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F因子 1.细菌的性别: 1952年 海斯(W. Hayes) 菌株A:met-thr+leu+thi+ (str s, strr) 菌株B:met+thr-leu-thi- (str s, strr)
A strs XB strr or A strr X B strs
基本培养基
有菌落生长
A strrX B strs A strsX B strr
细胞壁 细胞膜 鞭毛
纤毛(pili) 拟核 核糖体
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夜)能 裂殖到107个子细胞 成为肉眼可见 的菌落或克隆(clone)。
4.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其筛选: (1).合成代谢突变型(anabolic functional mutants): 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 上生长; 原养型:野生菌株则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 测知突变的特性。 影印培养法筛选
(3). 抗性突变型(resistant mutants): 如抗药性突变型或抗噬菌体突变型。 抗性突变型的筛选方法: 通过将细菌涂布在含有某种 抗生素或噬菌体的培养基上, 能形成菌落的就是抗性突变菌 株。 例如:青霉素(penr)抗性突 变的菌落。
二、细菌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1.细菌结构简单、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 大肠杆菌(E.coli)20分钟可繁殖一代。 2.便于管理和生化分析: 个体小,一般在1 µ至几µ之间,操作管理方便。 3.便于研究基因突变: 裸露的DNA分子(有的病毒为RNA分子), 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单倍体生物, 不存在显性掩盖隐性问题,隐性突变也能表现出 来。
大肠杆菌Hfr thr+leu+lac+gal+azistonsstrs× F- thr-leu-lac-gal-azir tonr strr 的结果 标记基因 转入的时间(分钟) 频率 thr+ 8 100(经选择的) leu+ 8.5 100(经选择的) azis 9 90 tons 11 70 lac+ 18 40 gal+ 25 25
Hfr: thr+ leu+ azir tonr lac+ gal+ strs F-: thr- leu- azis tons lac- gal- strr
苏 氨 酸 酸 钠 体 亮 氨 化 菌 叠 氮 乳 糖 糖 半 乳 素 链 霉 Tl 噬
2.不同时间取样 搅拌器中断杂交 稀释 涂在含链霉素完全培养基 杀死Hfr细菌 抗 str的细菌菌落 影印培养法:鉴定各基因转移 时间。
A+B菌株混合培 养,在完全培养 基上,几小时后 离心,涂布基本 培养基上,长出 原养型(Met+ bio+ thr+ leu+) 菌落。
这种原养型细胞如何出现? A、B菌株分别培养在基 本培养基上 一边加压和 吸引使培养液充分混合 结果任何一臂的培养基上均 未长出原养型细菌。 ∴直接接触(接合)是原养 型细胞出现的必要条件。 原养型细胞产生的原因是菌株A和菌株B的细菌接 触后发生了杂交,遗传物质有了交换,产生了与两 个与亲代菌株不同的野生型met+bio+thr+thi+
病毒: 单倍体,仅一条染色体。病毒������������ 酸。 遗传物质:DNA 或RNA。
蛋白质外壳+ 核
一、噬菌体的结构和形态 根据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菌内的特点,又将 噬菌体分为两类: ① 烈性噬菌体:T噬菌体系列(T1~T7); ② 温和性噬菌体: P1和λ噬菌体。
lac-ade+ RFlac-ade = ×100% +ade++lac-ade+ lac 220 = ×100%=22%=22cM 1000
用重组频率(RF)所测得的基因距离与 用中断杂交技术以时间为单位的基因距离 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大致是1分钟相当于 20%重组值,即:1min=20cM
四、性导(sexduction) F 因子整合过程: 可逆:发生环出时,F 因子又可重新离开染色 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F 因子的三种状态:
①.没有F因子,即F-; ②.一个自主状态F因子,即F+; ③.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内的F因子,即Hfr。
象F因子这样即可作为一个复制子独立存在, 又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作为细菌复制子的 一部分的质粒或遗传因子称为附加体(episome)。
三、中断杂交试验及染色体连锁图: 50年代,Jacob F. 和Wollman E. : 中断杂交试验:发现接合时遗传物质转移是直线进行。 其方法为: 1.Hfr菌株与F-菌株混合培养。
链霉素培养基
没有菌落
有菌落
链霉素培养基
接合过程是一种单向转移,A菌株遗传物质 B菌株,从供体(donor)到受体(receptor)。
供体和受体的性别差异,是由F因子引起 的:供体细菌(雄性)细胞质中具有F因子(F+), 受体细菌(雌性)则没有F因子(F-)。 F+细菌 表面有性伞毛(sex pili),即F纤毛。
以基因出现的时间为标准������������
作出E. coli的遗传连锁图。
3.用一种大肠杆菌的不同Hfr菌株进行中断杂交实 验,作出连锁图,其基因向F-细胞转移的顺序不同。
转移的顺序是不是随机?例如:thr thi gly 。
Hfr1和HfrAB312菌系的中断杂交试验:
差异:不同Hfr菌 株转移的原点(O) 和转移方向不同。 进一步说明F因子 和细菌染色体都是 环状。
Adelberg和Burns(1959): F 因子偶尔在环出时 不够准确,会携带出染 色体上的一些基因,这 种因子称为F' 因子。 性导:指接合时由F' 因 子所携带的外源DNA 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 程。
F’因子使细菌带有某些 突出的特点: 第一,F′因子以极高的 比率转移它的基因, 如同F +细菌以极高 的比率转移它的F + 因子一样; 第二,F′因子有极高的自 然整合率,而且整合在一 定的座位上. ∵ 携带与细菌染色体一 样的同源区段;而正常F 因子可在不同座位整合。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 影印培养,易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有 利于从生化角度来研究基因的作用。 5.便于研究基因的精细结构: 细菌具有转化、转导和接合作用,可以 进行精密的遗传分析,从而进行基因定位。
第二节细菌的遗传分析
一、细菌的杂交 不同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 A菌株: Met- bio-thr+leu+thi+, 需加甲硫氨酸和生物素。 B菌株: Met+ bio+thr- leu- thi- , 需加苏氨酸、亮氨酸和B1。 A菌株和B菌株营养缺陷型,不 能在基本培养上生长。
1、Hfr细胞的形成及染色体的转移:
2、细菌重组
部分二倍体: 当F+或Hfr 的细菌染色体进 入F-后,在一 个短时期内,F -细胞内的某些 位点就会成为二 倍体DNA。
外基供体因子 单交换
内基受体因子
转化DNA
降解 部分二倍体中发生交换: 单数交换:打开环状染色体,产生一个 线性染色体,这种细胞是不能成活的。 偶数交换:产生可遗传的重组体和片段。
3、细菌的交换和重组的特点
1) F-受体很少得到完整的F因子,因此大多 数重组子仍为F-。只有整条Hfr染色体都 转移时,F-才能得到完整F因子, 变成 F+/Hfr。 2)只有偶数次交换才能产生平衡的重组 子。重组子只有一种类型,不会出现相反 的重组子。所以细菌的交换不是一个交互 过程,而是单向的。
3、F’因子是一种质粒,是由F因子和部分 染色体基因一起形成的环状质粒。F’×F -中,使F-变成F+,而且也使所携带的 染色体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4、F因子当与细菌染色体通过单交换而 整合到染色体时,F+则变成Hfr;F因 子也可以从Hfr染色体上切离下来,而 恢复到F+状态;当切离不准确而使F因 子带有部分染色体基因时,则F因子变成 F’因子;F’因子也可以整合到染色体而 成为Hfr。
第七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 遗传分析
第一节细菌的遗传分析
一、细菌的概述: 1.细菌的细胞:原核生
物,没有细胞核,DNA是 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 2.细菌的染色体:细菌 为单倍体,其染色体为环 形双链DNA分子。 3. 分裂和繁殖:不进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而 是简单地复制和一分为二, 进行分裂生殖。
①.8分钟时:thr+ 进入F-细胞; 8.5分钟时:leu+进 入F-细胞; ②.9分钟时:出现 叠氮化物抗性的菌 落,少数azir基因进 入F-细胞; ③.11分钟时:出 现抗噬菌体T1的F细菌; ④.18和25分钟时: 分别出现乳糖和半 乳糖发酵基因,即 lac+和gal+进入F细胞。
①.重组体中各标志 基因进入F- 细胞中时 间不同,达到最高水 平的时间也不同; ②.随时间的推迟, 某个基因的重组率增 加;一定程度后,重 组率便不再增加。 如:10’tonr首次出现, 15’时40%、25’后80%。 ∴Hfr中基因是按一定 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 F-菌株的。
基本培养 基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ic)的表示方法: 一般根据该菌株所不能合成的物质来命名。取这 一物质的前3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 例如: Met-(甲硫氨酸methionine)、Thi-(硫胺 thianmin)和Pur-(嘌呤purine)。 (2).分解代谢突变型(catabolic functional mutants): 丧失降解某种营养物质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 上生长;根据菌落和特点进行筛选。 如:Lac- /Lac + : Lac-在伊红-美蓝培养基(EMB)上形成白色或粉 红色菌落,而Lac+菌落为有金属光泽的紫色菌落。
F+与F-之间的杂交只有F因子的转移, 因此尽管F因子的转移频率很高,但是供受 体细菌染色体的重组频率却很低,约为10-7, 因此F+品系称为低频重组品系(菌株)。
三、高频重组 (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 ,Hfr):
1954年 Hayes 也分离了Hfr品系,发现: (1)Hfr使重组能力增加,但无传递F因子的能力, Hfr ×F - F -。 (2)Hfr只能将供体基因组的一部分传给受体。
3. F+向F-的转移:
1. F+细胞与F-细胞接触并结合,形成细胞质桥(cytoplasm bridge),即结合管(conjugation tube). 2. F因子进行滚环复制,通过结合管转移到F-细胞。 3. F-细菌转变成F+细菌。
低频重组(low frequency recombination,Lfr):
低频重组
吖黄素 与F+结合 结合
F+
切离 整合
F与F’结合
Hfr
高频重组
不准确切离
F’
重组频率较低
第二节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病毒: 病毒根据其寄主的不同可分为: (1). 动物病毒:寄生于动物组织中 (2). 植物病毒:寄生于植物组织中 (3). 细菌病毒:寄生于细菌中,以又称噬菌 体 (bacteriophage, phage)
-, F+, Hfr, F’细菌的相互转化 五. F
1、F因子是一种质粒,有游离态F因子的细 胞为F+,没有F因子的细胞为F-,当F+ ×F-杂交时,F因子供体进入受体细胞, 使F-变成F+,但染色体基因很少转移。 2、Hfr细菌中含有结合态的F因子,此时的 F因子是与染色体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 整体遗传。Hfr×F-中,染色体基因转 移频率很高,但F因子转移频率很低。
4、重组作图:
两基因转移时间间距<2分钟 时,中断杂交法的图距不够精确, 应采用传统的重组作图法。 例:二个基因紧密连锁: lac-(乳糖不发酵) ade-(腺嘌呤缺陷型)
影印到EMB培 养基上
紫红色菌落:lac+ ade+ 780(亲本型) 粉红色菌落:lac- ade+ 220(重组型)
基因间重组频率:
2. F因子的结构
F因子(F-factor)是一种质粒,又称性因子(sex factor) 或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它由3个区域组成: 1)原点(origin):转移的起点 2)致育基因(fertility gene):使细菌具有感染力, 其中有编码性纤毛的基因。 3)配对区域(pairing region):与细菌染色体的核苷 酸序列相对应,与整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