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泰安第二十二中姜封镇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的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课。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实验探究设计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概念,同时为下一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次实验探究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真正地参与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动手操作意识,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越远,像就越小。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拓展应用——交流评估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情景引入
多媒体出示小猫照镜子的图片,小猫认为里面也有一只猫,让学生说说小猫想的对不对?指出平面镜成像。
由此引入课题,运用漫画的形式引入自然,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3、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多媒体展示)
4、感知提出猜想:让学生会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像与物对比,有哪些特点?
鼓励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
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用事实来说话!
5、组织探究
探究的思路按照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1)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
在设计中,先引导学生思考:能用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吗?
学生动手实验发现能看到像但是不能找到像的位置,怎么办?(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
之后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替身物体”放在像所在的位置上与像比较。即需要选取2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研究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可利用手边的器材复写纸等指出一种方法,并鼓励学生可自己想别的方法进行实验)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补充。
强调几个注意事项:
1、要保持镜子与纸面相垂直
2、像和物要选同一个点来测量到镜面的距离
3、改变物体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
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3)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进而得出了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结论
4)最后探究平面镜成什么像。
先把凸透镜成像的情景展现给学生。用凸透镜成像在光屏的情形告诉学生,这种像叫做实像。让学生自己思考平面镜成的像能否成在光屏上,是实像还是虚像?
接着让学生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6、实验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总结概括。
7、拓展应用:结合开始的图片问学生为什么水中的树木都是倒立的?
8、交流评估——学生思考本节收获。学生可以课下交流整理。
教学反思: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学到知识、掌握能力。
通过本次小组合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我感到在实验教学中不但要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要培养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我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我相信在今后教学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会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设计和教学中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