水不得排放,按照海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找有资质船舶进行接受,船上要做好时间、地点、数量记录,保存情况的证明;所属船舶有关管系及阀门已进行铅封,污水积多时由我局环保一号船接收,或就近联系海事局认可单位接收。

四、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乱丢,为所属船舶制作了生活垃圾桶或存放塑料袋,定期安排交通船把垃圾送到陆地妥善处理。

五、防污染应急措施
1、按照分工开展工作,组长(船长)是现场总指挥,得到情报后,手持通讯工具立刻赶到现场,同时向经理部报告;
2、副组长(轮机长)听到油污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取得联系,汇报油污情况,指挥有关人员切断油污源,缩小油污排量,尽最大努力组织污油回收,,得到环保部门认可为止;
3、副组长(船机副经理)听到油污报告后,立即赶到现
场,并向海事部门和上级领导报告,对现场实施的工作给与技术资料等支持,确保污染面减少到最低程度;
4、组员按照放污染部署表规定的职责和所带器具,赶赴现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紧张有序,积极回收油污。

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是为了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排放标准:规定船舶的排放标准,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限值,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 设备要求:要求船舶装备适合的污染防治设备,比如污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以确保排放的废物经过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

3. 储油设施:要求船舶安装储油设施,用于储存废油和残油,并规定了与储油设备有关的操作规程,以防止泄漏和溢油事故。

4. 垃圾管理:规定船舶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并禁止在海洋中倾倒或排放垃圾。

5. 防污染培训:规定船舶管理人员和船员接受相关防污染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其对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6. 监督检查:建立相关监督机构和检查制度,对船舶的防污染设备和操作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旨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减少船舶对海洋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提高了船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3届航运工程系毕业生论文论文题目:船舶防污染措施班级:轮机7班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13年5月30号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航运工程系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专业轮机工程班级轮机七班姓名储呈浩学号************论文(设计)题目:船舶防污染措施论文(设计)纲目:1、船舶污染2、船舶防污染措施论文(设计)开始日期2013年5月15日指导教师谭显坤毕业论文(设计)评语专业轮机工程班级轮机七班姓名储呈浩学号0811********题目船舶防污染措施论文(设计)篇幅:图纸0 张其他附件0指导教师评语:论文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交叉评语一、交叉评阅评语二、评阅成绩的评分给定成绩:交叉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一、评语(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及其论文质量写出综合评价)二、答辩成绩的评分给定成绩: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船舶防污染措施班级轮机7班姓名储呈浩【内容提要】目前,在世界贸易逐步向全球化转化中,海运作为贸易主要的运输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船舶会对海洋环境出现直接的和间接的污染。

对于海洋的污染集中体现在对海洋水域,以及海洋上方大气的污染。

海洋总面积为3.6亿k㎡,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同时也是为大宗物资提供了最廉价最便捷的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中海运呈最强势,承担着80﹪以上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但不断增加的世界商船总吨位、数量,给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质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来自船舶污染的压力。

鉴于此,处理船舶排污,防止船舶污染环境,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监控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势在必行,以让船舶安全、有效地航行在清洁的海洋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船舶污染;海洋环保;船舶管理;环保措施【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worl d trad e to the gl obalized transformation, the marine transportation takes the trad e main transport mod e gradually, the ships will present direct and the indirect pollution in transportation's process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anifests regarding the sea pollution centralism to the sea waters, as well as above sea atmospheric pollution. The sea total area is 360,000,000k㎡, has covered the earth's surface 71%, is a whol e worl d life support system's basic buil ding bl ock, is also the resources treasure house, the environment important regulator, simultaneously was also has provid ed the most inexpensive most convenient transport mod e for the large amount commodity. In the transportation way the marine transportation assumes the most strong trend, is und ertaking percentage 80 above international trad e goods traffic, but increases unceasingly the worl d merchant gross tons, quantity, have brought day by day more and more much the pressure which for the stern marine environment quality pollutes from the ships. In view of this, processes the ships pollution discharge, prevents the ships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akes each effective measure, monitors the ships to be imperative strictly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pollution, l ets the ships safe, navigate effectively on the cl ean sea, promotes human society sustainabl e d evel opment realization.【KEYWORDS】:Ships pollution; 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ip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前言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甚为密切,海洋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不仅是天然宝库,也为大量运输货物提供最经济的方法。

海上运输是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天然的交通大道,随着工业技术极大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海上货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船舶的吨位和尺度也在不断的增加。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的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至产生了损害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造成了海洋污染。

即海洋在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正遭受着来自人类日益严重的污染。

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二十一世纪,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污染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遵守的准则,陆地和海上影响海洋环境的污染源很多,其中一个严重的流动污染源是海上运输船舶。

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密度增加,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船舶海洋污染防治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保护海洋环境不仅是航运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一、船舶污染1、船舶污染防护意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的开发领域逐渐从陆地向海洋延伸,深刻影响着海洋环境。

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船舶在通常的营运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至于产生损害生物资源、危机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破坏海水的使用素质和舒适程度的有害影响,即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保护海洋环境、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是保障国家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涉及的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对象主要有陆源污染物、海岸工程、海洋工程、倾倒废弃物、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等五项。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委员会于2002年出版的调查研究报告称:“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的污染物来自于船舶。

”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密度增加,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船舶海洋污染防治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船舶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所造成的海洋污染。

2、造成船舶污染的原因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船舶海洋污染可分为操作性污染和事故性污染。

操作性污染是指船舶营运过程中,航运人员有意或无意地违章排放引起的污染;事故性污染主要是指碰撞、搁浅、火灾或者爆炸等海上交通事故所致的污染。

前者发生的概率远远高于后者,但因事故性污染发生的地点集中、溢漏量较大,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

操作性污染因其对海洋环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远没有事故性污染大,往往得不到重视,但是其对海洋环境的潜在威胁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船舶防污染设备故障,如处理油污水的油水分离器,处理残油、油泥、油抹布及其他可燃物的焚烧炉,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等设备管理不善,出现故障或配件不足无法修理等原因,无法处理船上污染物而船舶污水舱、残油柜、集污舱容量有限,又无法留存在船,只能排放入海,造成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船舶运输系统是人、船和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

其中人是操纵和管理行为的主体,船舶是行为的个体,环境是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无论是操作性污染,还是事故性污染,都与船员的责任心、精神状态、健康程度、习惯和专业技术业务素质相关,又与有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相关,同时也与有关管理层领导的决策相关,人为因素是造成船舶海洋污染的主要因素。

3、船舶海洋污染分类船舶海洋污染可以分为油类污染、有毒液体污染、包装有害物质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等,其中油类污染最为严重。

油船的溢油及各类引擎油、机械油及油脂等,特别是油船洗舱的残渣及油水混合物,混有油类的压舱水、洗舱水等,都是船舶通常向海中排放的污染物。

船舶油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之一,对海洋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

油类系指船舶装载的货油和船舶在运营中使用的油品,包括原油、燃料油、润滑油、油泥、油渣和石油炼制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石油和油性混合物。

船舶油类污染可以分成船舶油污水(压舱水、洗舱水、舱底水、舱底残油、)和船舶溢油两类污染。

有毒液体物质运输造成的污染,包括压载水与洗舱水、货泵舱底水,另外就是由于发生事故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外溢,及装卸作业中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包装危险货物包括包装件、集装箱、可移动罐柜和铁路及公路槽罐车装载的危险货物,它们可以在杂货船、集装箱船、载驳船等船上运输。

它们主要以事故性泄露为主造成污染。

船舶生活污水主要是指人的粪便水,包括从小便池、抽水马桶等排出的污水和废物;从病房、医务室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出孔排出的污水和废物;以及与上述污水废物相混合的日常生活用水(指洗脸水、洗澡水、洗衣水、厨房洗涤水等)和其它用水。

船舶垃圾系指在船舶正常的营运期间产生的,并要不断地或定期地予以处理的各种食品的,日常用品的,工作用品的废弃物和船舶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废物,主要有食品垃圾(米饭、菜肴、干点、饮料、糖果等)、塑料制品垃圾(聚氯乙烯制品、合成纤维制品、玻璃钢制品)及其他垃圾(纸、木制品、布类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陶器制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