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铬尖晶石

镁铬尖晶石
镁铬尖晶石

镁铬砖

创建时间:2008-08-02

镁铬砖(magnesite chrome brick)

以方镁石和镁铬尖晶石为主晶相的碱性耐火制品。可在氧化气氛中1600~1800℃烧成,也可用水玻璃或镁盐溶液等化学结合剂制成不烧砖。镁铬砖和铬镁砖的差异在于配料中铬铁矿加入量不同而引起矿物相的不同。镁砂和铬铁矿的配比划分,无统一规定。西欧国家以MgO含量55%~80%为镁铬砖,MgO含量35

%~55%为铬镁砖。俄罗斯则以制品中Cr

2O

3

≥8%小于20%的为镁铬砖;Cr

2

O

3

>20

%的为铬镁砖。烧成或不烧镁铬砖都可以在制品外包裹(或粘贴)铁皮制得铁皮镁铬砖。

简史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平炉广泛采用镁砖和铬砖砌筑。镁砖对温度变化敏感,高温下体积收缩大;铬砖荷重软化温度低,对温度变化也敏感,影响了这两种制品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镁砂铬铁矿烧结产品。英国切斯特斯(J.H.Chesters)、里斯(Rees)、莱纳姆(Lynam)等人就镁砂一铬铁矿性能和最佳配方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镁铬混合物产品比单纯的镁质或铬质制品有更高的断裂温度,不出现烧成收缩,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和抗张强度。化学性质呈碱性,可抵抗碱性平炉渣的侵蚀。

在不烧镁砖的基础上,1925年在英国出现了硅酸钠结合的镁铬砖。1934~1937年出现了用硫酸氢钠作结合剂的镁铬砖。1935年不烧镁铬砖和烧成镁铬砖的生产开始稳步发展,取代硅砖,用于平炉后墙、端墙、炉顶直至出现全碱性平炉。

镁铬砖的缺点是烧成过程中的异常膨胀,它使制品变脆,使用过程中工作面出现爆胀、剥片等现象。为克服这些缺点,从1935年起,就“爆胀”、温度急变引起的崩裂和熔剂迁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生产的镁铬砖,组成侧重于铬一镁,烧成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膨胀,使制品气孔率增大,机械强度降低。里格比(Rig[)y)等人经过研究认为铬矿在还原气氛中加热不膨胀,已氧化的铬矿还原时却产生很大的膨胀。镁铬砖在烧成过程的早期,铬矿中的低价铁被氧化,后期又被还原,引起制品膨胀。含氧化铁高的铬矿尤甚。另外,铬矿的表面积越大,氧化趋势亦越大。

1930年至1950年问碱性耐火材料在间歇窑内烧成,升温速度很慢,最高烧成温度为1400℃左右。慢速烧成助长了导致烧成异常膨胀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循环,止火温度低,使避免膨胀的物理变化无法进行。为了降低烧成膨胀,提高制品的抗热震性,铬铁矿被限以颗粒形式加入,同时高铁铬铁矿的使用也受到限制。直至1950年逐步改用隧道窑烧成,烧成时间缩短,才消除了异常膨胀现象。

化学结合镁铬砖的生产关键是结合剂的选择。最早的有关文献出现于1905

年。将镁砂、铬铁矿和Cr

2O

3

等碱性物质与硅酸钠或氧化钙混合,可以制得一种

有价值的耐火炉衬。此后,化学结合砖的发展中心移到美国。直至1941年,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结合剂的化学结合砖专利。结合剂有硫酸盐、硅酸钠、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和外加少量粘土。1949年米勒(Miller)提出,先加百分之几的水成型,

随后以Cl

2、SO

2

或SO

3

处理,在砖内形成结合剂。1952年霍耶尔(Heuer)用CO

2

按同法处理,取得专利。1954年和1962年凯撒铝和化学产品公司和霍耶尔提到采用可溶性铬酸盐和在砖料中加入少量铁粉。

化学结合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1941年出现了碱性砖在钢盒内“共成型”的专利。这种制品在加热时钢板氧化,氧化铁与方镁石形成铁酸镁,使方镁石跨越原砖表面交错生长,从而得到一个近于整体的结构。与烧成砖一样,化学结合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片。为防止剥片,1957年曾在砖与砖之间夹入易氧化的钢板。钢板平放于砖中,与工作面垂直,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化学结合砖的另一缺点是中温强度(700~1200℃)较低。

化学结合碱性砖的发展成果美国较多。美国的碱性砖大部分是不烧制品,而欧洲和苏联则生产烧成制品。从1950年起,欧洲逐渐引用了美国化学结合制品的经验。直到直接结合镁铬砖的出现,化学结合砖才减少或停止生产。

1960年以前,镁铬砖的烧成温度较低,大都低于1500℃。在炼钢炉上使用(1600℃)时,离工作面50~75mm处的温度比制品的烧结温度高。因此,制品的烧成与否,情况相同。所以当时烧成制品与不烧制品的使用效果无大差别。

“直接结合”由英国拉明(Laming)首先提出。由于氧化铁引起的膨胀趋势大大减少,在烧成温度下溶于液相的尖晶石,冷却时析出,形成直接结合。所以直接结合碱性砖在1961年末出现于市场。在炼钢炉承受应力和炉渣侵蚀严重的部位直接结合砖完全取代了化学结合砖和硅酸盐结合砖。

中国于1953年试制成功抗热震性镁铬砖,并用于平炉炉顶。由于镁铝砖在平炉顶使用效果良好,且国内资源丰富,故平炉顶用镁铬砖未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由于缺少铬铁矿,硅酸盐结合镁铬砖仅供有色冶炼炉使用。70年代末随着铬矿资源的开发,新疆铬铁矿投入开采,镁铬砖亦开始使用于水泥回转窑和玻璃熔窑蓄热室。70年代末,随着冶金、建材、轻工等各领域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对碱性耐火材料不断提出新要求。随着高纯原料、高温手段不断引入,开始研究致密碱性耐火材料。80年代起直接结合镁铬砖、再结合镁铬砖、半再结合镁铬砖、预反应镁铬砖等直接结合制品逐步投入市场。70年代开始研制熔铸镁铬砖,并取得成功。

分类根据制品所用原料和工艺特点,可分为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直接结合镁铬砖、再结合镁铬砖、半再结合镁铬砖、预反应镁铬砖、不烧镁铬砖和熔铸镁铬砖。

硅酸盐结合镁铬砖是以烧结镁砂和铬矿为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合,高温烧成制得。制品矿物组成为方镁石、尖晶石和少量硅酸盐。主晶相由镁橄榄石和钙镁橄榄石组成的硅酸盐基质相联结在一起形成的结合。

生产硅酸盐结合镁铬砖以制砖镁砂和一般耐火级铬矿为原料,镁砂中

SiO

2≤4.0%,MgO≥90%,铬矿中Cr

2

O

3

32%~45%。以亚硫酸盐为结合剂,混练

成型后,于1600℃左右烧成。

为防止制品在烧成时产生异常膨胀,窑内必须保持弱氧化气氛。

制品的化学成分:SiO

22.98%~4.50%,MgO61.75%~72.69%,C

r2

O

3

10.

04%~14.90%。物理性能:显气孔率18%~21%,常温耐压强度36.1~50.0MPa,荷重软化温度1600~1640℃。

硅酸盐结合镁铬砖比镁砖抗热震性好,高温下体积稳定,广泛用于平炉、电炉、有色冶金炉、水泥回转窑和玻璃熔窑蓄热室。

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的SiO

2

含量高、高温下抗侵蚀性差、强度低。随着强化冶炼新工艺的不断采用,使用条件苛刻部位,逐渐被直接结合制品替代。

直接结合镁铬砖是由烧结镁砂和铬铁矿配合制得。要求原料的SiO

2

含量较低,在17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使方镁石和铬铁矿颗粒间形成直接结合。

再结合镁铬砖是以电熔镁铬砂为原料经再烧结而制得。电熔镁铬砂烧结性差,制品为气孔分布均匀的细粒基质,并具有微小裂纹,对温度急变的敏感性优于熔铸砖。制品高温性能介于熔铸砖和直接结合砖之间。

半再结合镁铬砖是由电熔镁铬砂和镁砂、铬铁矿或预反应镁铬砂制得。制品具有再结合镁铬砖和直接结合镁铬砖或预反应镁铬砖的部分特点。

预反应镁铬砖是采用全部或部分预反应镁铬砂制得。镁砂~铬铁矿之间的部分反应在熟料煅烧时完成,所以制品的气孔率较组成相当的直接结合砖低,高温强度高,与再结合砖相比成本低。

不烧镁铬砖是由烧结镁砂和铬铁矿为原料,加入少量化学结合剂,在较低温度下热处理,使制品硬化而制成。有的在常温下即可使制品硬化,有的需加热至适当温度才能使制品具有一定强度。制品在高温使用时,形成陶瓷结合或耐高温相。成型过程常包以铁壳,称铁皮不烧砖。

熔铸镁铬砖是以镁砂和铬矿为原料经电熔、浇铸制得的耐火制品。其特征是气孔较大且孤立存鹤制品致密、强度高、耐腐蚀、对温度变化敏感。

性质镁铬砖的化学性质呈碱性,与镁砖和铬砖相比,抗热震性好,高温下体积稳定,荷重软化温度高。其主晶相为方镁石、尖晶石和少量硅酸盐。尖晶石相包括原铬尖晶石和二次尖晶石。硅酸盐相包括镁橄榄石和钙镁橄榄石,根据制

品中的SiO

2

含量、制品结合形式可分为硅酸盐结合和直接结合。

硅酸盐结合制品的SiO

2

含量较高,主晶相之间是以镁橄榄石为主的硅酸盐粘结在一起的结合,又称“陶瓷结合”。制品的烧结是在液相参与下完成的。硅

酸盐相的性质、数量以及在主晶相间的分布状态,对制品性能影响很大。制品中

不同尖晶石或方镁石与硅酸盐间的低共熔点见表1。

直接结合是晶粒间直接接触产生的一种结合。如方镁石一方镁石、方镁石一尖晶石之问都可以形成直接结合。制品的直接结合程度随SiO

2

含量减少、烧成

温度提高而增强。直接结合制品中硅酸盐含量较低(SiO

2

<2%),具有较高的高温

机械强度,如高温抗折强度较MgO或Cr

2O

3

相当的硅酸盐结合制品高6~8倍。此

外,抗渣蚀性能和体积稳定性也较高。镁铬砖的主要组成和典型性能见表2。

原料镁铬砖的主要原料是镁砂和铬铁矿。

镁砂有天然镁砂和海水镁砂两种。

)经高温煅烧而得。世界最著名的镁矿是奥地利

(1)天然镁砂。菱镁石(MgCO

3

施蒂里恩(Styrian)矿床,该矿石为铁菱镁矿型,含铁高。俄罗斯、捷克和美国也有类似矿床。希腊埃维亚岛(Euboea)上的矿床为低铁隐晶质菱镁矿,所生产的耐火级镁砂质量很好。南斯拉夫、土耳其和美国加利福尼亚有类似的矿床。中国辽宁省大石桥一带富产菱镁矿,可生产质量很好的耐火级镁砂。天然烧结镁砂的典型化学分析如表3所示。

(2)海水镁砂。海水中加入轻烧白云石或石灰作沉淀剂,沉淀出Mg(OH)

2

,将沉淀物洗涤、压滤后经高温煅烧制得。滤饼经一步煅烧,可制得体积密度≥3.10g/cm3的粒状制品,若在800~900℃轻烧后高压成球,再经1700℃以上的高温煅烧,可制得体积密度≥3.25g/cm3的镁砂。海水镁砂的化学组成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且密度高、高温力学性能好。海水镁砂的典型化学分析见表4。

铬铁矿一般含两种成分,即铬铁矿颗粒和脉石矿物。脉石矿物一般为镁硅酸盐,通常分布在颗粒周围,并充填于颗粒的裂缝之中。铬铁矿颗粒为尖晶石化

合物的固溶体,通式为RO?R

2O

3

。铬铁尖晶石熔点超过1800℃,铬铁矿中的铁可

以二价或三价两种状态存在,但三价铁很少发现,Fe0为常见的状态。铬铁矿主要产于南非、津巴布韦等。

铬铁矿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变化很大,用于耐火材料工业的一些铬铁矿的典型化学成分见表5。

生产工艺烧结镁砂和铬铁矿破、粉碎后,按适当比例配合、混练、成型,干燥后于氧化气氛中在1600℃以上的温度烧成,制得烧成镁铬砖。化学结合镁铬砖所用原料和制砖工序与烧成砖相同,只是不经高温烧成,而是在配料中加入化学结合剂,经混练成型、干燥后低温处理即成。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铬铁矿中的铁含量在13%~25%之间,且常以FeO状态存在,大量的FeO 在氧化一还原往复循环的气氛中烧成。因Fe2+≒Fe3+反复进行导致制品产生烧成异常膨胀,所以镁铬砖必须在弱氧化气氛中快速烧成,且烧成温度必须在1600℃以上。

应用镁铬砖广泛用于炼钢电炉渣线和侧墙热面,平炉炉顶、隔墙和端墙,真空处理装置(RH、DH)的易损部位,VOD、LF炉渣线,AOD炉渣线及风口区,闪速炉反应塔和沉淀池,炼铜转炉、阳极炉、水泥回转窑和玻璃熔窑蓄热室等。

含铬耐火材料会使钢被金属铬污染和使玻璃着色,所以镁铬砖不可用作电弧炉的出钢口或感应炉炉镁衬,也不能砌筑玻璃池窑窑顶。

镁铬砖的化学成分为MgO,所以储运时必须防潮、防雨雪。

展望合成原料的采用是提高制品直接结合程度的重要途径,使颗粒间的部分直接结合在原料合成阶段完成。合成原料的再烧结,可适当降低烧成温度,使制品具有较高的直接结合率和优异性能。原料合成工艺的完善和合成原料的合理使用是镁铬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镁铬砖的分类及应用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02265045.html,) 镁铬砖的分类及应用 镁铬砖是以氧化镁(MgO)和三氧化二铬(Cr2O3)为主要成分,方镁石和尖晶石为主要矿物组分的耐火材料制品。这类砖耐火度高,高温强度大,抗碱性渣侵蚀性强,热稳定性优良,对酸性渣也有一定的适应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镁铬砖的分类及应用。 一、分类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镁砂及铬铁矿制成的镁铬砖。 1、分类 ①砖按理化指标分为MGe-20、MGe-16、MGe-12、MGe-8四种牌号。 ②砖的分型应符合YB844-75《耐火制品的分型和定义》的规定。 ③砖的形状和尺寸按GB2074-80《炼铜炉用镁铬砖形状及尺寸》的规定,并可按需方图纸生产。 2、技术要求表 指标项目MGe-20MGe-16MGe-12MGe-8 MGO,%,不小于40 45 55 60 Cr2O3,%,不小于20 16 12 8 1550 1550 1550 1550 0.20MPa荷重软化开始温度,℃, 不低于

显气孔率,%,不大于23 23 23 23 常温耐压强度,MPa,不小于24.5 24.5 24.5 24.5 ①砖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②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外观应符合表2的规定。 ③宽度0.26~0.50mm,长度不大于40mm的裂纹,每面不得超过三条。 3、试验方法 ①砖的检验制样按GB7321-87《致密定形耐火制品试验的制样规定》进行。 ②化学分析按GB5070-85《镁铬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③荷重软化温度的检验按YB370-75《荷重软化温度检验方法》进行。 ④显气孔率的检验按GB2997-82《致密定形耐火制品显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进行。

镁铝尖晶石

尖晶石型化合物属于等轴晶系,其结构中氧作最紧密堆积,阳离子填充四面体、八面体间隙,每个晶胞中8/64的四面体间隙和16/32的八面体间隙被填充。 镁铝尖晶石是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中的一种,这种晶体结构称为尖晶石结构。尖晶石组有二十多种氧化物,但只有很少数是常见的。尖晶石组的结构式是AB2O4, 这里A代表二价金属离子,例如镁、铁、镍、锰和/或锌,B代表三价金属离子,例如铝、铁、铬或锰。除非特别指明,本文的尖晶石表示MgAl2O4, 矿物尖晶石是二元系统MgO –Al2O3 的唯一化合物。尖晶石族矿物的明显特征是,它是一种组分可被替代的固溶体,尖晶石组分中一种或两种都可以被这组矿物中的其他组分大量的代替,而且是在晶体结构不改变或晶格没有任何变形的情况下。镁离子和铝离子都可被较小尺寸的其他离子代替,保持电化学平衡。因此尖晶石族矿物有很多种固溶体。另外,随温度的增加,MgAl2O4 相区域增加,尤其是朝着氧化铝含量较高的方向增加。通过这个结构中金属离子和氧离子的空位保持电化学平衡。以后将讨论这一特征,它在尖晶石抗钢渣的侵蚀上起很重要的作用。2.2 物理性能镁铝尖晶石的熔点是2135℃,是熔点较高的耐火材料。表1是MgO、Al2O3和尖晶石相的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的对比。这些相在热膨胀系数上的差别体现出尖晶石优异的抗热震性。MgO和Al2O3生成尖晶石时,密度下降,体积增加,这使我们想到了技术应用上,例如生产浇注料,在浇注料里,MgO和Al2O3原位反应生

作为耐火材料原料的尖晶石的天然资源还没有发现,因此尖晶石必须通过合成来制备。尖晶石生产的两个主要途径是烧结和电熔。大多数耐火材料使用的尖晶石是由高纯合成氧化铝和化学级氧化镁来合成的。烧结尖晶石在竖窑中合成,电熔尖晶石在电弧炉中合成。因为从动力学上说形成固态尖晶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要求原材料很细、反应活性大。烧结合成尖晶石的优点是它是一个连续的陶瓷过程,喂料速度可控,窑内温度分布均匀,可以生产出晶粒尺寸为30-80μm 和气孔率较低(<3%)的非常匀质的产品。另一方面,电熔生产尖晶石是一个典型的批量生产过程。大的晶锭需要很长的冷却时间,导致倒出的晶锭在冷却过程中微观结构不均匀。外部的尖晶石冷却速度比内部的快,晶体尺寸比内部的小。杂质因熔点最低集中在晶锭中心。因此,匀质的电熔尖晶石材料只有通过已加工材料的仔细挑选才能获得。使用高纯原材料的另一个优点,是所得材料的杂质含量很低(MgO+Al2O3 >99%), 尤其是氧化硅含量,这样尖晶石的高温性能很好。矾土基尖晶石已经根据它的几种合成原料进行了评估。Moore et al[2]在实验室合成的矾土和水铝石基尖晶石与合成的氧化铝基尖晶石相比,表现出高的蠕变速率。这是由于矾土中杂质(SiO2, TiO2, Fe2O3, 碱金属)在骨料中形成较多的玻璃相。矾土基尖晶石没有合成氧化铝基尖晶石的性能好,所以它只能用在抗侵蚀性和高温强度要求不高的环境下。 4 产品类型工业尖晶石产品以化学计量比Al2O3/MgO=28.2/71.8作为分界点分为两类,见图1。富镁尖晶石MR66含有过量MgO, 而富铝尖晶石AR78和AR90含有

【CN109627027A】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25840.3 (22)申请日 2019.02.20 (71)申请人 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 号 (72)发明人 张利新 廖绍虎 王玉霞 杨建华  王宇涛 李婉婉 刘萍  (51)Int.Cl. C04B 35/6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度高、气孔率低、抗侵 蚀性强、热震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的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这种铝镁 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以使铁铬尖晶 石形成过程中的膨胀降低到3%~5%之间,在提 高了热应力裂纹的愈合和抗渣能力的同时,把铁 铬尖晶石形成过程中的膨胀控制在3%~5%合 理的范围;大大提高了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 的强度,提高了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抗侵 蚀性和热震稳定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9627027 A 2019.04.16 C N 109627027 A

1.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的组成成分为:电熔铬刚玉、氧化铬和凝胶结合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为:板状刚玉原料10-20份、精铬矿原料30-50份、铝铬固溶体原料20-40份、 镁铝尖晶石原料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的加入量分别占总重量的比例为3-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其制备步骤如下:步骤一、板状刚玉原料10-20份、精铬矿原料30-50份、铝铬固溶体原料20-40份、 镁铝尖晶石原料10-20份,结合剂的加入量分别占总重量的比例为3-5%; 步骤二、将混合好的料按照重量要求称量后倒入事先组装好的模具内,进行高压成型;步骤三、成型后按照砖坯尺寸要求测量,并及时化验胚体的指标;步骤四、将成型好的砖坯放入干燥器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50℃,时间控制在24-28小时;步骤五、将干燥后的坯体装入高温窑内烧制,烧成温度控制在1480-1560℃,制成这种高温窑炉工作层用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一中,板状刚玉原料、铝铬固溶体原料、精铬矿原料、 镁铝尖晶石原料粒度分布在5-3mm、3-1mm、1-0mm、小于0.044mm、小于5μm的粒度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板状刚玉原料、铝铬固溶体原料、精铬矿原料、镁铝尖晶石原料的颗粒状和细粉状的原料粒度比为3: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精铬矿原料的Cr2O3含量在大于55%,FeO不大于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镁铝尖晶石原料Al2O3含量大于70%,MgO含量大于20%。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 2 CN 109627027 A

镁质耐火材料

第一讲镁质耐火材料的基本概念及选矿技术路线 一、镁质耐火材料定义及常识 以菱镁矿、海水镁砂和白云石等作原料,以方镁石为主晶相,MgO含量在80%以上的耐火材料。属于碱性耐火材料。 镁质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高,对碱性渣和铁渣有很好的抵抗性,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耐火材料。镁质耐火材料主要用于平炉、电炉、氧化转炉、水泥窑、有色金属冶炼炉和碱性耐火材料的煅烧窑等。 在我国菱镁矿主要产在辽宁南部,大石桥与海城一带,因此这一带的相关企业比较多。 方镁石熔点为2800℃。我国制造镁砖的主要原料是烧结镁砂,对其要求化学成分和烧结程度。一般以密度衡量烧结程度,也可用重烧收缩、水化性能、镁砂的外观颜色来衡量。随着近年来镁砂品质的下降,97高纯的密度要求下降,要求值大于3.22g/cm3。 纯菱镁矿煅烧后为白色,由于铁氧化物的影响,染成褐色、棕褐色,SiO 2 含 量高者趋近于白色,Fe 2O 3 含量高者趋近于深褐色,含CaO高的趋近于黑色。 二、MgO材料中各种杂质元素对耐火材料的影响。 表5—5 与方镁石处于平衡的13个矿物的熔点 矿物MF CMS MA M2S C3MS2C2S C4AF CA C5A3C3A C3S CaO C2F 熔点℃ 1750 不一致 1498 不一致 2130 1890 1575 2130 1415 1600 1485 1545 不一致 1900 分解 2570 1435 C/S 分 子 量 比 0 0—1 1 1—1.5 1.5 1.5—2 2 2—3 3 C/S 质 量 量 比 0 0---0.93 0.93 0.93---1.4 1.4 1.4---1.87 1.87 1.87—2.8 2.8 相 组 合 MgO M2S MgO M2S CMS MgO CMS MgO CMS C3MS2 MgO C3MS2 MgO C3MS2 C2S MgO C2S MgO C2S C3S MgO C3S 固 化 温 度 1860 1502 1490 1490 1575 1575 1790 1790 1850 备注:CA 铝酸钙C3MS2镁蔷薇辉石 M2S 镁橄榄石C2S 硅酸二钙 CMS 钙镁橄榄石C3S 硅酸三钙

镁铬砖优势

镁铬砖以氧化镁(MgO)和三氧化二铬(Cr2O3)为主要成分,方镁石和尖晶石为主要矿物组分的耐火材料制品。这类砖耐火度高,高温强度大,抗碱性渣侵蚀性强,热稳定性优良,对酸性渣也有一定的适应性。制造镁铬砖的主要原料是烧结镁砂和铬铁矿。那么这种镁铬砖都有哪些优势呢? 自1915年生产镁铬砖以来,镁铬砖的生产用原料和工艺在不断改进。镁铬耐火砖的品种也日益丰富,有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直接结合镁铬砖以及优质镁铬砖,如熔铸镁铬砖、电熔再结合镁铬砖、半再结合镁铬砖以及全合成镁铬砖等。现就常用镁铬砖的制备、特点和显微结构特征总结如下。 1.1硅酸盐结合镁铬砖

硅酸盐结合镁铬砖(Silicate Bonded Magnesia-chrome Brick)又称普通镁铬砖。这种砖是由杂质(主要是SiO2与CaO)含量较高的铬矿与镁砂制成的,烧成温度不高,在1550℃左右。其显微结构特点为:耐火物晶粒之间由熔点或软化点低的硅酸盐相结合在一起,故称之为硅酸盐结合镁铬砖。 灰色颗粒为镁砂,白色的中颗粒为铬矿。白色颗粒为铬矿,灰色浑圆状颗粒为镁砂,由于该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烧成温度高,大于1580℃,因此,镁砂颗粒内包含有大量的尖晶石脱溶相。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的基质中主晶相为粒状方镁石,镁砂和铬矿颗粒间或各自颗粒间则多以灰白色薄膜状硅酸盐(CMS)胶结相或为气孔所隔离,其次有少量的复合尖晶石(白色)填充于方镁石晶间,但直接结合程度很低。基质为较致密的网络状结构,气孔多为条状,少部分呈封闭

趋势。由于硅酸盐结合的显微结构特征不利于普通镁铬耐火砖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化学侵蚀性能,因此硅酸盐结合镁铬砖通常用于对性能要求不苛刻的部位。 1.2直接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砖(Direct Bonded Magnesia-chrome Bripk)是在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原料中杂质(尤其是SiO2和CaO的含量)的含量,即采用杂质含量较低的铬精矿和较纯的镁砂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镁铬砖。由于砖中的杂质含量低,故多采用高温烧成(烧成温度通常在1700℃以上)。由于采用了纯度较高的原料,因此砖中的硅酸盐结合相数量减少,杂质含量少,耐火物晶粒之间多呈直接接触,故称之为直接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基质中的主晶相仍为粒状方镁石,其晶内亦包含有大量的尖晶石脱溶相(方镁石晶粒内的白色析出物),其次有少量的复合尖晶石(白色)和灰白色薄膜状硅酸盐相填充于方镁石晶间。主晶相方镁石主要通过方镁石-方镁石、方镁石-铬矿(复合尖晶石)结合在一起,即晶粒间以直接结合为主;另一部分则通过少量的硅酸盐相薄膜胶结在一起。直接结合的显微结构特点显著提高了该种镁铬砖的高温性能、抗侵蚀与抗冲刷,使其成为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镁铬砖。直接结合镁铬砖在有色冶炼炉、水泥窑等使用条件苛刻的部位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上是镁铬砖的一些特点,希望通过阅读此文可以帮到大家!

高性能钢包耐火材料用镁铝尖晶石

高性能钢包耐火材料用镁铝尖晶石 Raymond P.Racher Almatis Inc. 501West Park Road Leetsdale,PA15056,USA Robert W.McConnell Almatis Inc 4701Alcoa Road Bauxite,AR72011USA Andreas Buhr Almatis GmbH, Olof-Palme-Str.37, D-60439Frankfurt/Main Germany 摘要 优质钢的生产要求钢在钢包中进行更多的处理。这对钢包用耐火材料有显著的影响,例如需要透气砖等高性能功能耐火材料。增加出钢温度,较长的停留时间,侵蚀性更强的二次冶炼等操作的改变要求耐火材料衬更薄,寿命更长。这些综合因素重新唤起了对镁铝尖晶石研究的兴趣。 镁铝尖晶石已经作为各种类型用于炼钢用耐火材料很多年了。本文阐述了尖晶石的生产、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也讨论了尖晶石应用的进展情况。 1 引言 本文讨论了镁铝尖晶石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尤其描述了镁铝尖晶石在生产洁净钢用耐火材料上的优点。 镁铝尖晶石由于强的抗渣侵蚀性、优良的抗热震性和高温强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炼钢用耐火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生产的尖晶石耐火材料是通过氧化铝和镁砖中的方镁石的原位反应制备的,用于水泥窑的内衬。高质量的预合成尖晶石使得发展优质不定形耐火材料和耐火砖成为可能。 2 性能 2.1 结构

镁铝尖晶石是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氧化物中的一种,这种晶体结构称为尖晶石结构。尖晶石组有二十多种氧化物,但只有很少数是常见的。尖晶石组的结构式是AB2O4,这里A代表二价金属离子,例如镁、铁、镍、锰和/或锌,B代表三价金属离子,例如铝、铁、铬或锰。除非特别指明,本文的尖晶石表示MgAl2O4,矿物尖晶石是二元系统MgO–Al2O3的唯一化合物。 尖晶石族矿物的明显特征是,它是一种组分可被替代的固溶体,尖晶石组分中一种或两种都可以被这组矿物中的其他组分大量的代替,而且是在晶体结构不改变或晶格没有任何变形的情况下。镁离子和铝离子都可被较小尺寸的其他离子代替,保持电化学平衡。因此尖晶石族矿物有很多种固溶体。另外,随温度的增加,MgAl2O4相区域增加,尤其是朝着氧化铝含量较高的方向增加。通过这个结构中金属离子和氧离子的空位保持电化学平衡。以后将讨论这一特征,它在尖晶石抗钢渣的侵蚀上起很重要的作用。 2.2 物理性能 镁铝尖晶石的熔点是2135℃,是熔点较高的耐火材料。表1是MgO、Al2O3和尖晶石相的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的对比。这些相在热膨胀系数上的差别体现出尖晶石优异的抗热震性。MgO和Al2O3生成尖晶石时,密度下降,体积增加,这使我们想到了技术应用上,例如生产浇注料,在浇注料里,MgO和Al2O3原位反应生产尖晶石。在下面的文章里,我们将更加详细的讨论这些效应和它们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表1尖晶石,MgO和Al2O3的热性能和物理性能[1] 尖晶石MgAl 2O 4 方镁石MgO刚玉Al 2 O 3 体密(g/cm3) 3.58 3.58 3.99 热导率(W/m·K) 5.97.1 6.3 热膨胀系数 (dL/L.K.10^6)7.613.58.8

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

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摘要:阐述了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性能及合成,论述了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关键词: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结构特点;应用;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sia-alumina Spinel Refractories Abstract: The properties and synthesis ofmagnesia-alumina spinel refractories was expounded together with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m. Key words: magnesia-alumina spinel refractorie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developing trend 1 前言 耐火材料是用作高温窑炉等热工设备的结构材料,以及工业用高温容器和部件的材料,并能承受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及机械作用。随着高温工业的发展,对炉衬耐火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炉衬耐火材料不仅要求长期处在高温的工作环境,能经受高尘,强腐蚀性炉气及炉渣的冲刷和侵蚀,还要经受温度骤变、机械和物料的撞击、磨损以及各种应力的综合影响。为满足高温工业的需要,炉衬耐火材料产品的使用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而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2 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结构特点 镁铝尖晶石优良的高温性能,使其成为耐火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MgO-Al2O3二元系相图(图1)可以看出,Mg-Al2O3是此二元系统的一个中间化合物,熔点为2 135 ℃。方镁石从1 500 ℃开始固溶于尖晶石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固溶量增加。当温度达到1 995 ℃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值10 %。刚玉在高温下也可以固溶在镁铝尖晶石中,且固溶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 900 ℃以上时,固溶量可以达到20 %以上。 图1 MgO-Al2O3二元系相平衡图【1.2】 在镁铝尖晶石构造中,Al O、Mg O之间都是较强的离子键,且静电键强度相等,结构牢固【3】。因此,镁铝尖晶石晶体的饱和结构【4,5】使其具有良好的热震稳定性能、耐化学侵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能够在氧化或还原气氛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但是在合成镁铝尖晶石时,会伴有5%~8%的体积膨胀,而且其再结晶能力差,很难合成致密的镁铝尖晶石

直接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direct%26mdash;bonded magnesite chrome brick) 以方镁石和镁铬尖晶石为主晶相直接结合的耐火制品。该砖是以SiO2小于2%的高纯烧结镁砂和铬铁矿为原料,通过高温烧结而制成。 简史碱性砖的直接结合概念是1959年由英国拉明提出的。关于直接结合的机理,戴维斯(Davies)认为:由于RO和R2O3的相互扩散和反应而产生的。哈布尔(Hubble)认为是MgO和2~3种氧化物反应生成镁尖晶石而产生的。梅内泽斯(Menezes)通过E.P.M.A分析,研究方镁石和铬铁矿之间的直接结合部分的组成,认为平均组成为(Al0.5Cr0.4Fe0.1)O4。产生直接结合的温度,拉明认为,在SiO2含量少时,1600℃就能产生很好的结合;哈布尔指出,如果SiO2含量少,在1649~1677℃下烧成即可;布雷兹尼(Brezn}r)认为:在1750℃下烧成的制品,直接结合程度已非常高。在探讨烧成温度对镁铬砖性能影响的工作中海赫斯特致zh(Hayhurst)和拉明断定,在最高烧成温度下,溶于液态硅酸盐中的尖晶石在冷却时析出,形成直接结合。在美国,直接结合镁铬砖在1961年末就出现于市场,用在炉子结构中承受应力和炉渣侵蚀严重的部位,几乎完全取代了硅酸盐结合砖。 性能直接结合砖烧结属于固相结合,故制品高温机械强度高,抗渣性好,抗氧化铁渗透力强,高温下体积稳定。直接结合镁铬砖的主要性能见表。

镁铬晶粒之间为方镁石方镁石或方镁石尖晶石的直接结合,少量硅酸盐以孤立状处于晶粒之间。直接结合砖在烧成过程中,铬矿粒子缝隙中的硅酸盐随着温度升高逐渐移入基质,使铬矿粒子与方镁石接触,并向方镁石晶内扩散溶解。高温下,基质部分的方镁石和铬矿在硅酸盐中溶解,冷却时,在方镁石晶内和晶粒边界沉淀为脱溶粒子次生尖晶石或次生方镁石,使之形成方镁石~方镁石和方镁石尖晶石的直接结合,少量硅酸盐相则孤立于晶粒之间。随着烧成温度提高,高温下的溶解和冷却时的脱溶加剧,晶问直接结合程度随之提高。 生产工艺为使颗粒之间形成直接结合,原料的SiO2含量要低。烧结低SiO2含量的制品,必须提高烧成温度。现有的直接结合镁铬砖的SiO2含量一般小于2%,烧成温度在1700~1800℃之间。直接结合的形成是一个溶解沉析过程。增加铬矿细粉含量,有利于直接结合的形成。因此,在配料中必须注意铬矿细粉配比。有硅酸盐存在时,方镁石一方镁石问的结合会被Cr2O3所加强,而被Al203和Fe203所降低;在镁铬砖中加入Al203或Fe203可降低硅酸盐熔点,加入Cr203熔点则提高。因此,采用cr203含量高的铬矿较Cr203含量低的铬矿有更高的高温强度。次生尖晶石是直接结合砖的特征。Cr203含量越高,晶内和晶间尖晶石

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讲解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抗钢包渣侵蚀性能研究和透光性能研究,同时介绍了不同的镁铝尖晶石的制备,还有镁铝尖晶石在各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镁铝尖晶石性能;镁铝尖晶石制备 MgAl2O4 transparent ceramic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Research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MgAl2O4transparent ceramic preparation; the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udy and transmittance properties of ladle slag resistance of mg Al spinel transparent ceramics erosion, also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of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spinel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and has made the forecast to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Transparent ceramics;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properties; Preparation of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镁铬砖

镁铬砖 创建时间:2008-08-02 镁铬砖(magnesite chrome brick) 以方镁石和镁铬尖晶石为主晶相的碱性耐火制品。可在氧化气氛中1600~1800℃烧成,也可用水玻璃或镁盐溶液等化学结合剂制成不烧砖。镁铬砖和铬镁砖的差异在于配料中铬铁矿加入量不同而引起矿物相的不同。镁砂和铬铁矿的配比划分,无统一规定。西欧国家以MgO含量55%~80%为镁铬砖,MgO含量35%~ 55%为铬镁砖。俄罗斯则以制品中Cr 2O 3 ≥8%小于20%的为镁铬砖;Cr 2 O 3 >20% 的为铬镁砖。烧成或不烧镁铬砖都可以在制品外包裹(或粘贴)铁皮制得铁皮镁铬砖。 简史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平炉广泛采用镁砖和铬砖砌筑。镁砖对温度变化敏感,高温下体积收缩大;铬砖荷重软化温度低,对温度变化也敏感,影响了这两种制品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镁砂铬铁矿烧结产品。英国切斯特斯(J.H.Chesters)、里斯(Rees)、莱纳姆(Lynam)等人就镁砂一铬铁矿性能和最佳配方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镁铬混合物产品比单纯的镁质或铬质制品有更高的断裂温度,不出现烧成收缩,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和抗张强度。化学性质呈碱性,可抵抗碱性平炉渣的侵蚀。 在不烧镁砖的基础上,1925年在英国出现了硅酸钠结合的镁铬砖。1934~1937年出现了用硫酸氢钠作结合剂的镁铬砖。1935年不烧镁铬砖和烧成镁铬砖的生产开始稳步发展,取代硅砖,用于平炉后墙、端墙、炉顶直至出现全碱性平炉。 镁铬砖的缺点是烧成过程中的异常膨胀,它使制品变脆,使用过程中工作面出现爆胀、剥片等现象。为克服这些缺点,从1935年起,就“爆胀”、温度急变引起的崩裂和熔剂迁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生产的镁铬砖,组成侧重于铬一镁,烧成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膨胀,使制品气孔率增大,机械强度降低。里格比(Rig[)y)等人经过研究认为铬矿在还原气氛中加热不膨胀,已氧化的铬矿还原时却产生很大的膨胀。镁铬砖在烧成过程的早期,铬矿中的低价铁被氧化,后期又被还原,引起制品膨胀。含氧化铁高的铬矿尤甚。另外,铬矿的表面积越大,氧化趋势亦越大。 1930年至1950年问碱性耐火材料在间歇窑内烧成,升温速度很慢,最高烧成温度为1400℃左右。慢速烧成助长了导致烧成异常膨胀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循环,止火温度低,使避免膨胀的物理变化无法进行。为了降低烧成膨胀,提高制品的抗热震性,铬铁矿被限以颗粒形式加入,同时高铁铬铁矿的使用也受到限制。直至1950年逐步改用隧道窑烧成,烧成时间缩短,才消除了异常膨胀现象。 化学结合镁铬砖的生产关键是结合剂的选择。最早的有关文献出现于1905 年。将镁砂、铬铁矿和Cr 2O 3 等碱性物质与硅酸钠或氧化钙混合,可以制得一种

纳米材料对镁铬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纳米材料对镁铬质耐火材料的影响 文献综述 1.镁铬耐火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1镁铬耐火材料的发展 镁铬耐火材料是用镁砂和铬矿石配合制备的一种碱性耐火材料,从上世纪的1913-1915年镁铬砖的出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生产镁铬制品的传统工艺是将铬矿和镁砂搭配混合配料烧结而成,由于烧成的镁铬镁制品比原材料镁砂、铬矿性能都优越,且高温体积稳定性好、强度高,对热震的敏感较小,同时由于其化学性质呈碱性[1],被迅速地推广与应用。1935年烧成的或化学结合不烧的MgO-Cr2O3砖开始生产,大约1955年以后直接结合镁铬砖出现,用高温1700℃下烧成和降低硅含量至约2%的制备方法来制得优质原料,之后在1962年直接结合镁铬砖开始投入市场,并被广泛应用于炼钢、水泥、有色冶金及化学工业等[2]。 但是到八十年代后期,MgO-Cr2O3系耐火材料使用量开始下降了。其主要原因是铬矿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并在一些情况下被MgO-C替代使用。一些学者用电熔镁砂、精细石墨粉(比表面积5 m2·g- 1 )和Si粉制作的含3% (w )石墨的MgO-C砖,在RH炉中使用性能优异[3]。镁铬材料生产和使用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是生态学上存在的有害的CrO3,Cr+6对人体有害,因此世界各国都主张限制甚至取消镁铬砖的生产和使用。不过正如第三届国际耐火材料研讨会中所指出的,对于炉外精炼耐火材料来说,最耐侵蚀的仍是镁铬制品。有色金属冶炼中更是无法替代[4]。 1.2镁铬砖的分类 随着炉外精炼及有色冶金技术的发展,对镁铬耐火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性能在不断的改进。目前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结合镁铬砖:虽然仍是镁-铬系统,但是把杂质含量考虑进去,尤其是 SiO2和CaO的含量。这种砖将杂质(SiO2,CaO)减少至最低程度并在高温下烧成,其特点是:晶粒直接多成直接接触。这种结合把方镁石和铬矿颗粒边界直接连在一起,在高温下形成固态,从而提高了镁铬耐火材料的强度及抗渣性能。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

综合设计性实验 ———镁铝尖晶石的制备与性能检测实验 学校:攀枝花学院 院系: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2014级1班 指导教师:李亮 学生:冯扬 学号: 201411101021 实验地点:工程实训中心 同组人:杜燕、方公军、董志雄、夏良华 实验时间:2017.5.8~2017.5.31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产品实训任务书 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目录 1 绪论 (1) 1.1 镁铝尖晶石 (1) 1.1.1 镁铝尖晶石的分类 (1) 1.2 镁铝尖晶石的用途 (1) 1.3 产品标准 (1) 1.4 产品的市场状况 (2) 2 原料的选择及设备 (3) 2.1 原料的选择 (3) 2.2 设备 (4) 3 产品实训过程 (5) 3.1 实验流程图 (5) 3.2 实验配方 (5) 3.3 实验过程 (5) 3.3.1 配料及混合搅拌 (5) 3.3.2 浇注成型 (6) 3.3.3 镁铝尖晶石的烧成 (7) 3.3.4 出炉 (8) 4 性能检测 (10) 4.1 测定收缩率 (10) 4.2 测定吸水率 (10) 4.3 试样体积密度 (11) 4.4 测试抗折强度 (11) 5 数据分析 (13) 5.1 对收缩率的数据分析 (13) 5.2 对吸水率的数据分析 (13) 5.3 对体积密度的数据分析 (13) 5.4 对强度的数据分析 (13) 5.5 对结果的评价 (13) 5.6 与产品标准的对比 (14) 6 总结 (15) 7 心得体会 (16) 8 参考文献 (16)

1绪论 1.1镁铝尖晶石 镁铝尖晶石属于一种镁铝氧化物,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氧化镁。镁铝尖晶石有天然形成和人工合成两种,其化学式为MgAl2O4或者MgO·Al2O3。尖晶石理论含量为:MgO=28.3%、Al2O3=71.7%,天然铝镁尖晶石极少发现,工业上应用的镁铝尖晶石全部都是人工合成的。 1.1.1镁铝尖晶石的分类 我国镁铝尖晶石采用烧结法和电熔法两种生产工艺。原料主要是菱镁矿和工业氧化铝粉或铝矾土。按氧化镁和氧化铝的指标不同,分富镁尖晶石和富铝尖晶石并应用不同领域。 1、按生产工艺或方法分:烧结镁铝尖晶石(烧结尖晶石)和电熔铝镁尖晶石(电熔尖晶石)。 2、按生产原料可以划分:铝矾土基镁铝尖晶石与氧化铝基镁铝尖晶石。(烧结或电熔) 3、按含量和性能划分为:富镁尖晶石、富铝尖晶石以及活性尖晶石。 1.2镁铝尖晶石的用途 镁铝尖晶石具有良好的抗侵蚀能力、抗磨蚀能力,热震稳定性好。其最主要的用途: 一是代替镁铬砂制造镁铝尖晶石砖用于水泥回转窑,不但避免了铬公害,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剥落性; 二是铝镁尖晶石用于制作钢包浇注料,大大提高钢板衬的抗侵蚀能力。使其广泛应用于炼钢用耐火材料。优质预合成尖晶石的制取为不定形及定形高纯耐火材料的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 1.3产品标准 本实验所得的产品为铝矾土基镁铝尖晶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6264-2011,铝矾土级烧结镁铝尖晶石产品理化指标体积密度要求达到3.15g/cm3,对吸水率没有明确标准,但根据文献资料来看在相同情况下应尽可能的小一些。具体的一些理化指标如表1.1所示

直接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是在普通镁铬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生产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采用较纯的原料,二是采用较高的烧成温度。所谓的直接结合是指砖中铬矿颗粒与方镁石之间有较多的直接接触,因为原料中SiO2较少(控制在1%?25%以下),硅酸盐生成量少,通过高温烧成手段使硅酸盐挤压到固相颗粒的角落里,从而提高固相的直接结合。 直接结合镁铬砖由于直接结合程度高,从而使砖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抗渣性、抗侵蚀、耐冲刷、耐腐蚀及优良的热震稳定性和在1800℃下的体积稳定性。 直接结合镁砖是在硅酸盐结合镁铬砖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原料中杂质(尤其是SiO2和CaO的含量)的含量,即采用杂质含量较低的铬精矿和较纯的镁砂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镁铬砖。由于砖中的杂质含量低,故多采用高温烧成(烧成温度通常在1700℃以上)。由于采用了纯度较高的原料,因此砖中的硅酸盐结合相数量减少,杂质含量少,耐火物晶粒之间多呈直接接触,故称之为直接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基质中的主晶相仍为粒状方镁石,其晶内亦包含有大量的尖晶石脱溶相(方镁石晶粒内的白色析出物),其次有少量的复合尖晶石(白色)和灰白色薄膜状硅酸盐相填充于方镁石晶间。主晶相方镁石主要通过方镁石-方镁石、方镁石-铬矿(复合尖晶石)结合在一起,即晶粒间以直接结合为主;另一部分则通过少量的硅酸盐相薄膜胶结在一起。直接结合的显微结构特点明显提高了该种镁铬砖的高温性能、抗侵蚀与抗冲刷,使其成为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镁铬砖。直接结合镁铬砖在有色冶炼炉、水泥窑等使用条件苛刻的部位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产工艺的不同使得镁铬材料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镁铬砖的性能。例如,直接结合镁铬砖热震稳定性好,电熔再结合镁铬砖的抗侵蚀性能强,半再结合镁铬砖的性能介于两者之间。为此,本部分将详细讨论生产工艺对镁铬砖性能的影响。

尖晶石族

尖晶石族 本族矿物化合物属AB2X4型。A代表二价的镁、铁、锌、锰、镍等,B主要为三价的铁、铝、铬。本族矿物中,完全和不完全的类质同像置换广泛发育。 根据成分中三价阳离子的不同,本族矿物分为如下三个系列: (1)尖晶石系列(铝-尖晶石):三价阳离子为AL,包括尖晶石、铁镁尖晶石(Mg,Fe) AL2O4、铁尖晶石FeAL2O4等,为正常尖晶石型结构。 (2)磁铁矿系列(铁-尖晶石):三价阳离子为Fe,包括磁铁矿、镁铁矿MgFe2O4、镍磁铁矿NiF2O4、锰磁铁矿MnFe2O4等,主要为倒置尖晶石型结构,有些为正常尖晶石与倒置尖晶石混合型结构,如镁铁矿。 (3)铬铁矿系列(铬-尖晶石):三价阳离子为〇,包括铬铁矿、镁铬铁矿MgCr204、亚铁铬铁矿FeCr204等,为正常尖晶石型结构。 上述三个系列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类质同像关系。铬铁矿系列与磁铁矿系列之间为连续的类质同像,铬铁矿系列与尖晶石系列之间为不连续的类质同像,尖晶石系列与磁铁矿系列之间基本不发生类质同像。 正常尖晶石型结构为氧近于立方密堆积,二价阳离子充填1/8的四面体空隙,三价离子充填1/2的八面体空隙。其阳离子的配位四面体和配位八面体共角顶连接成晶体骨架。倒置尖晶石型结构与正常尖晶石型结构的差别在于:其半数的三价阳离子充填V8的四面体空隙,另外半数的三价阳离子和二价阳离子一起充填1/2的八面体空隙。倒置尖晶石型结构的出现是由于晶体场效应所导致的结果。 属于尖晶石结构的矿物,反映在形态上通常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的三向等长晶形,而在物理性质上字表现出更度高、无解理等特征。 尖晶石Spinel MgAl2 04 等轴晶系,对称型m3m,空间群F(i3m;a。=0?809 nm;Z=8。 单晶体常呈八面体状,有时为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常见尖晶石律接触双晶。颜色多样,无色者少见,通常呈红色(含Cr3+)、绿色(含Fe3+)或褐黑色(含Fe2+和Fe3+)等;玻璃光泽。硬度8;无解理;偶见平行(111)裂理。密度3.55g/cm3。 可形成于岩浆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中。岩浆成因者见于基性、超基性岩中,与辉石、橄榄石等共生;镁矽卡岩中的尖晶石与镁橄榄石、透辉石等共生;富铝贫硅的泥质岩在高温接触变质和区域变质条件下,都可形成尖晶石。此外,尖晶石还常见于砂矿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