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的开题报告

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的开题报告

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的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与目的】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近年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外调查结果
显示大肠癌高发年龄段为50-70岁,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45
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于提高早期筛查率和早期诊断率,制定个体化治
疗方案,提高疗效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文献,对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研究进展和相关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综述,梳理相关信息。

2. 数据采集:收集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时间、治疗方法及预后,收集
尽可能全面的资料。

3. 数据统计分析: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深入研究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同时,对于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指导,适当的早期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影响。

【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对于45岁以下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预计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并为进一步研究这类患者的疾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切实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提高预后做出努力。

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患有大肠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16 ,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 例,女 0例 5
性患者5例 ;患者 年龄在2 ̄ 8 1 37岁之 间,平均年龄4 . ;患者 的平均 4岁 7
表2 患者 癌 变肠 断 分布情 况【 ( n %)]
病 程在 13个 月不等 ,平均病程 I.  ̄8 1 个月 ;患者 的所有 自 资料 ,没 8 然 有显著 的统 计学差异 ,可以进行 比较分析 。所有患者均 经过我 院相 关 牺床相关检查后确诊 。
所有数据均采用S S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采用)检 P S 40 1 c 。
验 ,差异性 显著 ( <O 5 P . )为有统计学意义 。 0
2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这16 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所占的比例基本
同 ,重要 临床表现 以黏液 血便 比较多见 ,有 一半 上 的患者 为外院误 诊患 者 ,按 照病理分 型 中低分化腺 瘤 比较 多见 ,C、D期的大肠 癌患
腺癌 、印戒细胞癌、类癌等 ( 病理标本取 自术前活检或术后常规病变 组织)。大肠癌分期采用我国临床病理分期:D k sA u e’ 期,D k sB u e’
趋势 。经过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采用以下措施可以使 大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治率得到显著提高 :①要定期请专业人士对 大肠癌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
期 ,D ks 期 , ue 期4 ue C ’ D ks D 期。 1 . 4数据处理
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十分高,仅次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
瘤 ,居 第4 位Ⅲ。近 年来 ,随着 社会 的不断 发展 ,人们生 活水 平的不 断提高 ,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 也发生 了很大 的改变 ,很 多人无法保证 正常健康 的生活规律 ,这导 致该病 的患 病人数呈 逐年增加 的趋势口。 】 因此 ,对其 临床流行病学 的进行进一步 的深入研究 ,对 该病 的早期发 现 、治愈 率的提高 、患者生 存和生活质量 的改善 都有积极 意义 。为 】 了对大肠癌 患者的临床病理进 行分析 ,为 今后临床对该病 患者进行更 加准确有 效的诊断和治疗 ,使误诊率和病 死率降低 ,提供 可靠而有力 的依据和方法 ,我们进行 了本次研究 。在 整个研究过程 中 ,我们随机 抽 取在20 年9 05 月至2 1年9 0 0 月这五年 时间里 ,在我 院就诊 的患有大肠

如何看懂大肠癌病理报告

如何看懂大肠癌病理报告

如何看懂大肠癌病理报告目前,诊断癌症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如说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切片、活体组织穿刺,甚至是查血等检测方式,总归是要通过病理诊断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患者的情况,单一的检查往往不能准确的得出诊断结果。

一些患者,在拿到自己的病理学诊断报告后,总想立刻就知道结果,但病理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患者又是看不懂的,因为病理报告中往往涉及到了很多非常专业的内容,这会让患者感到迷茫、紧张焦虑。

在这篇文章中,将以大肠癌为例,教大家如何看懂病理报告。

一、关于病理诊断报告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病理诊断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另一种是常规病理报告。

快速冰冻病理报告是:在手术的过程中,切取部分病灶进行冷冻切片的处理,然后将所得结果呈递给手术医生,以便其能够及时判断所要切除病灶的范围。

常规病理报告指的则是术后对于取下的组织部分进行一系列处理染色观察,然后得出的诊断报告。

本篇文章所阐述的类型即为常规病理报告。

常规的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肉眼观察活检组织的数据,主要观察记录该组织的形态、大小、颜色、以及边缘是否清晰。

第二部分是镜下观察切片的结果,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细胞大小以及间质细胞的形态来判断细胞的正常与否。

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即医生对该切片组织做出的诊断,判断这个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如果肿瘤是良性的,病理科医生往往还要做出预判,提示该肿瘤有无恶性病变的可能;如果肿瘤是恶性的,那么应该在报告中指出该肿瘤的分期,往往会根据它的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病理诊断往往是判断癌症是否发生的“金标准”,它能够通过观察组织切片来判断该细胞是否发生病变,还能够判断该肿瘤是属于良性还是恶性肿瘤。

在观察肿瘤是否为恶性肿瘤的时候,影像学学检查往往只能判断肿瘤是否存在,而不能判断肿瘤的性质,因此病理学诊断报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对治疗方案和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共同病理特点

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共同病理特点

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共同病理特点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特点。

本文将从病理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理特征1. 组织来源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

食管癌主要发生在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胃癌主要发生在胃黏膜腺体细胞,而大肠癌主要发生于结肠和直肠的腺癌。

2. 组织学类型这三种癌症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腺癌。

食管腺癌中以中分化腺癌为主,胃癌中以腺癌为主,而大肠癌则主要为中分化腺癌和未分化腺癌。

3. 浸润性生长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均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它们会侵入组织和器官的深层,可导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的转移。

4. 组织破坏和溃疡形成三种癌症均可导致组织破坏和溃疡形成。

当癌细胞侵入正常组织时,会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导致溃疡的形成。

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症状的原因之一。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 饮食和生活方式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与个人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患上这些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2. 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对于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例如,长期胃炎、食道反流引起的食道炎症等都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

家族史中患有这些癌症的人,其直系亲属患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4.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增加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生风险,例如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等。

三、预防与治疗1. 预防措施预防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等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2. 早期诊断与治疗由于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发展缓慢,并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青年人大肠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

青年人大肠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

Zh X i l n “ ua
Ab ta t Th o n e p e c l n c n e  ̄ l ia h r ce it n h d l a e dfe e t h o s i ma e ilrv as t e sr c : ey u g p o l oo a c r s ci c lc a a t rsi a d t e a u t r ifr n ,t e d me t tra e e l h n c c
18 2
按摩 与 康 复 医学
2 1. ( ) 0 0 2下
C ieeMaiuai h s n nplt n& Reaitt nMein 2 பைடு நூலகம் , o 6 o h blai dc e 0 0 N . i o i
青年人大 肠癌 3 临床病 理分 析 2例
朱 秀兰 ( 陕西省佳 县 人 民 医院 佳县 7 9 0 ) 1 0 0
f cs t e y n e l oo c n e ie i e mo ti p t n e s n i e eve e c le a ia in lt n he e r ign s i e t h ou g p ope c ln a c r l tm s m ora tr a o s r c i s a m dia x m n to a e a d t rord a o tc, f d w n t a o bti sowl sc e ra ou hed a o i. I a a e t e p te te ry tm es eng ad c o ,t a l ign ssa o o c nn to an l yi la b tt ign ss fc n c us h a in a l i e i o t r hee ry d a o i nd

大肠癌筛查培训课件-病理部分演示课件

大肠癌筛查培训课件-病理部分演示课件

06
大肠癌筛查的质量控制
筛查的质量控制体系
01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筛查网络,包括医疗机构、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等。
02
制定统一的筛查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筛查质量的稳定
性和可重复性。
建立筛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筛查信息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反
03
馈。
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与措施
人员培训
实验室检测
加强筛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确保 筛查操作的规范化和准确性。
大肠癌筛查培训课件-病理部分 演示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大肠癌概述 • 大肠癌病理学基础 • 大肠癌筛查现状与进展 • 病理医生在筛查中的责任与技能要求 • 临床医生在筛查中的责任与技能要求 • 大肠癌筛查的质量控制
01
大肠癌概述
大肠癌的基本信息
1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 逐年上升。

技术更新
关注新技术在筛查领域的应用 和发展,积极引入和应用新技 术,提高筛查质量和效率。
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筛查机构的合作和 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 术,推动我国大肠癌筛查事业
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学习大肠癌筛查技术
02
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大肠癌筛查技术,如大便隐血试验、肠镜等
,并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范等。
接受专业培训
03
医生需要在专业机构或学术会议上接受大肠癌筛查相关的培训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临床医生的筛查流程与规范
初筛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 体格检查等结果,初步评估其大肠 癌风险。
病理报告的规范与流程

怀化市79例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怀化市79例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怀化市79例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目的探讨2007~2009年怀化地区大肠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大肠癌的早期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7~2009年于怀化医专附属医院住院的79例初次就诊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资料,并按发病时的年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结果①79例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分布为非正态分布资料,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8.8岁,中位年龄60岁,男女比例为1.19∶1。

②直肠癌占大肠癌的44.3%,左半结肠癌占24.05%,右半结肠癌占61.65%。

③79例大肠癌患者的病理分型中,腺癌占93.67%,其中中分化腺癌最多,占39.8%。

④青年人大肠癌中粘液癌、低分化腺癌占7.14%和14.28%,中老年组占1.53%与3.07%,两组相比(P<0.05);青年人大肠癌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率为28.56%,中老年人大肠癌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率 4.6%,两组相比(P<0.05)。

结论①大肠癌的发生部位以直肠为主,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为主。

②青年人大肠癌粘液癌、低分化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老年人大肠癌患者。

标签:大肠癌;流行病学;病理分型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在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美国结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1]。

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已跃居第4~5位,死亡率居癌症死亡原因第4位。

本研究以大肠癌患者群体为研究对象,我们回顾性调查了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年于怀化医专附属医院住院的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了解怀化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病例特点和规律,为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大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怀化医专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大肠癌患者的详细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

37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37例青年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表2 261例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抗生素的敏感结果抗生素R S中敏敏感率(%)红霉素691593361乙酰螺旋霉素741127543交沙霉素2259099四环素352151182强力霉素17241392美满霉素18239492罗红霉素70186571可乐必妥3712010446氧氟沙星97848032阿奇霉素721533659克拉霉素63193574司帕沙星301419054环丙沙星170296211壮观霉素1692765103 讨论从结果可以发现,支原体的总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的,占51.5%(261/507),这比国内其他文献资料报道[2]的要稍高,这和笔者的工作所处地是深圳市,一个开放和年轻的城市,这里的年轻男女多,性观念较开放,性活动增多有关,也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检测方法不断改进有关。

患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30岁之间,占71.2% (186/261),特别是女性感染率高,占75.1%(196/261),明显高于男性24.9%(65/261),这和女性的生理结构有关,也由于女性泌尿生殖道常有其他细菌、滴虫等感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而感染,并且女性的就诊率比男性高[3]。

从以上报告结果显示,单一Uu阳性率为38.7%,与国外资料显示的阳性率为40%~60%非常接近,这是由于深圳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与国外的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有关。

Uu和M h混合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占11.8%(60/507),这与临床上滥用抗生素有因果关系。

从药敏结果可以看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最敏感,敏感率都在90%以上。

对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乙酰螺旋霉素耐药率高,因此临床应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

现在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很普遍,所以临床医生要尽量避免经验用药,应根据培养鉴定药敏结果用药,减少和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从而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现在国家也在号召临床上不要大量、濒繁的使用抗生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滥用已经使支原体对其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敏感率为11%和32%),临床上要尽量避免使用,以提高疗效。

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7 7
2 2 4
降结肠
乙 状结 肠 直肠
6 9
7 5
2 9
病后 1 月 ~2年 内就诊 , 均 6 6 月 , 个 平 .个 有 4 .%的病例迟 至 6个 月后方确 诊 。 45
2 3 误诊 .
例分别存 活 达 1 月 、5个 月 、 . (96年 8个 1 2 5年 17 出生病 例 ) 6个 月 (99年 出生 病 例 ) 和 17 ,5例组 织学均 属腺癌 工~ Ⅱ级 , 平均存 活 74年 , . 故该 型
润, 工级为过渡 型 )肿 瘤浸 润深度 ( , I级不超越肌
层 , 浸润肠壁 全层 , Ⅱ级 Ⅲ级 浸润浆膜外 组织 ) 以 ,
分析瘤组 织 的生 物行 为和预后 意义 。
接诊 的大肠 癌 12例 , 0 以观 察大 肠癌 的临床病 理
特征 、 现规律及治疗 效果 。 发
2 临床 资 料
中黏 液腺癌 多见 , 的报 道高达 6 %。 有 0
32 组 织类型和预后 的关 系 .
3 病 理资 料
3 1 大体形 态观 察 .
分析 4 0例有 随诊 的手术 标 本 , 内型 5例 , 腔 溃疡型 1 , 6例 结节 型 1 , 0例 浸润 型 9例 。腔 内型 5例 中随诊结果 除 1 例术后 1 月死亡 外 , 个 其余 4
( 陕西省神木县医院, 陕西 神木 , 1 30 79 0 )
关键词 : 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效果
中 图分 类号 : 7 5 3 R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7 -33 2 1 )70 2-2 6 22 5 (00 0 -100
大 肠 癌 在 欧美 多见 于 5 0岁 ~6 O岁 老 年 患

大肠癌的病理分期(建议收藏)

大肠癌的病理分期(建议收藏)

大肠癌的病理分期Dukes所提出的大肠癌分期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对预后的判断不亚于TNM分期系统.全国大肠癌病理学研究协作组综合国内各家意见,以Dukes分期作为基本框架,制订出我国大肠癌病理分期系统,经实践证明据有临床实用价值。

㈠、Dukes分期系统列表如下:Dukes A 期--——-癌肿未穿出肌层,无淋巴结转移.A1期—---即早期大肠癌(但不包括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A2期--—-癌肿侵入浅肌层,但未累及深肌层.A3期—-—-癌肿已侵入深肌层,但未穿出深肌层。

Dukes B 期--——-癌肿已穿出深肌层,侵入浆膜层、浆膜外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期-—-——癌肿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早期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Dukes D期---——癌肿已发生远隔器官的转移(肝,肺等)根据目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大肠癌的病理分期,正在由TNM分期逐步取代Dukes分期之势,但不少年资较高的病理学家及外科学专家仍习惯于Dukes分期系统,现将两种分期系统均列出,供协作组成员共同讨论后,再行取舍.。

.。

.文档交流㈡、结直肠肿瘤的TNM分期TNM分类T 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不能被确定T0 无原发肿瘤的依据Tis原位癌:上皮内的或固有膜的浸润T1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与浆膜下层,或者进入无腹膜覆盖的结肠周围或直肠周围组织。

T4肿瘤直接累犯其它器官或结构和/或穿透腹膜脏层N 区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不能被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区域淋巴结转移1至3颗N2区域淋巴结转移4颗或更多M 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不能被确定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TNM分期0 期Tis N 0 M0Ⅰ期T1 N0 M0T2 N0 M0Ⅱ期T3 N0 M0Ⅲ期T任何N1 M0T任何N2 M0Ⅳ期T任何N任何M1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第九节 大肠癌

第九节 大肠癌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有多少?
1980年 1985年 2002年 2005年
7.98万 9.12万 15.1万 17.2万
+14.2% +65.6% +13.9%
每年递增4.2%(上海,1973-1993年)
杨玲等.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18-231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数
发病(万) 死亡(万)
第九节 大肠癌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
西方发达国家最高,大肠腺癌的患病比例大约20: 1,美国每年新发病例已超过155000例,占所有癌 肿的15%
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我国在各种恶性肿瘤死因中占第5位
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女性有可能超越胃癌 成为第一癌肿,而在男性则可能居于肺癌、胃癌之 后成为第三位癌肿
N: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1-3个淋巴结 N2 ≥4个
M: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鉴别诊断
• 溃疡性结肠炎 长段病变 多数溃疡 活检 • Crohn病 多段或仅一处受累 活检 • 慢性痢疾 长段病变 细菌培养 • 肠结核 多在回盲部 活检 • 肉芽肿性炎症 少见 活检 • 淋巴瘤 活检 • 直肠孤立性非特异性溃疡 少见 活检
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 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
二、病 因
(2)腺瘤性息肉: 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
接受,约占大肠癌70% 腺瘤的体积愈大癌病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
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 腺瘤癌变率仅为1%
腺瘤中含有绒毛结构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 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高。

内镜医师学病理知识(八)结肠腺癌病理诊断图谱

内镜医师学病理知识(八)结肠腺癌病理诊断图谱

内镜医师学病理知识(八)结肠腺癌病理诊断图谱大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癌。

它是男性和女性第三大常见癌,也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结肠直肠癌分为三个主要的解剖区域:右结肠、左结肠和直肠。

图1 高分化腺癌。

大肠腺癌的分级是根据腺体形成的程度而定的。

高分化腺癌为大于95%的腺体形成,占大肠腺癌的15-20%。

腺体往往形成良好,而促纤维增生的间质反应是典型的,但它不是诊断所必须的。

一些高分化的腺癌可能有固有层,所以固有层的存在并不能排除浸润。

图2 中分化腺癌。

中分化腺癌是最常见的结直肠腺癌,占所有病例的60%至70%。

肿瘤累及50-95%的腺体,腺体往往比高分化腺癌的腺体组织更紊乱,并常充满坏死的碎片(“脏性坏死”)。

图3 中分化腺癌伴脏性坏死。

结直肠癌常见腔内坏死(本例所示)。

中分化腺癌典型的腺体分化程度和细胞异型性。

图4 中分化结肠腺癌。

大多数浸润性结直肠腺癌都与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有关(本例所示)。

有些低异型度大肠腺癌也有例外,特别是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低异型度管状腺癌。

图5 中分化腺癌,本例腺体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但是肿瘤仍然>50%的腺体形成,应该被认为是中分化腺癌。

图6 低分化腺癌。

低分化腺癌的腺体形成<50%。

大约15-20%的大肠腺癌分化较差。

肿瘤可以由肿瘤细胞、浸润巢或单个浸润细胞组成。

低分化腺癌预后较差。

本例肿瘤是以单个细胞的形式浸润的。

图7 低分化腺癌。

分化差的腺癌也可能以不规则岛的形式浸润。

在本例中,肿瘤岛被包埋在结缔组织增生间质中,仅形成局灶性腺体。

图8 低分化腺癌。

低分化腺癌也可以形成肿瘤生长的实性区域。

本例肿瘤显示明显的细胞异型性与拉长的肿瘤细胞。

本例细胞异型性的程度通常大于中分化腺癌,支持低分化腺癌。

图9 胶样(黏液)腺癌。

黏液腺癌约占大肠腺癌的10%。

肿瘤由黏液池和恶性上皮组成;超过50%的肿瘤必须有粘液样结构才能被认为是黏液腺癌。

大多数黏液腺癌是微卫星稳定的(MSS),但黏液腺癌比传统腺癌有更高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

大肠癌

大肠癌
侧方清扫
全系膜切除
无瘤技术
直肠肿瘤的切缘
肿瘤是立体的 上切缘距离---临床很少注意 下切缘距离---临床很注意但未统一 肿瘤环行切缘--临床开始注意.很重要

肿瘤切除的下切缘
Handley最早提出肿瘤下切缘需超过5CM 50s Goligher研究肿瘤远端侵犯极少超过2CM William等认为2CM以上即可达到安全切缘标准 日本大肠癌研究会推荐癌远端切缘为2CM 中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建议癌远端切除为3CM 极少数作者建议下切端1CM即可
直肠指检(约80%被发现, 80%延误诊断) 直肠镜 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

(大小、位置、局部浸润的范围以及肠壁和周 围组织是否已有粘连、活检)
辅助检查
钡灌肠和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 B超、 CT检查

(腔内超声显像是以探查大肠癌外侵和肿瘤 对肠壁的浸潤程度的一种新方法)

癌胚抗原(CEA) (无特异性,估计预后观察疗效和复发)
FuDR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肝动脉灌注 有效率 生存月数 43~62% 13~17 全身用药 0~38% 6.3~16
3组P<0.05,3组P>0.05
FuDR治疗大肠癌肝转移(MSKCC)
肝动脉灌注 CEA 中位生存 60% 17月 全身用药 25% 12月
有效率
52%
30%
结肠癌表现
大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改变为最 早期症状 腹痛 腹部肿块 肠梗阻 慢性消耗症状
组织学分级
静脉侵犯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切缘(浸润)
影响预后的因素?
远侧肠壁内播散 树突状细胞计数 CEA 手术技能 社会经济状况 穿孔 梗阻 受检淋巴结数目
等位基因: CCND1 870A BRCA1 LOH

大肠癌病理诊断标准

大肠癌病理诊断标准

大肠癌病理诊断标准
大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大肠内出现的肿瘤
细胞所导致的恶性疾病,而大肠癌病理诊断也是诊断大肠癌是否存在
的重要方式。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大肠癌病理诊断的标准包括
以下几点:
第一,病理学诊断,这是通过收集和检查病人的组织样本来诊断
大肠癌所必需的。

此项包括病理检查,所涉及到对大肠内病变组织的
活检,采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基础检查可以得知病变的细胞类型,层次及分布情况,还可以检查病变的免疫组织化学镜检,以细致分析
准确诊断病灶的细胞类型;微血管染色诊断可以检查病灶内的微血管
形态和出血状况;电镜检查可以进一步分析细胞形态和细胞细胞器结构。

第二是病毒学检测,包括DNA检测和PCR技术检测;通过检测检
测是否存在大肠癌常见致病病毒,如人氨基聚糖病毒16型和18型,
以及其他病毒等。

第三是影像学检测,主要是使用CT、MR、内镜等诊断大肠癌,其中CT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的脏器损害情况,结果
代表大肠癌的初步状况;MR可以确定大肠癌的层次和全身转移情况;
内镜检查可以确定恶性肿瘤及邻近淋巴结的转移,可作出组织学诊断。

最后,还有免疫表型学检测,主要是检测乳头状瘤相关抗原、肝
素原和淋巴结局外表型检测,能够揭示病变的细胞呈现不同的抗原表型,预测肿瘤的恶性变化。

总之,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检测、影像学检测以及免疫表型学
检测是诊断大肠癌的重要三类技术,综合这些技术的结果可以准确诊
断大肠癌是否存在。

这种诊断方法也可以用来预测大肠癌的恶性变化。

此外,医生还需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以便确定大肠癌感染的风险,帮
助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路径。

大肠癌的临床病理

大肠癌的临床病理

㈡、观察与记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对手术切除标本在放入固定液之前应作初步观察和记 录,有条件单位可拍摄彩色照片,或于标本固定后取材前 拍摄黑白照片。对于多发癌或癌肿外肠粘膜有多处或多种 类型的病灶,为了确定各个病灶的性质以及彼此间的关系, 应根据标本正面观描绘病灶的平面草图,并对每一病灶加 以编号,分别观察和记录其形态特点,然后进行取材。
2、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包括肠管的长度,周径,肿瘤的位 置,大小,形状,正面观及切面观的形态特点,浸润的深 度,生长方式,肿瘤外肠粘膜的病变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于腺瘤及息肉病变必须注意大 小,色泽,表面,外形,切面,有无蒂及蒂的长度与粗细。 对于溃疡性病变必须注意溃疡的大小,形状,边缘以及底 部的情况。
㈡、管状腺癌:
癌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腺管状结构,向肠壁作浸润性生长, 根据分化程度,又可将其分为三级:1、高分化腺癌:癌 组织由大小不等的腺管构成,组织学及细胞学的异型性相 对较轻,癌细胞单层排列,呈立方或高柱状,核位于基底 部,有的胞浆内尚可见粘液空泡,偶有假复层出现,腺腔 侧尚可见胞浆带保存。2、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多形成腺 管状结构,异型性较明显,可见筛状结构,部分癌细胞则 失去腺管状结构而排列呈实性条索或片块。呈腺管状排列 的癌细胞排列不整齐,假复层多见,腺腔侧胞浆带往往消 失。3、低分化腺癌,癌组织分化程度较低,多数呈实性 条索或片块状排列,仅少数尚可见不规则的腺管状结构。 癌细胞异型性更明显,核分裂更常见。
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
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处理及取材规格
㈠、标本固定

1、粘膜活检组织,必须以其粘膜面贴于吸水纸上,然后放 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以确保每一标本切面的正确。 2、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应先探明肿瘤位置,然后沿肿瘤对 侧肠壁剪开,清除肠内容物,洗净,按自然状态将粘膜面 朝上平铺固定于木板上,在标本与木板之间最好先垫上薄 层棉花,以便固定液从浆膜面渗入,然后将标本置于10℅中 性福尔马林液固定,以确保常规切片染色、免疫组化标记 及DNA测定的准确性。放入固定液时应注意标本朝下,以 确保标本完全接触固定液。 3、标本在固定液内应固定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取材,较小标 本可酌情缩短固定时间。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医 院住院病程的缩短,病理报告又必须在病人出院前完成。 因此,许多医院病理科的标本均于手术当日取材,但必须 按规范要求做好各项记录,并按正规方法取材。

大肠癌病理学

大肠癌病理学

大肠癌病理学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的胃肠道肿瘤中位居第二位。

大肠癌对生命威胁很高,其综合保护大肠癌病人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病理学检查。

大肠癌病理学主要是检查大肠恶性肿瘤的细胞结构。

早期大肠癌检查是由放射治疗正式开始的,之后发展成经皮肠镜组织实地检查和病理检查。

经皮肠镜组织实地检查是最基本的大肠癌病理检查方法之一,它是利用肠镜对病人大肠癌部位的病理组织进行直观观察,从而诊断癌症是否存在,以及大肠癌有没有转移和转移到其他部位的可能性。

肠镜检查也可以判断大肠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检查是检测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它在发现大肠癌时,可以及时诊断大肠癌的发展情况,并进行介入治疗。

病理学检查是细胞学检查的一种。

细胞学检查包括原位涂片检查和培养检查。

原位涂片检查是将活组织样本涂片,然后将其经过电子显微镜检查。

细胞检查可以确定癌细胞的生长状态,确定癌细胞的特性,检测癌细胞是否有转化为恶性的可能性,并可以预测癌症的发展情况。

大肠癌的病理学检查能确定癌症的存在,并预测癌症的发展情况,这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病理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大肠癌,及时有效地诊断,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此外,对于活检取材后的结果,如肿瘤病理分型、性质、病理分级等,也是通过病理学检查来确定的,这有助于给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理学检查是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它可以及时发现大肠癌,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正确理解大肠癌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对改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至为重要。

总之,大肠癌的病理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其检查精度高,检查数据可靠,能及时发现大肠癌并预测疾病的发展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大肠癌的有效检查方法,也是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步骤。

136例大肠癌内镜及病理分析

136例大肠癌内镜及病理分析
医技杂志 20 年 7且筮 卷第 2 期 ( 08 鱼刊 ) 』 ! 』 . : Y
: : !
:! 垦 i 塑 !
1 9 1 8: 8 - 91 9 5, 0 2 7 2 .


2 63 ・ 7
数据更进 一步证实 了循 环 C P水平 和肺动 脉压 力之 间有关 R 联 的 观念 。在 C P O D患 者 中 C P水 平 是 收 缩 期 肺 动 脉 压 的 R
i t re k n 6 s r m o c n r t n n s v r rma y p l n r y n e lu i - e u c n e tai si e e e p o i r u mo a y h —
[ ] B rm ,e a o ISn s . u oa ye e s ni cr - 1 a a A P i d ,at P l n r hp r ni o b J n V oS m y t o nhn i os m i u oa i a [ ] u R si J20 , 1 5 : c bt t e l n r d es J .E r e r ,0 3 2 ( ) n vp m y s e p

[ ] G nWQ,Ma F ,S n ievnA, ta.As c tn bten 5 a n S P et l la e 1 s i i ew e hs o ao
c r n c o sr c ie p l n r ie s n y tmi n a h o i b tu tv u mo a y d s a e a d s se c i f mmain:a l t o
( 8 :1 . 2 ) 5 9
[ ] 张建全, 小宁, 2 钟 蒋明, 慢支 、 气肿 并肺 动脉 高压 的特征及 等. 肺 其机 制探讨 [ ] 广西 医科大学学报 ,0 6,3 3 . J. 20 2 ( ) [ ] B reaJ 3 abr A,Rvrl A, oaJ t 1 um nr ac l b o- i oa R c ,e a.P lo ayvsua anr e r

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分析

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分析

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分析林汉利;李俊达;王亚东;赖卓胜;张亚历【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3(024)01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特点,提高对大肠癌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704例,就不同的年龄组大肠癌发病特点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男女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年组大肠癌发病率为10.3%,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便血和腹痛;中、老年组则多表现为便血、腹泻和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相对较青年组少见.青年组和老年组发生在直肠多于中年组,而且青年组直肠癌多发生在距肛门7 cm以下,老年组则多发生在7 cm以上,中年组则无差别.704例中检出10例(1.4%)同时多源癌,均发生在中、老年组.青年组溃疡型、浸润型和弥漫浸润较其他两组多见,而中、老年组表现为肿块型多见.青年组分化不良达29.9%( 23/77),77例中印戒细胞癌8例,黏液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13例,而中年组与老年组在分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且多分化良好.结论大肠癌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大肠癌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型与发生部位和组织分化均有差异.年龄越小直肠癌位置也越低,青年人大肠癌分化较差,预后也较老年患者差.【总页数】2页(P1191-1192)【作者】林汉利;李俊达;王亚东;赖卓胜;张亚历【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5033;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5033;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研究所,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研究所,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研究所,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不同年龄组胃癌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 [J], 赵娟;顾园龙;徐京京;娄长杰;燕飞虎;张艳桥2.不同年龄组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研究 [J], 彭晓峰;余志金;许岸高;姜泊3.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J], 解丽;王巧民4.2127例大肠癌临床发病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J], 李红平;苏薇;狄连君;方兴国;周元昆;王红;刘模荣;庹必光5.内镜对不同年龄组大肠癌的临床分析 [J], 洪植野;朱丽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异质性探讨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异质性探讨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异质性探讨发布时间:2023-06-02T11:28:52.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刘智慧1 田杰2 [导读]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异质性探讨刘智慧1 田杰2(1.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2.黑龙江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目的:探析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异质性表达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对MSI-H大肠癌的认知。

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已知微卫星稳定性表型大肠癌患者33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组织形态以及免疫组化表型(包括MLH1、MSH2、MSH6以及PMS2)进行分析总结,估算肿瘤细胞阳性率,并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大肠癌病灶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原有正常的肠黏膜被异型腺体/异型细胞巢所取代,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黏液分化或是髓样分化以及克罗恩样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结果:微卫星稳定(MSS)大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核染色均为阳性且无缺失;MSI-H大肠癌患者上述4种错配修复蛋白中至少有一种蛋白染色核的一致性有缺失现象,病例2和病例5的MSH6以及病例8的MSH6以及MSH2还伴有异质性缺失的情况。

其肿瘤细胞阳性率分别为70%、20%和80%,所对应的基因检测结果依次为未突变、突变和未突变;Ki67指数为30-90%。

结论:MSI-H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形态学以及免疫组化特征均与MSS大肠癌有所差异,MSI-H大肠癌存在免疫组化异质性缺失的现象,但本次研究病例较少,其阳性率截断值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后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大肠癌;病理;免疫组化异质性微卫星不稳定(MSI-H)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途径之一[1],此类型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微卫星稳定(MSS)大肠癌患者,因此在大肠癌患者中识别MSI对制定术后化疗方案、预后分期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