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欧亚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的欧亚主义

陈训明

2011-2-24 21:54:44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俄罗斯的历史虽说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但是直到彼得大帝继位之时,这个国家仍被西方视为蛮荒之地。身高206厘米的彼得以强制手段令国人学习西方,并且身体力行,当牙医,作木匠,造战舰,很快就打败了西方老师,从瑞典人手中夺取波罗的海沿岸战略要地,并将都城建在那里,以示非进入西方不可的决心。

在此之后,俄罗斯迅速发展,国力增强,疆域扩大,文学艺术灿然可观。然而到19世纪初,仍与西方有较大差距。此时产生的西方主义认为,俄罗斯事事不如西方,惟有继续走彼得之路,效法西方,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这种否定俄罗斯自身传统价值的主张,一出现便遭到另一些人的强烈反对。这些人认为不仅不能全盘西化,连彼得大帝的改革也不可取;俄罗期不能老跟在西方后面跑,而必须坚定东正教信仰,团结和领导全体斯拉夫民族同西方抗衡,方能真正振兴。这便是所谓斯拉夫主义。

西方主义与斯拉夫主义似乎针锋相对,其实在许多方面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化国忧民的动机和对于俄罗斯“救世使命”的重视更是一致。对于二者的异同,这里且不去评论,只是想介绍一下第三种主义:既反对斯拉夫主义、更视西方主义为大敌的欧亚主义(Eвpaзийство或 Eurasianism)。

我们知道,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虽说源远流长,但都只不过是思潮,并无明显的组织性。而欧亚主义既是思潮,又有专门的基金会、出版社和报刊编辑部等具体组织形式,尽管其结构并不严密,也未形成真正的党派实体。

欧亚主义的产生比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差不多要晚一个世纪,直到本世纪20年代方出现于流落异国他乡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当中。但在这之前,其主要人物即已不约而同地开始作这方面的探索。

欧亚主义的台柱和创始人之一特鲁别茨科伊(1890~1938年)出身世袭公爵家庭,其父为莫斯科大学校长、哲学教授。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对民族学、语言学、哲学和历史等学科发生兴趣。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期间,即完成比较语言学论著。因得以留校任教,并赴莱比锡进修。此后发表一系列有关民族、民俗和语言学的文章,研究对象逐渐接近日后欧亚主义的范围。他此时形成这样一种观点:由于长期的物质文化接触,东斯拉夫人在精神上不是接近西方,而是接近东方。1920年移居保加利亚不久,出版专著《欧洲与人类》。此书坚决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民族无论人数多少、历史短长,它对人类发展的贡献都应同样受到重视。

欧亚主义的另一创始人和理论家萨维茨基(1895~1965或1968年),出身官宦家庭,大学时代在攻读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于历史、地理及艺术等学科亦极用心,其外语天赋更是惊人,除俄语之外,能自由运用英、德、法、捷、挪等门语言。十月革命后经土耳其来到保加利亚,与特鲁别茨科伊等志同道合者发起创立欧亚主义。此后10余年间先后担任这一运动几个刊物的主编,撰写了大量论著和评论文章。

与相对清贫的萨维茨基和特鲁别茨科伊不同,出身文职将军和石油公司董事长家庭的苏符钦斯基(1892~1985年)即便流亡国外,过的也是阔绰日子。他于十月革命前即自办杂志,发表音乐美学论文。移居保加利亚与萨维茨基等人结识,成为欧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索非亚开办的俄保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宣告欧亚主义诞生的论文集《回归东方》,还推出了这一运动的许多重要著作。其后徙居柏林和巴黎,继续从事欧亚主义活动,在《欧亚主义年鉴》和《欧亚主义

纪事》等杂志上发表文章。欧亚主义之所以能长期出版刊物和论著,积极开展活动,举办讲座,壮大队伍,成为中西欧俄罗斯移民中最大的思想、学术流派,与他的经济支持大有关系。

弗洛罗夫斯基(189~1979年)出身敖德萨神职人员家庭,自幼接受宗教思想。早在流亡国外之前,即指出斯拉夫主义的俄罗斯使命观着眼于过去,并不可取,应当着眼于未来。这一观点后来经他阐释,成了欧亚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

卡尔萨文《1882~1952年)虽不是欧亚主义的创始人;但对于这一运动的理论准备并不晚于他人。他出身演员家庭,在彼得堡大学毕业后以论著《中世纪宗教基础》获得该校以及神学院的博士学位。不久出版《东方、西方和俄罗斯思想》一书,表现出强烈的反西方倾向。1922年被逐出苏联来到柏林,得通苏符钦斯基,参加欧亚主义运动。1926年移居巴黎后,对该运动的热心有增无减。

欧亚主义的另一个创始人和骨干是莫大名教授之子、历史学家维尔纳茨基(1887~1973年)。此人在大学时代即开始研究东方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并且发表有关文章。他虽然是标榜自由民主的立宪民主党成员,却主张实行俄罗斯地缘政治空间的统一。十月革命后经雅典流亡布拉格,在此接触欧亚主义,受萨维茨基“民族发祥地”理论影响特深,开始撰写欧亚主义著作。后来移居美国,继续从事俄罗斯历史研究,为新欧亚主义的产生培植了根基。欧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921年在索非亚出版的一本论文集《回归东方:预感与实行。欧亚主义者的见解》。它包括一篇序言和特鲁别茨科伊、萨维茨基、苏符钦斯基和弗洛罗夫斯基 4个人所写的10篇文章。

特鲁别茨科伊为此书所写的序言指出,欧亚主义并非彻底否定西方主义和斯拉夫主义,而是要把后者关于斯拉夫民族天性的世界意义,同前者关于俄罗斯文化相对落后的观点结合起来。序言宣称欧亚主义的宗旨是要“推翻社会主义和承

认教会”,而民族主义则是其心态特征。这民族主义的主体不仅是俄罗斯人和斯拉夫人,还包括所谓“欧亚世界”(亦称“俄罗斯世界”,指欧亚大陆中部地区)的所有民族。序言强调,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世界”各民族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亚洲人,而是与二者既有同又有异的所谓欧亚人;在此欧亚人中,俄罗斯民族当然占有核心地位1。

在这之后,欧亚主义的第二本论文集《在途中》以及三本年鉴相继问世,并且推出了纲领性文件《欧亚主义》(1926年)及其提要(1927年)。1931年,欧亚主义者在巴黎出版总结十年成就的论文集《30年》。除此之外,在1925—1937年之间,他们还出版了12辑《欧亚纪事》及若干图书。

然而,尽管出版、宣传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由于欧亚主义者一开始便在学术观点和政治倾向上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再加上流亡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到20年代末期,欧亚主义作为一个运动即开始分裂。其主要发起人之一弗洛罗夫斯基率先退出,并在1928年的《当代纪事》杂志上发表《欧亚主义的诱惑》一文,对这一主义反戈一击。与此同时,卡尔萨文和艾弗龙等人主持的《欧亚主义》周刊由于公开号召与苏联布尔什维克政府合作,更使内部分歧激化,令欧亚主义在俄罗斯移民中陷于孤立境地。

但是在这之前,欧亚主义在移民中,特别是知识分子当中,影响极大。其参与的精英之多,出版的书刊之盛,研究课题之现实性与重要性,均为其他移民社会思想运动望尘莫及。连在总体上对之持否定态度的别尔佳耶夫也不得不承认,欧亚主义是“移民环境中所产生的革命后思想流派,而且是非常积极的流派。其他一切流派,无论是‘右’是‘左’,都带有革命前的性质,因而都无望地失去了创造生命与未来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