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戴河新区大蒲河中学张秀娜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中的第三节。本节内容属于初中物理中的热学部分,它是本章第一节《温度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的继续,也是我们今后学习热和能的基础,在科学探究实验中是很重要的。而本节内容又与自然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发展理论,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和乐趣。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刚接触物理不久,好动脑但能力不强,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3、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沸腾和蒸发现象有较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而且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法基本上已能接受,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探究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掌握一定的绘图能力和实验探究及操作能力。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2、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1)运用蒸发是吸热的过程解释物理现象;
(2)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本着“以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法,通过神奇的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采用类比法,分析蒸发与沸腾的异同及沸点的定义,使知识点形象而深刻。采用探究式教学中的猜想与验证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猜想,带着悬念主动探究,从而既掌握了物理概念或规律,又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二、沸腾(吸热)
1、定义: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条件:达到沸点,从外界吸热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的确定的温度叫沸点。(与大气压(海拔高度)有关,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三、蒸发(吸热)
1、定义: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特点:蒸发吸热<=>蒸发致冷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