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6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6.1复习笔记认识论的真正发展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产生是认识论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助于我们改造主现世界、提高认识能力,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1)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

①实践使认识的发生具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

a.实践使认识的发生具有必要性。

人的实践是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它要求人们形成关于对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案。

这就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需要,即提出了认识世界的必要性。

b.实践又使认识的发生具有了可能性。

实践是主体与客体分化的起因和标志。

主体之所以为主体,就在于他能够把自我与对象区分开来,并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发起者。

人是以工具为中介,在同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客体的概念,并意识到自己是主体,由此开拓了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

②实践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以劳动为原初、根本形式的实践活动逐渐在人脑中得以“内化”,从而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③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语言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劳动一开始就需要人们彼此协调动作、交流经验,由此产生了语言。

交往的扩大和语言的发展作为两个强大的推动力,使人的认识活动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

作为人的认识能力标志的,就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认识结构。

(2)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①个体的认识发生过程在个体认识的发生过程中,主要包括:a.儿童的可塑性活动所引起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由社会对儿童发生影响并引起儿童反应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论及第一章【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论及第一章【圣才出品】

绪论0.1 复习笔记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对于马克思主义含义的不同角度的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等等。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第13章真理及其检验标准13.1 复习笔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一、真理的本质和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本质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对真理本质的理解,取决于对认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理解。

(1)前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真理观①符合论,认为认识或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与对象相符合。

②融贯论,认为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并不在于它是否同事实相符合,而取决于它在命题系统中是否与其他命题相一致或融贯,即无矛盾性。

③工具论,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效用”,思想、概念、理论等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于人们达到预期目的有用、能够使人们获得成功便是真理。

(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实现,也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②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真理观上都必然承认和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坚持客观真理论。

c.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真理的客观内容唯一。

d.真理又具有多样性,它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理论形式来表达。

2.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1)真理的具体性①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脱离条件的抽象真理并不存在。

②具体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这并不否定真理的普遍性。

任何真理都有普遍性,只是这种普遍性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

具体真理是包含着具体历史条件的丰富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论 第⼀节认识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主义认识论的对⽴(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性意识第⼆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性物质第⼆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性,否认⼈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反引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 ⼀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主义认识论根本对⽴。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认识论,创⽴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到反映论,揭⽰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

认识客体是进⼊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相区别。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章节题库(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章节题库(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一、填空题1.确定人之为人的真正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______。

我们不应当根据善恶之类的抽象原则去规定人的本质,而应当根据______去确定人的真正的本质。

【答案】劳动;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解析】确定人的真正本质的是劳动。

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观点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提供一种揭示或确定人的本质的方法,即我们应当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确定人的真正的本质。

2.所谓现实的人是指______的个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不难发现,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______。

【答案】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人的社会性【解析】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

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二、多项选择题1.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能抹煞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因为()。

A.人的活动受社会条件制约B.人的活动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C.人的活动受社会关系制约D.人的活动不能改变客观条件E.人的活动受物质生产力制约【答案】ACE【解析】人的活动,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违背规律。

因此社会领域中存在人的自觉活动这一事实,并不能抹煞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具有的不同思想、动机和目的,只有通过他们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得到说明。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按照自身的尺度去设计自己的活动方式、产品或创造物的同时,还必须以对象自身的尺度为客观依据,即使人类自身的尺度本身,也是产生于同一物质世界,并受社会这一高级物质形态的发展程度所制约,因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也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13章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13章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第13章真理及其检验标准1.怎样理解真理的本质和特性?答: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1)真理的本质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客观的、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性真理的特性是指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相对性与绝对性。

①具体性与全面性a.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脱离条件的抽象真理并不存在。

具体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这并不否定真理的普遍性。

具体真理是包含着具体历史条件的丰富的普遍性。

b.真理的全面性真理的全面性是指对事物本质规定的综合,如实地反映事物的诸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全面性意味着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终极真理。

作为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

②相对性与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独断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共同特点是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片面夸大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

a.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类认识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

b.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

c.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d.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人的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在真理性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表现。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1复习笔记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哲学问题总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

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其内容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2)哲学与其他形态的世界观①哲学与常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是自发的、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

人要自觉地规范和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需要超越常识,上升为哲学。

②哲学与宗教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宗教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哲学则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③哲学与艺术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④哲学与科学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哲学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2.世界观与人生观(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3)人生观问题的根源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主要表现在:①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②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深化了人对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人生观。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6章~第10章 【圣才出品】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6章~第10章 【圣才出品】

第6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一、概念题1.反映答:反映是指物质固有的特性,即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某些特点。

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复制和再现。

这是物质一般反映特性的最高级、最复杂的表现形式。

2.感性认识答:(1)感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形式:①感觉,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个别方面的反映;②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是对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③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觉、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2)感性认识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感性认识以直接性和形象性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包含着认识由直接向间接、由个别向一般发展的趋势。

3.理性认识答:(1)理性认识的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①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②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反映。

③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形式。

(2)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以间接性和抽象性为特点。

理性认识形成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以及进一步形成概念的逻辑体系即理论体系的过程。

4.理性因素答: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在人的知、情、意这三类意识要素中,“知”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

5.非理性因素答:非理性因素是指情感和意志包括冲动、欲望、本能等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一、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第1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1 复习笔记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哲学问题总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

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其内容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2)哲学与其他形态的世界观①哲学与常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是自发的、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

人要自觉地规范和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需要超越常识,上升为哲学。

②哲学与宗教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宗教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哲学则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③哲学与艺术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④哲学与科学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哲学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2世界观与人生观(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3)人生观问题的根源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主要表现在:①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②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15章)【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15章)【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15章)【圣才出品】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8.1复习笔记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的运动发展构成历史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生产力的要素有:①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②劳动资料是指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系统。

③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所加工的事物。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组成。

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中,通过这些环节的正常运转得以维持和发展。

(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及其性质。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的变革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3)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的中间环节①分工和生产力相联结,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分工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结合方式,是劳动者水平和工具水平的综合表现,是生产力水平的表现。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7.1 复习笔记社会历史运动有自身的规律。

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活动,从中探索出隐藏在人的目的和意识背后的“物质动因”,说明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及其作用方式。

一、历史与人的活动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展开过程。

1.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社会由人组成,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

历史的前提是现实中的个人。

(1)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指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

现实的人从现实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现实社会关系获得具体规定,主要有: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现实的人生存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②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现实的人在其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更新和扩大自身的物质生活。

③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类的繁衍。

如果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现实的人的存在会中断,人类社会的历史会终止。

(2)现实的活动现实的活动表现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

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现实的人的自然规定和社会规定。

意识也是现实的人的规定。

(3)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

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这种前提与结果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转化,表现为历史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

2.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目的或意识只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主观动因,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物质动因”。

因果性与目的性在人类历史活动中紧密交织。

3.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人的活动的目的有着物质动因,物质动因是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

物质利益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历史活动的客观根源,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1)人们的物质利益与其物质需要有着密切联系人类的生产活动,源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只有在这一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出其他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形成的种种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1-5】

【导语】天⾼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宿好的睡眠,精神能百倍;⼀颗淡定的平常⼼,沉着应对,努⼒备考,考⼊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1-5】》供您查阅。

【第⼀篇: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关于⾃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法论,是世界观与⽅法论的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或者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者是⼀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然、社会、思维三⼤领域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 3、其联系是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法论的指导。

4、既要反对代替论,也要反对取消论。

三、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它有两⽅⾯的内容: 第⼀、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第⼀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标准。

第⼆、思维和存在有⽆同⼀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这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的。

1、他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2、对它的解决决定着哲学派别的路线和⽅向; 3、它是⼀切哲学派别⽃争的焦点; 4、他也是实路中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

1、在理论上对思维和存在,谁是第⼀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同⼀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在实践上,它可以指导我们⾃觉的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盾,从⽽正确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世界的物质性)【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世界的物质性)【圣才出品】

第3章世界的物质性3.1 复习笔记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1.物质概念(1)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建立在古代实践方式和素朴的科学意识基础之上,试图从某些具体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物质性本原。

②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a.它将物质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广延性,这在原则上能够适用于说明任何事物;b.它把物质理解为任何一种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即可感性的存在,这就与唯心主义将世界本原视为精神性存在的观点划清了界限;c.它的缺陷在于从感觉论原则出发去规定物质,可能导致对感觉之外客观存在的怀疑,容易被唯心主义者攻击,并且,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将人与世界分割开来,不能说明社会运动的物质性,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物质观a.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从感觉上直接或间接地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并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所改变和确证。

b.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深刻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第二,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具体物质存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高度抽象;第三,把物质理解为“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表明物质是一种可感觉的存在;第四,这一物质概念建立于实践观点的基础之上。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的意义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运动、时间和空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物质相对静止的表现形式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具有质的稳定性;②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发生变化;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表现形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价值与价值观)【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价值与价值观)【圣才出品】

第14章价值与价值观14.1 复习笔记一、价值的本质与形态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1.价值的本质(1)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根据需要自觉地掌握和占有客体,利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实现主体目的的关系。

(2)价值大小价值的大小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

(3)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

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

①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

价值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

②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没有客体,就无所谓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价值关系。

③实践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

a.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b.客体及其属性是在实践中被发现、规定和改造的。

④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2.价值的基本特性(1)价值的主体性①概念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②表现a.没有主体,就没有价值关系。

b.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

c.价值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与同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直接联系。

d.现实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2)价值的相对性①概述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价值的相对性。

价值随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人们认识价值,既要认识它的内容(有无价值),又要认识它的条件(在何种条件下具有何种价值)。

②表现a.主体和客体的多样性导致的价值的多样性。

b.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导致的价值的历史性。

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经常发生变化,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在经常发生变化。

(3)价值的客观性①概念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价值的本质和特征【圣才出品】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价值的本质和特征【圣才出品】

第7章价值的本质和特征7.1复习笔记一、价值:主体与客体的意义关系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则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问题。

价值是为人的,是人们应当把握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同时,价值又是引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

1.价值的本质(1)价值的含义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价值的大小,就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

(2)关于价值本质问题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在价值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

①客观主义价值论只是从客体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规定价值,认为价值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某种东西,与人无关,与主体无关。

②主观主义价值论则认为价值就是人的兴趣、欲望、情感的表达,与事物无关,与客体无关。

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价值不是实体,不能仅仅归结为客体自身的属性,也不能仅仅归结为主体的兴趣、欲望和情感。

(3)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特殊关系,即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主体与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

①主体: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

价值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

②客体: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又一根据。

价值总是一定的客体对主体的价值。

由于客体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具有对人的积极意义,成为对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有益的东西。

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

价值作为主体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既有其主体性特征又有其客观前提。

2.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为:(1)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①人是实践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现实的主体。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圣才出品】

第10章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0.1 复习笔记一、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1.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1)英雄史观①含义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②主要形式a.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历史上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的思想智慧、品格才能、愿望意志等,是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最终原因,人民群众是消极的、被动的因素,是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

b.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宿命论认为历史是由某种客观的、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等决定的。

少数英雄人物充当着这种客观精神力量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人民群众只能完全听从这种精神力量及其代理人的支配。

③历史根源a.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以及阶级对立的出现,劳动群众长期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遭到严重的束缚和摧残。

b.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将人与人之间地位、才能等社会的、历史的差别说成是永恒的、自然的差别,极力贬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贬低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

④认识论根源a.历史的必然性总是深藏于内,历史的偶然性则显露于外。

b.历史活动直接的主观动机总是与个别人物相联系,而这种主观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却是间接的和隐而不显的。

c.体现历史必然性的人民群众的作用,往往会被遮蔽、忽视,而引人注目的则是给某些具体历史事件、历史情节打上特殊印记的少数历史人物。

(2)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①含义群众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②理论原则a.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

b.历史唯物主义从整体的历史过程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

c.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上考察人的历史活动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①从量的规定性上看,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

②从质的规定性上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力量。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认识活动及其规律)【圣才出品】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认识活动及其规律)【圣才出品】

第12章认识活动及其规律12.1 复习笔记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如何认识世界、获得真理并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出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一、认识的基础与本质认识活动是主体在观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的活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的认识活动有两方面作用:①对事物的解释功能,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

②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的认识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2.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离开认识活动的实践基础去谈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1)人的认识是以人的认识结构为前提的具有选择性和建构性的反映活动。

(2)人的认识是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的反映活动。

(3)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4)人的认识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反映活动。

人的思维建构观念客体的过程,既是不断地扩展关于客体的认识的过程,又是不断地深化关于客体的认识过程。

思维运动的双重否定过程是:①思维不断地否定自己的抽象性,使自己获得关于客体的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丰富的规定性,这就是思维自己建构自己的过程。

②思维不断地反思、批判、否定自己所形成的关于客体的规定性,在更深刻的层次上重新构成思想内容,这是思维自己反思自己的过程。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18章)【圣才出品】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1复习笔记一、哲学及其社会功能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内容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

(2)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3.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

(2)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

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4.哲学的功能哲学既是一种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的知识体系。

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在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哲学都处于核心的地位,起着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

哲学能够把精神世界中的各种因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并推动它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方式和方法协调地发挥作用,在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起着长期的、稳定的作用。

具体来说,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哲学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提供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从而为人们处理和驾驭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规定了一般的思维和理论前提,这种前提总是渗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