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与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药与科学的相关性

06中西结合本硕李建英

中医药是否具有科学性是近百年来国人一直辩论的尖锐话题。于此,抛却孰是孰非的立场,本着务实求真的思想浅谈一下自己对中医药与科学的相关见解。

探讨中医药与科学的相关性我们应当先二者的本质入手。“科学”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意指“知识”“知道”,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领域。科学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着不同定义。如前苏联《大百科全书》中认为“科学是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中国《辞海》则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无论如何定义科学的本质是一种知识体系,反应了客观事实和规律,并且是与知识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是科学活动组成的一种社会建制。再观中医药的本质,中医药起源中国地域,是人们在对疾病的治疗、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知识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的,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从本质上以辩证唯物历史观来看,中医药的主流发展过程即是一种科学认识过程。由于独特的地域性,中医药理论体系不仅包括了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还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文哲学。准确的说中医学是一种综合学科,与科学范畴具有交叉相关性。在此,我们可以从理论的本质属性,结构内涵和基本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医药与科学的相关性。

首先,从本质属方面性探讨。科学理论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论所构成的前后一贯的严密逻辑结构,其本质属性有四: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是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基础上形成的,虽然粗陋但具有客观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是通过几千年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古人几千年临床治病成功经验的总结,经住了历史的考问也说明了其具有可检验性。由于实验室动物模型难以复制,很多人便认为中医药不具备科学的可检验性,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中医药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其理论是系统性的,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说:“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理论是客观的、普遍的,反应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为代代中医师传承、发展和交流,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实践,这就体现了中医药具有主体际性。

再者,我们从内涵结构观。科学认识是精神生产过程,有着自己的构成要素。中医理论便有着如是的形成过程。中医药理论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具有复杂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元气论元气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说明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过程中的运动性;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现象等。

(2)阴阳五行学阴阳学说是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方法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思辨性,以其阴阳两分法的特点进行归类与说理,阐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分析致病因素及抗病能力等。生命机体的物质性、运动性、联系性都能用阴阳两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来说明。五行学说是以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基本原素为特征,以其彼此间生克制化规律、援物比类演绎推理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成为中医的基础。

(3)脏腑经络理论中医学研究发现,生理功能的改变、病理现象反应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脏腑经络功能改变以及以脏腑经络为中心的各种联系失调。

为了检验中医理论结构的客观存在,人们以西医的理论结构,实验室标准进行大量实验但是,中医的这三大理论都没能被西方的科学方法证实。如何证明元气存在?如何证明致病是因为阴阳不和?而在西医中更实际的病因已经得到证实。比如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把这种病毒杀死,就能治愈。这些结论都已经在实验室和临床得到了证实。五行学说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有近似之处,但是,西方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各种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五行学说也得不到证实。而早在几百年前,西方解剖学已经证明人体由骨骼、肌肉、器官和循环系统等系统组成。这种概念深入人心。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证实人体内存在一幅经络系统。所以,既然中医最核心的理论都不能被证实,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中医不能被称为科学。但是,实验室的检验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各种观察实验手段的限制,未被检验出来并不能否认其的客观存在性。著名教授波克特曾说:“本质和内在的不平衡是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方法论上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对中医的歧视……一定的方法学和技术,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合的常规标准。中国的科学特别是中医学,采用阴阳和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来达到定性标准的单义性。科学家反对使用阴阳五行作常规标准,正好像西方科学家禁止使用米制来表达定量陈述的单义性一样荒谬。”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和科技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事物即使是为同一目的服务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事物,把一个事物的衡量标准用于去衡量另一事物是不合理也是不可取的。就如我们出行要去同一个地方,可以开车前往也可以骑自行车前往,最后都可以到达目的地,但是我们不能用轿车的速度去衡量自行车的速度,因为它们自身的装备条件不同,轿车和自行车应该有各自衡量速度的标准。所以,虽然中医和西医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疾病,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但是它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解释和研究。西医注重微观层次的规律,注重科学实验,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对药物对人体所起的作用进行模拟试验,其最终目的还是治疗疾病,由于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体,再精准仿真的试验也不可能完全模拟出人体的环境,况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试验是在动物身上做的,跟人本身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说明西医所谓的科学性也是在当今科技发展前提下的科学,也是受科技发展限制的。中医更加注重宏观层次的规律,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古人根据症状的不同总结不同用药不同针灸治疗的规律,形成了《灵柩》、《素问》、《汤液经方》等医学体系,这些都是直接的实践经验总结,几千来被证实是正确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病效果。古代由于条件限制对一些传染病中医虽然不知是细菌还是病毒,但是根据症状反应进行治疗都能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