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学习型学校教师幸福的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是学习型学校教师幸福的生活方式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教师职业生涯最有意义的活动。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学校的基础,学习型学校是具有强大学习力的组织。团队学习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是团队学习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学习型学校;教师读书;团队学习;信息技术

书籍里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数千年不朽的智慧,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家的发达与落后和它所拥有的图书典籍以及对它们的态度息息相关。

一本书改变世界。1852年,斯佗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毛泽东在1939年完成了《论持久战》,事实证明,中国抗日战争几乎就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的;1952年,李四光完成了《中国地质学》,在他的理论指导下,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中国从此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

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获得了近20%的诺贝尔奖。酷爱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以色列人口700多万,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位居世界前列。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在上面涂一点蜂蜜,叫小孩去舔,寓

意为读书是甜蜜的。可惜这点意思却不是我们每个人包括读书人和教书人所领会到了的[2]。

教师既是读书人,又是教书人——先读书后教书,或边读书边教书。今日学校面临最严峻的改革挑战之一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如果教师要成功地使所有的学生达到较高的水准,那么每一个影响学生学习的人都务必时刻读书。读书学习是教师润泽一生的最具价值、最有意义的活动。一个好教师,他的时间表的分配应是五分读书、五分教书。特级教师张万祥说:“最优秀最幸福的教师,一辈子只做两件事——读书,教书。读书是利己的,教书是利人的,而教师的幸福正在于,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空袋不能直立,教师要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

“教师”二字,总被人们与“书香”二字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些教师认为“一次性的师范教育”足以使得自己适应未来的整个教学生涯,看书学习并非须臾不可或缺的事情。所以,现在不少教师工作、生活中已少有“书香”可言。《读者文摘》曾报道,记者在上海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今天的不少教师,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化成了体力劳动者。在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恐怕很难找得到其他的书,读书成为了一种奢侈。社会则忧心于中小学教师因为不读书而导致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教育理念落后的致命之伤,奈何?!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

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无知必然无能,贫乏必然平庸。教师不读书学习,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更不要说创新与超越了。不读书的老师怎么教好新时期的学生?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读书的后果,就远不止“面目可憎”了。

部分教师的“面目可憎”与我国社会大环境相关。2012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公布调查结果,不到一成国民认为自己读书多。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

宾敬教授说,“当今之世,是人,都很忙,忙于朝前赶路——晋级晋职,求名求利,求财求福,求房求车,求爱求宠,不亦累乎!但一切之求,皆为生存和发展。时世使然,怪也不得!”[3]世风如此,何苦苛求教师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呢?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但这决不是支撑“教师可以不读书”的论据。

教师应是最先感受终身读书必要性的社会职业群体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有机会、都有能力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一文中说:“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

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读书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是常青不老之保证。”

酷爱读书的教师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有一批优秀教师的学校必然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是一所充满书香的学校。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进步的组织。组织中的个体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等,进而使成员发展、组织取得创新和进步。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1990年,他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的问世,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该书将学习型组织定义为“组织面临变化剧烈的外在环境,应力求精简、扁平化、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4]

按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学校,就是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员工的创造性,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校园的学习氛围,凭借着学习使教工个体价值得到体现,学校效能得以提升。

罗宾·布鲁克·史密斯的学习型学校的思想可以作如下概述: 学校

重心由过去的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转移到现在的注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学校设计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方法与管理方式等都要求发生变化;真正的教育改革应鼓励创建一种轻松的环境,让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即课堂上真正有教育思维变革的发生,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校本知识的创造者。正如英国学者索斯沃兹所认为的,学习型学校理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必然主题,是在新的时代对学校发展的新认知、新动力、新途径和新模式的新探索。只有把学习型学校定义在发展上,才可能使学校永远跟随并促进人类社会前进,才可能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习型学校应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学校的核心特征,主要有三个内涵:一是“终身学习”。学习是学校成员成长与发展中的自觉行动与内在需要,教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全员学习”,即学校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教育层,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教学哪一门学科,都要不断地学习。三是“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边学习边工作,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第二,共同愿景。所谓共同愿景就是学习型学校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它具有强大的驱动力,能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学校共同的目标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