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小说研究综述_2000_2009_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 10 月 第 6 卷 第 10 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ct.2009 Vol.6 No.10
李碧华小说研究综述(2000—2009)
2. 李碧华独特的新女性主义意识 “性别”是李碧华小说研究探讨的一大议题。 李碧华经常 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具有强烈的 新女性主义性别意识。 她一方面将美好的女性形象寄情于传 奇之中,借古讽今,弘扬一种亘古不变的女性美德;另一方面 又发掘传统文学观念对女性的压抑, 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 陷。她对于女性边缘的生存模式的进行审视与反思,渴望开辟 女性自我反省、自我寻找、自我拯救的新天地,并建立一种新 型的两性关系。 贾颖妮在 《边缘叙事— ——李碧华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与 政 治 隐 喻 》[14]、《饮 食 男 女 别 样 情— ——评 李 碧 华 言 情 小 说 的 新 女 性 主 义 视 角 》[15]、《魂 归 何 处— ——论 李 碧 华 小 说 对 女 性 命 运的探讨 》[16] 三篇文章中论述了李碧华在创作中思考女性命 运问题时所采取的独特的视角。她的小说多取材于传奇、历史 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上下求索的痴情女子,将现实与理想的巨 大反差进行对比,挖掘出女性身上亘古不变的精神光华,亮出 了“做一个好女人”的旗帜;构筑充满反抗和宿命的今昔传奇, 达到对女性边缘生存模式的反思与抗衡; 用爱情作为载体表 达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处境, 摆脱了对女人的偏爱开启了女性 自我寻找与自我审视的序幕,并呼唤新型两性关系的建立,展 现了新女性主义视角。 郑 渺 渺[17]和 严 英 秀[18]则 都 认 为 李 碧 华 以 鲜 明 的 女 性 主 义 立场和特异大胆的反抗姿态, 创造出了许多既痴情率性又叛 逆怪异敢于抗争的另类女性形象, 体现出其清醒的女性独立 意识和对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的大胆质疑和有力的反抗。 吕 冰 心[19]和 刘 郝 姣[20]则 关 注 于 最 能 展 现 李 碧 华 女 性 意 识 的作品《青蛇》,认为她从崭新的第一人称角度,以多重角色复 合的叙述者身份, 还原被古老的男权文化压制和漠视的女性 欲望,从两性在爱情纠葛中迥异的心理层面,揭示女性在长期 失衡的两性关系中的觉醒与挣扎; 同时将现代都市职业女性 形象投影于白蛇与青蛇身上, 借以承载作者对现代女性人生 困境的思考,揭露当代“女权神话”之虚妄,唤醒了新时代的女性意识。 3.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李碧华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距离正 在进一步消失,李碧华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 和消费文化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虽曾有论者对李碧华小 说的通俗性、流行性表示质疑,但越来越多地学者关注于发掘 李碧华小说在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的成功的原因。 赵宝霞就指出李碧华的小说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 商业性、世俗性、娱乐性、技术性以及多元文化审美的特征。并 概括 李 碧 华 的 小 说 畅 销 的 几 个 重 要 的 原 因:1. 影 视 媒 介 的 推 动;2. 香港回归的卖点策划;3. 都市爱情的启蒙;4. 作为语言 艺术的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独特审美 。 [21]项婉丽也认为市 场化下产生的商业语境使李碧华的创作充满了商业气息,而
一、文化层面 1. 李碧华的香港意识 李碧华的小说对于香港文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她的小说 打着深深的“香港烙印”,具有更浓郁更深厚的香港风情,是后 殖民后现代时期香港市民社会的最佳“镜像”。 安徽大学的吕 冰心在其硕士论文《一个人,一座城市》中试图找出李碧华小 说文本对香港文学的独特意义。首先,李碧华的小说以独特的 文化怀旧开启香港的“怀旧风潮”,引发与迎合了当时弥漫全 球的“世纪末情绪”;其次,她执著于对现代香港“城市病”的描 写,写人性的异化,写精神的萎缩;最后,李碧华写香港,香港 也塑造着她,香港成为李碧华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 [1]黄亚 星也认为,李碧华是典型的香港人,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 了香港的市民意识— ——高度发达的物质金钱社会中, 个人动 摇的人生观、价值观;萌生发展中重寻历史、追认身份的香港 意识;充满华夏文化认同心理的、内心深植的中国意识。 更重 要的是他指出李碧华的香港意识是在其个人意识与中华意 识,三者相互碰撞、交叉中产生、融合。 [2]王文静则对李碧华对 中国文化的眷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中环与铜锣湾的现代气 派中凭借着余音袅袅的中国记忆,找回最地道的中国素材,李
当下的社会环境、读者接受、大众传播都对李碧华的写作有着 导向的作用。她的小说又大多被改编成了电影的经典之作。在 影像的狂欢中,商业与消费的结合达到了完美。 [22]黄静看到大 众文学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除了文本的因素外,还包括接 受者状况、流通媒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李碧华小说最重要的 特征是徘徊在雅俗之间,具有“生产者式文本”的诸多特点,如 熟悉的陌生化、文本的过度性、矛盾性、贫困性、相关性、互文 性等。 [23]而刘悠扬则认为李碧华是一个标本,她既代表着身处 “文化产业”内部,为香港特殊的文化现实所牵制,又不甘于此 的香港作家的自我突破,另一方面,在他们试图创造大众文化 的精品的同时,又企望借“文化产业”之力盘桓新时尚宠儿的 地位。并发掘出李碧华小说中一条贯穿始终的内在精神线索, 即对现实失望、寻梦、寻梦不得又重返现实,本文把它比方为 “失乐园”、“桃花源”、重返“失乐园”(或打造“梦工厂”)。 [24]
李碧华小说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品质, 而这一特征正与 电影是“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一潜规则暗合,使得其作 品成为影视制片、导演竞相改编的对象。众多学者认为李碧华 从容地化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的紧张气息, 向世人 展示了文学和电影联姻的成功范例。如:孙晓燕就认为李碧华 成功地运用了电影这个艺术门类来言说小说叙述要表达的理 想、浪漫与生命内容。 以纯文学的视界筹划电影艺术,为李碧 华小说转换为电影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 [25]刘广倩 则进一步地概括出其小说具有浓厚的电影剧作之特色:一,声 画蒙太奇环境描写;二,剧本化人物描写;三,情节结构镜头 化;四,叙述语言的可视可感和言简意赅。 这些“视觉造型特 征” 为李碧华小说由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提供了更大的 可能性与便捷性。 [26]
虽然李碧华写的大多是男欢女爱的言情故事, 但评论者 却常把她的作品放到有关香港政治的论述中。 因为,80 年代 中期,《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和“九七”回归问题提上议事日 程后,涌现了大量的重构香港历史的“怀旧”之文,出现了大量 关于香港文化身份的讨论。 而李碧华的《脂胭扣》是这一怀旧 系列中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她的作品不但迎合和暗指了当 时的社会心理,而且自潜在层面又引发出对于“九七”香港回 归 的 内 在 指 涉 和 政 治 隐 喻 。 贾 颖 妮 的 《边 缘 叙 事 — — — 李 碧 华 的 小说香港》、刘瑛的《李碧华的小说香港》、陈艳的《别样的香港 书 写 — — — 论 李 碧 华 小 说 》三 篇 文 章 同 时 以 边 缘 身 份 为 切 入 点 , 论述李碧华小说中有关香港的身份危机意识。 贾颖妮认为李 碧华的一系列小说从边缘的叙述立场提供了中英国族叙事之 外的香港历史叙事,在才子佳人的老调重弹中,贯注了她对香 港 命 运 和 “身 份 危 机 ”的 思 考 。[5]刘 瑛 也 认 为 李 碧 华 善 于 改 写 历 史和文学经典, 修复历史文化中被多重边缘化的流浪者的个 人史,以此建构香港的文化身份。 [6]陈艳认为在香港商业文化 与殖民及后殖民双重文化语境下, 李碧华在雅俗混杂的边缘 形 成 了 自 己 小 说 的 特 色 ,这 恰 与 香 港 文 化 的 “边 缘 性 ”、“混 杂 性”的特征构成了某种隐喻关系。 [7]
更多的学者意识到李碧华喜欢借助“女性”来呈现香港的 身份。一个女性在以男性权力为主导的社会中,性别身份的认 同缺失,是女性身份主权危机的根源;而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身 份认同的缺失,同样也会导致主权认同危机。其作品中的女性 千百年来命运的重复、 形象的偏移及身份的缺失所隐喻的即 是现实政治权力关系,即殖民香港的文化身份问题。贾颖妮在 《边 缘 叙 事 — — — 李 碧 华 言 情 小 说 中 的 女 性 形 象 与 政 治 隐 喻 》中 认为李碧华小说所展示的女性悲剧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形成 了香港未来前途的暗喻。 [8]聂炎以李碧华的两部小说《满洲国 妖 艳— ——川 岛 芳 子 》、《胭 脂 扣 》为 重 点 ,探 讨 其 作 品 中 女 性 所 象征的“九七”前后的香港被放逐的命运及香港人自认为边缘 人 怀 旧 又 无 奈 的 复 杂 心 态 。[9]黄 静 则 归 纳 出 李 碧 华 的 情 欲 小 说
关键词:李碧华研究;文化;文本
纵观李碧华研究,90 年代中国大陆对于李碧华的研究 文 章相对较少,主要是香港和海外的研究。 究其原因,在于李碧 华本人相当低调和另类, 她的个人经历和资料缺失; 另一方 面,李碧华的作品和电影结合得非常密切,大陆研究也集中于 其作品改编后的电影的研究。“九七”回归以后,兴起了一股对 香港文学研究的热潮,1999 年 4 月, 香港科技大学以李碧 华 为 研 究 对 象 举 行 了 “ 研 究 讲 座 ”, 并 将 论 文 结 集 出 版 ( 陈 国 球 编:《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 随着香港 的回归和 1999 年研讨会的召开,李碧华的作品在内地一版再 版。 2000 年后,大陆学者对李碧华的研究逐渐升温,李碧华成 为继金庸、张爱玲之后,大陆对香港作家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学者们纷纷试图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来阐述和分析 李碧华的作品,其作品中的内涵逐步被深掘和开拓。对李碧华 小说的研究集中在文本和文化两个层面上, 前者多是运用传 统的文本修辞学方法对其小说的风格、主题、叙事策略等方面 考察;后者则是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主要涉及到香港的身份 认同、女性主义意识、大众流行文化等方面。纵观其研究,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卢芸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随着香港的回归和 1999 年研讨会的召开,李碧华的作品在内地一版再版。 2000 年后,大陆学者对李碧 华的研究逐渐升温,李碧华成为继金庸、张爱玲之后,大陆对香港通俗作家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很多评论者分别从不 同的层面对李碧华及其作品进行了宏观的总体鸟瞰和微观的个案分析。 文章从“文化层面”、“文本形式”等方面对这 些研究进行梳理并作归类分析,以展示研究的概况与成果,找寻研究中的得失,以期李碧华小说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碧华迷恋于已经消逝了的古老中国日常生活场景里独有的风 味 。”[3]叶 畅 认 同 李 碧 华 小 说 中 的 “怀 旧 ”风 格 ,是 香 港 意 识 对 文 化中国的认同和向往。“李碧华写的小说所体现的‘香港意识’ 并非宏大的历史叙述或完整的记忆溯源。 它只是一种含混暧 昧、兼容并蓄的群体意识,悬在历史与当今、传统与文化之间, 有对中国传统精神的零散承袭,在东西多极文化间摇摆。 ”[4]
· 99 ·
中,两类有关身份认同危机的典型文本:对宏大历史叙事的解 构和“身份失落”的文化隐喻。 [10]王霏以《脂胭扣》为文本分析 李碧华是如何自我颠覆两性关系与香港意识的重构 。 [11]叶畅 也 认 为 :李 碧 华 的 小 说 《胭 脂 扣 》对 30 年 代 的 塘 西 风 貌 的 重 现,表现了香港人对自己身份的追想,从一个小的角度还原了 对香港的记忆 。 [12]朱崇科则详细地解析了 《青蛇》隐喻的香港 的身份/文化认同问题。 无论是小青到青蛇角色地位的提升, 还是耐不住寂寞的二蛇化身为人的悲凉又曲折的变形经历, 其实可能都隐藏了一个不易为人所察觉的深刻隐喻: 身份与 认同。隐含了香港地位的攀升和作者主体的期待视野,同时也 暗示了在这过程中身份找寻的焦虑。 [13]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ct.2009 Vol.6 No.10
李碧华小说研究综述(2000—2009)
2. 李碧华独特的新女性主义意识 “性别”是李碧华小说研究探讨的一大议题。 李碧华经常 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具有强烈的 新女性主义性别意识。 她一方面将美好的女性形象寄情于传 奇之中,借古讽今,弘扬一种亘古不变的女性美德;另一方面 又发掘传统文学观念对女性的压抑, 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缺 陷。她对于女性边缘的生存模式的进行审视与反思,渴望开辟 女性自我反省、自我寻找、自我拯救的新天地,并建立一种新 型的两性关系。 贾颖妮在 《边缘叙事— ——李碧华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与 政 治 隐 喻 》[14]、《饮 食 男 女 别 样 情— ——评 李 碧 华 言 情 小 说 的 新 女 性 主 义 视 角 》[15]、《魂 归 何 处— ——论 李 碧 华 小 说 对 女 性 命 运的探讨 》[16] 三篇文章中论述了李碧华在创作中思考女性命 运问题时所采取的独特的视角。她的小说多取材于传奇、历史 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上下求索的痴情女子,将现实与理想的巨 大反差进行对比,挖掘出女性身上亘古不变的精神光华,亮出 了“做一个好女人”的旗帜;构筑充满反抗和宿命的今昔传奇, 达到对女性边缘生存模式的反思与抗衡; 用爱情作为载体表 达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处境, 摆脱了对女人的偏爱开启了女性 自我寻找与自我审视的序幕,并呼唤新型两性关系的建立,展 现了新女性主义视角。 郑 渺 渺[17]和 严 英 秀[18]则 都 认 为 李 碧 华 以 鲜 明 的 女 性 主 义 立场和特异大胆的反抗姿态, 创造出了许多既痴情率性又叛 逆怪异敢于抗争的另类女性形象, 体现出其清醒的女性独立 意识和对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的大胆质疑和有力的反抗。 吕 冰 心[19]和 刘 郝 姣[20]则 关 注 于 最 能 展 现 李 碧 华 女 性 意 识 的作品《青蛇》,认为她从崭新的第一人称角度,以多重角色复 合的叙述者身份, 还原被古老的男权文化压制和漠视的女性 欲望,从两性在爱情纠葛中迥异的心理层面,揭示女性在长期 失衡的两性关系中的觉醒与挣扎; 同时将现代都市职业女性 形象投影于白蛇与青蛇身上, 借以承载作者对现代女性人生 困境的思考,揭露当代“女权神话”之虚妄,唤醒了新时代的女性意识。 3.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李碧华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距离正 在进一步消失,李碧华的作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在纯文学 和消费文化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虽曾有论者对李碧华小 说的通俗性、流行性表示质疑,但越来越多地学者关注于发掘 李碧华小说在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的成功的原因。 赵宝霞就指出李碧华的小说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 商业性、世俗性、娱乐性、技术性以及多元文化审美的特征。并 概括 李 碧 华 的 小 说 畅 销 的 几 个 重 要 的 原 因:1. 影 视 媒 介 的 推 动;2. 香港回归的卖点策划;3. 都市爱情的启蒙;4. 作为语言 艺术的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独特审美 。 [21]项婉丽也认为市 场化下产生的商业语境使李碧华的创作充满了商业气息,而
一、文化层面 1. 李碧华的香港意识 李碧华的小说对于香港文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她的小说 打着深深的“香港烙印”,具有更浓郁更深厚的香港风情,是后 殖民后现代时期香港市民社会的最佳“镜像”。 安徽大学的吕 冰心在其硕士论文《一个人,一座城市》中试图找出李碧华小 说文本对香港文学的独特意义。首先,李碧华的小说以独特的 文化怀旧开启香港的“怀旧风潮”,引发与迎合了当时弥漫全 球的“世纪末情绪”;其次,她执著于对现代香港“城市病”的描 写,写人性的异化,写精神的萎缩;最后,李碧华写香港,香港 也塑造着她,香港成为李碧华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 [1]黄亚 星也认为,李碧华是典型的香港人,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 了香港的市民意识— ——高度发达的物质金钱社会中, 个人动 摇的人生观、价值观;萌生发展中重寻历史、追认身份的香港 意识;充满华夏文化认同心理的、内心深植的中国意识。 更重 要的是他指出李碧华的香港意识是在其个人意识与中华意 识,三者相互碰撞、交叉中产生、融合。 [2]王文静则对李碧华对 中国文化的眷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中环与铜锣湾的现代气 派中凭借着余音袅袅的中国记忆,找回最地道的中国素材,李
当下的社会环境、读者接受、大众传播都对李碧华的写作有着 导向的作用。她的小说又大多被改编成了电影的经典之作。在 影像的狂欢中,商业与消费的结合达到了完美。 [22]黄静看到大 众文学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除了文本的因素外,还包括接 受者状况、流通媒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李碧华小说最重要的 特征是徘徊在雅俗之间,具有“生产者式文本”的诸多特点,如 熟悉的陌生化、文本的过度性、矛盾性、贫困性、相关性、互文 性等。 [23]而刘悠扬则认为李碧华是一个标本,她既代表着身处 “文化产业”内部,为香港特殊的文化现实所牵制,又不甘于此 的香港作家的自我突破,另一方面,在他们试图创造大众文化 的精品的同时,又企望借“文化产业”之力盘桓新时尚宠儿的 地位。并发掘出李碧华小说中一条贯穿始终的内在精神线索, 即对现实失望、寻梦、寻梦不得又重返现实,本文把它比方为 “失乐园”、“桃花源”、重返“失乐园”(或打造“梦工厂”)。 [24]
李碧华小说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品质, 而这一特征正与 电影是“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一潜规则暗合,使得其作 品成为影视制片、导演竞相改编的对象。众多学者认为李碧华 从容地化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的紧张气息, 向世人 展示了文学和电影联姻的成功范例。如:孙晓燕就认为李碧华 成功地运用了电影这个艺术门类来言说小说叙述要表达的理 想、浪漫与生命内容。 以纯文学的视界筹划电影艺术,为李碧 华小说转换为电影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 [25]刘广倩 则进一步地概括出其小说具有浓厚的电影剧作之特色:一,声 画蒙太奇环境描写;二,剧本化人物描写;三,情节结构镜头 化;四,叙述语言的可视可感和言简意赅。 这些“视觉造型特 征” 为李碧华小说由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提供了更大的 可能性与便捷性。 [26]
虽然李碧华写的大多是男欢女爱的言情故事, 但评论者 却常把她的作品放到有关香港政治的论述中。 因为,80 年代 中期,《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和“九七”回归问题提上议事日 程后,涌现了大量的重构香港历史的“怀旧”之文,出现了大量 关于香港文化身份的讨论。 而李碧华的《脂胭扣》是这一怀旧 系列中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她的作品不但迎合和暗指了当 时的社会心理,而且自潜在层面又引发出对于“九七”香港回 归 的 内 在 指 涉 和 政 治 隐 喻 。 贾 颖 妮 的 《边 缘 叙 事 — — — 李 碧 华 的 小说香港》、刘瑛的《李碧华的小说香港》、陈艳的《别样的香港 书 写 — — — 论 李 碧 华 小 说 》三 篇 文 章 同 时 以 边 缘 身 份 为 切 入 点 , 论述李碧华小说中有关香港的身份危机意识。 贾颖妮认为李 碧华的一系列小说从边缘的叙述立场提供了中英国族叙事之 外的香港历史叙事,在才子佳人的老调重弹中,贯注了她对香 港 命 运 和 “身 份 危 机 ”的 思 考 。[5]刘 瑛 也 认 为 李 碧 华 善 于 改 写 历 史和文学经典, 修复历史文化中被多重边缘化的流浪者的个 人史,以此建构香港的文化身份。 [6]陈艳认为在香港商业文化 与殖民及后殖民双重文化语境下, 李碧华在雅俗混杂的边缘 形 成 了 自 己 小 说 的 特 色 ,这 恰 与 香 港 文 化 的 “边 缘 性 ”、“混 杂 性”的特征构成了某种隐喻关系。 [7]
更多的学者意识到李碧华喜欢借助“女性”来呈现香港的 身份。一个女性在以男性权力为主导的社会中,性别身份的认 同缺失,是女性身份主权危机的根源;而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身 份认同的缺失,同样也会导致主权认同危机。其作品中的女性 千百年来命运的重复、 形象的偏移及身份的缺失所隐喻的即 是现实政治权力关系,即殖民香港的文化身份问题。贾颖妮在 《边 缘 叙 事 — — — 李 碧 华 言 情 小 说 中 的 女 性 形 象 与 政 治 隐 喻 》中 认为李碧华小说所展示的女性悲剧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形成 了香港未来前途的暗喻。 [8]聂炎以李碧华的两部小说《满洲国 妖 艳— ——川 岛 芳 子 》、《胭 脂 扣 》为 重 点 ,探 讨 其 作 品 中 女 性 所 象征的“九七”前后的香港被放逐的命运及香港人自认为边缘 人 怀 旧 又 无 奈 的 复 杂 心 态 。[9]黄 静 则 归 纳 出 李 碧 华 的 情 欲 小 说
关键词:李碧华研究;文化;文本
纵观李碧华研究,90 年代中国大陆对于李碧华的研究 文 章相对较少,主要是香港和海外的研究。 究其原因,在于李碧 华本人相当低调和另类, 她的个人经历和资料缺失; 另一方 面,李碧华的作品和电影结合得非常密切,大陆研究也集中于 其作品改编后的电影的研究。“九七”回归以后,兴起了一股对 香港文学研究的热潮,1999 年 4 月, 香港科技大学以李碧 华 为 研 究 对 象 举 行 了 “ 研 究 讲 座 ”, 并 将 论 文 结 集 出 版 ( 陈 国 球 编:《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 随着香港 的回归和 1999 年研讨会的召开,李碧华的作品在内地一版再 版。 2000 年后,大陆学者对李碧华的研究逐渐升温,李碧华成 为继金庸、张爱玲之后,大陆对香港作家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学者们纷纷试图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来阐述和分析 李碧华的作品,其作品中的内涵逐步被深掘和开拓。对李碧华 小说的研究集中在文本和文化两个层面上, 前者多是运用传 统的文本修辞学方法对其小说的风格、主题、叙事策略等方面 考察;后者则是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主要涉及到香港的身份 认同、女性主义意识、大众流行文化等方面。纵观其研究,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卢芸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随着香港的回归和 1999 年研讨会的召开,李碧华的作品在内地一版再版。 2000 年后,大陆学者对李碧 华的研究逐渐升温,李碧华成为继金庸、张爱玲之后,大陆对香港通俗作家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很多评论者分别从不 同的层面对李碧华及其作品进行了宏观的总体鸟瞰和微观的个案分析。 文章从“文化层面”、“文本形式”等方面对这 些研究进行梳理并作归类分析,以展示研究的概况与成果,找寻研究中的得失,以期李碧华小说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碧华迷恋于已经消逝了的古老中国日常生活场景里独有的风 味 。”[3]叶 畅 认 同 李 碧 华 小 说 中 的 “怀 旧 ”风 格 ,是 香 港 意 识 对 文 化中国的认同和向往。“李碧华写的小说所体现的‘香港意识’ 并非宏大的历史叙述或完整的记忆溯源。 它只是一种含混暧 昧、兼容并蓄的群体意识,悬在历史与当今、传统与文化之间, 有对中国传统精神的零散承袭,在东西多极文化间摇摆。 ”[4]
· 99 ·
中,两类有关身份认同危机的典型文本:对宏大历史叙事的解 构和“身份失落”的文化隐喻。 [10]王霏以《脂胭扣》为文本分析 李碧华是如何自我颠覆两性关系与香港意识的重构 。 [11]叶畅 也 认 为 :李 碧 华 的 小 说 《胭 脂 扣 》对 30 年 代 的 塘 西 风 貌 的 重 现,表现了香港人对自己身份的追想,从一个小的角度还原了 对香港的记忆 。 [12]朱崇科则详细地解析了 《青蛇》隐喻的香港 的身份/文化认同问题。 无论是小青到青蛇角色地位的提升, 还是耐不住寂寞的二蛇化身为人的悲凉又曲折的变形经历, 其实可能都隐藏了一个不易为人所察觉的深刻隐喻: 身份与 认同。隐含了香港地位的攀升和作者主体的期待视野,同时也 暗示了在这过程中身份找寻的焦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