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课程讲义城镇(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村镇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村镇体系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村镇的功能和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规划背景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是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的需求,旨在推动区域内村镇的有序发展和提升。
规划的目标是实现村镇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范围和内容1.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涵盖了整个区域内的村镇,包括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乡镇。
2. 规划内容:a. 村镇布局:根据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交通网络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村镇的布局和数量。
b. 村镇功能: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确定村镇的功能定位,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c. 村镇建设:规划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水平。
d. 村镇环境:重点关注村镇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e. 村镇管理:规划村镇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加强村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规划原则和方法1. 规划原则:a.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实现村镇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b.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村镇发展的长远利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c. 公平公正原则:注重公平分配资源,促进社会公正,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d. 灵活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规划方案,适应变化的需求。
2. 规划方法:a. 调研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区域内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情况,为规划提供依据。
b. 参与式规划:鼓励居民和相关利益方参与规划过程,增加规划的可行性和公众参与度。
c.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各种规划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实施。
d. 阶段性实施:将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实施,以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
城镇体系规划-很系统的课件
根据各城镇的特点和发展潜力,合理规划 城镇的规模结构,促进各类城镇的协调发 展。
中心城市规划
小城镇发展策略
确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明确其功能定位 和发展方向,提高其在区域内的辐射带动 作用。
制定小城镇的发展策略,引导小城镇发挥 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
04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历史城镇体系规划案例
案例一
古罗马市的“罗马道路网 ”规划
案例三
中世纪欧洲的城堡规划
案例二
明清时期中国的“天下粮 仓”规划
案例四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 扩张规划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城镇体系规划-很系统的课件
目录
• 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基础 • 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与技术 •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 城镇体系规划的案例分析
01
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阶段论
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城镇体系 规划策略。
空间结构优化理论
通过优化空间结构,提高区域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经济学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01
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城市
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
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02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律和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03
探讨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促进城市经济的持
灰色系统法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具有不完全信息的人 口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区域内的村镇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镇体系规划的标准格式,包括规划的背景与目的、规划的范围与内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一、规划的背景与目的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是指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出发点,规划的目的是指规划编制的目标和导向。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该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该区域村镇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也可以明确规划的目标,如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等。
二、规划的范围与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是指规划所涉及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是指规划所包括的具体要素和措施。
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描述规划的范围,包括行政区划、村镇数量和分布等要素。
同时,也可以介绍规划的内容,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三、规划的原则与方法村镇体系规划的原则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方法是指规划编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这一部分,可以列举一些常用的规划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等。
同时,也可以介绍规划编制所采用的方法,如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
四、规划的实施与监测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是指规划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的具体实施工作,监测是指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介绍规划监测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总结:村镇体系规划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对于促进村镇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规划的背景与目的、规划的范围与内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等方面的内容,详细阐述了村镇体系规划的标准格式。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编制和实施监测,可以为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设规模、发展方向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城乡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镇体系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城乡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内容1. 基本原则(1)协调发展原则:城镇体系规划要统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镇体系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人文关怀原则:城镇体系规划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公平公正原则:城镇体系规划要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乡差距,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2. 基本内容(1)城市体系规划: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规模和功能,包括主城区、副中心和新城区的规划。
(2)乡村体系规划:确定乡村的空间布局、农业生产布局和农村居民点的规划。
(3)交通系统规划:规划城乡交通网络,包括道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4)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城乡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包括水资源、大气环境、土壤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发展,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规划。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过程包括规划编制、评估审批、实施监督和评估反馈等环节。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方案设计、专家评审等工作。
在评估审批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评估等工作。
实施监督阶段需要加强规划的落地和执行情况的监测。
评估反馈阶段需要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城市规划法规辅导之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段。
要明确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先需要明确政府在综合协调区域城镇发展⽅⾯究竟有哪些职责。
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局限性,使得城市规划的编制往往更加重视城市⾃⾝发展的优化,⽽较少关注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但是,局部不等于整体,有时,局部甚⾄可能是以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的。
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对局部的发展进⾏调控,避免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利益或其他个体的利益。
从另⼀个⾓度讲,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有⼀个良好的⼤区域环境,才能降低发展的成本,获取“双赢”。
⽐如,环境的保护必须通过相当范围区域内⼤家共同的努⼒来实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资源的共同开发和保护等等,将对局部的良性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这都需要以区域为整体的统筹规划,需要兼顾各⽅利益的综合协调和组织。
区域性的规划协调要以尊重城市|考试⼤|和镇政府依法享有的规划管理的决策⾃主权为前提。
只要不损害区域整体利益、不影响区域的长远发展,在不违背上位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城市和镇对其⾃⾝的发展建设享有充分的⾃主权。
上级政府进⾏规划协调的重点是区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各地⽅发展中出现的⽭盾,主要包括: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市发展的⽭盾和问题,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和⽣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综合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共建共享,防⽌重复建设,降低区域开发成本,提⾼整体竞争⼒。
城镇体系规划将为政府进⾏区域性的规划协调提供科学的、⾏之有效的依据,包括: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型公共服务设施,明确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的区域,提出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城乡规划法》在总结以往城镇体系规划⼯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标出发,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明确了与政府事权相对应的城镇体系规划层次。
《城乡规划法》规定,要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其主要⽬的,⼀是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三是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城乡发展战略指导下,对村镇进行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村镇功能和品质,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规划村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村镇网络,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合理布局: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结构,提高村镇服务半径。
2. 功能定位:明确村镇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提升村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
3.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村镇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4. 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村镇的生态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原则村镇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协调:将村镇规划纳入城乡综合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适度规模:根据村镇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合理确定村镇规模,避免过度扩张。
3. 优化布局:结合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村镇,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结构。
4. 保护环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规划中安排绿地、水体和生态廊道,提升村镇的生态品质。
5. 公众参与:重视公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四、内容村镇体系规划包括以下内容:1. 村镇空间布局: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确定村镇的空间布局,包括村镇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
2. 村镇发展定位:根据村镇的自然条件、经济特点和人口规模,确定村镇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如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
3. 村镇功能提升:通过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等手段,提升村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
4. 村镇环境改善:注重改善村镇的生态环境,包括提升村镇的景观品质、改善村庄面貌、保护自然资源等。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城乡发展工作,旨在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和小城镇的空间结构,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和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村镇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村镇体系规划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1.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和小城镇的空间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通过村镇体系规划,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
3.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和小城镇,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原则1. 综合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综合规划方案。
2. 适度规模:根据乡村和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划的发展规模,避免过度扩张和过度集中。
3. 精细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精细规划和布局乡村和小城镇,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4. 公众参与:在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四、内容1.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2. 产业布局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生态环境规划: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布局农田、山林、水域等自然资源。
4.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5. 城乡连通规划:规划和建设城乡交通网络,提高城乡之间的交通便利性。
五、实施步骤1. 调研和分析:对乡村和小城镇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发展需求和问题。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村镇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这一规划旨在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规划背景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需要对村镇进行规划和建设。
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规划原则和思路1. 综合考虑村镇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村镇的规模和布局。
2. 突出村镇的功能定位,根据不同村镇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和服务业。
3. 强调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4. 加强村镇与城市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 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三、规划内容和具体措施1. 村镇规模和布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村镇的规模和布局。
重点发展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村镇,建设一些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小镇,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提高村镇的交通便利性和生活条件,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3. 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根据不同村镇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和服务业。
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5. 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村镇与城市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民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机会。
6. 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村镇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提高村镇的功能和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是一个村镇体系规划的标准格式文本,供参考:一、背景和目的村镇体系规划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村镇布局,提升村镇发展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推动村镇经济发展,改善村镇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二、规划范围和内容本规划范围包括XX地区的所有村镇,共计XX个。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村镇布局规划、村镇功能定位、村镇发展战略、村镇环境保护等。
1. 村镇布局规划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网络和人口分布情况,确定各个村镇的布局。
重点考虑村镇之间的距离、交通便利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同时,根据村镇的特色和优势,合理规划村镇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2. 村镇功能定位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人口分布情况,明确各个村镇的功能定位。
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定位。
要充分考虑村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合理安排各个村镇的功能布局。
3. 村镇发展战略根据地区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制定村镇发展战略。
包括村镇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战略。
要充分利用村镇的资源和优势,推动村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村镇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 村镇环境保护在村镇体系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包括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好村镇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实施步骤和措施本规划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调研和分析通过对地区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等情况,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村镇体系规划的总体方案。
包括村镇的布局、功能定位、发展战略等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讲【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施管理机制
实施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相应的行政机制和 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 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加强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 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体系
定位
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实施主体能够对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发挥主导作用
规划定位的层次以主导为最高,以指导为次,以引导为末
基本要求
立足国情,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行基础设施的区
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开发活动,保护资源和环境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正确引导小城镇和村庄的发展建设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
虑与集镇的关系
关键点 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实质内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镇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服务设施,以 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 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或城郊农业的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长期居住在城 镇,但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单中心城镇体系
以各级行政(经济)中心为中心,其他城镇 分散分布 以集中的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多中心
多中心城镇体系
以分散的中小城市为中心
兴山县
远安县
当阳市 秭归县
长阳 宜都市 枝江市
五峰
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
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 和发展规划
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村镇的布局、规模、功能、发展方向等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工作。
村镇体系规划旨在实现农村和城镇的有机衔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一、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和意义村镇体系规划的制定是应对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村镇体系规划的制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合理规划村镇的布局和功能,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2.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通过规划村镇建设,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3.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村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有机衔接,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保护生态环境:村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可以避免无序的农村扩张,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村镇体系规划的原则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2. 适度规模原则: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村镇的规模和数量,避免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
3. 产业导向原则: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村镇的产业定位,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4.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5. 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的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村镇布局合理有序:通过规划村镇的布局,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实现城乡之间的有机衔接。
2. 村镇功能齐全完善:通过规划村镇的功能,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
3. 农村产业发展有序:通过规划村镇的产业布局,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村庄和镇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旨在提升村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保护和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背景介绍村镇体系规划是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村镇体系规划成为必要的手段。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村镇体系规划,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原则:- 综合性原则:村镇体系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应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公平公正原则:规划应注重公平公正,保障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公平和公正。
三、规划内容1. 村庄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应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升村庄的生活条件和便利性。
- 产业发展:规划中应确定村庄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保护农田、水源和生态系统。
-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中应考虑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2. 镇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应包括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镇的交通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 产业布局:规划中应确定镇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 城市功能:规划中应考虑镇的城市功能,包括商业、文化、旅游等,提升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 环境保护:规划中应注重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镇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实施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为规划提供依据。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针对特定区域内的村镇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该规划涵盖了村镇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要点。
一、背景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是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而制定的。
其主要目标包括:1. 实现村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化,提高村镇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 优化村镇功能结构,提升村镇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3. 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4. 加强村镇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规划范围和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包括特定区域内的所有村镇。
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村镇空间布局: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确定村镇的空间布局格局,包括主城区、副中心和乡镇等级的划分,以及村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 村镇功能定位:根据村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村镇的功能定位,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
3.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4.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农村环境管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方面,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三、规划编制过程和方法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自然资源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2. 目标确定和方案制定:根据规划目标和要求,制定村镇体系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
3. 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根据目标和方案,确定村镇的空间布局格局和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规划图纸和规划方案。
4.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定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规划,包括投资计划、建设时间表等。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
标题:村镇体系规划
引言概述:
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村镇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村镇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村镇规划的重要性
1.1 提高村镇的整体发展水平
1.2 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1.3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村镇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2.1 村镇规划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
2.2 村镇规划要求科学合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可持续发展
2.3 村镇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文化传承等因素
三、村镇规划的实施步骤
3.1 调研分析:对村镇的资源、环境、经济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
3.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方案
3.3 推动实施: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规划方案有序推动实施
四、村镇规划的效果评估
4.1 经济效果评估:评估规划实施后对村镇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4.2 社会效果评估:评估规划实施后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4.3 环境效果评估:评估规划实施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效果
五、村镇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
5.1 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村镇绿色发展
5.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优化村镇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5.3 社会服务完善: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结语:
村镇体系规划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惟独科学合理规划,才干实现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翼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村镇规划工作,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对村镇进行合理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村镇体系规划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规划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实现村镇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村镇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形成村镇网络体系;2.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3.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5. 加强村镇管理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二、规划原则村镇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 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5. 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实现农村社会公平和农民权益保障;6.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 村镇布局规划:根据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村镇的布局,包括主城镇、中心镇、普通镇和特色镇等不同类型的村镇,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体系。
2. 村镇功能定位:根据村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村镇的功能定位,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旅游、特色产业、服务业等,实现村镇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
3. 村镇发展规划:制定村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推动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村镇管理规划:加强村镇的组织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村镇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村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四、规划实施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2. 完善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规划意识和参预度;4.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为规划实施提供经济保障;5. 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实施策略;6.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一、引言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规划村镇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环绕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具体目标包括:1. 合理布局:通过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2. 功能定位:明确村镇的功能定位,发挥各村镇的特色和优势,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4. 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态建设,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三、原则村镇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统筹规划:将村镇规划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差异化发展:根据不同村镇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实现差异化发展。
3. 优化布局: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提高村镇的服务功能和便利性。
4.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民主参预: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农民的参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1. 村镇空间布局: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确定村镇的空间布局,包括村庄的数量、大小、分布等。
2. 功能定位:明确各村镇的功能定位,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
3.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4. 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5. 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态建设,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五、实施步骤村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步骤包括:1. 调研分析:对当前村镇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各村镇的特点和问题。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村镇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以实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村镇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许多村镇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布局混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制约了村镇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因此,进行村镇体系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优化村镇空间结构,提高村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居民生活便利的目标。
三、原则1. 综合性原则:村镇体系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村镇体系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 适度规模原则:村镇体系规划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村镇的规模和布局,避免过度扩张和资源浪费。
4. 公平公正原则:村镇体系规划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促进居民的共同富裕。
5. 民主参与原则:村镇体系规划要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民主参与,形成广泛的共识,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四、内容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村镇布局规划: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村镇的布局和分布,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2.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确保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需求相适应。
3. 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制定村镇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村镇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4. 生态环境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制定村镇的生态保护规划,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内的村庄和镇市进行有序、科学的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工,提升村庄和镇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规划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例如:该地区是一个农业发达地区,但由于村镇布局不合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民收入较低,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推动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需要进行村镇体系规划。
)二、规划目标:1. 提升村镇功能: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提升村庄和镇市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外来投资。
2. 优化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提高村庄和镇市的互联互通能力,便利居民出行,促进农产品流通。
3.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4.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规划内容:1. 村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例如:对村庄进行合理布局,划定村庄的发展边界,确定村庄的功能定位,包括居住区、农田、公共设施等,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
)2. 镇市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例如:对镇市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功能区域,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3. 交通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例如:规划道路网络,提高村庄和镇市的互联互通能力,改善农产品运输条件,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例如: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保护农田和水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 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例如:规划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布局,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的村镇进行有序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方法以及规划编制的步骤和内容。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村镇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进行村镇体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村镇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村镇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村镇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生活品质。
三、原则1. 统筹兼顾原则: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和乡村的相互关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人文关怀原则:规划要注重人文关怀,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4. 灵活适应原则:规划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
四、方法1. 调研分析:通过对村镇的地理、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研,了解村镇的现状和问题。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结果,明确村镇体系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3. 制定发展策略:根据规划目标,确定村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
4. 编制规划方案:根据发展策略,制定村镇体系规划的详细方案,包括空间布局、功能划分、交通规划等内容。
5. 宣传推广: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6. 实施监督: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
五、规划编制的步骤和内容1. 规划编制的步骤:(1)前期准备:明确编制目标和任务,组织编制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制定编制计划和时间表。
(2)调研分析:对村镇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
栾峰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法定依据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时代需要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
案例:某县村镇体系规划
基本概念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由空间有序分布的不同 职能分工、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镇所形成的具有紧密联系 的城镇群体。 村镇体系: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扩充涵盖了乡村地区的村庄 聚落。 关键点: 1、“体系”蕴含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和分工关系;
经济综合竞争力
城市化 综合经济
农业经济
产业竞争力
区位竞争力 基础设施竞争力
企业规模及经 营能力 工农业发展 产业高级化程 度 交通区位 医疗卫生
人力资源竞争力
生态环境 社会福利 体育设施 市场 高学历人才 教育
县域各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竞争力综合比较分析 •县城综合实力突出,是重要增长极,对县域经济 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城镇分布北疏南密,北部经济活跃而南部滞后, 西部乡镇发展势态普遍优于东部。 •县域内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干 线网,但是体系尚不完善,部分乡镇联系不便, 外围部分乡镇间联系不畅,部分道路状况较差。 •大多城镇仍以农村基础服务为主,区域分工性职 能未显发育,对于县城中心依赖明显。 •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县城、鸡黍镇、鱼山镇、马庙 镇等都分布于经过本县的省道或国道上,城镇发 展交通指向性明显。
案例:某县村镇体系规划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县域乡镇综合竞争力比较的目的在于分析 评估县域内各乡镇的发展基本条件、优劣 势和潜力,为县域空间结构,产业、人口 的空间布局,各乡镇的职能定位提供基础 支撑和条件参考。
社会竞争力
人口
镇域总人口
人口密度 农村从业人员数 城镇化率 GDP在金乡县比重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外来从业人员人数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年末耕地面积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规模以上企业个数 企业实交税金总额 农村用电量 一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二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到达所在县驻地用时 到达济宁市用时 十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个数 万人拥有医生人数 万人拥有病床张数 公园个数 敬老院、福利院个数 体育场馆个数 集贸市场个数 高校毕业生 中高级职称人才个数 万人拥有中小学校个数
(1)注重经济区划优化的空间结构组织 (2)在“发展带”基础上的“发展环”,注重内部组织优化 (3)变发展轴线由“十”字型为“六轴”,强化区域性对接
城市总体规划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1.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 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 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 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2.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 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 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 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 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 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6.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 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7.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核心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 则;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 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珠三角城镇体系规划等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时代需要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针对我国特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失调, 通过制度创新和一系列的政策,改变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 态环境和资源破坏问题,忽视乡村发展导致城乡发展差距很 大等重大问题,引导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协调 发展。 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发展 资源——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 产业——城乡产业体系 服务——社会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的统筹建设 环境——生态与环境 制度——社会保障
2020 2030
70 77.5 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6.3‰ 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6‰
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
某县十二五规 某县 划
2010 2015
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总体策略为:
(1)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2)优先推进重点城镇规模扩展; (3)合理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空间结构:“一核四心,六轴放射,一环六片”
一核:县域综合服务核心; 四心:胡集煤化工产业中心;羊山国际旅游度假中心;司马现 代服务业中心;鸡黍商贸物流中心; 六轴:105国道北段与105国道南段、金司线与旅游连接线、 东丰线与开元大道; 一环:北部南谢线,东部金丰线,南部省道348,西部羊马线、 马鸡线; 六片:六个特色产业发展片区· ;
空间结构调整内容
2 、相对完整的区域,相对完整包括资源、经济、文化、环境、 历史、行政等多方面因素;而区域则意味着超出传统城市概念 的广域范围。 3、空间有序分布:规律性!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法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总则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 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十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的发展 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 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5.
6. 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策略。提出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 区及中心镇区的发展定位和规模,以及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规 划原则。 7. 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明确重点建设的中心村, 制定中心村建设标准,提出村庄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 8. 统筹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制定专项规划。提出 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 ;因地制宜地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建设。专 项规划应当包括: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教科文卫、历 史文化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规划。 9. 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依据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 确定5年内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的区域和空间布局,确定城乡居民 点的人口规模及总体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社 会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及其 它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等。 10.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
第十六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以下重点: 1. 确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 研究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 3. 确定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明确村镇体系结 构,提出村庄布局的基本原则; 4.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
“六区”
煤化产业片区(胡集、卜集) 旅游休闲片区(羊山镇、羊山旅游景区)
中部综合片区(县城中心城区、经济开发 园区(含食品园区、机电产业园和商贸物 流园)和高河乡)
现代农业片区(化雨镇和王丕镇) 煤炭开采片区(肖云、司马和兴隆三镇) 农贸建材片区(鸡黍镇和马庙镇)
县域人口规模预测
分类等级 竞争力强 竞争力较强 竞争力较弱 竞争力弱 综合竞争 力得分 >1 0.38-1 -0.10-0.38 <-0.10 乡镇 数量 1 2 5 5 乡镇名称 城关镇 鸡黍、鱼山 马庙镇、胡集镇、羊山镇、 化雨镇、肖云镇 司马镇、卜集乡、高河乡、 兴隆乡、王丕镇
各乡镇综合竞争力3D格局图
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第二十条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
第二条 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县、自治县、旗,组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 划,适用本办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与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总体规划 一同编制,也可以单独编制。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类型
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法中五类法定规划之一; 与完整行政地域挂钩的城镇体系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域(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 治州、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包括县、自治 县、旗域)
跨行政地域或不完整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第二十一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 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方案;
3. 预测县域人口规模,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 提出县域空间分区管制原则; 5. 提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6. 提出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与策略。
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县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5. 统筹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农村基础设施和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 事业向农村覆盖,防止重复建设; 6.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制定村庄 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防止大拆大建。
第二十二条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2. 3. 4. 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要进行区位、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社会与科技 发展分析与评价;认真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村镇建设现状 ,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根据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 点,提出空间布局方案,并划分经济区。 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要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县域总人口 数量构成情况及分布状况,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 和目标。 划定县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策略。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 然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要求,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 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 的空间结构。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提出各分区空间 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 确定县域村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明确村镇层次等级(包 括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确定各乡镇 人口规模、职能分工、建设标准。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 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