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退功臣而进文吏”,防止诸侯势力膨胀
在夺取政权的艰难历程中,“云台二十八将”是刘秀的骨干力量,没有他们,刘秀根本不可能称帝,更不可能统治全国。但是,他并不因此都赐以公卿之位。二十八将之中,邓禹列于首位,“光刑之在河北,未知身首安寄也。邓生杖策,深陈天人之会,举才任使,开拓帝王之略。当此之时,臣主欢然,以千载俄顷也。洎关中一败,终身不得列于三公,俯首顿足,与夫列侯齐伍”(《后汉纪》卷七)。寇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却“晚节从容,不得预于治体”(《后汉纪》卷十六)。贾复是刘秀又一员爱将,刘秀曾说:“贾君之功,我瞬息万变知之。”但当“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时,刘秀却不采纳,“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邓禹)、固始(李通)、胶通(贾复)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后汉书》卷十七《贾复传》)。
一般来说,安抚民众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给予民众基本的生存条件,使他们能够维持简单再生产,就不至于引起社会基层的动乱。而处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就麻烦多了。虽然统治阶级内部的根本利益一致,但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君主与王室外戚、文官与武将、旧臣与新贵关系错综复杂,加之他们手中各自握有一定权力,任何一方面处置不当,就会造成全国性影响。为了防止内部争斗削弱统治基础,刘秀从调整各种关系着手,采取得力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 实行“宗室不得理司”之策,防止宗室结党营私
对宗室采取何种政策,自西汉初以来一直令统治者绞尽脑汁。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大封宗室为王,欲以他们来藩屏王室。然而不到几十年光景,诸侯王势力坐大,导致“七国之乱”。朝廷马上采取削藩对策,至武帝王将相下推恩令,封国不断缩小,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而至哀、平二帝时,宗室衰弱,外无强藩,又为王莽所乘,得以代汉自立。因此,刘秀中兴汉室后,对宗室的态度很为谨慎。开始,主要是重用他们,但在政权大体稳定后,他将其与各方面政策综合考虑,决定采取既重视又限制的政策。
刘秀办教育,崇名节,使“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迷邪归正之路”(《后汉纪》卷八),对维持统治秩序大有助益,并长久影响后世。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指出:“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至其末造,朝政昏浊,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故范晔之论,以为桓灵之间,君道粃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自中智以下磨不审其崩离,而权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杰之夫屈于鄙生之议,所以倾而未颓、决而未溃,皆仁人君子心力之为。可谓知言者矣。”(《日知录》卷13《西汉风俗》)顾氏之论,将修文德、笃世风作为刘秀制定的基本国策对待,阐明了道德规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二) 重申“非刘氏不王”旧制,防止外戚干政乱权
西汉两百年间,多次受到外戚专权的威胁,威胁最大的有两次,一次在开国之初,吕后违背刘邦“非刘氏不王”之约,封兄子吕产、吕禄为王,企图建立吕氏王朝,由于周勃、陈平等人的抵制,才未能得逞。另一次是在西汉末年,外戚王氏由公而王,继而居摄、称帝。刘秀少通经史,对此非常熟悉,尤其是后一次,是他亲眼目睹过的。他好不容易君临天下,号称“中兴”,理所当然地不愿让“中兴大业”毁于一旦。对于外戚,他就像对待功臣一样,可以给予优厚的经济待遇,决不轻易交给他们大权。郭皇后之弟郭况,刘秀对他“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后汉书》卷一《郭皇后纪》),至于官职,最高时也只是大鸿胪。对于刘秀这一措施,外戚渐渐习以为常。阴皇后之兄阴识,数从刘秀征战,有军功当封,阴识却叩头辞让,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众,臣托属掖廷,仍加爵邑,不可示天下。”刘秀很敬重他,“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励左右焉”(《后汉书》卷三二《阴识传》)。
在临终前四个月,刘秀还做了一件格外引人注目的事情,即降吕太后尊号,宣布她不宜配食高庙。他派司空礼高庙说:“高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得王。吕太后王诸吕,灭亡三赵,赖神灵诸吕伏诛,国家永宁,吕后不宜与食地祗高庙。薄太后慈仁,孝文皇帝贤明,子孙赖之,福延于今,宜配良地祗高庙。今上薄太后尊号为高皇后,迁吕后尊号为高后。”(《后汉纪》卷八)对几百年前的祖先的尊号加以改动,决不仅仅是礼仪问题,而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一、 立法奠定长治久安根基
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不会满足于眼前的安逸宁静,而是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刘秀正是这样。在统一全国之后,他从保持政权长期稳固的角度确立大政方针,力图以制度、法令的形式消除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为国家长治久安采取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在政治领域。
刘秀对宗室既重视又限制的政策,后为继承者所遵循,使朝廷没有遭到来自宗室的威胁,宗室也得以保身全家。故东吴太傅诸葛恪评论说:“昔汉初兴,多王子弟,至于太强,辄为不轨,上则几危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其后惩戒,以为大讳。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于宫内,不得临民,干与政事,其与交通,皆有重禁,遂以全安,各保福祚。此则前世得失之验也。”(《三国志》卷五九《孙奋传》)
(四) 削弱三公州牧之权,维持诸种关系的平衡
从总体上讲,刘秀是“退功臣而进文吏”的。但在“进文吏”的过程中,他又得考虑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各级官吏之间错综复杂的诸种关系。处理这些关系时,他采取了不少措施,其中重要的有三项。
一是削弱三公职权。西汉时的常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刘秀借鉴西汉后期官制,将其分别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大司马仍称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并去“大”字,且名位略低于太尉。官名的改动,“大”字的删除,绝不只是表面形式,而意味着三公权力的削弱。《续汉书·百官志》中论述太尉与另二公的共同职责时说:“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的。三公权力削弱了,权利被转到少府属下的尚书台,故后世有刘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说法(《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尚书台官员品秩低,便于控制,无异于皇帝的机要秘书。这项措施,可暂时阻止朝廷大权旁落。
以上所述,是刘秀为了保持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在政治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此外,在军事、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他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重视教化,崇尚名节,为敦厉世风所做的努力。史称:“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遗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后汉书》卷七九《儒林列传序》)建武五年二月,刘秀封孔子之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月,又使大司空祠孔子,并下诏营建太学,稽式古典,他还“深愍经艺谬杂,真伪错乱,每临朝日,辄延群臣讲论圣道”(《后汉书》卷二六《陈元传》)。有时“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传》)。由于对儒学的提倡,各地兴办学校,蔚然成风。
三是改革颁俸标准。建武二十六年,刘秀“诏有司增百官俸,其千石已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以下,增于旧秩”(《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这一变动,旨在缩小中下级官吏同上层官僚俸禄差距。在任何时候,地方中下级官吏都占绝大多数,不从经济利益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任何政治经济政策都是难以推行的。因此,缩小二者的俸禄差距,是颁俸指导思想上的一个大变化,这一变化,与官制方面的“上者下之,下者上之”的做法当是有关系的。
所谓重视,就是给予他们优厚的经济、政治待遇,无所事事而可“依食租税”,五属之内的宗室“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后汉书·百官志》)。五属以外的宗室,也享有一定的复除特权,如此等等。从朝廷一方来说,这是以经济利益来换取政治稳定。
所谓限制,就是不给宗室以操纵朝政之权。出土文献中,保存有“建武七年十月雾……宗室不得理司”、“居国界”等记载(张学正《甘谷汉简考释》),意思是说宗室不得参与政事,应规规矩矩地居于封国。因此,终刘秀之世,“宗室子弟无得在公卿位者”(《后汉书》卷四二《东平宪王苍传》)建武二十四年,刘秀又“诏有司申明旧制阿附蕃王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按西汉武帝时,因有淮南王、衡山王之乱,遂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者,以重法论处。刘秀申明这一旧制,规定宗室不仅应呆在封国中,还不可交结豪杰,豢养宾客。建武二十八年,刘秀据此“诏郡县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不仅服属较远的亲属如此,亲生儿子也不可破例。当初,“禁网尚疏,诸王皆在京师,竞修名誉,争礼四方宾客。寿光侯刘鲤,更始子也,得幸于辅(刘秀子),鲤怨刘盆子害其父,因辅结客,报杀盆子兄式侯恭,辅坐系诏狱,三日乃得出。自是后,诸王宾客多坐刑罚,各循侯法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正因为如此,著名学者郑众在接到皇太子及山阳王刘荆邀他为师的聘请后,便对他人讲:“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没有旧防,蕃王不宜私通宾客。”(《后汉书》卷三六《郑兴传附子众传》)
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汉代南阳郡蔡阳(一说在今宛城区瓦店镇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东汉王朝的创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历朝开国皇帝中,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年代是比较长的(33年)。在位的几十年中,他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统一了全国,并以政治家的雄才大略治理天下,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东汉200多年江山的根基,是一位在位时间长、功业罕有其比的开国皇帝。
对于士人的德行操守,刘秀格外看重,这从东汉选拔人才的名目——贤良方正、孝廉、茂才、四行(敦厚、质朴、逊让、节俭),一眼就可看出。新莽时期,不少士大夫讲名节,对当局蕴藉义愤,裂冠毁冕,相携而去,刘秀对这些人非常赏识,大加褒扬。内中有南阳人卓茂,西汉末官至密令,王莽时归田,至刘秀称帝时,他已有七十余,刘秀为激励名节,特地委任他为太傅,封褒德侯,借以“光昭王道,弘济生民”(《后汉纪》卷三)。至建武三年,他再次下诏求天下义士,凡应征前来者,他都亲自接见,量才授职,凡不愿为官者,也不强求,而以礼相待,虚心咨访。这样做,目的在于奖掖“忠君之道”。对孝道,刘秀也很重视。建武二十九年四月,他曾下诏:“天下系囚自殊死以下减本罪各一等,不孝不道,不在此书。”(《后汉纪》卷三)可见孝道在刘秀心中的地位。
二是改革州郡官制。刘秀在位之初,沿袭西汉后期制度,各州设州牧。至建武十八年,他下令罢州牧,置领刺史。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权,品秩为二千石;而刺史是监察官,品秩仅为六百石,“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续汉书·百官志》)二者的权力,差得是太多了,推其旨意,当是防止州牧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割据形势,而对郡一级主要官员,刘秀采取的却是扩大太守权限的做法。每郡原本有太守、都尉各一人,太守掌民政,品秩两千石,都尉管军事,品秩比两千石。建武六年八月,“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续汉书·百官志》)。刘秀合并守、尉之权,当是因为守、尉地位相近,容易发生矛盾。军政之权归于一人,可以统一事权,消除相互掣肘的弊端。州、郡长官职权一降一升,其目的与削三公之权、增尚书之责如出一辙,上者下之,下者上之,维持某种关系的平衡而已。
刘秀不让功臣干预朝政,一个直接的后果是没有让他们卷进权力斗争的漩涡中,而得以善终。后世把这称为“全功臣策”〖HT5K〗(《隋书》卷三八《卢贲传》)〖HT〗,赞赏“光武诸将以抑损克终”〖HT5K〗(《晋书》卷三六《张华传》)〖HT〗。刘秀不以功臣任职,实际上是防止功臣(尤其是他们没有战功的子孙)势力膨胀,以免“执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因此,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其意义不仅仅是“全功臣策”,也是“安国之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