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

摘要:纵观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情况,本文分别从史剧和历史、史剧和现实、史剧的形象塑造、悲剧成就等方面进行浅析,明确以下四点:(1)郭沫若处理史剧和历史关系的原则是“失事求似”;(2)提出了“先欲制天下而后借鉴于古”及“据今推古”理论,以此来处理史剧和现实之间的关系;(3)戏剧形象塑造方面,对人物进行“合理的发展”;(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悲壮性。

关键词:史与剧史剧和现实史剧形象悲剧成就

郭沫若历史剧促进了中国话剧创作的繁荣、发展,其贡献毋庸置疑。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始于1920年,《棠棣之花》为其发端之作,40年代连续写了《屈原》、《虎符》等多部历史剧,史剧创作理论趋于成熟,50年代继续发展并臻于完善。郭沫若的戏剧理论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史剧和历史、史剧和现实、史剧的形象塑造、悲剧成就等。下面就这些方面进行浅述。

一、史剧和历史

“历史剧写的是历史题材,它取决于历史生活,又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剧’”。①历史剧不等于历史,它不是对历史的一种简单复制。那么该如何明确史剧与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②他是非常重视艺术自由的,而不是对历史生活的照搬照抄。这表明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科学著作,但忽略了史剧和历史的关系是既区别又联系的,而不是二元对立关系。

恩格斯在1895年5月18日致迪南拉斐尔的信里表示:“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③恩格斯的观点体现了历史和艺术辩证统一的关系。郭沫若曾说过:“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④郭沫若是赞成恩格斯的观点的。郭沫若在他的一些史剧中表现了“失事求似”的原则。史剧《蔡文姬》中,郭沫若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了新的评价,他认为:“曹操对于我们民族和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但以前我们受到宋以来的正统观念的束缚,对于他的评价是太不公平了。”⑤他改变过去曹操“奸臣”形象,把曹操刻画为一个开明、纳谏、具有平民风度并有成就、比较得人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武则天》里,他树立了一个赏罚分明、用人唯贤、治国有方、“不爱身而爱百姓”的杰出女政治家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无论从政治举措还是从男女关系方面都遭到诋毁的武则天大不相同,既合剧情的发展,又无损于人物的性格。郭沫若很注意历史剧和历史的联系,借一段史料或者史事来表示一个主题和一个年代,而不是用写历史剧来研究历史,或者单纯的考古。

二、历史和现实

郭沫若认为,“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没有伟大性的”。⑥历史剧作家要用心感受时代的变动,为现实服务。郭沫若主张历史剧“借

古鉴今”、“古为今用”的创作原则。他说“写历史剧并不是写历史”,⑦而是“借古抒怀以鉴今”,⑧这是郭沫若处理史剧和现实关系的原则。

郭沫若用历史的题材来写剧本,不是为了发思古之感情,他的一切文学活动都同现实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在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中,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是针对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在国统区实行专制独裁而写的,《高渐离》中含暗射的用意,存心用秦始皇来暗射蒋介石,代表作《屈原》更是这位诗人兼剧作家用心血锻造的一把最犀利剑,劈开了比铁还要坚固的黑暗统治。取材于古代题材,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却是反映当今现实生活,或为作者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思想而作的。郭沫若强调,历史剧能够对现实产生作用,就必须把握历史剧本身特点,把古人写得很真实,与古代没太大差异,在历史和现实的某种联系中去进行创作,万不可混淆时代,搞得乱七八糟。

郭沫若曾用史剧和现实的关系阐述道:“写历史剧可用诗经的赋、比、兴来代表。准确的历史剧是赋的体裁,用古代的历史来反映今天的事实是比的体裁,并不完全根据事实,而是我们在对某一段历史的事迹或某一历史的人物,感到可喜可爱而加以同情,便随兴之所至而写成的戏剧,就是兴。”⑨郭沫若的历史剧在许多地方都是借助于影射、比附来进行。《三个叛逆的女性》中,揭露的正是残酷的封建制度和对腐朽的封建文化的批判。《屈原》全剧结局未取屈原自沉,而改为投向汉北,给人以坚持斗争直至胜利的希望。

剧中人卫士甲说:“我们楚国需要你,我们中国也需要你。”⑨与其说在呼唤历史上的屈原,不如说是抗汉大后方人民对坚持作战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的呼唤。

三、史剧形象塑造

郭沫若史剧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无一例外地赋予了剧中人物以诗人的灵魂、诗的感情,具有浓郁的诗的色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郭沫若历史剧中主人公屈原、婵娟、蔡文姬等,本身就是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在《屈原》中,卫士和婵娟不是诗人,但是作者却赋予了他们诗的情怀,认为他们是:两种诗的感情或两种诗人性格的象征,婵娟是象征着悠婉的怀旧的感情,卫士是象征着激越的奋斗的感情。⑩郭沫若还赋予他们以诗的形象生命,比如,郭沫若化用《楚辞》中的某些优美的诗句来写婵娟,作者运用了极具表现力的手段,把她从一个虚幻模糊的形象塑造成为一个实体。首先,从人物身份和人格的对照中去表现她的性格。作为一个侍女,婵娟并不尊贵,但身份和人格常常不是成正比的,她拒绝进宫服侍南后,藐视和嘲弄公子子兰,痛斥帮闲文人宋玉等,她是高贵的、高尚的。卫士这个形象,他在《屈原》中不占重要地位。前四幕,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只有到了第五幕,人物性格才得到集中的刻画。卫士是一个宫廷卫士,但他并不是为虎作伥的鹰犬,实际上是保护屈原和婵娟的卫士。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对婵娟说:“我要搭救你,请你一点也不要踌躇,乘着这月黑的时候,你装着打更的,我们一道出城去。我们去求三闾

大夫。”卫士身上焕发出“激越的奋斗的感情”异彩。他激于义愤,杀死太卜郑彦尹,放火烧庙,让“这罪恶的神庙看看也就要和那罪恶的尸体一道消灭了”。他在剧烈的动荡中没有半点犹豫,他要毁灭这罪恶的世界。郭沫若历史剧的人物形象都是诗的人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郭沫若对史剧人物形象塑造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合理的发展”论。他指出:我主要的并不是想写在某些时代有些什么人,而是想写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有怎样合理的发展。(11)这是从“发展历史的精神”的史剧创作原则出发的。这种发展是依托于想象,也是为弥补现成的历史材料的不足,在新阶段上创造艺术形象。剧作《屈原》中,以屈赋为基础,“合理发展”出傲岸的屈大夫的诗的形象,以《南冠草》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石,“合理发展”出少年爱国将领的形象。这种想象不是肆意乱想,而是符合规定的历史情景的。

四、史剧的悲剧精神

郭沫若通过创作戏剧类型的悲剧,表现悲剧的审美特征。除《蔡文姬》、《武则天》外,郭沫若的历史剧大多都是写的悲剧。郭沫若写历史悲剧,既是借历史去张扬现代生命,又是对民族悲剧精神的一种发扬,表现他对人类生命本质的一种追求。

郭沫若的前期剧作《三个叛逆的女性》中,以《聂嫈》为例子,她所处的那个社会,贫困的人走投无路,为温饱问题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而那些具有权势的人,却整天吃饱后,闲来无事可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