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之“孝老爱亲”陈颖老师谈感悟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老爱亲”感悟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学:

你们好!

孝老爱亲既是美德又是责任,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孝老爱亲”底蕴的国度,古代就有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结而成。特别是儿童蒙学读物《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家喻户晓,使“孝老爱亲”的传统深入人心。

然而,反面的典型更令人警醒。我们应该还依稀记得2011年4月东方早报的一则报道,留日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件事情留给我们的反思却依然深刻。2011年4月1日晚,在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搭乘航班从日本返沪的男子汪某到达不久,就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焦点是关于学费。当时,汪某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9刀,导致顾某当场倒地昏迷。上述案例中的儿子,一个是北大的硕士生,一个是在日本留学的大学生,但却知书不达理,忤逆不孝亲。这是传统美德的沦丧,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值得反省,令人深思。面对“孝老爱亲”的正反典型,我思考很久,感悟颇多:

感悟之一:“效忠”与“孝亲”可以两全。在许多历史书籍和英雄事迹推介中,我们经常看到听到这样一句话“自古忠孝两难全”。应该说,在战乱频仍、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民族存亡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危这个“大忠”,暂时无法兼顾“孝亲”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和平时期的今天,用学习、工作太忙作借口而漠视孝亲,其实是对“孝”的背叛!在这方面,朱德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朱德虽然长期驰骋沙场,无暇侍奉母亲,但他无时不惦记着母亲,断断续续给母亲寄去几张照片,寄去几百元钱,以此略表寸心。朱德元帅的母亲钟氏于1944年以86岁高龄去世。噩耗传来,朱德五内俱焚。他一个月不刮胡子,以表孝忱。又以血泪凝成悼文——《回忆我的母亲》。在这篇质朴无华却字字情深的悼文中,朱德回忆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回忆了母亲对

自己的教育与影响,坚定地表示:要以“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1965 年,一位意大利记者向朱德提问:“您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脱口而出:“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听了这些肺腑之言,谁能不为朱德的敬母孝心打动呢?朱德不就是“忠孝两全”的杰出代表吗?

感悟之二:“孝老爱亲”应该拓展外延。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无疑是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孝亲博爱思想。而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是对孔子上述思想的发展,它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只有做到这样,才是对“孝老爱亲”的完整理解和正确践行。

总之,敬老孝亲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现实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理解和解读。同时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践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德孝之美。

陈颖

2014年11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