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_焦点及趋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重要学术会议、机构和主要刊物 以 下首先概述跟隐喻(这里意指一切比喻)研究 有关的一些学术会议。
1996 年 6 月 23—24 日,在德国汉堡大学 举行“转喻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表明隐 喻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展;有些学者对转喻的研 究,相当重视。论文有,Andreas Blank;共现 与连续:转喻的认知类型(Co-presence and succession: a cognitive typology of metonymy); Rene Dirven:变换是基本事件图式的概念转喻 (Conversion as a conceptual metonymy of basic event schemata):Gilles Fauconnier:转喻在概 念整合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metonymy 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Raymond W.Gibbs, Jr.: 用转喻说话与思考(Speaking and thinking with metonymy ); Zoltan K vecses and Gunter Radden:转喻理论刍议(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等等。
1996 年 9 月 18 日—21 日在柏林举行“历 史语义学与认知研讨会”。
1999 年 7 月 10 日—16 日在斯德哥尔摩大 学举行“第 6 届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与会 者 447 人,共提交 260 篇论文。有 5 个大会发 言。R. Langacker:认知语法话语研究(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koff:整合认知语 言学与语言的神经理论(Integrat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C. Sinha:语言,文化与空间认知的体验论 (Language, Culture and Embodi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E. Sweetser:语义重迭与空间合成: 不同的连词是怎样能(有时)构建相同的心理
1.3 对具体语言问题的研究 英语中的 I see,意思是“我明白,我懂,知道”。如何解 释这种现象?“那时”、“这个人”、“此地”, 大家知道在语用学中这些称为指示词语,分别 为时间指、人称指、地点指。指示词语在谈话、 书信中有比较复杂的含义,而在地道的汉语书 信中,人称指常常不出现,如何用认知隐喻观 解释这些现象,也是一个研究主题。也有研究 某种句型的,例如 Sweetser 研究条件句,她的 一组例子是:
1.2 空间隐喻研究 无论是空间概念隐 喻,还是空间隐喻表达式,在日常生活中都是 普遍现象。例如:上为大、高级、高等;下为 小、低级、低等。这可以说是两个概念隐喻, 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定势思维。由这两个概念隐 喻产生出的隐喻表达式也是很多的。限于篇 幅,例子略去。值得注意的是:在认知上常常 通过空间隐喻去理解时间。其实,这一现象, 学者早已觉察到:钱钟书说过,前可以表示未 来,也可以用来表示过去。只是现在的学者予 以解释而已(例如见周榕[5]),但这也体现了 学术的发展:从发现、描写到解释。
Z. K vecses, R. Gibbs, Jr., E. Sweetser 等 人的研究跟 Lakoff 的前期研究接近,只是 Sweetser 虽是 Lakoff 的研究生,最近多跟 G. Fauconnie)理论,但空间心理和(领)域 (domain)大致相当,所以都可看做一派。
归纳一下,有以下 7 个主题。 1.1 理论探讨 束定芳[2]总的来说,都
是理论探讨的概括性评述。特别是在“隐喻的 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两个方面概述各种 解释和假说,理论意味更浓。理论探讨仍然是 目前隐喻研究的热点。一方面是纯理论探索, 例如对 Davidson 的隐喻理论,对 Goodman 象 征理论的思考;从康德的观点出发,研究隐喻 和类比;探讨康德、布鲁门伯格(Blumenberg)、 怀恩里希(Weinrich)对隐喻认知理论的贡献; 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 (conceptual blending,亦作 bind, integration[有 些研究者译作“交织、整合”])进行研究,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目前学术界的 焦点,以下详谈。
空间的(Semantic Overlap and Space blending: How Different Conjunctions Can (Sometimes) Build the Same Mental Spaces);Mark Turner: 语言与文学心理(Language and The Literary Mind)。
后两个句子是有问题的句子。为什么会是 这样,Sweetser 的解释是:原来部分和整体之 间有不同等级、层次的隐喻,在这里是躯体/ 人对心脏和心脏对主动脉的隐喻。包含性较大 的概念如果在结果句中提出,那么整个句子是 不能接受或不合适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外 语出身的人对国外理论敏感,请注意运用来解 答汉语语料中的具体问题。
近来,一些新人活跃在研究舞台上,举其 要者,有英国的 Z. Todd,B. Nerlich,D. Clarke, 其他国家的 R. Giora,Yeshayahu Shen。最后应 该提一提的但并非不重要的两位学者是 R. Langacker,他的两卷本、大部头著作《认知语 法基础》,自成系统。他虽然没有直接研究隐 喻,但他提出的许多概念,例如侧面、基部、
40
射体、陆标,等等,却是隐喻研究者经常要考 虑的工作概念。另一位是 Stephen Levinson,他 的《语用学》,早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近来 他在 Max Planck Institute 工作,转向研究认知。 但他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 Chomsky 的生成语 法学派,也不同于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他 似乎要独辟蹊径,把两种似乎互相对立的观点 统一起来。他的近著,值得我们注意。
1.7 隐喻研究与语言教学 这是面向语 言教学的研究。国外有的学者在研究隐喻工 程,具体来说是构建(例如英语)隐喻与类比 集(或库),英语教师可以用来解释隐喻过程 与抽象思维。此外,隐喻与识字的关系,隐喻 与词汇教学,隐喻与青少年的语言学习,隐喻 学习与外语教学等等都是研究的主题。
2.主要的学者与重要著作 认知观隐喻 研究的主要学者当首推 George Lakoff,他跟 Mark Johnson 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4], 单独撰写的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0]已为人所熟知。值得注意的是他还研究具 体问题:解释 I am not myself today 这个句型; 解释数学隐喻,等等。最近又跟 Johnson 合著 出版 The Philosophy in the Flesh[11]一书(人体 哲学,或可译作体验论哲学),把他的体验论 语义观发挥得淋漓尽致,又特别强调隐喻的作 用。著者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失 误。华盛顿大学 Joseph Ularic Neisser 写了一篇 书评[12],指出该书的正确思想后大致说,L & J 在真理面前多走了一步,以致认为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只不过是 几个根隐喻的隐蔽操作而已;整个思想史被论 证成仅仅是隐喻史。最近,Lakoff 转向语言的 神经理论研究。
1.5 结合脑科学进行的研究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对语言学来说,脑科学研究有了 突破性的进展: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的 发现,用以说明运动性失语症的病因;而威尼 克区的发现,则说明听觉性失语症的病因。应 该说这是基础知识,现在引进隐喻研究,结果 表明损伤了的左右半球对隐喻句的理解反应 都比较慢,也不确切,这说明在一个句子环境 中对词语隐喻义的理解涉及到左半球和右半 球的加工机制。这里只是说了大脑疾病对隐喻 理解的影响,至于如何影响,以及对隐喻生成 的影响,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近来,跟 Lakoff 合著出版过书籍的 Mark Turner,提出另一种理论而异军突起:即提出 概念合成(或称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力颇强, 成为学术界的又一焦点,M. Turner 是个很勤奋 的学者,著作很多。在互联网上又有自己的网 页,所以查找他的著作很容易。Turner[13]以诗 人 Wallace Stevens 一句诗 Death Is the Mother of Beauty 为书名的一部分。用意是要讨论人为 什么不说“Death Is the Father of Beauty”,而采 用上一种说法;该书在“导言”之后,从讨论 “隐喻与亲属”开始逐步展开论述。实际上书 名可按副标题译作:“心理,隐喻,文学批评”。 此书为研究概念隐喻的必备书之一。之后,他 写了(有时跟 G. Fauconnier 合作)一系列论述概 念合成、整合的文章。最近将出版的文章有: 概 念 整 合 的 原 则 : 概 念 整 合 网 络 。 Adele Goldberg[14]的编著,Antonio Barcelona[15]的 编著都收有 Turner 论述概念合成的文章。参与 确立概念合成理论的学者不少,主要有 G. Fauconnier,E. Sweetser,S. Coulson,T. Oakley 等人。
If Paris is a body/ person, the Ile de Cite is its heart.
? If the Ile de Cite is the heart of Paris, then Paris is a person.
? ? If the Seine is an artery, then Paris/France/Europe is a person.
1.4 涉及其他修辞格的研究 除隐喻 外,还有明喻、转喻、提喻;反话也是一种修 辞格。其中,把隐喻和转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用来说明语义关系,是目前研究的一个主题。 明喻理解的知觉加工过程;用突显的观点解释 反话现象;隐喻、转喻、提喻构成认知三角: 各种修辞格之间的心理差异等等,都是学者研 究的题目。例如,沈家煊[6]研究转指与转喻之 间的关系,黄宣范[7]认为汉语是一种转喻语 言,等等。
西欧一些语言学家对隐喻,特别是对转喻 及其跟隐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也作出了自己 的贡献。例如:Brygida Rudzka-Ostyn 等人编 有《认知语言学论题》[16]一书,有一定影响。 她又跟 Louis Goossens 等人编有《从认知的角 度研究隐喻、转喻与语言行动》[17]一书,为 隐喻—转喻研究提供一些范例。其他一些学者 还有:R. Dirven,D. Geeraerts,A. Verhagen, 还有若干日本学者。
1.6 隐喻跟文化模型的关系研究 这里 所说的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s),即为认知 图式。比较集中研究语言与思维中的文化模型 这一课题的,是于 1979 年 8 月在加利福尼亚 州拉约拉(La Jolla)举行的“文化知识的表述”
39
研讨会,其成果见 Holland & Quinn[8]—书。差 不多 20 年以后,有的学者,例如 Victor Balaban 明确论证了隐喻跟文化模型有关的说法。R. Gibbs 还指出:语言表达中隐喻表达式的出现 是成系统的,这不仅反映了人的心理结构,而 且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模型也在起作用。隐喻 跟文化模型的关系如何;隐喻构成还是反映文 化模型,二者是不是逐渐全等关系。这些都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B 文和 G 文均见 Steen & Gibbs[9])
1996 年 6 月 23—24 日,在德国汉堡大学 举行“转喻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表明隐 喻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展;有些学者对转喻的研 究,相当重视。论文有,Andreas Blank;共现 与连续:转喻的认知类型(Co-presence and succession: a cognitive typology of metonymy); Rene Dirven:变换是基本事件图式的概念转喻 (Conversion as a conceptual metonymy of basic event schemata):Gilles Fauconnier:转喻在概 念整合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metonymy 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Raymond W.Gibbs, Jr.: 用转喻说话与思考(Speaking and thinking with metonymy ); Zoltan K vecses and Gunter Radden:转喻理论刍议(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等等。
1996 年 9 月 18 日—21 日在柏林举行“历 史语义学与认知研讨会”。
1999 年 7 月 10 日—16 日在斯德哥尔摩大 学举行“第 6 届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与会 者 447 人,共提交 260 篇论文。有 5 个大会发 言。R. Langacker:认知语法话语研究(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koff:整合认知语 言学与语言的神经理论(Integrat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C. Sinha:语言,文化与空间认知的体验论 (Language, Culture and Embodiment of Spatial Cognition);E. Sweetser:语义重迭与空间合成: 不同的连词是怎样能(有时)构建相同的心理
1.3 对具体语言问题的研究 英语中的 I see,意思是“我明白,我懂,知道”。如何解 释这种现象?“那时”、“这个人”、“此地”, 大家知道在语用学中这些称为指示词语,分别 为时间指、人称指、地点指。指示词语在谈话、 书信中有比较复杂的含义,而在地道的汉语书 信中,人称指常常不出现,如何用认知隐喻观 解释这些现象,也是一个研究主题。也有研究 某种句型的,例如 Sweetser 研究条件句,她的 一组例子是:
1.2 空间隐喻研究 无论是空间概念隐 喻,还是空间隐喻表达式,在日常生活中都是 普遍现象。例如:上为大、高级、高等;下为 小、低级、低等。这可以说是两个概念隐喻, 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定势思维。由这两个概念隐 喻产生出的隐喻表达式也是很多的。限于篇 幅,例子略去。值得注意的是:在认知上常常 通过空间隐喻去理解时间。其实,这一现象, 学者早已觉察到:钱钟书说过,前可以表示未 来,也可以用来表示过去。只是现在的学者予 以解释而已(例如见周榕[5]),但这也体现了 学术的发展:从发现、描写到解释。
Z. K vecses, R. Gibbs, Jr., E. Sweetser 等 人的研究跟 Lakoff 的前期研究接近,只是 Sweetser 虽是 Lakoff 的研究生,最近多跟 G. Fauconnie)理论,但空间心理和(领)域 (domain)大致相当,所以都可看做一派。
归纳一下,有以下 7 个主题。 1.1 理论探讨 束定芳[2]总的来说,都
是理论探讨的概括性评述。特别是在“隐喻的 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两个方面概述各种 解释和假说,理论意味更浓。理论探讨仍然是 目前隐喻研究的热点。一方面是纯理论探索, 例如对 Davidson 的隐喻理论,对 Goodman 象 征理论的思考;从康德的观点出发,研究隐喻 和类比;探讨康德、布鲁门伯格(Blumenberg)、 怀恩里希(Weinrich)对隐喻认知理论的贡献; 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 (conceptual blending,亦作 bind, integration[有 些研究者译作“交织、整合”])进行研究,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目前学术界的 焦点,以下详谈。
空间的(Semantic Overlap and Space blending: How Different Conjunctions Can (Sometimes) Build the Same Mental Spaces);Mark Turner: 语言与文学心理(Language and The Literary Mind)。
后两个句子是有问题的句子。为什么会是 这样,Sweetser 的解释是:原来部分和整体之 间有不同等级、层次的隐喻,在这里是躯体/ 人对心脏和心脏对主动脉的隐喻。包含性较大 的概念如果在结果句中提出,那么整个句子是 不能接受或不合适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外 语出身的人对国外理论敏感,请注意运用来解 答汉语语料中的具体问题。
近来,一些新人活跃在研究舞台上,举其 要者,有英国的 Z. Todd,B. Nerlich,D. Clarke, 其他国家的 R. Giora,Yeshayahu Shen。最后应 该提一提的但并非不重要的两位学者是 R. Langacker,他的两卷本、大部头著作《认知语 法基础》,自成系统。他虽然没有直接研究隐 喻,但他提出的许多概念,例如侧面、基部、
40
射体、陆标,等等,却是隐喻研究者经常要考 虑的工作概念。另一位是 Stephen Levinson,他 的《语用学》,早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近来 他在 Max Planck Institute 工作,转向研究认知。 但他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 Chomsky 的生成语 法学派,也不同于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他 似乎要独辟蹊径,把两种似乎互相对立的观点 统一起来。他的近著,值得我们注意。
1.7 隐喻研究与语言教学 这是面向语 言教学的研究。国外有的学者在研究隐喻工 程,具体来说是构建(例如英语)隐喻与类比 集(或库),英语教师可以用来解释隐喻过程 与抽象思维。此外,隐喻与识字的关系,隐喻 与词汇教学,隐喻与青少年的语言学习,隐喻 学习与外语教学等等都是研究的主题。
2.主要的学者与重要著作 认知观隐喻 研究的主要学者当首推 George Lakoff,他跟 Mark Johnson 合著的 Metaphors We Live By[4], 单独撰写的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0]已为人所熟知。值得注意的是他还研究具 体问题:解释 I am not myself today 这个句型; 解释数学隐喻,等等。最近又跟 Johnson 合著 出版 The Philosophy in the Flesh[11]一书(人体 哲学,或可译作体验论哲学),把他的体验论 语义观发挥得淋漓尽致,又特别强调隐喻的作 用。著者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失 误。华盛顿大学 Joseph Ularic Neisser 写了一篇 书评[12],指出该书的正确思想后大致说,L & J 在真理面前多走了一步,以致认为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只不过是 几个根隐喻的隐蔽操作而已;整个思想史被论 证成仅仅是隐喻史。最近,Lakoff 转向语言的 神经理论研究。
1.5 结合脑科学进行的研究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对语言学来说,脑科学研究有了 突破性的进展: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的 发现,用以说明运动性失语症的病因;而威尼 克区的发现,则说明听觉性失语症的病因。应 该说这是基础知识,现在引进隐喻研究,结果 表明损伤了的左右半球对隐喻句的理解反应 都比较慢,也不确切,这说明在一个句子环境 中对词语隐喻义的理解涉及到左半球和右半 球的加工机制。这里只是说了大脑疾病对隐喻 理解的影响,至于如何影响,以及对隐喻生成 的影响,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近来,跟 Lakoff 合著出版过书籍的 Mark Turner,提出另一种理论而异军突起:即提出 概念合成(或称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力颇强, 成为学术界的又一焦点,M. Turner 是个很勤奋 的学者,著作很多。在互联网上又有自己的网 页,所以查找他的著作很容易。Turner[13]以诗 人 Wallace Stevens 一句诗 Death Is the Mother of Beauty 为书名的一部分。用意是要讨论人为 什么不说“Death Is the Father of Beauty”,而采 用上一种说法;该书在“导言”之后,从讨论 “隐喻与亲属”开始逐步展开论述。实际上书 名可按副标题译作:“心理,隐喻,文学批评”。 此书为研究概念隐喻的必备书之一。之后,他 写了(有时跟 G. Fauconnier 合作)一系列论述概 念合成、整合的文章。最近将出版的文章有: 概 念 整 合 的 原 则 : 概 念 整 合 网 络 。 Adele Goldberg[14]的编著,Antonio Barcelona[15]的 编著都收有 Turner 论述概念合成的文章。参与 确立概念合成理论的学者不少,主要有 G. Fauconnier,E. Sweetser,S. Coulson,T. Oakley 等人。
If Paris is a body/ person, the Ile de Cite is its heart.
? If the Ile de Cite is the heart of Paris, then Paris is a person.
? ? If the Seine is an artery, then Paris/France/Europe is a person.
1.4 涉及其他修辞格的研究 除隐喻 外,还有明喻、转喻、提喻;反话也是一种修 辞格。其中,把隐喻和转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用来说明语义关系,是目前研究的一个主题。 明喻理解的知觉加工过程;用突显的观点解释 反话现象;隐喻、转喻、提喻构成认知三角: 各种修辞格之间的心理差异等等,都是学者研 究的题目。例如,沈家煊[6]研究转指与转喻之 间的关系,黄宣范[7]认为汉语是一种转喻语 言,等等。
西欧一些语言学家对隐喻,特别是对转喻 及其跟隐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也作出了自己 的贡献。例如:Brygida Rudzka-Ostyn 等人编 有《认知语言学论题》[16]一书,有一定影响。 她又跟 Louis Goossens 等人编有《从认知的角 度研究隐喻、转喻与语言行动》[17]一书,为 隐喻—转喻研究提供一些范例。其他一些学者 还有:R. Dirven,D. Geeraerts,A. Verhagen, 还有若干日本学者。
1.6 隐喻跟文化模型的关系研究 这里 所说的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s),即为认知 图式。比较集中研究语言与思维中的文化模型 这一课题的,是于 1979 年 8 月在加利福尼亚 州拉约拉(La Jolla)举行的“文化知识的表述”
39
研讨会,其成果见 Holland & Quinn[8]—书。差 不多 20 年以后,有的学者,例如 Victor Balaban 明确论证了隐喻跟文化模型有关的说法。R. Gibbs 还指出:语言表达中隐喻表达式的出现 是成系统的,这不仅反映了人的心理结构,而 且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模型也在起作用。隐喻 跟文化模型的关系如何;隐喻构成还是反映文 化模型,二者是不是逐渐全等关系。这些都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B 文和 G 文均见 Steen & Gibbs[9])