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检验基础培训课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品质检验的定义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 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等,并将结果 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各项特性符 合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品质检验
1.2 品质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的严重性程度;检查工艺要求,监督工序质量;收 集统计、分析质量数据,为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活 动提供依据;实现仲裁检验,以判定质量责任
4)检查结果的处置
(合格/异常的反馈?)
2.2 制程检验的实施
关键工序/点的检验 制造品质检验: 制胶过程的检验
涂布过程的检验 分条、缠绕…过程的检验 包装过程的检验 加工前物料的品质检验 加工后产品的品质检验
2.3 成品/出货检验的实施
1)检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出货检查前要进行哪些准备?)
2)规格型号检验
品质检验基础
品质培训计划 A版
• Part 1 品质检验概述 • Part 2 品质检验的实施 • Part 3 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 Part 4 品质检验方法
Part 1 品质检验概述
• 1.1 品质检验的定义 • 1.2 品质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 1.3 检验的品质职能 • 1.4 品质检验的分类 • 1.5 品质检验的依据
6. 按检验的方法分类: 1)感官检验 2)器具检验 3)试用检验
7. 按检验的内容分类: 8. 按检验特性值分类:
1)外观检验
1)计数检验
2)功能检验
2)计量检验
3)性能检验
1.5 品质检验的依据
➢ 国家质量相关法律和法规 ➢ 技术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 产品质量承诺、客户特殊要求 ➢ 产品图纸、样板 ➢ 检验标准、工艺文件 ➢ 技术协议、合同要求
Part 2 品质检验的实施
• 2.1 进料检验的实施 • 2.2 制程检验的实施 • 2.3 成品/出货检验的实施
2.1 进料检验的实施
1)检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来料检查前要进行哪些准备?)
2)检查的实施过程
(检查的流程、内容、方法?)
3)检查结果的验证、判断
(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物料是否合格?)
抽样方案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样本容量n 和合格判定数(即判定标准)C
如果一批产品的合格性判定标准用不合格品 率P0来表示,则C和P0的关系为:
C=n P0。
4.5 接收概率
根据规定的抽检方案(n,C),把待检批判定为合格而 接收的概率称为接收概率,通常记为L(P),又称为 抽检方案(n,C)的抽检特性函数。其大小二项分布 计算时的公式为:
4.1 全数检验
1)定义——是指根据品质要求对一批产品逐个 进行检查测试,从而区分每一件产品是否合 格的检验方法,通常称为全检。
2)目的——将产品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品。 3)应用——重要的、关键的和贵重的制品;对
后工序加工有决定性影响的项目;品质严重 不匀的工序和制品;不可更换的装配件;批 量小,不必抽验检验的产品。
1.4 品质检验的分类
1. 按生产过程次序分类: 2. 按检验的目的分类:
1)进料检验
1)生产检验
2)过程检验
2)验收检验
3)成品检验
3)复查检验
4)出货检验
3. 按检验的数量分类: 1)全数检验 2)抽样检验
4. 按检验的性质分类: 1)破坏性检验 2)非破坏性检验
1.4 品质检验的分类
5. 按检验人员分类: 1)自检 2)互检 3)专检
(检查的流程、内容、方法?)
3)性能检验
(检查的流程、内容、方法?)
4)外观检验
(检查的流程、内容、方法?)
5)包装检验
(检查的流程、内容、方法?)
6)检验结果处置
(检验报告的输出?)
Part 3 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 3.1 品质检验状态的定义 • 3.2 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 3.3 品质检验不合格品管理
3)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 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
经过抽样检验判定合格的一批产品中,可能含有不合格品
4.3 批质量
一批产品的品质以不合格品率(或缺陷数) 来衡量 P D100% N
式中:P为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D为批产品中不合格品个数 N为批产品的总数
4.4 抽验方案
抽样方案——在进行抽样检验时,确定样本 容量和有关接受标准的一组规则
检验成本高,部分产品/检查项目不适用
4.2 抽验检验
1)定义——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 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行检验,据以判断 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 。
2)与全检不同之处,在于全检是对整批产品逐 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拣出来,而 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 推断整批产品的品质。
标识中明确:物品名称、型号规格、日期和 数量、检验人员及检验结论等 ;
3.3 品质检验不合格品的管理
1) 不合格品的分类 : (IQC/IPQC/QA)
2) 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说明 (IQC/IPQC/QA)
3) 不合格品的隔离说明 4) 不合格品的处置说明
Part 4 品质检验方法
• 4.1 全数检验 • 4.2 抽验检验 • 4.3 批质量 • 4.4 抽验方案 • 4.5 接收概率 • 4.6 抽验时应避免的错误 • 4.7 抽样特性曲线 • 4.8 抽样风险
C
LP
d0
PdNNnPdN Nn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C d nd PN NPN
d0
CN n
C
LP CndPd 1Pnd d0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
3.1 检验状态的定义
产品或零部件是否已经得到检验,检验 的结论如何,对检验结果进行处理的方式如 何——称为品质检验状态。
待检品
品质检验状态一般有四种:
待判定品 合格品
不合格品
3.2 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根据品质检验的状态,划分不同区域,分别 存放处于不同检验状态的物料;
品质检验状态的标识总是与物品在一起,可 采用分区域、标记、标签、印章等方式;
二、意义:
获得合格的原材料、外购料及外协料,保证企业产 产品质量,还可为企业的索赔提供依据;使生产过 程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可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零 部件; 向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扩大市场份额 ;降低品质成本
1.3 检验的品质职能
• 鉴别职能 • 把关职能 • 预防职能 • 报告职能 • 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