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史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14年讲授:匡鹏飞整理:梁述中国语言学史

零导言

0.1课程含义:中古语言学史,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古代汉语研究史。它不同于中国文学史,后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研究对象是文学本身;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不是古代汉语,二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也就是说它是对研究的研究。

0.2西方学者的语言学史一般不包括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内容,这是为何。一般来说,他们认为,语言学史的源头在古印度、古希腊与罗马。主要因为:1)“欧洲中心论”与“印欧语系中心语”的影响,反映在语言研究中则认为印欧语才是语言研究的主流,西方学者发现现代印度语与欧洲语同源,才建立起了比较语言学。2)古代汉语文献难读。3)主观方面:中国自身的重视不够,自古以来对语言研究的重视不足。(例如扬雄入选《汉书》并不是因为他的《方言》等语言学著作,而是因为他在辞赋方面的成就;许慎入选《后汉书》不是因为他的《说文》,而是因为他在经学方面的呃成就)

0.3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特点:

中国小学西方语言学

文字学—

音韵学语音学

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

(注: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西方一开始就立足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他们不研究A、B、C、D这些字母,而中国注重文字形体)

0.3.1注重实用性:经世致用的观念决定了古代学者们的研究不重理论而重实用。《说文叙》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可见古人推重文字。《切韵》有:“凡有文藻,即须明音韵。”可见古人是极推重声韵的。清代顾炎武又说:“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诸子百家之书,亦莫不然。”

0.3.2重视材料:《诗·七月》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里的“行”

如何解释,从音韵的角度出发,诗经是韵文,应当押韵,因此“行”与“筐、桑”押韵,读作hang,是“道路”的意思,“微行”就是小路。现代汉语的研究也重视材料,这个可以参看我们邢福义老师说“很淑女”的论文。

0.3.3以文字为中心:古人不区分文字与语言,而文字较语言而言多出了“形”这个部分。

0.3.4厚古薄今:这主要表现在,以文字为中心,注重实用,重视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材料。比如,清代的学者们研究语言不研究清代当时的语言,反而搞上古汉语。

0.4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学科地位:

学术定性:王力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指出:“中国语言学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是语文学。”而语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字或者书面语言,它不研究人们的口头语言,也就是说其研究对象不是语言本身。而现代的语言学,也就是linguistics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是对活的语言(如口语)的研究。因此,中国古代语言学1)没有明确的语言研究的意识,认为语言就等于文字;2)不成体系,没有系统的语言学著作,古人强调“述而不作”(《论语·述而》);3)对语言的很多认识是不正确的,其研究方法也多不科学。而中国的语文学(中国古代语言学)与语言学以19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界点,它我国第一部用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5小学与经学的关系:

“小学”最初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说文·叙》云:“《周礼》八岁入

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段玉裁注云:“国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

保氏养之,而世子亦齿焉。六书者,文字声音义理之总汇也。”后来,小学就是音韵、

文字、训诂的总称。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

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是一种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和文化的主体。(文史哲不分家)小学是经学的根柢之学而

不是附庸,它有其独立性。表现在:1)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识字教育,汉代才开始为

解经服务;2)音韵学的产生、发展与经学的关系不大,但它是小学的重要部分;3)

小学的研究成果除了注疏(注释经典)还有一些专著(如说文、尔雅、方言),因此

有独立性。

0.6分期(略)

附参考书目: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

壹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

第一节先秦诸子关于名实的理论探究

(丹麦)威廉·汤姆逊的《十九世纪以前的语言学史》说:“古希腊人走上语言研究的道路,就是从哲学家们讨论词和物的关系开始的。”而西方语言学史上,有所谓的自然派与约定俗成派,关于这一点,同学们可以参看《西方语言学史》。

诸子时代,社会大变革,在语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术语、概念,此时儒家的“正名”指的是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即要求人们按照名分来使用词语,这主要是源自孔子对等级制度的维护,例如《论语》中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韩诗外传》卷五记载著孔子的一段故事:“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自今以来,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这里的“假”与“取”的辩论,可以孔子对正名的重视。其实,《论语》里还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顶真)的论述,也是“正名”思想的体现。再如孔子“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感叹。

名家(如尹文、公孙龙)及法家(如尸子、申子)均强调“正名”,且都十分推重其社会政治效用。

墨家也讲“正名”,但大大地淡化了其政治色彩:“正名者,彼此。”(《墨子·经说下》)这里的“彼此”强调把事物分开就可以了,并无政治色彩。

名实问题:

1)正名:着眼于外,意在摆正名称与名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2)名实:着眼于内,意在分清名称与事物(指称)之间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名称与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老子的“无名”论,一方面它是合理的,因为他承认名称与所指没有必然联系;但一方面他又低估了语言的功能与作用,这与其一贯的消极思想有关,此不赘述。

墨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墨子·经说》有:“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这里我们要对其所以谓、所谓进行区分,其实前者正是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后者是所指,他不仅区分了“名”与“实”,能指是名,所指是实;还认识到“实”(事物)是第一位的,“名”(名称)是第二位的。还进一步说“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这些都是墨家对名实的观点,是很合理的,只可惜只是只言片语,不成理论,惜哉!

名家对墨家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指也者,天下所无;物也者,天下有也。”《尹文子·大道上》:“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然形非正名也,名非正形也。则形之与名,居然别矣。不可相乱,亦不可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