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在进行镇域镇村体系规划时的人口预测方法。文章首先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的介绍引出边缘区小城镇的特殊的人口预测需求,并通过与规范预测方法相比较得出矛盾。文章随后提出了基于渗流理论的城镇机械增长人口数预测方法和综合分析法,并在最后分析了该方法在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人口预测渗流理论综合分析法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因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因素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发展意义,它不仅成为城市向外扩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带动农村经济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的有生力量。城市边缘区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它成为城市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随着投资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众多劳动力随之迁入,人口流动迅速增加,城镇与农村人口高度混合,从而大大改变了镇域内的人口结构。因此,城市边缘区的小城镇在进行镇域镇村体系人口预测时往往需要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以满足其非常规化的人口增长模式。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因此城镇的发展相对滞后,往往更依赖中心城市形成边缘区发展,故城市边缘区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对于推动西部地区镇村体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的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人口预测为例,试图探析适应于西部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

一、关键词解释

1、城市边缘区

1.1定义

城市边缘的概念源于城市生态学。滑铁卢大学地理系教授

C·B·Bryant将区域城市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分为集中城市或核心

建成区、内边缘、城市影响区和农村腹地,内边缘和外边缘合称为

城市边缘。MCGee在《亚洲城市新地带的出现》中提出的城市“灰色

区域”(Deszkota)为城乡联系紧密的城市周围地区,特点是一种农

村及城市高密度混合区,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非农活动在

此地区快速成长,工业扩散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百度百科中对城市边缘区的定义则是: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边缘区主要指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其处于城市与周围村镇的过渡区,是城市发展中最活跃、矛盾较集中的地区,具有明显的混合性、过渡性以及城市与农村发展的系统性、互动性等特点。该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后备基地,不仅能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还能吸引众多的城市人才前往,并且具有较快的人口流动速度。

1.2 城市边缘区的特点

1.2.1是一种农村及城市高密度混合区,是农村流动人口居留地

这些地区能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市场信息机会,以及通过城市金融机构获得汇款、投资和信贷等机会。

1.2.2人口密度较低,缺少规划引导和基础设施

1.2.3发展差别大,有的地区发展良好,有的地区贫穷落后

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有高收入社区,开罗有新城;中东、拉丁美洲、欧洲和中亚有低收入居住区;东亚有工业区,中国有农村等。

1.2.4有些城市边缘地区发展是有序的,有些则无序

有些地区会出现自发建设的居民点、不规则的小块土地、不规范的建设等况。

1.2.5存在着多种制度治理的情况

会出现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市政府、企业甚至包括省级政府等类型。

2、人口规模

2.1定义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人口规模指的是在镇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中镇域、镇区或一个村庄的人口数量的多少,与镇(村)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2.2城市边缘区人口规模的特征

城市边缘区的门槛相对较低,对周围人口和企业的吸引和利用更加可行,可以较大范围地吸收各种可能的资源,从而成为小企业进入城市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中转站。因此,城市边缘区往往会因为某个企业的迁入而产生巨大的人口增加,这里面不仅涵盖农村人口,也有一部分从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人口。

二、相关规范与依据

1、《镇规划标准》中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相关内容

1.1 镇域总人口应为其行政地域内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应为户籍、寄住人口数之和,其发展预测宜按下式计算:

(l+K)n+p

Q=Q

式中 Q——总人口预测数(人);

——总人口现状数(人);

Q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

1.2 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预测的数量为依据,结合镇区具体情况进行核定;村庄人口规模应在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进行预测。

1.3 镇区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应按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镇区规划期内的人口分类预测,宜按表1.3的规定计算。

表1.3 镇区规划期内人口分类预测:

进行预测。

1.4.1根据产业发展前景及土地经营情况预测劳力转移时,宜按劳力转化因素对镇域所辖地域范围的土地和劳力进行平衡,预测规划期内劳力的数量,分析镇区类型、发展水平、地方优势、建设条件和政策影响以及外来人口进入情况等因素,确定镇区的人口数量。

1.4.2根据镇区的环境条件预测人口发展规模时,宜按环境容量因素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建设条件、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因素,预测镇区人口的适宜规模。

1.4.3镇区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按带眷情况估

算人口发展规模;建设项目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可按平均增长预测人口的发展规模。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中关于规划人口预测的相关内容

人口发展规模的确定:用人口的自然增长加机械增长的方法计算出规划期末乡(镇)域的总人口。在计算人口的机械增长时,应当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分别计算出从事一、二、三产业所需要的人口数,估算规划期内有可能进入和迁出规划范围的人口数,预测人口的空间分布。

二、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探究

城市边缘区特殊的经济与地理条件决定了其人口变动的复杂性,机械增长人数成为人口构成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此计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合理与否。而《镇规划标准》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中对于人口预测的内容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其考虑的是一般城镇都适用的一种预测方法,内容比较广泛,没有特殊考虑机械增长人数的影响,往往无法具体落实到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人口预测上。因此,目前急需探讨一种具体可行的机械增长人数预测方法,以确保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准确。有相关学者将渗流力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将农村和城市、城市与城市以及农村与农村之间迁移的人流看作流体,利用力学上处理流体运动的思路来分析和研究人口流动的有关问题,为研究单个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1、基于渗流理论的城镇机械增长人口数预测方法

从质上看,人流包含三个要素:1)人流方向,

即流向,由人流的起讫点确定;2)发生空间移动的

物质本身——人,简称流体质点;3)人口迁移消耗

的时间。从量上看,人流量可以用节点间的畅通能

力来表示。人流生成机理指人流生成的原因、生成

过程中的约束因素、最终结果及其相互作用的过

程。理想条件下,人流基本过程涉及三个研究主体:

1)人流生成起点;2)区域间流动方式选择;3)人流

终点。

引起人流生成的各种原因,如城市经济发展需

求、就业机会、教育机会、生活方式等,构成了人

流生成的促动力,在此可称为人流压力。在人流压

力的作用下形成人流的过程中,人流受到各种因素

的约束,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城镇各行业人员

就业的饱和程度。当城镇中各行业所能容纳的人口

规模达到饱和,则该城镇与其他城镇间的人口流动

达到动态平衡,人口规模呈现稳定状态。在此,定

义城市中各行业已就业的人口数占总容纳人口规

模的比值为饱和度s,饱和度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区域内流动人口在各节点间流动的通畅情况。

人口在该城镇与其他节点间流动的畅通系数K可定义为饱和度s的函数K (s),二者关系可用左图简单表示。

人流速度与流压、人口流动畅通系数k的关系可表示为v = k(s)△p (1)式中,v为人口流动速度,k(s)为人口流动畅通系数,△p为起点和终点的人流压力梯度。从方程1可看出,人流压力梯度越大,人流速度越大;畅通系数越大,人流速度也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