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魔法机器》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魔法机器》课后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魔法机器》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 按提示发现事物在大小、数量、形状方面的变化。

2. 能积极参与活动,按照一定的要求操作。

活动过程:

一、研究魔法机器,探索魔法机器的奥秘

1. 教师出示一个大盒子:这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机器,任何东西放入机器,都会发生变化。

2. 教师将一个小的三角形图片放进去,拿出一个大三角形图片。请幼儿仔细看三角形图片经过魔法机器发生了什么变化?小三角形变成了大三角形。原来是三角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引导幼儿发现两个图形大小的变化)

3. 教师提问:如果我要在这个魔法机器中放进一个小苹果,会变出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呢?

4. 你认为这架魔法机器执行了哪个指令呢?(变大小的指令)教师在黑板上挂出指令卡。

分析:课前,我用一个纸箱子做了一个“魔法机器”,在课上,幼儿对这个“魔法机器”很感兴趣。当我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神奇的盒子,任何东西放入机器,都会发生变化。幼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但是,当我将一个小三角形放入机器,再拿出一个大三角形时,并没有迎来幼儿惊喜的眼神,却有幼儿说,这是老师事先放进去的,所以才会变得出来的。课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知道了,可能是我的表现形式不够好,我不应该直接就把大三角形马上变出来,而是应该制造一定的悬念,先让幼儿猜一猜可能会变出什么,然后在变得时候,我应该加一些象声词,比如“乌拉乌拉变”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操作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学会根据图形的变化,判断所下的指令。

二、根据指令卡提示,说出图形变化的规律

1. 魔法机器的指令卡发生了变化了,看看它的指令是什么?幼儿观察指令卡的图意,说说魔法机器有什么功能。

2. 教师分别出示大小,形状,多少的指令卡,请幼儿根据指令卡的功能,说说变化前和变化后的自定的物体与图形。

分析:这个环节设置正好与第一个环节相个反,第二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看懂指令卡发出的是什么指令。在这环节中,我发现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很快就能明白指令卡的意思,在这一环节的设置上我缺少了一定的去趣味性,只是一味的展示指令卡,一味的让他们说说把什么放进去变出什么,这样幼儿很快就没有了兴趣。在今后的执教中,我应注重这方面的趣味性,是的过程不那么枯燥。

三、自己动手,操作魔法机器

1. 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魔法机器》。请幼儿根据提示仔细看第一架机器的变化规律,判断第一个魔法盒可能会使这些水果的什么发生变化。

2. 教师请幼儿说说第一架机器分别把两个苹果变成了多少?它发出的是什么指令?教师在很班上画出,变化前后的苹果、接下来的梨和香蕉也怎么变?请幼儿点数比较,发现每样物品比原来多1.

3.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仔细看第二个魔法机器的变化规律,在右边的空白处画出增加数量后的东西。

幼儿完成后检查魔法机器变得对不对,有没有出故障。

分析:第三个环节设置的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之前,我先将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二页的《魔法机器》讲解了一遍,我着重想他们讲了第一个魔法机器发出的是每样物品比原有的多1的指令,然后我让幼儿观察第二台魔法机器,看看第二台机器发出的是什么指令,在这个点上,我处理的不够好,因为有一部分幼儿知道了第二台机器发出的比原物多2的指令,却不是全体幼儿,所以导致在做第二台时,仍有一部分幼儿照着第一台机器那样,画了比原物多了1。我应该事先在讲解时,兼顾到所有的幼儿,而不只是部分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