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分析:

一、服装行业概述

1.1服装行业概要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此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1.2服装行业一般特征

企业特点

(1)私营企业较多,管理决策比较随意。

(2)品牌产业化-从品牌、产品、原材料、加工、营销、人力资源等全方位建立产业联盟。

(3)拓展二线品牌-多品牌运作。

(4)多元化运作-增加服装品类;利用品牌优势进入其他领域(鞋帽、箱包等)。

(5)产品严重积压。

(6)各种分销方式并存(自营店、商场专柜、批发、代理、买断、连锁、加盟店等)。

服装企业运营模式

(1)虚拟运营――拥有品牌,产品加工外包。

(2)以生产为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创立自己的品牌。

(3)自己拥有加工能力,品牌有一定知名度,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品牌知名度。

服装产品特点

(1)小批量、多款式。

(2)多种属性(款式、颜色、尺码、面料)。

(3)销售时间短(30~60天)。

(4)积压产品不易处理,目前由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共同分担这份风险(要求一定的退货比例)。

(5)除了款式、颜色、规格、面料外,还应该有年份、季节、品牌、价格等。

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点

(1)除了颜色、尺码、面料外,还有季节、年份、品牌。

(2)退货比例。

(3)加盟店的管理。

(4)付款方式(先款后货)。

(5)受销售时间限制。

二服装行业现状

2007年,服装行业大企业纷纷出手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原来在从业于沿海发达地区回乡创业的“新企业家”队伍也在内陆省份开始圈地建厂,圈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省市地区。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红豆、波司登等上市公司率先在上述地区大规模投资,法派、培罗成、高邦、凯撒等大企业也将西服、衬衫、职业装等大类产品生产线迁往外省。同时,承接转移的内陆地区也在进行着

“招商战”,通过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服务手段升级、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经济政策优惠等手段来吸引优质资产投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也推进了梯度转移进度。梯度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几点:承接外销订单转移。鉴于劳动力供给不足、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以无法按照原有价格完成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工,海外客户在寻找转移这类产品加工的承接地,一部分订单转到了比我国更具报价优势南亚国家,另一些订单则转向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的主要产品有针织服装、休闲类服装、童装、牛仔服装等。

属地化销售的产品本土化生产。过去几年,一些沿海地区品牌争相开辟中西部地区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淘汰,部分品牌已经稳固了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市场,并以此为原点向周边城市和地区辐射。为了满足市场对产品更新速度的需求,一些品牌将部分生产转移到这些内陆地区。不仅生产,还包括物流系统建设的触手也伸入了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沿海大企业将大规模流水线性产品转移至内陆省份。迫于劳动力、能源、成本等因素,沿海大企业已经开始将批量较大、变化较小、交货期要求较低的,例如:职业装、西服、衬衫等大规模流水线性产品转移到内陆省份。

“回乡创业”团队成为内陆省份产业大军中亮丽的风景。比沿海地区大企业更早看到中西部地区开发价值的恰恰是从这些地区走出去的“打工者”。近两年,一些拥有一定资金和企业运作、市场经验、掌握一些客户群体的职业者回归故乡,成为内陆省份创业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内陆省份吸引投资也在竞争。近两年,安徽、江西、四川、河南、重庆等内陆地区都在纷纷兴建专业工业园,不仅对承接梯度转移提供优质的硬件服务,更在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劳动力培训和劳务市场建设、物流和金融服务、生活区服务建设等方面大做文章,例如:河南省提出“一站式”服务和“首席服务官”概念都能够体现出内陆省份承接转移的决心和信心。各地方行业协会也在不遗余力地为承接转移牵线搭桥。

1.2.1“商业创新”精彩纷呈

2007年,行业内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PPG一石击起千层浪,不仅引出了一系列的“追风”,更是博得了持续一年的关于商业创新模式的激烈讨论。2007年商业创新可谓精彩纷呈,报喜鸟高调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服装直销品牌“宝鸟”、ITAT跨行牵手百事公司、OUTLETS 大受追捧、尾货市场瞄准库存等等。企业的促销手段也不断升级,除了奥运经济以外,美特

斯·邦威、安莉芳、才子的“体验消费”;真维斯等“爱心”活动;吉芬、例外、劲霸、庄吉、耶莉娅、利郎等在国际秀台轮番上场;安踏、匹克结盟NBA,也有品牌走专业技术路线,打出“专家”、“标准”牌,2007年,服装行业商业竞争精彩纷呈。

1.2.2社会责任造就和谐商机

近几年我国劳动法不断的深化执行,在国际市场对劳动用工标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社会责任”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2007年,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SC9000T “10+100+1000”工程带动下,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起来。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晨风集团经过两年考察期成为了美国劳动公平协会在华第一位会员单位,大大提升了晨风集团的国际美誉度和信誉度,也为该集团带来了更多的优质客户,使晨风集团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下依然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出口行业的成功范例。

1.2.3产业资源加速向大企业流动

在产业调整进程中,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遇到阶段性困难,出现部分小型企业不堪重负被迫关停现象。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中小企业的关停现象主要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服装产业发达地区,根据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服装主产区调查显示,以外贸加工为主业地区小企业关停现象较为严重,约占该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的8%左右,个别地区超过10%,小型外资企业撤离现象也比较明显。

这些地区的明显特征是,经济较发达,劳动力以及水、电等其他生产要素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人均GDP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服装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较某些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内企业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技术装备水平、人员素质、管理规范化等各项基础条件相差悬殊。

导致小企业关停的原因大致有四个:一是受产业相关政策调整、国际需求和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以外贸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难以生存。政策调整对服装中小企业压力最大的是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这两项因素直接增加了小企业的加工成本,长期以加工“大路货”和依靠“较低价格”来维持“薄利”的生存方式在政策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诸多要素成本刚性上升的情况下已难以保持赢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