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2017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读图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建立有何成效? ①创造了世界 经济增长 史上 的奇迹。 ②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③总体上已达到 小康 水平, 正朝着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的 新目标迈进。 5.据所学归纳: 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 的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与发展。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
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 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 央一号文件》(1983年)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史料】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 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 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 的需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思考】(1)史料要改变的“生产关系”在农业方面指什么?在 工业企业方面指什么?为什么? 答案 ①农村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束缚着企业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 (2)由此可见,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 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2.(判断)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城市齐头并进,极大解放生产 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视角2 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实质。
史料一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
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是自己的‛;农民 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 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 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 结奋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 形成。其体系包括 ( C )①经济特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③特别行政区 ④沿海开放区 ⑤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⑥沿边开放城镇 ⑦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⑧民族区域自治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⑥⑦⑧ 4.【史料】许多学者提出,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看对外开放, 开放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 放顺应了国际的发展潮流和适应了国内改革的加快加深的需要 ,走向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质的飞跃的新阶段。【回答】简述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加大全方位开放力度的主要表现。 答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发开放浦东、加入世贸 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地区性国际组 织的外交活动。
第八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7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文章,引发了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 大讨论。其影响是什么? 答案 形成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十 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三 个路线的拨乱反正,其中政治路 线的拨乱反正是:(填空) 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 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今后党和国 家的工作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重新 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 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 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学者宋圭武说:‚对中国发展而言, 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 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 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 该“不足”是指( A )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注:1978年冬,小岗村18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 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 5.[判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 ‚大包干‛。成为中国农 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 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 行家庭联产承包等举措,土地所有 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权不断发生变化。( ×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视角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意义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 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 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 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 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工业化背景分析》 【探究】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答案 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 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
第15页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视角2 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实质。Baidu Nhomakorabea
(1)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 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集体 统一 经营和家庭 分散经营有机结合 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 生产关系进行的调 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史料印证】 小岗村1966-1980年粮食产量统计从根本上说明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史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考】(1)史料应是邓小平在 南方谈话 时讲的,论述的主题是 什么? 答: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 (2)据此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 场经济,是社会主义 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就是要使市场 在国家 宏观调控 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提醒: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改述为“决定” 性作用,体现改革的深入发展。 (3)简述此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答案 ①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 了基本框架。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④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提示:图示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 会的沧桑巨变。图一二反映的是改 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 人民生活水平低;图三四反映的是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据右图(1)概括我国形成开放格局的四个步骤。 答案 “点、线、面”的渐进性开 放过程:“打开窗口”(建立经济 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 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 )→“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 )→“融入世界”(加入WTO)。 (2)先后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和 海南岛 ;开放沿 海城市是在 1984 年。 (3)结合所学,概括其体现我国对外 开放格局怎样的特点。 答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 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 浦东地区。 浦东新区成为20 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史料】《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 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 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 社会主义原则。‛[回答](1)这里的“它”是指 ( D ) 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它”指在指在 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 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3)“它”的实行有何影响?与右图有何联系? (右图记录的是1980年夏在四川省发生的‚换牌‛事件,此事在 全国引起轰动。) 答案 ①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 很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促进地方体制的变革,1983年国家撤销人民公 社体制,各地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年份 1978 1992 非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 非国有工业占商业总产值 20% 10% 52% 70%
第7页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史料】“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 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 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 得过多过死,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 平均主义严重。”——引自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思考】(1)“僵化模式”是指 计划经济 体制,史料说明经济体 制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结合所学,简析两种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案 前者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以市场配置资源。 2.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 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 ) A.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 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6.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福建省55位厂 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 吁。随后“松绑”之风吹向全国,(1)试推测“‘松绑’之风吹 向全国”最早可能是在哪一年?为什么?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1984年。原因: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表现:所有权与经 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2)“松绑”后的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何意义? 答案 推动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7.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B ) A.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 D、使农业改革走向专业化、商品 1979 1980 化、社会化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落实体验】 角度1 创设新情境,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
第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读图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建立有何成效? ①创造了世界 经济增长 史上 的奇迹。 ②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③总体上已达到 小康 水平, 正朝着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的 新目标迈进。 5.据所学归纳: 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 的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与发展。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
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 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 央一号文件》(1983年)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史料】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 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 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 的需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思考】(1)史料要改变的“生产关系”在农业方面指什么?在 工业企业方面指什么?为什么? 答案 ①农村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束缚着企业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 (2)由此可见,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 生产力 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2.(判断)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城市齐头并进,极大解放生产 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视角2 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实质。
史料一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
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是自己的‛;农民 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 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 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 结奋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 形成。其体系包括 ( C )①经济特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③特别行政区 ④沿海开放区 ⑤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⑥沿边开放城镇 ⑦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⑧民族区域自治区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⑥⑦⑧ 4.【史料】许多学者提出,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看对外开放, 开放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 放顺应了国际的发展潮流和适应了国内改革的加快加深的需要 ,走向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质的飞跃的新阶段。【回答】简述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加大全方位开放力度的主要表现。 答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发开放浦东、加入世贸 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地区性国际组 织的外交活动。
第八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7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文章,引发了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 大讨论。其影响是什么? 答案 形成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十 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三 个路线的拨乱反正,其中政治路 线的拨乱反正是:(填空) 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 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今后党和国 家的工作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重新 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 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判断)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 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学者宋圭武说:‚对中国发展而言, 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 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 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 该“不足”是指( A )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注:1978年冬,小岗村18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 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 5.[判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 ‚大包干‛。成为中国农 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 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 行家庭联产承包等举措,土地所有 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权不断发生变化。( ×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视角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意义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 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 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 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 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工业化背景分析》 【探究】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答案 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 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
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
第15页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视角2 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实质。Baidu Nhomakorabea
(1)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 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集体 统一 经营和家庭 分散经营有机结合 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2)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 生产关系进行的调 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史料印证】 小岗村1966-1980年粮食产量统计从根本上说明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史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考】(1)史料应是邓小平在 南方谈话 时讲的,论述的主题是 什么? 答: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 (2)据此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 场经济,是社会主义 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就是要使市场 在国家 宏观调控 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提醒: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改述为“决定” 性作用,体现改革的深入发展。 (3)简述此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答案 ①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 了基本框架。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④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提示:图示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 会的沧桑巨变。图一二反映的是改 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 人民生活水平低;图三四反映的是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据右图(1)概括我国形成开放格局的四个步骤。 答案 “点、线、面”的渐进性开 放过程:“打开窗口”(建立经济 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 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 )→“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 )→“融入世界”(加入WTO)。 (2)先后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和 海南岛 ;开放沿 海城市是在 1984 年。 (3)结合所学,概括其体现我国对外 开放格局怎样的特点。 答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 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 浦东地区。 浦东新区成为20 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史料】《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 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 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 社会主义原则。‛[回答](1)这里的“它”是指 ( D ) 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它”指在指在 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 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3)“它”的实行有何影响?与右图有何联系? (右图记录的是1980年夏在四川省发生的‚换牌‛事件,此事在 全国引起轰动。) 答案 ①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 很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促进地方体制的变革,1983年国家撤销人民公 社体制,各地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年份 1978 1992 非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 非国有工业占商业总产值 20% 10% 52% 70%
第7页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史料】“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 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 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 得过多过死,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 平均主义严重。”——引自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思考】(1)“僵化模式”是指 计划经济 体制,史料说明经济体 制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结合所学,简析两种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案 前者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以市场配置资源。 2.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 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 ) A.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 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6.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福建省55位厂 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 吁。随后“松绑”之风吹向全国,(1)试推测“‘松绑’之风吹 向全国”最早可能是在哪一年?为什么?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 1984年。原因: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表现:所有权与经 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2)“松绑”后的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何意义? 答案 推动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7.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B ) A.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 D、使农业改革走向专业化、商品 1979 1980 化、社会化
2017版高三一轮历史教学实用课件
第1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落实体验】 角度1 创设新情境,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